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癌痛知识掌握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16-09-08于悦李丽杰刘芳王丽娟吴光珍马玉殊
于悦 李丽杰 刘芳 王丽娟 吴光珍 马玉殊
·护理研究·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癌痛知识掌握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于悦李丽杰刘芳王丽娟吴光珍马玉殊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癌痛知识掌握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慢性癌痛患者3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2例。对照组按照常规三级阶梯镇痛原则予以止痛治疗,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观察2组癌痛知识掌握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结果2组干预前癌痛知识掌握情况及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癌痛知识掌握情况及治疗依从性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癌痛患者癌痛知识掌握情况及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集束化护理;癌痛;依从性
研究表明,我国癌症发病率逐年增高,而30%~60%的癌症患者表现为轻到重度疼痛,晚期患者中癌痛比例高达70%以上[1]。癌痛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缓解,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绝望、失眠等负面情绪,造成患者对癌痛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下降[2,3]。因此,如何提高癌痛患者对疼痛治疗的依从性对于缓解慢性癌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本研究对慢性癌痛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方面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我
科收治的癌性疼痛患者324例,所有患者均经症状、体征、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并接受三阶梯止痛药物镇痛治疗。其中男215例,女109例;年龄18~86岁。3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2例。对照组:男110例,女52例;年龄18~83岁,平均年龄(59.45±9.12)岁。干预组:男105例,女57例;年龄20~86岁,平均年龄(57.78±8.96)岁。2组长年龄、性别比、文化程度、APACHEⅡ评分、病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n=162
1.2入选与排除标准
1.2.1入选标准:①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②患者知晓病情,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确诊为癌痛者;③接受三阶梯止痛药物镇痛治疗者。
1.2.2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②语言障碍、沟通不畅者;③精神疾病患者;④智力障碍、依从性差者。
1.3实施方法
1.3.1对照组:采用常规癌痛护理。病房环境宜舒适、安静、空气清新、光线充足。护理人员对待患者应态度和蔼、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工作,同时定时帮助患者变换体位,防止褥疮。指导患者进食清淡、低盐、低脂、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戒烟酒、避免过热、过冷及辛辣刺激。按照WHO常规“癌痛三阶梯治疗方案”使用止痛药物,疼痛程度轻者首选非阿片类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中度疼痛选择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疼痛程度重者选择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
1.3.2观察组:在常规癌痛护理基础上实施集束化全程护理干预。
1.3.2.1培训护理人员:培训小组由外请专家、科主任、护士长、疼痛护士组成,对全科护士进行集束化干预方案培训。培训内容:癌症治疗过程中的常见误区及治疗和护理涉及的相关知识、癌痛诊疗规范及护理流程、麻醉和精神类药品管理条例、止痛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副作用观察及处理措施、疼痛宣教。培训的目的是使全科护士深刻理解护理工作在癌痛控制中的重要性。
1.3.2.2癌痛评估:对新入院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疼痛的患者及疼痛治疗过程中的患者进行癌痛评估。人员组成:成立癌痛评估小组,包括2名肿瘤科医生、1名疼痛科医生及2名肿瘤科护士。癌痛评估以“常规、量化、全面、动态、相信患者主诉”为原则,根据患者接受能力选择数字分级法(NRS),面部表情评估量表法及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或疼痛程度数字等级评分(PINRS)评估。评估内容:疼痛部位、性质、类型及严重程度,疼痛诱发、加重或缓解因素,止痛药物治疗情况、重要脏器功能、疼痛对患者精神、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3.2.3镇痛措施:包括病因治疗、药物及非药物镇痛治疗。病因治疗是通过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针对癌痛病因进行治疗。药物镇痛治疗是癌痛治疗的最主要方法,主要按照WHO常规“癌痛三阶梯治疗方案”按时、按阶梯、个性化给予止痛药物,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药物副反应。非药物镇痛治疗可以配合药物镇痛治疗,包括物理镇痛(冷热敷、按摩、推拿等)、针灸镇痛、心理疗法镇痛(转移止痛法、放松训练、催眠法、认知重建等)。
1.3.2.4健康宣教:提高患者依从性是集束化全程护理干预的根本和保证[5]。护士应根据患者具体心理状况、疑虑及时与患者及家属耐心沟通,使患者相信通过服用镇痛药物是能够控制和缓解癌痛的。同时指导患者掌握服药的正确剂量、最佳时间,并正确评估疼痛性质及镇痛药物治疗效果。
1.3.2.5观察与记录:观察镇痛药物治疗前后疼痛变化及治疗效果。若疼痛强度<3分,24 h内疼痛解救次数<3次、24 h内爆发性疼痛<3次可判断为有效控制癌痛。治疗期间严密观察并尽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6]。
1.3.2.6随访:对进行集束化全程护理干预后出院的患者进行癌痛评估、定期复诊、定期随访。建立癌痛出院患者住院信息档案,由患者住院期间主管医师负责填写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癌痛评分、治疗效果、随访情况(包括患者出院后癌痛变化、恢复情况)等,同时指导患者正确评估癌痛、用药方法、时间及剂量、回院复诊时间。随访时间一般1周/次,具体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和治疗效果决定,对于治疗效果差、药物不良反应大的患者应随时随访,以便及时掌握患者癌痛评分、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并及时采取后续处理措施。
1.4观察指标及方法
1.4.1癌痛知识掌握情况: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方式评价患者对癌痛知识掌握情况,主要包括:①癌痛定义;②癌痛认识;③癌痛评估方法;④阿片类药物认识;⑤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掌握情况。
1.4.2治疗依从性:根据文献报道评估患者依从性[4],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方式,主要包括以下4个问题:①你是否存在未遵医嘱按时服药经历?②你是否存在不注意服药情况?③当你主观感觉症状缓解后是否存在停药经历?④当你服药主观感觉症状加重后是否存在停药经历?4个问题均回答“否”即代表患者依从性好,只要有1个及以上问题回答“是”即代表患者依从性差。
2 结果
2.12组癌痛知识掌握情况比较2组干预前对癌痛定义、癌痛认识、癌痛评估方法、阿片类药物认识、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对癌痛定义、癌痛认识、癌痛评估方法、阿片类药物认识、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掌握情况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癌痛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n=162,例(%)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依从性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干预前依从性分别为44.44%(72/162)、46.91%(76/162),2组干预前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依从性分别为58.64%(95/162),87.65%(142/162),2组干预后依从性较干预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依从性比较 n=162,例(%)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癌痛患者由于文化程度不同、医疗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等原因造成对口服镇痛药物的认识和理解不同。部分癌痛患者担心癌痛无法控制、镇痛药成瘾、医疗费用增加或对医生的治疗持怀疑态度从而擅自更改用药剂量甚至停药,这是造成癌痛控制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此外,癌痛患者由于疼痛折磨和对死亡的恐惧心理,难免会产生消极、绝望情绪,不愿主动积极配合治疗[5]。因此,对癌痛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需要结合患者心理、生活、工作、休息等多方面进行。
国外研究显示,对慢性癌痛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明显增强患者控制癌痛的信心,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并通过认知干预提高患者对癌痛产生机制的认识和理解,纠正患者对癌痛不可控制和服用镇痛药物成瘾的错误认识,从而遵医嘱按时、按剂量用药[6]。陈国荣等[7,8]研究发现,对癌痛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教育后能够明显消除患者对于生理依赖性和镇痛药物成瘾性等方面的顾虑,保障癌痛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这对于控制癌痛非常重要。另外,癌痛患者进行技能学习、运动锻炼等行为干预后,患者癌痛控制效果明显改善;同时引入家庭支持干预能够有效帮助并监督患者配合癌痛治疗,患者也感受到来自家人的关心和温暖,从而克服懈怠、消极、悲观情绪;通过定期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癌痛程度、病情进展及镇痛药止痛效果能够尽早发现并处理患者在服药和治疗过程中的问题[9]。
集束化全程护理干预是基于循证医学方法制定的综合性治疗、护理措施,每个集束有3个及以上元素组成,每个元素均具有可操作性和相对独立性,能够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增减,并经临床证实能够改善治疗效果及预后[10,11]。目前,集束化全程护理干预已经广泛应用于休克、脓毒症、糖尿病等严重疾病的救治中。本研究将集束化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癌痛患者护理工作中,本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干预前对癌痛定义、癌痛认识、癌痛评估方法、阿片类药物认识、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掌握情况及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对癌痛定义、癌痛认识、癌痛评估方法、阿片类药物认识、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掌握情况及依从性均较干预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慢性癌痛患者进行集束化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癌痛患者癌痛知识掌握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慢性癌痛患者进行集束化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癌痛患者癌痛知识掌握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这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确保患者早日康复。集束化全程护理干预在癌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杨丹,杜莉,李珊. 疼痛对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研究,2012,26:1939-1940.
2蔡昌兰. 舒适护理对癌痛患者止痛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37.
3孙璐茜,陈冬梅. 肿瘤癌痛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效果. 继续医学教育,2014,28:26-28.
4刘兴才,花萍,王淼晶,等. 药物干预对癌痛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40-141.
5王蔚玲,孙玉红. 影响癌痛患者疼痛治疗依从性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13,8:190-191.
6Wells-Federman C, Arnstein P, Caudill M, et al. Nurse-led pain manage-mentprogrogram: Effect on self-efficacy, pain intensity, pain-related disability,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chrnic pain patients. Pain Manag Nurs,2002,3: 131-140.
7陈国荣,郭康,杨爱红,等.认知行为治疗在癌痛病人心理支持中的应用.全科护理,2013,11:900-901.
8何海燕,朱京慈,彭娜,等.认知行为干预对癌痛及癌痛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52-256.
9Hazelwood DM, Koeck S, Wallner M, et al. Patients with cancer and falily caregivers: management of symptoms caused by cancer or cancer therapy at home. Heilberufe Science,2012,3:149-158.
10Morris AC, Hay AW, Swann DG,et al. Reducing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intensive care: Impact of implementinga care bundle. Crit Care Med,2011,39: 2218-2224.
11周燕红,鄢云平,朱妹媛,等. 集束化护理在癌痛规范化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医学创新,2014,11:96-99.
10.3969/j.issn.1002-7386.2016.17.042
066000河北省秦皇岛市第四医院综合肿瘤科
R 473.5
A
1002-7386(2016)17-2697-03
2016-03-11)
项目来源: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502A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