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17、IL—22水平检测及其与病情相关性探讨

2016-09-07叶柱均叶耀佳叶锦波叶淑霞张飞勇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相关性

叶柱均 叶耀佳 叶锦波 叶淑霞 张飞勇 叶伟明

[摘要]目的 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血清IL-17、IL-22水平并探讨及与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入治疗的银屑病患者64例,将其列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50例,将其列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IL-17、IL-22水平并探讨观察组患者血清IL-17、IL-22水平与患者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病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IL-17为(29.64±12.17)pg/mL,IL-22为(20.25±9.34)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7.20±4.05)pg/mL的IL-17及(6.48±4.11)pg/mL的IL-22水平(P<0.05);根据SpearsmaB相关性检验法,发现患者血清的IL-17、IL-22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r=0.49,P<0.01;r=0.58,P<0.01);而与患者病程无明显相关性(r=0.007,P>0.05;r=0.21,P>0.05)。结论 IL-17、IL-22在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中有着重要作用,其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病情有着明显相关性,可用于判断患者病情严重情况并帮助指导临床患者治疗。

[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白介素17;白介素22;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758.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12-216-03

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临床极为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主要特征为T淋巴细胞活化异常及浸润,此类患者常有易多次复发的临床特点,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困扰。随着当前医学的不断发展,有研究发现,传统型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与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及炎症反应有着密切关联,其中辅助T细胞17及其分泌的白介素17、22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证实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有着紧密联系。此次,笔者重点探讨寻常型银屑病的血清IL-17、IL-22水平并探讨及与患者病情的相关性。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入治疗的银屑病患者64例,将其列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0例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50例,将其列为对照组。64例观察组患者均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男35例,女29例,平均年龄(39.6±11.2)岁,平均病程(5.2±4.3)年,诊断标准以《中国临床皮肤病学》中的寻常型银屑病标准为准,且近3个月均未服用过相关的药物(免疫抑制剂或激素),也未接受过其他相关治疗;而对照组50例患者既往体健,无银屑病病史,男27例,女23例,平均(40.2±11.5)岁,且无免疫系统疾病及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病史。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抽取所有患者入院后次日的清晨静脉血3mL,在2000r/min的离心机中离心5min后贮存于-70℃的CO2保温箱中,然后利用上海森雄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根据其操作说明对患者的血清进行ELISA法检测,检测患者的血清IL-17、IL-22水平。

1.3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患者入院后的血清IL-17、IL-22水平,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的计算。其中PASI评分具体计算为:PASI评分=0.1AH(Dh+Ih+Eh)+0.2(Du+Iu+Eu)+0.3At(Dt+It+Et)+0.4A1(Dl+II+lt),E为红斑,I为浸润,D为鳞屑,h表示头(包括颈),u表示上肢,t表示下肢,1表示下肢,皮疹部位均为0~4分5个等级,得分越高表示皮损越严重,皮损面积分0~6等级,等级越高表示面积越大(依次为无皮损,1%~9%,10%~29%,30%~49%,50%~69%,70%~89%,90%~100%),PASI评分得分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总分72分。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清IL-17、IL-22水平比较

检测统计两组患者入院后的血清IL-17、IL-22水平,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17、IL-2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观察组患者血清IL-17、IL-22水平与病情相关性分析

统计观察组患者的PASI评分及病程,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对观察组患者血清IL-17、IL-22水平与患者的PASI评分及病程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患者血清的IL-17、IL-22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r=0.49,P<0.01;r=0.58,P<0.01);而与患者病程无明显相关性(r=0.007,P>0.05;r=0.21,P>0.05)。

3.讨论

寻常型银屑病的具体发病发展机制十分复杂,目前主要认为其与机体的免疫系统异常主要为THI/TH2失衡有关。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辅助T细胞17有着过度活跃的现象,引起了众多临床医学工作者的重视。

辅助T细胞17(THl7)是一种CD4+T细胞,可以分泌产生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2(IL-22)等,有着自己独特的发育、分化机制。其分泌产生的IL-17是一种具有强致炎性细胞因子,且可通过协同IFN-γ增加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并被认为可能参与中性粒细胞浸润银屑病患者的皮损中;而IL-22被发现一种可以刺激机体角质形成细胞超常增生的重要细胞因子。Lowes MA等在其文献中提到,银屑病患者的真皮层中可以发现TH17细胞的mRNA过分表达,且在环孢霉素作用下可下降。国内也有学者发现,寻常型患者皮损中的IL-17、IL-22表达过度,且发现通过依那西普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IL-17、IL-22水平。此次,我们也在实验中发现观察组的6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17为(29.64±12.17)pg/mL,IL-22为(20.25±9.34)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7.20±4.05)pg/mL的IL-17及(6.48±4.11)pg/mL的IL-2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的国内外众多研究结论相一致。同时,我们此次还对患者的血清IL-17、IL-22水平与患者病情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分析,我们通过对患者进行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的计算及统计其病程长短以代表患者银屑病病情严重程度,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发现患者血清的IL-17、IL-22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r=0.49,P<0.01;r=0.58,P<0.01);而与患者病程无明显相关性(r=0.007,P>0.05;r=0.21,P>0.05)。可知,患者的PASI评分越高,其血清IL-17、IL-22水平也相应表达更多,ELISA法检测值更高,但病程的长短与患者的血清IL-17、IL-22水平无明显相关性,故不能因为患者血清IL-17、IL-22水平而盲目推测患者有着较长的寻常型银屑病病程。

综上所述,此次实验结果提示IL-17、IL-22很可能参与了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发展,且其在血清的表达程度与患者病情呈正相关,可用于评判患者的病情及病情发展、预后监测。

猜你喜欢

寻常型银屑病相关性
中医体质护理对气郁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复方甘草酸苷与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分析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与协调
阿维A胶囊联合窄谱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决策有用观下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中医药综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5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