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1957“一五”计划 工业化浪潮席卷世界
2016-09-06
1950年代是二战之后两极格局对峙最为激烈的时期,随着冷战的逐渐展开,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两个阵营不仅在政治制度与军事实力上展开全方位竞争,还围绕着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展开了激烈较量。
“一五”期间,中国身处社会主义阵营,对外采取“一边倒”的外交策略。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进行政治孤立、经济制裁与军事封锁,而另一方面,苏联与一些东欧国家以资金与技术援助的形式积极支持中国的经济建设,来自苏联与东欧的经济援助在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于当时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而言,无论是資本主义阵营还是社会主义阵营,重建或者恢复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业化体系是最为重要的任务,对于大多数新兴的原殖民地国家而言,加快工业化进程并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化体系更是成为巩固与维持政治独立的經济前提。因此在1950年代,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工业化的浪潮。
在中国国内,国民经济已经得到全面恢复与初步发展,政治趋于稳定,经济秩序恢复正常,社会秩序较为安定,加快经济发展成为全国人民的一致要求,为大规模展开经济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1955年7月,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以重工业为核心是这一时期工业化的鲜明特色,由于中国的工业化基础十分薄弱,苏联式的工业化道路能帮助中国在较短时期内快速建立全面工业化的基础,将中国由自给自足的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化的工业国,此外,新政权急需发展的国防工业也需要重工业的支持。
而在社会主义改造方面,“一五”计划规定:要建立对农业、手工业、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并且,根据1953年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五”时期国家通过“三大改造”把私有经济纳入计划轨道,支持和保证国家工业化建设。从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发现,虽然公有制成分取代私有成份是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但是具体的改造进程却受工业化进程的深刻影响。为了满足重工业的快速发展,农业与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被人为加速。社会主义改造的迅速完成虽然在短期内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但是遗留下许多问题,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除了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之外,“一五”计划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也得到了完全确立。有明显苏联色彩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仅是工业化高速推进的需要,也是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的普遍特点。国家开始干预国民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市场的作用开始被削弱。
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初步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一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