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行权 明镜高悬
——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信息化走笔
2016-09-06薛学轩张明建
文|薛学轩 张明建
初冬的巴蜀大地寒风阵阵,日前,省政府在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召开的“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工作现场会”却是热气腾腾,随着住房城乡建设厅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平台演示的徐徐展开,游走于“行权平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快意油然而生,“网上行权让政务服务充满创意与惊喜”,与会者由衷发出如此感叹。
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受到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
2015年仲秋,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等领导莅临住房城乡建设厅行政审批窗口调研,赞扬“住房城乡建设厅信息化搞得好”。
四川省纪委副书记黄昌明讲话
四川省政府秘书长唐利民讲话
四川省住建厅厅长何健作经验交流发言
2016年春天,四川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雁飞等领导,视察住房城乡建设厅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和预防腐败工作,赞扬“住房城乡建设厅盯紧权力运行,创新监督方式,值得全省学习推广”。
2016年夏日,副省长扬洪波等领导考察住房城乡建设厅信息化工作,赞扬“住建厅开创了我省行业信息化深度应用的先河,推进了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
2016年初冬,省委常、常务副省长王宁和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雁飞,对住房城乡建设厅依托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平台,推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工作予以批示:行政权力网上运行,为我省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机制,巩固深化良好政治生态积累了宝贵实践经验。
句句赞扬话,背后多故事。
故事的背后是什么?
是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网上行权“法制化、规范化、人性化、智能化”的图腾。
法制化:为廉政强了“身”
“307项行政权力事项,构成了住房城乡建设厅权重责大,如此众多的行权事项上网运行,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是规范用权、建设廉洁政府的重要举措,是创新机制、建设高效政府的重要保障”。这是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何健在省政府“行权现场会”上的经验介绍。他说:“近年来,住房城乡建设厅依托行权平台,扎实推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工作,‘三管齐下’,成效斐然”。
一是铺设依法用权轨道。将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工作作为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的重要内容,作为规范用权从严治党、建设廉洁政府的重要举措,作为创新机制、建设高效政府的重要保障,为此,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健全网上行权工作机制”为抓手,制定出台《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管理办法》和《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监察平台管理办法》从制度上确立网上行权的工作机制、职能职责和监督保障,为网上行权法制化、常态化奠定基础。
二是筑牢防腐治权篱笆。全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307项行政权力,从接受申请、立案受理到办结,全过程在行权平台上完成。行权过程全程留痕,充分反映权力运行轨迹和各层级岗位职责,杜绝了权力网外运行、不按流程运行、超越时限运行等情况,并置于“阳光”下监督,建立健全“电子监督AB角、电子督办、风险预警、回复撤销、定期抽查”等监督体系,若网上行权过程出现预(报)警情形,则由监察人员进行电子监察,分类督办,限时办结。
三是构建依法理政堡垒。严格网上行权执纪问责,针对办件单位回复督办的质量和时限,建立分类处置问责机制,重点对“行权事项未在网上运行、网上行权未按流程运行、行权运行超过时限且无正当理由、督办逾期不回复或回复虚假情况”等四种行为,采取“通报批评、约谈问责、取消评优评先资格以及党纪政纪处分”等4种方式严肃追究责任,以铁的纪律防止权力越轨越界。
通过建章立制,找准风险点,清理“隔离带”,筑牢“防火墙”,形成了法制化的体系,截止今年9月底,该厅行权平台累计办件39889件,其中行政审批37946件、行政处罚48件、其他行政权力1895件,驻厅纪检组先后督办整改各类问题20个。行权平台的常态使用和衔接运行,极大的提升了全厅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法治思维意识,有力保障了住房城乡建设在服务全省“三大发展战略”和“两个跨越”工作大局中职能职责的正确履行。
规范化:为机关解了“绊”
面对行权职能部门纷繁复杂的权力,易发生“乱用权、滥动权、腐败权”等问题,如此,规范用权至为关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或固化,或量化,或定化,或优化各个环节的运行流程,走上了“正大光明”的行权路。
所谓“固化”,即按照行权环节尽可能简、运行流程尽可能优、行政效能尽可能高的标准,坚持权力运行监督制约的原则,对307项行政权力编制了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规范和固化运行流程,设置风险点和监察点,确保各项行政权力在制度框架内行使,在程序的轨道上运行,防止各类行权风险发生。
所谓“量化”,即对各类行权事项编码、运行流程、运行环节、自由裁量、节点责任、廉政风险防控点、监察点以及表单数据项等实现“八统一”。
所谓“定化”,明确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的主体责任和驻厅纪检组的监督责任,将工作责任分解到具体处室、岗位和人员,政策法规处负责确定权力清单,各业务处室负责行权运行流程图绘制和事项录入,信息中心负责技术保障支持,驻厅纪检组专司监察督办,各处室负责人是本部门网上行权第一责任人,指定专人负责,确保按时完成网上行权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所谓“优化”,即依法清理确定权力事项,按照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简政放权的要求,根据“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律授权必须为”的原则,组织对行政权力事项进行全面清理,行权事项由最初512项精简为现在的307项,并向社会公布权力清单,明确行政权力名称、行为种类、职权主体、职权依据、办理责任、风险防控点位等内容,做到了照单履权。
人性化:为群众松了“绑”
无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终端是什么,最终“+”的都是人,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都要以服务于人民为最终目标。
四川住房城乡建设厅网上行权平台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之魂,运用互联网技术架起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网聚民众,活力迸发。
在政务服务中心,全省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用全省统一的住房城乡建设电子政务平台,开展14类从业企业资质审核审批,16类从业人员资格办理、10类省外入川企业信息报送、12个工程建设主要环节监管服务。截止目前,全省应用该电子政务平台已办理行政许可事项71万多件,非行政事项265万多件,数据网上跑,百姓少跑腿,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得到改变。
在网上办事大厅,每天27万多人次访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门户网站,进入“我要办”“我要查”“我要问”“我要看”等系统,企业资质、人员资格、勘察报告、设计报告、施工图审查、招标文件备案、中标备案、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合同备案、竣工验收、培训报名、证书制作和信息查询等服务一键搞定,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政府与群众紧密相连,传递关怀与体贴,一“网”织出民生情,一“键”敲开方便门。
鼠标动动,万事畅通,工作因信息化服务而便捷,生活因信息化而丰富,人们感到前所未有的便利。
其中,感觉最为欣悦的是攀枝花市力宏建筑公司董事长胡震。2015年年底,他申请创办一家建筑施工企业,如果按过去的程序办理,从攀枝花到成都,来来往往最少要跑上两三个月,而有了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电子政务平台的快捷服务,他足不出户,一两天就办成了,省心又省钱。
胡震的故事是四川住房城乡建设信息化以人为本的一个缩影。
智能化:为理政健了“脑”
四川住房城乡建设信息化在‘互联网+’行动中出彩中国,在“云端”上雄起,科技兴蜀智领未来。四川在实施国家“互联网+”的战略中,第一个建成“全光网省”,第一个建成“省级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一体化平台”,第一个建成“省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标志着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城市、智慧民生在四川加速发展。
其实,早于2012年,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应用软件测评中,“四川省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公开共享平台”就被表彰为“全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优秀应用软件”,同时被列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示范工程。之后的2014年在中国软件测评中心的政府网站评估中,“四川省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管理信息平台运行成果”被编入《政府信息公开优秀案例》。
冠之“优秀”,是源于运用“天地图·四川”地理信息数据,建设全省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地理信息服务平台,为行业管理对象的空间定位、分析、展示提供地图服务支撑。
冠之“优秀”,是源于运用三维地下管线空间数据,提升城镇地下管线的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冠之“优秀”,是源于运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为一些高密度、高速度、超出环境负荷能力的建成区、以及地震断裂带上、沉降严重地区的建筑物提供全方位的安全监测。
冠之“优秀”,不仅源于运用视频技术,实现远程现场可视化管理;而且源于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建设施工安全和建筑质量监督移动执法平台;同时还源于运用人脸识别技术,有效监管施工现场各岗位的人员管理,解决“非法转包”、“甩手掌柜”等病端。
它在挑战中突破,在跨越中飞跃,在智慧中灿烂。
一个个系统,一套套平台,一行行数据,一条条信息,涵盖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的主要业务,既为主管部门实施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网上办公、信息发布、统计分析等提供政务服务,又为从业企业、从业人员网上申报、网上查询、网上咨询等提供服务平台;既为政府与社会沟通交流搭建信息交互平台,又为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提供展示平台;还为数字房产、数字城管、地下管线、数字规划、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景区等等搭建起“英雄用武”之舞台。
无论是在雪域高原的少数民族地区,还是在边远的贫困山区;无论是在惊涛拍岸的金沙江畔,还是在广袤富饶的成都平原,应用四川住房城乡建设信息化成果,实现“云”与“端”相连,峥嵘巴山蜀水天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