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提升采购效率创新采购模式

2016-09-06汪莉莉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6年24期
关键词:总部供应商互联网+

文|本刊记者 汪莉莉

纵观国内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的采购管理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前,采购是严格由政府控制分配的,采购是由政府制定单位进行统购统销统供,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个时期是分配管理。

改革开放时期,由于项目法施工和项目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以项目经理为主要采购人实行的是分散采购管理方式。2000年左右,从住建部到国资委等政府机关提倡集中采购等集约化经营理念开始,主要是以大宗材料为主的集中采购管理。如今,逐渐向包括材料、劳务分包、专业分包、机械设备等全方面的集中采购管理模式过渡,正在成为国内主流采购管理模式。

近年来,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工程建设投资明显下降,企业在应对信息不对称、议价能力不足、供应商管理等问题的同时,要从过去野蛮生长到如今理性繁荣的思想转变,充分利用集约化和精细化的管理工具,从量变到质变,实现集约经营,从降低采购成本实现企业利润增长,促进采购管理向供应链管理转型升级。

采购管理的发展历程

宏观环境的改变为集中采购管理提供了条件。从政策层面来看,财政部的财税[2016]36号文件:经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称营改增)试点,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全部营业税纳税人,纳入试点范围,由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

从宏观经济方面来看,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3406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7%,二季度增长6.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097亿元,同比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34250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84290亿元,增长7.5%。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

2016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民间投资持续大幅度下滑。2016年1-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5836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1%),增速比1-5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45%。2016年1-6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5879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7%),增速比1-5月份回落1.1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1.5%,比去年同期降低3.6个百分点。

投资先行指标方面,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823972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比1-5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40202亿元,增长25.1%,增速回落7.1个百分点。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282443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比1-5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受产能过剩以及市场需求不足影响,2016年以来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下滑。作为政府稳增长的主要抓手,基础建设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增速;2016年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49085亿元,同比增长20.9%,增速比1-5月份加快0.9个百分点。2016年上半年铁路建设和项目前期工作总体进展顺利,2016年铁路建设仍要保持8000亿元以上投资规模,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对铁路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专项建设基金继续向中西部铁路项目倾斜,用好对铁路发展基金、债券和土地综合开发等政策,金融机构加快贷款审核投放,确保建设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其中公路、铁路、水利、公共设施投资增速均保持较快增长。

对于建筑业而言,2016年上半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为7746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仅增长7.0%;建筑业增加值为198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5%,其中二季度增加值为12426亿元,同比增长7.3%;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3.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0%。从新开工项目情况看,为促进“十三五”投资增长,各地区要求补充基础设施的短板,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进重大项目,2016年1-6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40202亿元,同比增长25.1%。

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环境以及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降速提质”、“三去一降一补”大背景下,建筑业总体市场需求减少、企业之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市场萎缩逐步显现,产能过剩问题仍待解决,行业发展步入下行通道,总产值增速放缓,建筑业增速缓慢。建筑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不断下降,上半年仅占5.84%。

陕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管理部部长时炜认为:“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成本的构成,其中发生在采购行为中的材料、劳务、机械等大约占了整个成本的80%,如果做好采购管理,企业利润将会提升。”

他表示,过去没有互联网的时候,施工企业是依靠分散采购来提升采购效率,但成本管控较为困难;而近年提倡的集中采购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是重点管控成本的管理方式之一,工程项目部点多面广,用传统的集中采购难以做到全覆盖。

现在国家提倡的“互联网+” 概念是传统企业经营和管理所必须的,互联网+采购能提高采购管理覆盖面、提升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简化采购流程。互联网+集中采购是对企业传统管理方式的一项变革,需要企业管理者转变思想,将传统管理与互联网融合,适应互联网的新时代。

开展集中采购的背景

时炜以陕西建工集团的集中采购为典型向记者介绍到,陕西建工集团(以下简称“陕建集团”)成立于1950年,是陕西省首批获得房建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建筑行业甲级设计资质及海外经营权的省属大型国有综合企业集团。

2015年,陕建集团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列第212位,在中国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中列第4位。2016年上半年,陕建集团的经营生产逆势上扬,延续了“十二五”以来的强劲增长势头,实现了“十三五”开局之年时间任务“双过半”,为陕西省“稳增长”和实现追赶超越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完成合同签约额746.89亿元,占年计划的50.19%,同比增长21%;完成营业收入379.42亿元,占年计划的50.06%,同比增长11.36%;上缴税金12.69亿元,同比增长16.31%。经营增速跑赢全国、全行业和全省的平均水平。

对于集中采购管理模型,陕建集团坚持集中采购要实现对采购管理的集中;坚持集中采购要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实现形式,常见的形式包括总部直接集中采购、总部组织集中采购和总部授权集中采购;坚持集中采购是对原有采购管理体系的重构。

时炜认为:“要做好集中采购,重点要抓住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实现归口管理;二是对采购资源全面实施集采;三是加强供应商管理;四是构建电子化采购平台。”

这四项工作分别回答了集中采购的四个问题,即谁来买?买什么?买谁的?怎么买?

首先,企业一定要明确机构,实现采购的归口管理。在集团总部和二级企业(或业务板块),必须有明确的部门归口负责采购管理,就是实现采购管理的集中。

其次,明确集中采购的实现形式,也就是选择具体由哪个层面来执行采购业务操作。根据企业的行业、产品类型、管控模式不同,灵活运用总部直接集中采购、总部组织集中采购、总部授权集中采购,以及区域协作集中采购等多种采购实现形式。在集权与放权之间,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找到最佳平衡点。要实现所有采购资源即:大宗采购、劳务分包、专业分包和大型机械设备设施料的集中采购。要充分做好近三年的采购需求分析,深入研究企业的资源消耗规律。确定了对所有资源集中采购之后,具体到在哪个管理层级集中,采取哪种集中采购形式,则要综合考虑、因企制宜。

第三,要加强对供应商的统一管理。各企业目前都有对供应商的管理,但是集中采购强调的是加强对供应商的统一管理。各企业要根据现实情况,首先在二级企业(或业务板块)层面统一对供应商的管理,有条件的企业要在集团总部层面实现供应商统一管理。要站在供应链管理的高度,对供应商进行分类清理,建立供应商管理系统,制定规范的供应商选择流程和明确的选择标准。同时,要学习借鉴供应商动态量化考核、业绩引导订货等先进管理方法,并使用电子化手段提高供应商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切实抓好从源头防控风险。

最后,要在统一的电子化采购平台上买。在集团总部层面要统一规划设计电子化采购平台,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采购。实施电子化采购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建立规范的采购制度、流程,以及做好编码标准化等基础工作。从管理制度化到制度表单化,再到表单电子化,是企业管理落地的有效手段,集中采购也同样适用。

采购管理体系的建立则要从管理理念、组织机构、运行操作、保障手段多个方面入手。在管理理念上,对采购的认识要从过去供应链的一个环节向包括需求计划、寻源采购、合同管理、质量管控、仓储配送、供应商管理等在内的供应链全过程管理转变。从组织机构上,要明确采购业务的各级归口管理部门,以及各部门的职责权限;要切实平衡好各级管理部门的利益格局,发挥各个层面的积极性。从运行操作上,要统一制度、统一流程、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供应商管理、统一结算,全面推进,由易到难,加强全过程管控,形成全覆盖的业务管理体系。从保障手段上,要将所属企业的集中采购情况纳入其绩效考核体系;要实现对供应商的动态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采购订单紧密结合;要积极推进网上采购,强化信息化管理手段。

具体的采购类型包括集中管理型集中采购、中央领导型集中采购、高度集中型集中采购。其中,集中管理型集中采购即集团总部与所属企业均设立采购管理部门,集团采购管理部门不开展具体的采购业务,而是通过搭建统一的采购交易平台,对大宗通用重要物资,按照统一制定的采购标准、采购制度、采购流程、供应商管理规则等,由所属企业具体执行采购操作的集中采购,其核心是通过搭建平台实现总部对采购的集中管理。

中央领导型集中采购,其特征是集团总部和所属企业都设立采购管理部门,总部采购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采购归口管理和大宗通用重要物资的集中采购,所属企业的采购管理部门主要实施对其他物资的集中采购。企业的采购管理部门向集团采购管理部门和企业领导双向报告工作。

高度集中型集中采购即由集团采购管理部门对其所属企业的绝大部分物资实行集中采购,其他部门不得采购,仅有非常少量不适宜集中采购的物资采用分散采购的方式。

对此,时炜表示:“对于不同的采购对象,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情况选择确定。例如中国建筑属于总部组织集中采购形式;中国石化三种形式都有;台塑集团则采用了总部直接集中采购的形式。”

2015年,陕建集团领导层决定立项在集团层面建设“集中采购管理信息平台”,旨在为提高企业采购业务的标准化、流程化、信息化。通过学习和借鉴中建、中铁等同行业经验,结合地方自身情况,走出一条与央企不同的集中采购管理道路。

时炜具体介绍到,陕建集团的管理思路是明确划分监督和执行的职能边界,集团集中采购中心的定位是集团集中采购的管理机构,负责制定统一的采购体系,所属企业采购管理部门向集团集中采购中心和其企业领导双向汇报工作。集团所属企业仍是履行集中采购业务的执行机构,按照自己实际情况实施总部直接集中采购或总部组织集中采购方式。

陕建集团的管理方式则是与广联达公司共同建设采用“互联网+”的集中采购信息平台,并免费为陕建所属企业提供采购管理工具和信息服务,实现招投标采购业务同步、信息共享以及实时监督。陕建集团的管理措施则是建立以集团所属企业的采购业务集采信息平台运行的考核机制,以集中采购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考核指标,以此考核指标不断推进所属企业上线。

集中采购 降本增效

基于上述思路,陕建集团于2015年上线了集中采购+企业电商平台。实际上,早在2012年,集团领导就提出了集中采购要求;2015年5月,下发集中采购指导意见;2015年6月,陕建集团广泛调研,最终选定广联达为合作商;2015年9月,陕建集团来到试点单位进行业务调研;2015年11月,陕建集团下属8家企业进行试点验证;2016年1月,陕建集团集采平台全面上线。

陕建集团认为建设高效实用的集中采购管理信息平台必须选择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互联网平台服务商。陕建集团通过公开招标,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得以携手合作,共同建设陕建集团集中采购管理信息平台。这个平台的建设是陕建集团凝聚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的象征,也是集约化经营和“互联网+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先进体现,更是转型升级、快速发展的战略路径。

陕建集团集中采购管理信息平台设立内部管理窗口和外部电商窗口,通过这两个窗口来实现交易双方的洽商与合作。通过“管理窗口”,不管是项目经理还是企业管理者都可以随时了解集中采购平台的运行情况,并可以根据其权限开展采购业务。通过“电商窗口”,陕建集团各级管理者可实现与广大供应商接触,提供了与厂家直接对接的可能,也为选择供应商提供了更加公平、公开的空间。供应商也可以通过“电商窗口”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进行投标报价。

陕建集团集中采购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三大功能:一是采购管理功能。陕建集团集中采购管理信息平台目前已覆盖物资、专业分包、劳务分包、机械设备及设施料四大类别的工程采购。通过一个平台、两个窗口实现了与供应商在互联网上进行采购的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

管理者还可以利用手机微信移动端方便地进行远程办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使用集中采购管理信息平台,加强了供应商信息实时动态管理,建立了不良行为公示制度,对具有不良行为的供应商起到震慑和淘汰的作用,有效净化内部市场。

二是信息共享功能。集团内所有供应商信息以及“广材网”、“我的钢铁网”的价格信息在陕建集团所属各单位共享,配套的陕西建工集团集中采购QQ群和在线专家服务,则搭建了另一个信息共享渠道。通过多种信息共享实现各单位与供应商的高效配置,从集团层面节约价格信息采集费用,帮助各单位采购部门逐步规范集中采购管理。

三是采购过程监督功能。相关领导、纪检监察等部门均可以在“管理窗口”中实时参与招标过程或者过程追溯,使采购阳光操作,保证采购的公开、公正、公平。

在平台推广期间,陕西建工组织了50余场针对企业和供应商的培训,既提升了大家对平台的认识,又促成了大家用平台的氛围。同时,集中采购管理信息平台为集团各单位提供统一的资源编码,保障了系统可用,省去了各分子公司维护编码的麻烦,目前资源编码库中已经有35万多条资源编码。平台还集成了“我的钢铁网”、“广材网”等功能,能够在线查询材料价格信息,方便各单位采购时候参考;平台还能针对历史价格进行统计和分析,通过图表等方式,辅助领导进行决策分析。

目前,集中采购管理信息平台已经做到全集团供应商信息共享。招标单位在系统中能够轻松获得供应商的基本信息、初评和复评信息、履约评价信息等等;对于不诚信的供应商设立黑名单制度,进入黑名单的供应商全集团不予选用。未来,陕西建工将持续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管理。通过建立合作供应商的方式,使信誉好、实力强的供应商成为陕建集团的合作伙伴,从而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以开放的心态,真正做好电商的工作。

猜你喜欢

总部供应商互联网+
X办公总部
RAYDATA总部办公室
Bloomberg欧洲新总部
Adobe总部改造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推荐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