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女学生向胡适以死明爱
2016-09-05
民国士林领袖胡适,不仅风云叱咤,而且风流倜傥。放言要撰写厚厚五卷本胡适传的江勇振说:“胡适是一个猎艳高手……用他晚年情人哈德门太太的话来说,胡适是一个能让她意乱情迷的卡萨诺瓦。”细细数来,胡适一辈子至少暧昧过的女人,除去发妻江冬秀之外,学界已经知晓的有空候一生的初恋情人韦莲司(周质平《胡适与韦莲司——深情五十年》)、通信颇勤的神秘女人瘦(江勇振《星星·月亮·太阳——胡适的情感世界》)、半年时间通信达40封的陈衡哲(唐德刚《胡适杂忆》)、红颜知己变师母的萝德芘·洛维茨(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情人结婚了,丈夫不是我”的陆小曼(刘绍唐《不容青史尽成灰》、龚明德《张歆海、胡适追求陆小曼考实》)、自家三嫂妹妹兼自己婚礼伴娘的曹诚英(罗志田《胡适传》)、“同在上海找到了快乐”的北大女学生徐芳(陈濑渝、宋娜《胡适与周氏兄弟》)。当然,自称十分反感其他研究者对胡适情史窥淫成狂的行为嗤之以鼻的江勇振,在《星星·月亮·太阳》中将胡适的隐秘情史呈现得更为全面。
近读江西《民国日报》,1948年2日4日刊载了胡适的另一段情史插曲《北大女生爱上校长》:“北大女生胡景明,二十二岁,日前写一委婉求爱信,表示她认胡校长是理想中的丈夫,亲自把信送到东厂胡同一号胡家,等候立时回答,胡适看信后认有神经病,打发听差送之回家,胡小姐说不立时给我回答,就宁愿冻死在这里。”2月16日,有读者还对此发表评论《胡适走红运》,笑言22岁的“妙龄女郎”如此坚韧不拔地以死明志,足可谓“生前愿做胡家人,死后愿为胡家鬼”。
夏威夷国王与伦敦雾霾
1820年,“埃及艳后”号船抵夏威夷,夏威夷国王卡美哈梅哈二世看到后非常迷恋,以500吨檀香木将它交换、购买下来,更名为“夏威夷之傲”号。此后,国王为了炫耀这艘大船,经常载满好酒,不断巡游群岛。四年后,船因船员醉酒撞海岸而沉,卡美哈梅哈二世躲过了这一劫,因为他与娇妻正去面见英国国王乔治四世。
1823年11月,卡美哈梅哈二世与卡玛玛鲁王后借助英国捕鲸商人瓦伦丁·斯塔布克的航海技术,一起前往英国谈判两国结盟之事。对于从未见过夏威夷人的英国人,国王与王后从踏上英国的土地那一刻起就成为众人目光的焦点,卡玛玛鲁王后超过六英尺的身高尤为引人注目。乔治四世对此感到非常恐惧,因为夏威夷的意思是“原始之家”,又听闻传言他们二人是食人魔。没想到的是,伦敦的雾霾使这两位“食人魔”染上了麻疹,最终病死在半途中。卡玛玛鲁王后于1824年7月8日病逝于伦敦。过度悲伤下,卡美哈梅哈二世于7月14日病逝。国王的弟弟考柯奥乌利继承了王位,是为卡美哈梅哈三世。
傅斯年遭遇最严厉的学术批评
“九·一八”事变的炮声,将在安阳小屯领导殷商考古挖掘的傅斯年惊起,让他开始关注并不熟知的东北历史。1932年,为配合李顿调查团对东北问题的调查,傅斯年联合方壮猷、余逊、徐中舒、萧一山和蒋廷黻合著《东北史纲》。1933年5月1日,《大公报·文学副刊》第278期先行刊发邵循正《评傅斯年〈东北史纲〉第一卷〈古代之东北〉》,继之熟读二十四史、史学功底不下于傅斯年的缪凤林,从1933年6月12日连载到1933年9月25日,三万字批评长文连番轰炸。快人快语的傅斯年,遭遇了学术生涯中最为惨痛的严厉批评。
本是出于民族危机下的国防教育需要而匆忙撰写的学术论著,被熟知日本学界满洲研究的缪凤林一剑封喉,中央大学历史系教授缪凤林由此成为国内学界挑战傅斯年第一人。此出学术大戏,堪称东南史学界对北方史学界的重创,背后却是文化保守派“学衡派”吴宓精心安排的报复性回马枪。被人指出错讹满纸的学术硬伤,让身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的傅斯年无言以对,毫无还手之力,意欲寻求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出面平息此事。后陈垣邀其北上任教辅仁大学时,缪凤林回信详言傅斯年及北方史学界对他造成的精神压力:“私意拟在此间多住数年,期于国史略植根柢,再行来平,以广见闻。”
明初的汉族元遗民
洪武年间,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在给朋友撰写墓志铭时将洪武年号皆写作元代的至正年号,以示不认明朝为正朔。再如,著名画家倪瓒仿效陶潜,“昔日陶征士书甲子不书元,先生亦不书”。当时,不少江南士人皆怀念元朝,暗地里希望蒙古骑兵卷土重来,庙堂内部官员恨不得朱元璋早日驾崩。汉族政权在民意上输给了异族政权,甚至地方势力宁愿“北降于元以拒明”,或协助张士诚镇守吴中,顽强抵抗朱氏。持文化民族主义的历史学家钱穆,读到元代遗民怀念蒙元时甚是吃惊。这主要归功于蒙元朝廷对江南地主和士族望族的“一本于宽”政策,连朱元璋自己都不得不承认:“元本胡人,起自沙漠,一旦据有中国,混一海内。建国之初,辅弼之臣率皆贤达,进用者又皆君子,是以政治翕然可观。”
朱元璋乃淮西游丐,素来对地主怀有轻视之情,登基建政后变本加厉迫害他们。他有名言:“胡元以宽而失,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以至于不久后不得不以严刑酷法为要挟,强制士人为明廷服务,借助“文化复古”口号重启儒学传统的“华夷之辨”,重新激发士人的族群意识,以证合法性。近代民族主义兴起,朱元璋戏剧性被重塑为“复国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