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裁缝”高凤林,为火箭焊“心”
2019-09-10杜雯雯
杜雯雯
高凤林的额头至今留着一个圆形疤痕,他戏称是“天眼”。这是在一次攻坚任务中受的伤。当时,碗口大的砂轮意外破裂,碎渣直接扎进了高凤林的头部。他也没在意,就在厂里的保健站缝合了一下伤口。拆线后,他的额头一直鼓着个大包,一年多也没见好。
1999年,高凤林受邀参加崔永元的《实话实说》节目。当时的编导看到高凤林的伤口,就介绍他去北京友谊医院一位自己熟知的外科医生那儿看看。医生本来以为是异物囊肿,拆开伤口才发现,里面全是碎砂轮片,只能拿探针一块块取出来。
这是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38年留给他的印记之一。
纵览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62年历史,无数个像高凤林一样的一线工作人员,依靠丰富精湛的制造技术在关键工艺节点层层突破。
◆ 初出茅庐
1978年,16岁的高凤林以高分考入隶属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的技校。他所在的班是焊接工艺与制造班。这并非他的第一志愿。他更倾心于大机床,渴望以后在厂里的大设备上施展才华。对焊接没兴趣,导致高凤林入校后成绩一路下滑。
一次偶然的机会,高凤林来到厂里焊接师傅陈继凤所在的14车间学习。这个车间专门负责火箭发动机的焊接,也就是制造火箭的“心脏”。
亲眼见证了老师傅们的熟练技艺,令年轻的高凤林印象深刻。一名制造火箭“心脏”的特种熔融焊接工,工作时的装备并不特殊,也就是焊枪、防护帽、双层手套和放大镜。但虽说都是焊工,却与寻常的焊工有极大差别。
发动机是火箭的动力源泉。尽管车间里有激光跟踪、视觉追踪等智能设备,可以模仿人眼去抓取信号,但在一个焊点宽度仅有0.16毫米的微小空间内进行处理,且需将时间误差控制在0.1秒之内,难度极大。这项工作目前仍无法以机器替代人工精准完成。
焊接也讲究审美。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宽窄高低的一致性、颜色的漂亮与否,都是对基本功的考验,而这一切,都会在15倍放大镜下进行检验。
在那个职工平均月工资只有几十元的年代,火箭发动机所需的氩弧焊工艺,仅单瓶高纯氩的花费就高达6万元。正因为如此,氩弧焊工被称为“金手”。
学习过程中,高凤林勤快、能吃苦、基本功扎实,给陈继凤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觉得高凤林极具潜力。
陈继凤告诉他,做好焊接要靠“三性”:稳定性、协调性和悟性。技能可以通过反复练习来提升,高凤林就在休息时举着铁块磨炼耐力,吃饭时用筷子练习送焊丝的动作,甚至冒着高温观察铁水的流动规律。
学习结束后返校,高凤林重新认识了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的意义,开始苦练技艺,成绩也有了质的飞跃。
毕业时,高凤林阴差阳错地被分配到了45车间做安装工人。为了将人才留在最适合的岗位,陈继凤和当时的几位厂领导愣是跑到人事处申请,把高凤林调到了14车间。
◆ 攻坚能手
刚到厂里一年多,高凤林便崭露头角。
师傅陈继凤让他参与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的制造。即便是有七八年经验的焊工,也不会轻易获得如此重要的焊接工作—这可是当时最先进的发动机。
高凤林一点没怵,拿着焊枪、戴上焊帽就上了操作台。正是这一次,让车间里的人见识到了这位年轻人的高超技艺—“焊得比师傅还漂亮!”
20世纪90年代初,为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35周年,当时的航天部举办了航天系统青工技术比赛,高凤林一举拿下实践第一、理论第二的好成绩。这次比赛后,高凤林的名气走出了工厂,时常有厂外甚至国外的项目,在遇到关键技术难题时辗转找到高凤林“救火”。
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膜盒的焊接生产中,就曾面临技术难题:要在薄如发丝的高精度焊接中保证零件不变形,同时还要通过氦气检漏的考验。高凤林受邀前往,从工艺过程、夹具设计到焊接生产都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最终攻克了这一难题。
2007年,长征五号新二级火箭的发动机在试射台上出现问题,火箭设计部发函请高凤林上台补焊。操作是在半山腰进行的,状态近似盲焊,并且为了减少燃料挥发,要赶在天黑之前完成抢修。
高凤林紧张极了,浑身被汗水浸透。按理说,经验丰富的高凤林不应该产生如此反应。时隔8年,他回忆起当时的状态,认为自己是太过虚荣:“当时想,今天要是拿不下来,前半生的荣誉就栽在这儿了。”
令高凤林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与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的合作。12年前,由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AMS-02暗物质与反物质探测器项目遇到制造难题。当时的探测器使用的是液流氦低温超导电磁装置,焊接导致装备变形,丁肇中邀请高凤林前去解决。
在方案论证会上,高凤林提出了一个设计方案,是此前该领域专家从未成功尝试过的。多次论证、试验后,高凤林成功解决了这个国际难题。
过去的几十年中,高凤林曾先后攻克航天焊接中的200多个难关,并著有论文30多篇。2014年底,他携三项研究成果参加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项目全部摘得金奖。
◆ 成为大师
自1980年进厂至今,高凤林一直坚守在车间一线,一待就是38年,从“小高”变成了“老高”。
车间角落的会议室里,金色的奖杯、奖牌和锦旗占满了靠窗的那面墙。这些年总共获得了多少奖项,高凤林没有仔细算过,但“100多项肯定是有的”。“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氢氧发动机喷管,都出自他手。
1999年五一,高凤林作为嘉宾参加崔永元的《实话实说》。节目播出后火爆异常,让他简直“两个月都不太敢出门”。2015年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里,开篇介绍的第一个人便是高凤林。
成为大師并非靠偶然和运气。除了对焊接技艺精益求精,从1988年开始,高凤林还陆续报考了大专、本科,并自学了研究生课程。
2011年,高凤林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挂牌,这是人社部在全国命名的首批技能大师工作室之一。工作室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将科研与技术融合在一起。
师傅陈继凤的角色如今已由高凤林接棒,老师傅的理念也传承给了现在的年轻焊工。
老高已经56岁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从事有害工种的,可以选择提前退休,但他觉得自己还能继续干。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徒弟们虽然已经出师,但有时在心理上还需要师傅“推一把”。
一次,航天焊接系统组织技能比赛,高凤林让一名徒弟去参加,徒弟有点胆怯,说“要不算了吧”。在高凤林的一再坚持下,徒弟才答应。结果徒弟在比赛中拿了第一名。
“我知道其实他肯定没问题,就是缺一点勇气。”高凤林说。在一线攻关的重要时刻,徒弟们偶尔还会退缩:“万一焊坏了怎么办?我真是不敢,还是您来吧。”又把焊枪交到师傅手中。
为了培养徒弟们面对困难不退缩的精神,高凤林曾组织大家一起观看《亮剑》和《士兵突击》。他说:“有时候他们只差最后100米。”
(摘自《新京报》2018年11月23日,朱权利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