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金砖国家”显性比较优势研究

2016-09-05张杨欧阳峣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金砖国家显性金砖

张杨,欧阳峣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金砖国家”显性比较优势研究

张杨,欧阳峣

从全球价值链视角改进传统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1995~2011年数据对金砖国家(四国)制造业和服务业显性比较优势进行测算和跨国比较分析,揭示了被“统计幻象”掩盖的全球主要新兴市场国家贸易格局新动向。即俄罗斯和中国制造业竞争力被低估,中国在制造业方面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优势明显,俄罗斯的优势则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印度与巴西服务业被低估,印度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优势明显。此外,中国在知识密集型制造业方面的优势是其他三国不具备的,印度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方面较其他三国的优势明显。中国应当提升各行业产品附加值、积极融入和主导新兴市场的自由贸易组织、促进本地产业关联,以及优化本地产业链配套能力,为那些不适宜完全开放的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和国际竞争提供途径,也为优势行业规避外需波动带来的风险提供缓冲。

金砖国家;显性比较优势;全球价值链

一、引言

自金砖四国的概念诞生以来,这些国家就被认为是在人口、市场、土地、资源等都具有类似的比较优势,因而在第三国市场上可能会存在竞争关系。然而随着原有的国际分工体系被打破,全球生产和服务网络的建立替代了简单的水平或者垂直专业化,在满足最终需求之前,价值流会以中间产品为载体进行多次跨国流动。因此,传统的以出口总额为基准的比较优势评估将难以准确地刻画这一产品内分工模式下各国各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在这一新的经济背景下,金砖国家各行业比较优势是否还与传统的理论预期一致?哪些行业出现了未被甄别的比较优势?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在新的分析框架下实施。更加重要的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处于转型期的经济体,内外需的消长和自身持续发展的诉求,使得以“量”为纲的粗放式贸易亟需向以“质”为本的集约型贸易转变。与其他金砖国家相比该如何扬长避短,从而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进一步以开放促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Balassa’s(1965)提出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被诸多学者用于测度一国某行业的国际竞争力。①然而,正如Koopman et al(2014)在全球价值链分解的应用时指出的那样,Balassa’s指数用行业的总出口值为基础进行计算的缺陷在于,总出口中不但包含了本国的增加值,还包含了由于中间产品进口所带来的国外增加值以及由于中间品贸易多次经过海关而被重复计算的增加值。因此,从本地价值创造的能力来看,采用总出口为基础的指数并不能很好的反映一国某行业的真实水平。②Wang Zhi et al(2013)中也提出了基于价值链分解的显性比较优势测算方法,通过与Koopman的方法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某行业增加值的出口应区别于某行业出口中包含的本地增加值,因为后者不仅包含了本行业创造的增加值,还包含了由于使用本地其他行业产品作为中间投入而带来的其他行业创造的增加值。换句话说Koopman并没有严格区分行业的前向与后向关联,混淆了增加值的来源与去向。因此,从行业自身的价值创造能力来看,需要进行方法调整。③

鉴于此,本文借鉴Wang Zhi et al(2013)的方法测算基于行业增加值出口的显性比较优势。并采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提供的世界投入产出表,估算了金砖四国(中国、巴西、印度以及俄罗斯)从1995~2011年制造业各行业和服务业各行业的显性比较优势。并将之与Balassa’s指数的结果进行比较,进一步从优势行业的要素密集度特征等方面揭示了被“统计幻象”掩盖了的金砖国家贸易格局新动向。

二、文献综述

随着金砖国家经济的发展,参与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金砖国家之间的比较优势问题进行了探讨。部分学者认为金砖国家贸易呈现很强的竞争性,并且一致认为金砖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闫成海(2003)、李天华(2004)等指出中印两国的贸易结构非常相似,两国具有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的产品具有很大的重合程度,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主要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从而说明中印在世界市场上构成竞争关系。④⑤Wadud、Mokhtarul(1998)、王永利(2004)、谭晶荣(2004)和朱前(2005)等从纺织品行业、矿产品、其他工业制成品行业等方面分析了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竞争关系,认为在制成品行业方面呈现较强的贸易竞争性,而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互补性则较弱,主要是因为我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都较丰富,两国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上都呈现很强的竞争优势。⑥⑦⑧⑨陈晓艳等(2006)运用相似度指数对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关系进行了考察,认为金砖国家农产品在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都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性。

另一方面与本文密切相关的是关于比较优势的测度问题。从诞生之初起,比较优势就是经济学中最引人注目的概念之一,Ricardo认为由比较优势主导的贸易格局是源于资源约束下因劳动生产率差异而引起的机会成本决策。然而,在实证层面上对既定贸易格局背后的机会成本进行度量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后来的学者大都采用Balassa's(1965)提出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RCA)作为一国出口的整体布局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的度量。Balassa's指数摆脱了各种理论假设的制约,而根据商品进出口的结果对其是否具有比较优势进行判断,本质上测算的是出口产品密集度。后来,许多学者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改进。Laursen(1998)构造了symmetrical RCA,以解决RCA的不对称性。⑩Proudman、Redding(2000)则引入马尔科夫过程通过随机微分方程来刻画比较优势的动态演进。⑪Yu et al(2009)通过经标准化处理的RCA改进了经典RCA的不对称性和零值无效性。⑫陈佳贵、张金昌(2002)借鉴Volleath et al(1988)将进口因素融入RAC建立了竞争优势指数,并对中美制造业进行了比较分析。⑬⑭魏浩(2011)则通过限制RCA分母的范围,提出区域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别在美国市场上和世界范围内测算了中国制成品出口比较优势。然而,上述改进大都以出口总值为基点,反映地是全球水平专业化的模式,未能很好地反映日益广泛的垂直专业化以及产品内分工网络的特征。⑮Hummls et al(2001)首次提出垂直分工度(vertical specialization VS)的测算方法,⑯张小蒂和孙景蔚(2006)通过回归方法检验了中国各产业的垂直分工度对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但在产业比较优势的测算方面仍然沿用传统的方法。⑰Koopman et al(2010)、Koopman et al(2014)、Wang Zhi et al(2013)分别基于国际投入产出表通过对全球价值链分解区分了出口中由于进口中间品带来的国外增加值,厘清了国内增加值依附在中间品中多次进出海关重复统计的问题,使得以新增价值取代总值核算反映国家及产业的真实竞争力成为可能。⑱王岚(2014)基于Koopman et al(2010)计算了中国各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⑲戴翔(2015)则借鉴Koopman et al(2014),剔除了行业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采用行业出口的本地增加值来计算中国制造业各行业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并将之与Balassa's指数进行了比较。⑳

虽然现有文献在理论和经验上为估算产业比较优势提供了多维度的分析视角与测算方法,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从研究对象上来看,现有文献大都聚焦于中国,缺乏跨国比较分析,同时关注的兴趣点基本集中于制造业,少将服务业囊括进来,更未能体现两者的区别与联系。从研究方法上来看,现有的测算体系没有很好地反映全球生产网络与产品内分工趋势下的价值构成或者对价值构成的来源与去向区分不清。本文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扩展和补充。主要贡献在于: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改进了传统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采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提供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对四大金砖国家从1995~2011年制造业各行业和服务业各行业的显性比较优势进行了测算和跨国比较分析。

三、测算方法与数据说明

通过价值链的前向关联分解,剔除出口中包含的国外增加值并纳入依附在本地其他行业出口中的本行业增加值,得到修正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为了分解不同来源与去向的增加值构成,采用里昂惕夫投入产出方法,以一个简单的两国两部门模型加以说明,s,r表示国家,i,j表示部门:

表示r国对s国j行业产品的最终需求。式(1)右边的矩阵将增加值按照来源国、来源行业、使用国、使用行业4个维度进行分解。以此矩阵第一行为例)表示本国(s)i行业创造的增加值以本行业最终产品的形式被本地消费和出口的部分)表示本国(s)i行业创造的增加值以本国j行业最终产品的形式被本地消费和出口的部分)表示本国(s)i行业创造的增加值以中间产品的形式出口和出口再回流的部分。基于上述分析,修正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应该避免笼统使用行业总出口来计算的疏漏,并体现出口中由投入某行业的生产要素共同创造出的价值,这一价值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表示本国(s)i行业创造的增加值以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形式出口且被外国(r)吸收的部分)表示本国(s)i行业创造的增加值以中间产品的形式出口,但最终返回国内的部分。

类似的可以得到在G个国家N个行业一般情形下的分解:

根据Balassa’s(1965),一国某行业的显性比较优势被定义为:

表示一国所有行业的出口中某行业出口所占份额相对该行业所有国家的出口占全球总出口的份额,该比例大于1则表示该行业具有比较优势。若不然,则意味着该国该行业是比较劣势的。基于(3)式通过对Balassa’s指数修正得到基于增加值前向关联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本文采用多国的世界投入产出表(WIOT)㉑。数据主要包含41个经济体(40个国家,包括OECD国家,俄罗斯,巴西,中国,印度;其他国家归为一个经济体ROW)35个细分产业从1995至2011年连续17年数据。本文参考Rahman et al(2013)要素密集度分类方法将35个产业分为8大类,具体分类见表1。

四、结果分析与国际比较

1.修正指数与Balassa’s指数的比较

修正后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与Balassa’s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结果几乎处处不同。对于某国某行业,本文定义若Balassa’s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小于修正后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则认为该国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被低估了,反之则认为被高估了。基于此,对四大金砖国家分别计算从1995~2011年各年中制造业各行业以及服务业各行业被低估和被高估的行业数所占比重。从图中不难发现,被低估和被高估的行业在特定年份特定国家特定部门的占比是互补且对称的。图1中粗线反映的被低估的情况,细线反映的是被高估的情况。

图1为四大国家制造业行业和服务业行业各年被低估和被高估的情况。上面两个国家从左至右依次为巴西、中国,下面两个国家从左至右依次为印度、俄罗斯。可以发现,四个金砖国家中,俄罗斯和中国主要体现在制造业行业竞争力被低估。俄罗斯有将近60%的制造业行业竞争力被低估。中国的制造业行业竞争力被低估的程度呈现出显著上升的趋势,1995年这一指标大约是50%,而到了2011年则有超过75%的制造业行业竞争力被低估。同时,中国服务业行业竞争力被低估的时间趋势与制造业行业高度相似,指标从1995年的约30%上升到2011年的60%左右。巴西和印度主要体现为服务业行业竞争力被低估。巴西被低估的服务业行业占所有服务业行业的比重约有60%,而印度这一指标则达到了75%左右。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发现修正后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揭示了很多被Balassa’s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掩盖的事实。某些金砖国家,如巴西被低估和被高估的程度十分接近,而其他金砖国家被低估和被高估的程度存在明显的分化。然而被低估(或者被高估)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比较优势(或劣势),因此修正指数是否揭示出未被发现的比较优势值得进一步探讨,同时这些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在样本期出现的频次按照不同要素密集度特征的分布也是本文所关心的内容。

表1 要素密集度行业分类和WIOT对照行业

2.优势行业在不同要素密集度分类中的分布

本文进一步考察样本期内两种指数显示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出现的次数在不同要素密集度特征下的分布情况。图2、3从左至右分别为巴西、中国、印度、俄罗斯。每个国家下的“彩柱”从左至右依次表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资本密集型服务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以及公共服务业。

从图2、3中可以发现,金砖国家在样本期内,两种指数显示的结果各有高低,并非出现类似高收入国家群体几乎处处被低估的情况。对于巴西,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存在出现频次小于的情况,而在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资本密集型服务业以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方面则刚好相反。对于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以及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存在出现频次大于的出现频次的情况。相对复杂的是中国的服务业行业,一方面在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中存在出现频次小于出现频次的情况,另一方面在资本密集型服务业中则是出现频次大于出现频次的情况。同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没有出现比较优势。对于巴西,除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外,其余按要素密集度划分的行业均以出现频次小于出现频次为主。对于印度,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资本密集型服务业以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存在出现频次大于〉1出现频次的情况。出现同样情况的还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则刚好与之相反。俄罗斯主要体现为资本密集型服务业方面存在出现频次大于出现频次的情况。从比较优势出现频次的持续时间来看,以图3修正的指数结果为例,大部分样本国家按要素密集度划分的行业若存在比较优势则在时间维度上分布较均匀,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除此以外,如巴西的知识密集型制造业曾经在世纪之交显示出一定的比较优势但随后未能延续,而其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在样本期开始阶段比较优势不明显但随后出现了比较优势并一直延续下来;中国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现比较优势频次最高的阶段位于20世纪末和本世纪金融危机以前,此后频次逐渐下降,与此类似的还有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而知识密集型制造业行业在样本期开始阶段出现比较优势的频次较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印尼的资本密集型服务业行业在样本期开始阶段出现了微弱的比较优势,但随即中断,直到近年来又再度出现一定的比较优势。

图1 金砖国家两指数比较

图2 金砖国家优势行业的分布

图3 金砖国家优势行业的分布

综合上述分析,进一步刻画了金砖四国,在两种测算方法下出现比较优势的行业按要素密集度特征的分布和按时间分布情况。从两种不同的比较优势测度方式可知,基于增加值前向关联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剔除了Balassa’s指数由于包含国外增加值而引致的“统计幻象”,同时又增加了本行业创造的增加值通过其他行业出口的部分,而这在Balassa’s指数中被当做作其他行业比较优势的来源。因此,厘清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增加值出口的途径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该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方式和国际贸易的新格局。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采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提供的最新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借鉴并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改进了传统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估算了金砖四国从1995~2011年制造业各行业和服务业各行业的显性比较优势,并将之与Balassa’s指数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了被“统计幻象”掩盖了的全球主要新兴市场国家贸易格局新动向。

从跨国比较分析来看。(1)通过Balassa’s指数与修正后的指数总体态势比较发现,四个金砖国家中,俄罗斯和中国主要体现在制造业行业竞争力被低估;而印度与巴西主要体现为服务业被低估,因此基于修正后的指数能够为我们考察国际贸易格局提供新的洞见。(2)中国在制造业方面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方面优势明显,同样印度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也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方面,而巴西、俄罗斯在制造业上的优势则主要体现在资本密集型方面。此外,中国在知识密集型制造业方面的优势是其他三国都不具备的。(3)印度在服务业方面尤其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方面优势明显,类似的是巴西与俄罗斯。而中国在资本密集型服务业上有一定的优势。此外,印度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方面的优势是其他三国都不具备的。

对于中国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的贸易发展战略而言,本文能够获得的启示是:(1)提升各行业产品附加值。我国过去30多年的外贸高速增长主要依赖低成本支撑的规模扩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市场主体较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出口产品占比较低,因此亟需在传统比较优势中注入更多技术、品牌、质量的附加值。(2)积极融入和主导新兴市场相关的自由贸易组织。从全球价值链上来看,金砖国家总体上存在一定的比较优势趋同现象,但细分到不同要素密集度类型来看则各有特点,因此存在互利共赢的合作基础。(3)促进本地产业关联,优化本地产业链配套能力。从全球价值链角度来看,对本行业产品或服务的强劲外需并不是体现该行业比较优势的充要条件,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增加值间接出口而实现。因此,此举将加强贸易与产业的结合,有助于外需较弱的行业依托外需强劲的其他本地行业,通过增加值间接出口的方式参与国际竞争。其积极意义在于,为那些不适宜完全开放的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和国际竞争提供途径,同时也为优势行业规避外需波动带来的风险提供缓冲。

注释:

①Balassa B:“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Manchester School,Vol.33,No.2,1965.

②Koopman R,Zhi Wang,Shang-Jin Wei:“Tracing Value-Added and Double Counting in Gross Expor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No.104,2014.

③Wang Z,Wei S-J,Zhu K:“Quantifying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haring at the Bilateral and Sector Level”,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13.

④闫成海:《从贸易结构看中国与印度经济间的竞争关系》,《世界经济》2003年第1期。

⑤李天华:《中国与印度经贸关系发展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1期。

⑥Wadud,I K M Mokhtarul:“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dynamic advantage in texiles and clothing trade:Estimates and implications”,http://www.econs.ecel.uwa.edu.au/economics/ec-omconf/wadud.pdf,1998.

⑦王永利:《从竞争性和互补性看中印两国服装纺织品的贸易发展前景》,《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第8期。

⑧谭晶荣:《中印两国商品贸易研究》,《南亚季刊研究》2004年第3期。

⑨朱前:《中国与印度工业制品比较优势以及贸易互补性分析》,《国际商务研究》2005年第3期。

⑩Laursen K:“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the alternatives as measures of international specialization”,DRUID Working Paper,No.98-30,1998.

⑪Proudman J,Redding S J:“Evolving patterns of international trade”,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Vol.8,No.3,2000,pp.373-396.

⑫Yu Run,Junning Cai,PingSun Leung:“The normalize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Vol.43,No.1,2009.

⑬陈佳贵、张金昌:《实现利润优势:中美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的比较》,《国际贸易》2002年第5期。

⑭Vollarth T,De Huu Vo:“Investigating the Nature of World Agricultural Competitive-ness”,U.S.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No.12,1988.

⑮魏浩、王露西、李翀:《中国制成品出口比较优势及贸易结构研究》,《经济学(季刊)》2011第7期。

⑯Hummls,David,Jun,Ishii and Kei-Mu,Y i:“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Vol.54,No.1,2001,pp.75-96.

⑰张小蒂、孙景蔚:《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世界经济》2006年第5期。

⑱Koopman R,W Powers,Z Wang,S-J Wei:“Give Credit to Where Credit is Due:Tracing Value Added in Global Production”,NBER Working Paper,No.16426,2010.

⑲王岚:《融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统计研究》2014年第5期。

⑳戴翔:《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基于贸易附加值的测算》,《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1期。

㉑WIOT数据主要基于SUT(NSI和ITS提供)、用BEC分类链接,结合双边贸易数据(BACI)构建的一个全球产业层面的数据,是WIOD数据库的核心部分。

(责任编校:文香)

Study on the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the“BRICs Countries”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 Value Chain

ZHANG Yang,OUYANG Yao

This article improves the traditional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global value chain,and it uses the world input-output table data from 1995 to 2011 to measure the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do the multination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industries in the BRIC countries,which revealed the new trend of trade pattern among the global major emerging market countries covered by the“statistical illusion”,namely,that Russia and China’s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s underestimated,China has obvious advantage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especially labor-intensive manufacturing,while Russia’s advantage is capitalintensive manufacturing.Services sector in India and Brazil are underestimated,but Indian labor-intensive services industry has obvious advantages.In addition,the advantages of China in the knowledge-intensiv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not available in the other three countries,while the advantages of Indian knowledge-intensive services industry is more obvious than the other three countries.China should enhance the added value of its products in various professions,lead and integrate into the free trade organization of emerging market actively,and promote the local industry connection.China should also optimize the matching capacity of local industrial chain,provide a way for those industry which are not suitable to completely open to participate in the global value chain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and supply a buffer for competitive industry to avoid the risk of fluctuations from external demand.

BRIC countries;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global value chain

张杨,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湖南长沙410205)欧阳峣,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大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湖南长沙4100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道路研究”(15ZDB132);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金砖国家多层次战略合作的重点问题研究”(2014GXS3D043);国家软科学面上项目“金砖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比较研究”(2011GXQ4D068);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院士工作站运行管理模式、绩效评价研究”(2014RS4086)

猜你喜欢

金砖国家显性金砖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窑里金砖的演绎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
迎金砖会议
“金砖”褪色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家族发作性睡病伴性染色体显性遗传1例
“金砖国家”已撬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