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型形成性评价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
2016-09-05徐红兵贾小燕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教研室重庆400000
李 聪,徐红兵,刘 颖,贾小燕(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教研室,重庆400000)
激励型形成性评价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
李聪,徐红兵,刘颖,贾小燕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教研室,重庆400000)
目的探讨妇产科教学过程中激励型形成性评价模式对教学效果的作用。方法在重庆医科大学妇产科教学中增加激励型评价系统,在初期和期末2个阶段分析形成性评价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应用激励型形成性评价模式后,学生出勤率、课堂活动参与率、课后网络教学参与率、对于妇产科实习的期待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励型形成性评价模式促进了妇产科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值得提倡。
教学方法;妇产科,医院;激励型;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而言的[1]。所谓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作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2]。激励型形成性评价模式体系在传统的形成性评价模式下,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兴趣和态度的一种良性刺激,引导学生决定如何展示所学知识的正确方法。妇产科教学中通过使用激励型形成性评价模式,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照明作用,将学习的要点和重点以病例讨论、病例分析、重要临床表现、临床热点问题辩论等方式体现出来,让学生在妇产科理论学习过程中探索和挖掘妇产科临床的意义,寻找出对于学科兴趣的内心共鸣,从而培养其积极主动地探索临床现象的精神,发现常见临床表现与疾病本质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性别代沟,体验到主动思考、洞察临床表象,深入分析疾病核心内涵所带来的快乐,同时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不再是教与学的关系,而是合作互助的关系,这对于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和成为真正的医生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重庆医科大学2010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328人,通过在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妇产科在校教学的理论大课和见习小课2个方面展开激励型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以100分计算,形成性评价占本学期总成绩的40%。形成性评价体系分为课堂纪律(10分)、课堂表现(50分)、课后网络平台积极性(30分)、随堂考试(10分)4个部分。形式多样化,如鼓励式提问、分组病例讨论总结、观摩临床过程中总结评述、进行辩论赛等。以小组为单位施行激励型评价模式,体现以上4个方面如下。(1)对于无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纪律良好的学生每月评价1次,每次加分2~5分;(2)课堂表现为主要激励方式:对于上课期间主动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者、积极主动思考回答问题者、积极完成课堂相关技能操作且完成情况良好者、病例讨论过程中思维缜密完整者、与患者沟通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医德医风者均加分2~5分。(3)结合网络教学平台,鼓励课后思考,对于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学生加分鼓励,激励其文献查新,完成综述者加分鼓励,加分2~5分,且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4)一学期开展随堂测验2次,根据学生回答问题反映出来的临床思维能力进行鼓励性加分,每次加分1~5分是考查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吸收程度,同时对教学也是一种反馈,及时纠正和完善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关系。
此外,对于严重违反教学活动中的规定,经劝说后无效,也需要对学生扣分以体现并保证形成性评价过程中的公正性。每半学期公示学生的得分情况,保证形成性评价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学期结束后,根据学生的终末成绩分析、学生临床能力和临床兴趣的评价,判定激励型评价体系在妇产科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1.2.2观察指标对于本学期开始第2周和学期末对比分析激励型形成性评价在学生出勤率、课堂活动参与率、课后网络教学参与率、学生对于妇产科实习的期待及期末考试通过率等方面差异。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学生的出勤率升高,迟到早退减少;学生更热切地期待临床活动的观摩,并在参观完成后主动积极地评价和总结;病例讨论中学生的投入增加,讨论热烈且能结合临床病例寻求出理论教学中的知识点;网络教学平台中教与学的互动增加。期末考试通过率为100.0%。各级指标评价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学期第2周及学期末激励型形成性评价模式对学生教学效果评价(%)
3 讨 论
3.1激励型形成性评价模式的教学方法探讨首先,由于学生对于临床知识的认识、学业成绩、性别存在个体化差异,在学习理论知识过程中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教学效果,也可能出现消极不合作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或方式随时提醒各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倡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教与学之间形成互助共赢的关系。
其次,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有的学生不均等参与,有的积极主动,也有的消极被动,甚至出现旷课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明确每名学生均要有具体的个体责任,对于积极主动的学生提出公开表扬,并以加分的形式不定期公示;教师需要选好学习材料,确定适度的发展目标,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主动的学生更加有兴趣地学习妇产科这一门学科;同时对于消极被动的学生也是一种正向的引导[3]。在课堂过程中,留意这一类因为不愿意主动表达的学生,给予机会让其参与公开的问题回答、病例讨论等环节,让这部分学生抛开不愿意公开表达的胆怯,勇敢表达出自己的主题和建议,教师敏锐地把握,同时恰当地表扬和给予加分鼓励,提高这类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但同时对于常常旷课的学生,需要个体化寻找原因,并同时以集体的形式适当提出批评,给予改正机会,以小班为单位打考勤,各班级平衡对比,由于旷课导致的其他学生失分,从集体荣誉感的角度感化这类学生加入妇产科积极主动地学习,对于有进步和持续改进的学生,以班级和个人方面提出表扬,从而达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4]。
最后,教师还应把小组合作学习由课堂延伸至课外[5]。这对于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挑战,在课前、课后给予学生更多的具体化指导,让学生在课堂外能够有更多的途径和机会,得到权威、正确的妇产科相关理论知识的扩充。教师在布置任务时要注意内容的多样化,以多种方式提供给学生,满足其不同的需求角度,同时主动了解和调查学生对于妇产科学习的兴趣点,提供不同形式的课后学习方式:医学文献阅读、医患沟通技巧、医学论文写作等方面全方位学习[6]。为学生提供各种可能的学习平台,始终保持学生的积极性,提倡学生积极参与的乐趣。
3.2激励型形成性评价模式对后续妇产科临床实习的正面延续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7]。对于妇产科教学而言,妇产科学作为一门二级学科,属于临床学科的主要组成部分,与临床其他学科联系紧密,无论理论教学还是临床实践均具有很重要的地位[8]。然而,对于学生而言,妇产科学相较于其他临床学科,有强烈的特殊性。首先,妇产科学作为仅针对女性的生理和病理知识,可能在认识上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比如女学生对于妇产科的浓厚兴趣远大于男性学生。其次,妇产科学具有很强的隐私性,在临床接触患者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医学生害羞无法客观采集病史和查体,或因为患者的不配合和拒绝,导致临床实习无法顺利施行[9]。最后,妇产科学覆盖面广、知识点多、疾病种类复杂、亚专业的建设和完善日趋成熟、知识更新迅速,加重了学生对于妇产科学习的压力。无形中的压力可能对于某些学生成为阻力,出现厌学情绪。妇产科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在传统妇产科在校教学过程中,往往仅有少数学生可以最终坚持对于妇产科学的热爱,更多的学生作为一种负担死记硬背、忙于应付期末考试,导致妇产科理论教学成绩差距大,很多学生无法适应临床实践,无法达到临床教学的目的[10]。激励型形成性评价模式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学习理论知识,更是从科学严谨的角度熟悉掌握妇产科的临床知识,且可用于指导临床、解释临床现象,学会对于妇产科疾病的基本诊疗技巧。这一学习方式不仅对于妇产科学、还对于所有的临床医学同样适用,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逻辑,才是培养临床医生的重要基础。
综上所述,作者针对妇产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力求通过激励型形成性评价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妇产科教学效率。
[1]江颖,王富兰,廖碧珍,等.形成性评价在《妇产科护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10):1026-1029.
[2]梁荫基,肖丹,杨巧红,等.基于PBL教学模式的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重庆医学,2012,41(30):3234-3236.
[3]王萍玉,林林,贾改珍.形成性评价在临床医学专业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9):30-32.
[4]刘西茹,徐红兵,漆洪波.数字化教学在妇产科学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4):613-614.
[5]李德杏,王蕾,王洪武,等.以人为本,培养能力——论形成性评价在PBL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11):128-129.
[6]罗征秀,刘恩梅,曾燕,等.形成性考核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3):383-384.
[7]刘永春,时忠丽,随萍.规模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组织与实施的探索[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5,38(5):372-374.
[8]高电萨,叶琳,吴宁,等.《临床医学导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试改革[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14(1):64-67.
[9]李聪.学生自主评价在妇产科见习CBL教学中的运用[J].医学信息,2015,28(14):1-2.
[10]武颖.探讨妇产科教学中引入健康评估教学新模式的价值[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3):43.
10.3969/j.issn.1009-5519.2016.04.060
C
1009-5519(2016)04-0622-03
(2015-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