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纺织外贸企业产业链升级的路径探讨
——以浙江凡特思纺织品有限公司为例
2016-09-05周蕾
周 蕾
(浙江树人大学 现代服务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
绍兴纺织外贸企业产业链升级的路径探讨
——以浙江凡特思纺织品有限公司为例
周蕾
(浙江树人大学 现代服务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
当前国内纺织业大幅度萎缩,绍兴纺织外贸企业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大多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而浙江凡特思纺织品有限公司突破当前纺织业发展的国内外瓶颈,组建自己的产业链,成为绍兴柯桥区的领头羊。文章通过实地调研访谈以及查阅相关资料,总结该企业升级的相关经验——借展会拓市场、抓研发舍生产,并指出企业家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前沿的经营理念,促成了企业产业链的升级。
纺织外贸企业;产业链;生产外包
当今的纺织工业已经告别了暴发时代,进入微利经营状态。在绍兴的纺织产业链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原料和市场(如服装企业)两头在外,原料供应商和面料订购者留给绍兴纺织外贸企业的利润空间相当微薄。此外,广东、江苏、辽宁以及安徽等省份的纺织业迅猛发展,同行竞争压力较大。
在国内纺织业大幅度萎缩、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浙江凡特思纺织品有限公司2014年贸易出口额达1.4亿美元,居绍兴柯桥区纺织企业首位;2015年贸易出口额达1.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①浙江凡特思纺织品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凡特思”为何能做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课题组通过调研企业、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并查阅相关媒体报道、企业公开资料,归纳其发展经验,以期为其他纺织外贸企业的产业链升级提供借鉴。
一、纺织行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近年来,绍兴纺织产业发展形势严峻,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
(一)国内环境
1.创新意识低。绍兴纺织业主要由中小企业组成,这些企业自身开发能力弱,加上面料可复制性强,进入门槛低,他们对中低档次面料比较在行,缺乏创新意识,已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纺织”俨然成为“仿织”,以致产业结构趋同,产品主要以化纤类布料为主,档次较低,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虽然国内面料产能大,但真正出口的高档服装用的是进口面料。大众产品信息流活跃,高端产品、前沿产品信息匮乏,精加工、深加工产品少,产品的市场周期越来越短,附加值超低运行。
2.研发积极性低。绍兴纺织企业面料开发、设计基本以模仿为主,究其原因,大部分纺织企业的科研意识不强,科技活动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到1%,有的甚至空白。研发机构设置少,绍兴市纺织企业九成以上没有自己的研发中心。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结合的意识也不强。专业技术人员少,档次低,各类技术人员占员工比例仅为3%左右,技术师傅知识面窄,真正具有开发能力且掌握原料、制造、印染、面料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少之又少,尤其是在应用高新技术的新原料开发产品的能力先天不足,技术开发能力跟不上先进装备的跳跃式发展,致使绍兴大部分纺织产品仍停留在中低档水平。*《绍兴市纺织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2006-11-09,http://www.sxstats.gov.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8&id=3244。
3.管理水平不高。绍兴纺织企业大多发端于乡镇企业,转制后的管理模式很多仍停留在家族模式层面,高水平的职业经理队伍还未形成,即接受过系统纺织生产理论和实践训练、懂管理会管理且熟悉WTO规则、具备处理国际事务能力的人才短缺。同时,许多企业劳资关系处理不好,对文化建设和职工培训重视不足,职工队伍素质不高且不稳定,大大削弱了绍兴纺织企业的竞争优势。
4.产业链整合度不高。绍兴整个纺织产业生产链缺乏有机协作,印染产品与服装面料脱节,面料与纺织坯布脱节,纺织坯布与化纤原料脱节,并且化纤、织造、印染等相关行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绍兴纺织企业产品质量档次提升面临极大困难。
目前绍兴纺织业还停留在横向的简单集聚层面,企业合作理念不强,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呈现出松散型的发展特征。
(二)国际环境
北美、西欧等地对纺织品的环保要求非常苛刻,国际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反倾销等非关税壁垒越筑越高,伴随产业融入全球化进程加快,除贸易摩擦外,企业面临的汇率、利率、税率变动和区域政治因素的风险加大。印度、越南、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纺织业迅速发展,全球纺织市场竞争加剧。而石油价格波动、国际性汇率变化、区域政治变化,已成为影响纺织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此外在全球纺织服装产业链上,“微笑曲线”的高附加值环节分别是面料开发、时装设计与品牌营销。高档面料的开发主要在意大利、日本等发达国家,研发设计集中在巴黎、米兰、东京、纽约及伦敦等时装之都。这些城市拥有世界一流的服装教育培训机构,汇集全球顶尖的设计人才,聚集主导世界服装价值链企业的研发机构。中国大陆、东南亚、拉丁美洲等主要凭借丰富而又廉价的劳动力,以代工或贴牌的形式,接受发达国家(北美和西欧)大型采购商的订单。*梁肇文、李建强、江宏飞:《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探讨纺织产业升级》,《中国纤检》2008年第10期,第58-59页。并且这些发展中国家的纺织企业在嵌入全球价值链后没有出现大量代工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沿OEM、ODM、OBM路径升级的现象,而是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陷入“低端环节—低价格—低工资岗位—低人力资本—低知识技术环节—缺研发设计”的恶性循环。*钱方明、唐铁球:《长三角传统制造业低端锁定与突破路径:国家价值链视角》,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43-44页。公司在这样的国内外环境中,突破了限制因素,借助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产业链的两端——借展会拓市场,重研发舍生产,走出了一条不断创新、不断增加产业附加值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案例分析
(一)公司基本情况
浙江凡特思纺织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底,成立初期仅20多名员工,创办人和大部分员工都是绍兴当地人。目前拥有员工300多人,研发人员10人,销售人员30人,检验包装工人160余人。该公司是集织造、染色、贸易于一体的外向型企业,主要研发和销售针织面料,主打产品为提花布、人棉汗布、罗马布、涤纶和锦涤等针织布,且大多由自己研发设计,产品远销欧洲、美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开始公司业绩迅猛增长,当年出口额达600万美元,出口市场集中在荷兰、土耳其;2015年出口额为1.54亿美元,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土耳其、巴西、阿根廷、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见表1)。
表1 凡特思出口额增长情况/万美元
(二)公司主要做法
企业的产品必须要走中高端路线,才有更大的利润空间,才可持续发展,因此公司着力做强自己擅长的环节——贸易销售和研发,往产业链两端延伸,将低利润的生产环节外包,升级产业链,才创造出更高的利润(见图1)。
图1 企业产业链升级示意图①作者根据案例整理绘制。
1.借展会拓市场。公司自成立以来参加各类展会,平均每年参加10场以上,近的如柯桥博览会,远的赴法国、俄罗斯和迪拜参加展会。这些展会成为公司拓展市场的好平台。
公司负责人表示,刚开始参展的效果并不明显,但是长期坚持下来后开始得到客户的信任,订单慢慢增加。正因为如此,公司的市场越来越大,从早年的迪拜等地慢慢向欧美市场扩展,又发展到中亚、东南亚等地。订单能带来利润,企业也可以从客户身上获得市场和产品信息。此外,展会还能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为了更好地展现公司主打产品,每次展会前公司都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研发设计,主攻轻薄型面料,以体现产品设计、品质及价格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展会,既吸引了大量优质客户,又积累与整合了上下游客户资源。
2.抓研发舍生产。参展是扩大市场的有效途径,但是要想吸引客户,必须有拿得出手的产品。纺织业是时尚产业,市场规模非常大,没有企业可以完全垄断市场,只有不断创新研发,让客户可持续营利,面料企业才能做强。为了吸引客户,近几年公司每年产品开发投入达500万元以上,每年开发的新产品达上万种,每天至少研发5个新品种,强调更新速度。公司十分注重培养研发人员的创新意识,鼓励研发人员了解时尚前沿,关注时尚发布会,并与一流的品牌客户交流。
早年,客户提供花样,公司针对客户的要求进行改良开发。2010年成立相关部门配合研发,如今变被动为主动,技术人员在各自熟悉的领域开发出针对不同市场的新产品、新花型,并做成小批量的成品,寄给客户。2015年初,针织品市场渐趋疲软,公司开始针对梭织品研发出大量的新品,吸引了求新、求异的高端客户。如今很多客户会定期主动向企业索要花样。
为了做强创新研发环节,2014年公司转让了原来的生产工厂,将订单交给周边的50多家工厂生产,公司仅控制最后的检验包装环节。这需要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已与100多家坯布厂、10多家染厂建立了联盟,只要把生产任务交给生产链上的企业,这些企业总能在第一时间优先安排生产,保质保量完成。公司与供应商的货款一月一结,操作规范,从不拖欠。若生产供应企业资金困难,公司还提前预付加工费,这样的合作使生产企业很放心,所以公司成了生产企业的重要客户,产品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通过外包生产,公司产品的成本下降,而且交付时间缩短,质量也有保证,最重要的是可以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企业的研发和销售环节。
三、案例发现
绍兴有很多中小纺织企业仍进行利润很低的生产,有些企业是怕承担风险不愿意改变,有些企业是不知道怎么改,其实企业的发展取决于企业家的经营理念。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公司近年来突飞猛进的业绩与企业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理念分不开,其独到的经营管理理念主要如下。
第一,强调公司通过硬件的系统开发进行规范化运营。比如公司开发了专门的软件报价系统,一个新产品试样开发成功后,采购主管通过核定价格后,由专人将新产品编码和价格录入电脑系统,业务员接单时根据新产品编号在系统里查询该产品的报价,以这个报价为基础,结合客户的需求量进行调整,从而让所有业务员有据可依。
第二,创办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和制度。企业创办以后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监管,而监管的核心是人,监管人就要通过合适的管理模式和制度来实现监管。公司负责人倡导走动式管理,以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如有大的业务需要加班时,他也陪着业务人员一起加班。人性化的管理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促进企业长远的发展。
凡特思的经营往产业链附加值高的两端延伸,并专注这两端,在与产业链供应商保持良好关系的前提下,保证生产环节质量,并将生产外包,与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形成良好的合作分工,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且占据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环节,这是一条符合绍兴纺织外贸企业产业链升级的路径。
致谢:感谢浙江凡特思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光怿和财务经理章淑静提供的帮助。
(责任编辑陈汉轮)
Analysis of Industry Chain Upgrading Path for Textile Export Enterprises in Shaoxing:Taking Zhejiang Fantasy Textile Co. Ltd as an Example
ZHOU Lei
(ModernServiceSchoolofZhejiangShuren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 310015,China)
Recently, the domestic textile industry has shrunk dramatically, and the textile export enterprises in Shaoxing have been restricted by various factor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most of them are locked in the low end of the global value chain. However, Zhejiang Fantasy Textile Co. Ltd has broken through the bottleneck in the curr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textile industry, set up its own industry chain, and has become a leader in the district of Keqiao.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document review,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experience of its upgrading: using industrial fair for market extension, grasping research and outsourcing production. It also points out that entrepreneurs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through their own charisma and advanced management ideas.
textile export enterprises; industry chain; manufacturing outsourcing
2015-11-02;
2016-02-24
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项目攻关计划项目(2014QN031)
周蕾,女,浙江金华人,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服务经济。
10.3969/j.issn.1671-2714.2016.0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