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篮球分层教学与训练模式的构建研究

2016-09-05

运动 2016年11期
关键词:训练模式高校篮球评价体系

阚 杰

(广西科技大学,广西 柳州 545006)

高校篮球分层教学与训练模式的构建研究

阚 杰

(广西科技大学,广西 柳州 545006)

本文对高校篮球教学展开正面分析,探讨引入分层教学模式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探索出适合高校篮球教学的分层教学方法和训练模式,其是推动高校篮球教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分析分层教学在高校篮球课实施的意义,并从教学目标分层、教学主体分层以及评价体系分层3个方面探讨了构建高校篮球分层教学体系的具体策略。关键词:高校篮球;分层教学;训练模式;评价体系

篮球课是我国高校重要的体育课程,在大学生群体中拥有牢固的基础。然而,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下,很多高校将篮球课程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篮球基本技战术素养的培养上,所有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大多据此设计。在高校篮球课教学实践中,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篮球技战术素养,因此不再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篮球技战术学习中,学生更希望在时间有限的篮球课堂上享受运动乐趣,获得身体素质的强化。因此,在高校篮球课中实施分层教学,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推动高校篮球课程健康发展的关键。

1 推动高校篮球分层教学及训练模式的意义

1.1 顺应大学生篮球素质发展的需要

在高校篮球教学实践中推行分层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的篮球实际技能展开针对性的教学,从而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分层教学模式下,高校篮球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分层展开差异化教学,使学生享受定点的培养,从而提高篮球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在差异化教学下,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尊重和重视,篮球热情和兴趣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开发,从而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保持对篮球的持久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将会变得更加频繁和有效,学生能够针对自身技战术和理论知识的弱点提问,获得来自教师和篮球优等生的指点和帮助,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形成一种互帮互助的教学氛围。并且由于所有学生都获得了充分尊重,这种主动式的学习比被动式的灌输明显具有更好的效果。因此,分层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终身篮球兴趣,还能够展开个性化的教学,顺应大学生篮球素质发展的需要。

1.2 推动高校篮球改革的深入进行

传统教学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偏重对学生竞技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健康教学的开展。因此,高校篮球课堂普遍缺乏有效性和趣味性,学生既无法享受篮球运动的乐趣,也难以获得篮球技能的有效提高。当前,国家体育总局从政策层面上重新制定了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将学生自信顽强的品质、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强化身体素质需求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引领了高校体育教学的新一轮改革。在这种背景下,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将使高校篮球教学很好地顺应体育教改需求,不仅可以推动大学生篮球整体水平的提高,确保学生共同进步,还能够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均衡发展,帮助学生建立起篮球运动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分层教学模式下,高校篮球教学不再片面地以学生的技战术培养为教学目标,而是纳入了更多的评价指标,将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放到了重要位置。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高校篮球课堂必定会更加和谐,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革也会不断深入进行。

1.3 促进学生篮球水平均衡发展

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在篮球技战术水平上存在客观的分层现象,很多篮球后进生在走出大学校门时,篮球技能仍然处于偏下水平,学生篮球技能的均衡发展是一项困扰高校篮球教学的重大问题。在高校篮球课程实施分层教学,能够实现对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有效照顾。针对学生篮球水平不同的现实展开针对性教学,既能够帮助水平较差的学生提高篮球技能,也能够让水平较高的学生享受篮球运动乐趣,有效缩短学生间的篮球水平差异,有利于在班级内部构建篮球水平均衡发展的局面,营造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学习氛围。在分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意识能够得到有效开发,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在享受同等重视和尊重的前提下快乐地学习,避免个别学生掉队,确保整体篮球水平的均衡发展。

2 高校篮球分层教学与训练模式的构建策略

篮球的分层教学能够有效贯彻“因材施教”的思想,高校篮球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如针对教学内容展开分层,针对学生体能和篮球技能展开分层,针对教学目标分层和评价体系分层等。分层教学完美地阐释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兼顾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客观需求。

2.1 高校篮球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学目标的分层,就是以学生的实际篮球水平为依据对教学目标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总体而言,高校篮球教学目标分层应采取“面向全体、兼顾两端”的策略,充分结合考试大纲和教学标准的相关要求,以学生的兴趣热点、认知能力、运动能力、技能掌握水平和身体素质为切入点,根据篮球教学的规律特点和教材的知识架构科学地确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从而满足学生差异化的身心发展需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制定如下教学目标,并调整相应的训练模式。

对于高校篮球优等生,可以将这部分学生确定为A层次。他们已经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运动能力和篮球技能都属于上层,同时又具备强烈的表现欲。针对A层次学生,应以培养他们在比赛中运用进攻和防守技能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为此可以采取“以赛代练”的训练模式,为学生创造实战环境,让他们在实际对抗中提高对抗能力和技战术素养,促进他们竞赛道德和比赛能力的不断提升。可以预见的是,A层次学生的策应配合、盯人防守和联防能力将会得到明显提高。

对于掌握基本篮球技术的学生,可以将这部分学生确定为B层次。尽管他们的篮球综合能力处于中游水平,却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针对B层次学生,应以培养学生的相互配合能力以及独立完成技战术动作为教学目标,为此可以采取“任务教学法”,为学生设计一些针对跑、跳、投等运动能力的任务,确保学生在做任务的同时获得各项篮球基本素质的提升。可以预见的是,B层次学生上篮能力、抢断能力、运球、投篮等能力都能获得明显提升。

对于掌握基本篮球技术不牢固的学生,可以将这部分学生确定为C层次,大部分C层次学生缺乏篮球运动热情,甚至存在对篮球运动的心理障碍。针对C层次的学生,应以培养他们的篮球兴趣和最基本篮球技术为教学目标,为此可以采用“快乐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多设计一些游戏环节,培养学生的篮球热情,树立学生对篮球运动的信心。

2.2 高校篮球教学主体的分层

学生是高校篮球的教学主体,实施分层教学。首先,应对学生进行分层,按照“以类分层、因能划类”的指导原则,确保学生分层的有效性和客观性。对学生分层时,需要综合考察各项指标,如学生的专项运动水平、对篮球项目的喜好程度、身体素质自评结果等,同时也应以运动生理学作为切入点考察大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如灵敏性、柔韧性、耐力、力量和速度等,其中对学生的耐力和力量素质的考察尤为重要。例如,在进行分层时,可以对学生开展专项体能测试,以测试结果作为分层依据。对男生可以开展1 000m跑、俯卧撑和侧曲臂悬垂的测试,对女生可以开展800m跑和仰卧起坐的测试。测评成绩在超过80分的划分为A层,测评成绩介于79~60分的划分为B层,测评成绩不及格的划分为C层,对个别身体素质特殊的学生不进行分层,可以为他们开设专门的体育保健课。具体的分层方法可以参照表1。

2.3 高校篮球课评价体系的分层

高校篮球教学应深入贯彻“健康第一、以生为本”的理念,在制订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时应合理地确定考核内容、评价指标和分值标准,构建合理的分层评价体系。将学生的篮球课参与度、学习态度、篮球技能和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团队协作能力等都纳入到评价体系中,从而有效地打破传统篮球教学模式下偏重终结性评估的评价方法,以保护不同层次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情和兴趣。评价体系的分层综合考虑大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既能实现对学生篮球技能和理论知识的考察,也能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以及团队精神,使教学评价指标的多样性和合理性得到有效体现。能够实现对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完成对学生篮球情感和篮球综合素质的考察,在教师评价的模式下再引入学生互评和自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从而构建多元的、立体的、有层次的评价体系。

在评价学生的篮球技能和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时,可以采取百分制。教师可以结合篮球项目教学特点,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制订科学的篮球技能和技术考核评价表。以教学评定成绩为主,同时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自评和互评,完成对学生技能和技术的考核记录,学习结束时按照学生自评比重20%、互评比重30%、教师评价比重50%的标准进行综合评价。同时,为了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评价体系中还应纳入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从而实现对教学过程和最终教学效果的分层评价。具体而言,可以制订如下计算公式:A=A1+A2,A1=学期前半段教师评价结果×30%,A2=(期末教师评价结果×50%+学生互评结果×30%+学生自评结果×20%)×70%。这样即实现了对学生篮球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分层评价。

3 结 语

在高校篮球教学中推行分层教学及训练模式,对高校篮球教育工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顺应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推动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分层教学模式下,高校篮球课程的开展更加具有层次性和立体性,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可以说,分层教学完成了一次篮球教育工作的创新。高校体育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分层教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敢于尝试分层教学方法,才能够实现学生的均衡培养目标,从而让篮球运动成为每一名大学生的终身爱好项目。

表1 学生分层测试的项目和标准

[ 1 ]王振中.高校篮球分层教学及其训练模式构建策略[ J ].华人时刊旬刊,2015(12).

[ 2 ]王振中.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动态分层”教学模式及优化策略研究[ 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22-223.

G841

A

1674-151X(2016)06-102-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1.057

投稿日期:2016-04-25

阚杰,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训练模式高校篮球评价体系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训练模式分析
关于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互联网+”趋势下的高校篮球教学改革对策研究
“互联网+”趋势下的高校篮球教学改革对策研究
高校篮球队短期训练方法探讨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