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东南酸食

2016-09-03涂佩佩

藏天下 2016年12期
关键词:素菜阿妹苗家

文/ 涂佩佩

黔东南酸食

文/ 涂佩佩

QIANDONGNANSUANSHI

◎黔东南苗族家常菜 乔啟明 摄

好吃数酸汤

从镇远、施秉、黄平、台江、凯里、雷山、麻江,一路走来,沿途所到县市,无一不嗜酸。听得最多的一句话:“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

在黔东南,平平淡淡的家宴,红、白喜事时的酒会,你都能发现,酸汤鱼、腌鱼、腌肉、酸汤鸡、酸汤猪脚、三合一酸汤、四合一酸汤……你想到的、没想到的酸食,几乎无处不有。

前几天去台江县台盘乡一个叫阳芳的苗寨过苗年。吊脚楼的堂屋里,烧着炭火,架好锅灶,女主人杨阿妹往滚开的酸汤锅里下一条条小鱼,之后,她领着我去参观她家的储藏室。听她一一介绍着那些器皿,我仿佛走进了一个生活器具博物馆。大致数了数,光腌泡酸食的坛坛罐罐,她家就有十几个之多。她说,在本地,酸水坛、醋水坛、腌菜坛、腌鱼坛、腌肉坛,每家每户都是少不得的。

常听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人生百味,酸、甜、苦、辣。习惯上,人们都爱把“酸”排在第一位。黔东南人如此嗜酸,是否也暗示了黔东南人对生活的透彻领悟?

杨阿妹告诉我,在苗族人家,光煮火锅用的酸汤,常见的就有两种。一种叫“毛米酸”,是当地人用米汁发酵,加上天然植物,再用高汤汇制而成;另一种,则是用本地西红柿制成。据说仅酸的制作就有近10种工艺。而做酸汤鱼的酸汤,一般用米汤、淘米水加无叶蔬菜发酵而成。杨阿妹说,酸汤火锅中放入清水江野生鱼,佐以辣椒,酸辣香嫩,吃起来似乎能感觉到鱼在嘴里游动。这般境界,似乎也只有常年居住在清水江畔的苗家人才能感受。

人称“除油盐无贵味”。据说因为高山阻隔,过去黔东南人的生活相当艰苦和封闭,当地缺盐,人们就在酸上做起了文章。沿从江、榕江、黎平行走,听苗家大妈、侗家姑娘不时念叨着的“正月腌肉、三月腌菜,八月腌鱼”和“坛不下,菜不烂”等关于酸食的俗语,我明白了酸食习俗在黔东南盛行的真正缘由。

苗家人常说:“最好的药是米饭,最好的菜是酸汤。”事实本身也是如此。人无须常吃高级营养品,只要吃饭,身体一定好,抗病能力也就加强了。对于胃口不好的现代人来说,酸汤鱼堪称开胃神汤,不仅提神健胃,据说黔东南酸汤中加入的中草药还能温补美容。1986年10月,黔东南州苗族老人李发品在加拿大夺得了世界老人长跑锦标赛75—79岁组冠军。记者采访时,这位银丝飘飘的老人说:“不习惯出国后没有家乡的酸汤菜吃。要不然,我的成绩还要好些哩!”

◎用来做酸的西红柿

◎酸汤加工车间

◎库房里堆放的酸汤坛子

凯里酸汤鱼

以酸为主题的荤菜,如今在外头知名度最高的,自然是酸汤鱼。不论是贵阳还是其他地区的街头,不难找出打着“凯里酸汤鱼火锅”招牌的店堂。可要吃最正宗的酸汤鱼,我以为还是只有在凯里。

在凯里吃酸汤鱼,我去得最多的是“快活林亮欢寨”。当地盛传一句话,“到黔东南不吃亮欢寨酸汤鱼,不看鼓楼、风雨桥、铜鼓舞,就不算到过黔东南。”

“快活林酸汤鱼”能吸引南来北往的宾客,除了有店门口服务员身兼演员之职的民族风情歌舞表演外,更主要的,我想还是酸汤鱼独特的民族风味取胜。

听说快活林亮欢寨的酸汤,就属于台江杨阿妹给我介绍的“米酸”。1987年,吴笃琴女士将这一民间特色佳肴推向市场,发展到今天,他们已经拥有了30余种自创特色菜品。据吴女士介绍,她家的酸汤鱼,除了放入当地特产的鱼香菜、木姜子等香料外,所选鱼也从不马虎,均为无污染、非饲料喂养的清水江野生活鱼。

端坐桌前,看着锅里乳白色的鱼块随着翻滚泛红的酸汤舞动,闻着鲜香扑鼻的酸味,立马口水溢出,产生吃的冲动。如果你是回头客,有些经验的你此时必定已按捺不住,先舀了碗汤,边对着碗慢慢吹气,边一小口、一小口地品着,有些烫嘴的酸汤,其酸绝不挫牙涩口,酸醇清香,撮一口,早已令人欲罢不能。

鱼肉也很细嫩。服务员向食客们介绍,鱼,汤沸即食,肉鲜嫩异常,如果汤沸而不食,再入口肉便松绵了。听这么一说,赶紧夹了鱼块,蘸一下由烧青椒、腐乳、芫荽、香葱等调制的蘸水,送往嘴里,细嚼一口,酸、辣、鲜、香,美味无法形容,只感觉舌头有些打结了。

爱酒的朋友,建议你再要一两斤他们自酿的米酒。酒不贵,每斤在十多二十元左右。常见的有两种,贵的那种味道稍甜,价格便宜的那种清香味更浓,酒味稍大一些。据喝酒的朋友说,两种米酒各有特色,都很好下口。

店堂还配送蔬菜,黄豆芽、白菜、冻菌、野菜、洋芋片等。鲜嫩的时令蔬菜,往熬了些时辰的酸汤、鱼汁里面涮一涮,酸爽鱼鲜,在浓浓的汤汁中与辣综合,我认为这就是美味的极致。品尽锅里的五颜六色,其酸出特色、辣出风格,顿觉自己此时已完全进入角色,有一种淋漓尽致的境界。越吃,越爽滑顺喉;越细品,其酸味越有味儿。

周末的午后,一个人在家呆坐着,突然对亮欢寨的酸汤思念起来。念着,想着,嘴巴便忍不住吧嗒起来,心里原来牵挂得很,便赶紧出了门,从营盘坡打的去。

入得店堂,在大厅里坐下,点上一斤角角鱼。早已过吃饭时间,食客不多,所以菜很快就上桌。来一碗汤,再夹一口鱼,末了,往锅里添些嫩嫩的蔬菜叶子,一个人细细回味着。汤,酸中带辣,过瘾;鱼,肉质嫩滑,鲜美。吃着,竟感觉汤、鱼还有我,似乎彻彻底底被这个既浓又淡的酸味浸染了一番。喝干店家特制的土瓦罐罐里的最后一滴苦丁茶,抹了嘴,请服务员过来买单,连来时的的士费,乖乖,这顿美味仅花不到一百元。

过足了瘾,心满意足地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

一脸幸福,一路灿烂。

乡村素酸汤

还有一种朴素的酸食美味,只有在乡村或者路边那些不起眼的小馆子里才可能吃得到。这种美味,其实就是用西红柿、豇豆、莲花白、青辣椒等常见蔬菜熬制的素酸汤。

这汤,光从相貌来看,其色泛黄,加上又是个大杂烩,初看上去,叫人有些不敢恭维。

第一次与它相遇,是在麻江县谷硐镇一农户家。女主人把装有这种菜汤的一个大钵端上桌时,我皱起眉头,表情疑惑。陪同去采访的一位宣传干事看出我一脸窘样,用一种有些“逼迫人”的架势,让我一定要好好尝尝。说着话,他硬是强行夹了一大把莲花白放在我的碗里。

抹不下这位同行的情面,眉头紧锁着,我轻轻拈起一小片,微微用舌头舔了舔,还没等完全送进嘴里,只感觉舌头蠢蠢欲动了。按照女主人的提示,我赶紧又喝了一口汤。此刻,只感觉口水似乎要淌了出来。

没想到,对美味我也会一尝就钟情。一发不可收拾地,我爱上了这道其貌不扬的民间菜汤,一种朴素的酸汤。

◎“老凯俚”自制的酸汤底料

◎带着浓郁民族风的店堂装饰

◎食客盈门

爱吃菜,也爱喝汤。菜的味道,酸酸的;酸汤里面,又包含有蔬菜的清甜。问了好多人,这个汤叫什么名字,说法不一。有叫它酸汤的,也有叫它素菜汤的,我个人以为叫素酸汤更合适。这个我至今还不知道名字的美汤呀,我是越来越喜欢,感觉它就像苗寨里那些长得灵秀的少女,只有“阿妹”“幺妹”等一些用来喊的小名,学名少被人喊叫,慢慢的,就连她自己都几乎忘了自己的名。没了学名,并不影响她的美丽。素酸汤也是如此。

一次路过施秉县,在路边用餐。还没坐定,我就向饭店老板要求上这道素菜酸汤。老板像是遇到知音,忙完了厨房他就专门坐到我身边,给我讲这个汤如何如何的美妙。原来,这家小餐馆有一个很不起眼的招牌小汤,那就是这模样长得丑丑的素酸汤。面对我这个知音,老板越说越展劲,像是在做广告推销产品,但听起来却又句句在理:“炎热的夏季,不思饭食时,喝一碗这种素菜酸汤,开开胃,吃饭就香了;旅途劳顿时,喝一碗这种素菜酸汤,马上就能心爽神怡,体力恢复;病痛感冒,食欲不振,也可以喝一碗这种素菜酸汤或腌汤,顿时精神就回来了……”

老板说,在他们苗族地区,这种素菜酸汤之所以普遍,原因很简单。他总结说,这汤,不仅有开胃、爽口、解渴、提神之效,还有抗疾病之功。末了,老板还得意地说,它可是我们苗家人公认的“减肥啤酒”呢。

原来,这汤更绝的是,让你在增加饭量、过足咀嚼瘾的同时不用担心会猛长脂肪。

有朋友专程从贵阳赶来凯里看我,到凯里时已过了晚上十点半,他还没吃饭,我只好在路边夜市请他吃炒饭,当时老板给我们免费赠送了一份酸汤。

朋友也是第一次和酸汤相遇。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共享,我赶忙努力地向他介绍这个在黔东南地区盛行的素酸汤的妙处。没等我把话说完,这位仁兄一口气连喝了三大碗。本想再向老板讨要,他却又觉得不好意思开口,就故意在旁边夸汤如何如何可口,老板娘明白他的意思,又送来一碗,还给我们介绍着这汤的做法。朋友听完,一直点头称是。

“嗯,我感觉它和曾经非常流行的‘魔鬼瘦身汤’有点像。”接着他又说,真是好东西呀,开胃健脾,清热解渴,还能减肥,“这是迄今为止我喝过的,最值得向都市人推广的一种好汤。”抹了抹嘴,朋友起身时说了这么一句话。

也许,不久贵阳街头就会开出这么一家特色减肥素酸汤店。如果那样,那一定是我这位朋友的创意。

◎红酸汤鱼

◎白酸汤鱼 吴如雄 摄

◎酸汤鱼

责任编辑 陆青剑

猜你喜欢

素菜阿妹苗家
苗家米酒香
看阿妹
阿妹门前一树槐
筷子
小小苗家妹
苗家小阿妹
阿妹的心
“仿荤素菜”的那些事
没猫的日子是一道素菜(组诗)
“仿荤素菜”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