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异解看成语新义的形成
2016-09-03
( 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定型的词组或短语”[1]。成语的特点决定了成语的语义不易产生变化,但不易产生变化不等于不会产生变化,大量研究成果已经表明,很多成语的语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有些变化是截然相反的,甚至弃本义而不用。对于成语语义的新变化,一些学者墨守“静态规范观”,毫不留情地冠以“误用”的帽子(当然,误用成语的现象是肯定存在的),认为只要是与成语原义不相符的用法,都属于成语误用。从历时的角度来看,社会是发展的,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必然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才能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语言活动的需要。从异解角度来分析某些成语的语义变化,发现有些新义是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使用者通过异解语素、异解结构、异解生成方式等途径产生的,具有合理性。[2]另外,使用频率统计表明这些新义已经获得广泛使用范围,具有约定俗成性,应该处理为语义发展而不宜判定为误用。
一、异解语素
异解语素,即在具体语境中运用某个成语时,对这个成语的某个语素进行重新解释,从而导致整个成语语义的改变。如果这种异解的用法具有理据性,并被他人袭用,这个成语就产生了新义。如“空穴来风”,语出宋玉《风赋》:“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现代汉语词典》释为“指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笔者将前一种语义定为“空穴来风 1”,后一种语义为“空穴来风2”。(以下论及成语原义与新义时,同样采用这种标注方式,不再说明。)造成语义前后截然相反的原因是对“空穴来风”中“空”的异解。“空穴来风 1”中的“空”(读“kǒnɡ”)义为“孔穴”,“空”“穴”同义连用,整个成语合起来相当于“孔穴来风”,根据常识,有孔穴才会有风进来,以此隐喻消息和传说是有原因的。“空”(读“kōnɡ”)有“没有”义,由“中无所有”义引申而来,“空穴来风2”中“空”的用法正如此,“空穴”意为“没有洞”,“空穴来风2”即没有洞而有风进来,常识可知是不可能,以此隐喻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不难看出,“空穴来风2”与“空穴来风1”的差别在于对“空”这个语素的重新解释。此外,我们通过BCC语料库[3]对“空穴来风”的语料进行了认真分析,发现古汉语中“空穴来风1”出现频率高于“空穴来风2”,而现代汉语的语料几乎全是“空穴来风2”。因此,我们认为,从古代到现当代,“空穴来风”的语义发生了新变化,这种变化源于语言使用者对这一成语构成要素“空”的重新解释,从而产生了新义,具有合理性并已得到社会认可。周国瑞认为“空穴来风”是词语的“俚俗化”现象[4],也有学者认为“空穴来风”本义不该被扭曲。但根据语料的使用情况来看,在强大的语言事实面前,我们不应该过分胶柱鼓瑟,而要顺应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
再如“差强人意”,语出《后汉书•吴汉传》:“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彊人意,隐若一敌国矣。’”本义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现往往有人异解为不能令人满意。这两个语义的区别在于异解语素“差”与“强”上,“差强人意 1”中的“差”为“稍微”作副词,“强”为“振奋”义。“差强人意 2”中的“差”义为“不好”作形容词,“强”为“勉强”之义,显然“差”的“不好”义为常用义项,比“稍微”义更为常见,“差强人意 2”趋俗趋简为人们所接受。考察CCL语料库[5]中的100条语料发现,“差强人意 1”与“差强人意 2”的比例为54:46,“差强人意 2”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原因是使用者对该“差”和“强”两个语素似懂非懂,最终将错就错,积非成是,我们应该顺应语言的发展,“差强人意2”不宜处理为误用。
成语新用法是产生新义还是误用,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些成语的新用,明显法缺乏理据性,源于语言使用者自身的错误认识和理解,因而没有被语言社团接受而扩散开来,属于成语的误解误用。如有人将“灯火阑珊”误解为“灯火辉煌”[6],而“阑珊”没有在历史上演化出“辉煌”义,使用者只是根据常识判断,以为“灯火”必然“辉煌”,从而错误理解“灯火阑珊”,这种用法,就毫无疑问地属于成语误用了。
二、异解结构
异解结构,即对成语构成要素的组合方式进行重新分析,从而产生新用法。例如“不可理喻”,语出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褐盖》:“要之,此辈不可理喻,亦不足深诘也。”“喻”是使动用法,为“使……明白……”,成语原义为“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不可理喻 1),“喻”所关涉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但下面这些用法有所不同:
例1:亲戚朋友听说王高祥夫妇要请律师为杀子凶手作无罪辩护,都觉得不可理喻。
如果按照“不可理喻1”来理解,显然两个例子都讲不通,因为这里“喻”所关涉的对象不是“人”:例 1为“请律师为杀子凶手作无罪辩护”这件事,例 2为“是”字后面复杂的系列事件。这种用法的“不可理喻”只能了解为“无法理解”(不可理喻2),“喻”的使动用法也消失了,只表示“知晓、明白”义。“不可理喻”的两种语义结构分别是:
不可理喻1:不可+用道理+使(之)明白
不可理喻2:不可+在道理上+讲明白
通过对100条语料的考察,“不可理喻1”与“不可理喻2”用法比为37:63,可见“不可理喻2”的用法远远超过了“不可理喻 1”,占有绝对优势。难怪芜崧、刘盼认为“不可理喻2”是新义[7]显然不宜看成误用。
通过异解成语结构的方式产生的新用法是新义还是误用,同样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罪不容诛”,语出《汉书·王莽传下》:“恶不忍闻,罪不容诛。”原指罪大恶极,处死犹不能抵偿他的罪过。“罪不容诛1”其语义结构是:罪过+不能抵偿+处死。实际上这是一个倒装结构,可还原为“诛不容罪”,语意结构为:处死+不能抵偿+罪过。我们认为,倒装可能是为了与“恶不忍闻”保持形式上的一致,前句“恶不忍闻”意为所犯的罪恶不忍心去听,类似成语有“惨不忍睹”等。受惯性思维影响,尤其是现代汉语语序影响,如“义不容辞”语序为:义+不容+辞,可理解为“在道义上+不容许+推辞”,那么以此类推“罪不容诛”,则其语义为“罪过不足以处死”,即新用法“罪不容诛2”。据CCL语料库统计分析,“罪不容诛 2”出现的频率较低,古代汉语语料中未有“罪不容诛2”用法,现代汉语所有语料中“罪不容诛”语义只有 3条有争议。且“罪不容诛1”与“罪不容诛2”意义正好相反,若将“罪不容诛2”视为成语语义的发展,两种相反语义会造成使用混乱,听话人无法理解,“罪不容诛 2”应视为误用。
三、异解生成方式
语素之间相互组合的意义一般并不等于复合词语的意义,从语素组合义到词语表达义往往要通过某种方式来生成,以下举例说明。
为实现三大功能,江岸食药监局在APP上设计了四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我们的菜市场,介绍农贸市场情况,展现商户摊位信息,为农贸市场开办方及经营户提供宣传平台,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第二个板块是蔬菜农残公示,公示农贸市场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让群众买得明白、吃得放心。第三个板块是食安科普知识,宣传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权威辟谣食品谣言,引导公众科学饮食。第四个板块是民呼我应你点我检,回答群众食品安全疑问,开展你点我检(群众点单我们检测)活动,与群众形成良好互动,提高群众食品安全参与度。
不知所云,语出诸葛亮《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原为自谦之词,后指言语紊乱、空泛。《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言语紊乱或空洞。”根据原语境分析,“不知所云”指诸葛亮因为过度伤心而“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表自谦(不知所云 1)。后来,这个成语经常用在其它语境中,与“不知所云1”有区别,例如:
例3:钱钟书《围城》:“你看他那首什么《拼盘姘伴》,简直不知所云。”
例4:老舍《茶馆》:“而中心人物有些着落,就不至于说来说去,离题太远,不知所云了。”
类似用法显然有别于《出师表》。新语境使“不知所云”的用法产生了变化:例 3是说作者写得不好(如语序紊乱等)而受话者难以理解;例 4是说没有围绕中心人物来叙述而离题太远,读者不知作者要表达的主题。也就是说,这种用法的“不知所云”是由于“说话人言语絮乱、空泛,导致听话人不知道说话人说什么的”(不知所云2),带有轻微的贬义色彩。
“不知所云”的共同义素都是“不知道说了什么”,但由于成语凝固性造成的部分语义省略,需要具体语境进行填补。“不知所云1”和“不知所云2”的区别在于“不知道说了什么”的状态是说话人本身还是其他的听话人。“不知所云1”的原因如上述,即“过度伤心”导致语无伦次,因此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不知所云 2”,因说话人自身言语絮乱、空泛、不着边际,听话人不知道说话人说了什么,而与情感因素无关。也就是说,“不知所云 2”是在具体语境中通过异解“不知所云1”的原因而形成的。
那么“不知所云2”到底是不是误用?为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分别从BBC古汉语语料库和现代汉语语料库选取100条语料进行分析,结果统计如下表:
表1 “不知所云”语义对比
上表说明:其一,“不知所云 2”的用法事实上出现年代较早且多,如清胡绍焕《文选笺证》:“若作踟蹰字解,则注中不知所云矣。”潘重规《敦煌变文集新书》:“其实‘饶俊’和‘任奸’相对,是说任你奸诈,饶你俊俏,终须轮回生死,改变形仪,更换姓字。如果改作‘饶纵’,就不知所云了。” 其二,无论是古汉语语料还是现代汉语语料,“不知所云 2”的用法都超过了“不知所云 1”,并且在现代汉语中“不知所云1”的用法趋于消亡而以“不知所云 2”为主流用法了。因此,“不知所云 2”的形成不仅具有理据性,而且来源较早有使用频率的支持,不宜当成误用来处理。
再如“万人空巷”语出宋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诗之四:“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汉语大词典》[8]释义为: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形容盛大的集会或新奇事物哄动一时的情景。这里的“巷”并非我们如今的“巷道”, 清人王引之《经义述闻·通说上·巷》:“古谓里中道为巷,亦谓所居之宅为巷”,“万人空巷”里的“巷”指的是“住宅”,《汉语大词典》释义应明确“巷”义。“万人空巷”是一个现象,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是某个盛大的集会或者是某种新奇的事物使家家户户从巷里出来。所以人们用“万人空巷”这种现象来代指集会或某种新奇的事物导致的轰动一时的盛况,这种用法类似于我们修辞格中的“反衬”,用“巷”的“空”来反衬另一地方的热闹。而现在有人按其字面意义来理解,那么“万人空巷”就是形容巷道冷清,这种意义与其本义就相去甚远了。如:
例5:几分钟前还是万人空巷的首都布鲁塞尔市中心顷刻间变成了人和国旗的海洋。
例 6:截至记者发稿时,有些地方仍能听到零星枪声。整座城市万人空巷,各商店、企业和机关都关门停业。
例 5中的“万人空巷”是指人市中心冷清,与句后“人和国旗的海洋”形成对比,“万人空巷”与本义不符。例 6中“商店、企业和机关都关门停业了”,形容该场面为“万人空巷”,这也显然是异解了本义。本义的生成方式是:万人空巷1——借代(因果)——别处有盛大集会或新奇事物(轰动一时);而异解后的生成方式:万人空巷2——街道空。万人空巷2是从直面来生成意义,生成方式与本义不同。异解的原因与“巷”有关,万人空巷 2中的“巷”理解为“巷道”,如:
例7:那时候的中国,尚处在黑白电视阶段,电视节目也非常贫乏,一部从日本引进的《排球女将》,使得各大小城市万人空巷。
例 7中看电视行为应在住宅中,所以导致“万人空巷”,这显然把“巷”当做是“巷道”的意思。考察CCL语料库150条语料发现,万人空巷1和万人空巷 2的比例为 133:17,“万人空巷 2”目前来说还应在“误用”层面,但随着“巷”为“住宅”的古义逐渐淡出人们视线后,“万人空巷 2”也有可能发展为新义。
再如“不忍卒读”原义为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不忍卒读 1)。该成语原义的生成方式是用不忍心读下去的这个行为来指代文章内容悲惨动人。其生成路径是:不忍心读(结果)——指代——文章内容悲惨动人(原因)。但现在有人异解为:因为文章质量拙劣,文词粗糙导致文章不忍心读下去(不忍卒读2)。其生成方式是不忍心读(结果)——指代——文章拙劣(原因)。例如:
例8:学生告诉我,那译本错误迭出,不忍卒读。
例中因为“错误迭出”,所以“不忍卒读”,这个原因显然不是文章内容悲惨动人。“不忍卒读 2”在CCL语料库现代汉语的全部26条语料中,有将近一半的语义是“不忍卒读 2”,两个语义相同之处都是“不忍心读”,区别在于指代的原因,现在指代的原因除了“文章拙劣”比较固定外,甚至还有“文章的长度”也可以“不忍卒读”。如:
例9:一些学问家正就教育部的相关规定打笔战,有的文章长得不忍卒读。
但此例中的“不忍卒读”不具普遍性,不宜看作新义。
吕叔湘先生指出:“成语之妙,在于运用。”[6]语言运用是造成语言演变的直接动力。一般来说,成语新义是通过异解语素、异解结构、异解生成方式等方法对成语进行重新分析的结果。但异解成语产生的临时新用法能否最终演变为新义,要看这种用法能否被语言社团所接受而具有约定俗成性。因此,考察成语语义演变,既要注意分析新用法产生的理据性,又要从使用频率统计的角度分析新用法使用范围的深度和广度,才能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注释:
① 文章例句均来自CCL、BCC语料库。
② 成语出处均查自《汉语大词典》或《现代汉语词典》如:“‘空穴来风’,语出宋玉《风赋》:‘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文中不一一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