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癀散外敷治疗闭合性骨折早期50例
2016-09-02柯美珍
柯美珍
退癀散外敷治疗闭合性骨折早期50例
柯美珍
目的观察退癀散外敷治疗闭合性骨折病人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闭合性骨折住院病人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退癀散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的规范治疗和护理,并作比较。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评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 结论治疗组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退癀散对缓解闭合性骨折早期病人肿胀、疼痛疗效显著。
闭合性骨折;退癀散外敷;肿胀;疼痛
闭合性骨折是指骨折局部黏膜、皮肤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1]。通常骨折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周围软组织损伤,骨断筋伤,经脉受损,肌肉猛然收缩,气血运行不畅,血瘀气滞,不通则痛,离经之血溢于脉外,局部青紫肿胀。据临床资料统计,骨折病人在48~72小时内疼痛肿胀发生率在95%以上。病人因受疼痛、肿胀的折磨,常常会出现焦虑、烦躁不安、睡眠紊乱,不但影响骨折的愈合,而且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机体感染的机会。抽取我科2014年8月—2015年8月闭合性骨折住院病人,运用退癀散(本院协定方)外敷骨折局部消肿止痛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我科2014年8月—2015年8月闭合性骨折住院病人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其中桡骨远端骨折4例,髌骨骨折11例,胫骨平台骨折5例,胫腓骨骨折15例,踝关节骨折15例;治疗组50例,其中桡骨远端骨折5例,髌骨骨折10例,胫骨平台骨折10例,胫腓骨骨折10例,踝关节骨折15例。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按骨科诊疗规范常规治疗,根据不同
部位的骨折予手法整复、石膏固定、牵引固定制动,结合常规的护理如给药护理、健康宣教、功能锻炼指导等。
1.2.2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予退癀散(本院协定方)适量外敷在骨折部位。退癀散主要药物组成:大黄、白芷、黄柏、黄芩、紫荆皮等。按外敷法操作流程[2]进行操作,评估患者病史、既往史、药物过敏史、外敷部位的皮肤情况。用法:根据骨折部位肿胀的范围取适量的退癀散加20%的甘油混合液(1份甘油+4份灭菌注射用水)调配,调匀成糊状后涂在骨折部位上,予棉纸覆盖,然后绷带固定,间隔8~10小时后更换一次。
1.3观察指标对比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评分。中医症状体征评分主要观察项目有疼痛、肿胀、压痛,分值为0~3分,分值越高症状越重。
1.4统计学方法SPSS18.0分析系统,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采用t检验。当P<0.05,判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 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对比 ±s)
3 讨论
闭合性骨折病人肿胀、疼痛是绝大多数病人最早最难承受的症状。病人常因肿胀疼痛刺激通过脊髓介质、交感神经反射引起血管、肌肉收缩,机体免疫球蛋白下降,内分泌功能紊乱,降低机体抵抗力,激发并发症;另外,疼痛、肿胀不仅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损害[3],而且还会对人造成不良的心理刺激,影响骨折的愈合。调畅情志,保持情绪的稳定以积极配合治疗[4],鼓励战胜疾病的信心。
本着中医基础理论“急则治其标”[5]的原则,采用外治法对闭合性骨折病人早期肿胀、疼痛症状的治疗也日益受到青睐。运用退癀散(本院协定方)与甘油调和有利于与皮肤接触,减少对皮肤刺激,增强药物吸收和功效;充分发挥缓解疼痛和促进肿胀吸收,改善局部组织营养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效果显著。退癀散所用的中药药材,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疏通腠理,直接透入皮肤,吸收到病变组织发挥药效,起到止痛、消肿、解痉、减少粘连和促进愈合的作用。操作简单,与其它用药相比,不良反应少、无不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贺爱兰,张明学.实用专科护士丛书骨科分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2.
[2]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3]朱秀英,刘钦,裴丽春,等.中老年妇女203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骨关节病患病情况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9(39):136-137.
[4]安惠霞,张玉荣,陈志莉.膝关节骨关节炎辨证施护[J].宁夏医学杂志,2005,27(8):573.
[5]冯文林.试论“标本缓急”的内涵[J].中医文献杂志,2002(2):13-14.
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骨伤科(漳州 363000)
10.3969/j.issn.1003-8914.2016.15.037
1003-8914(2016)-15-2222-02
(本文校对:陈群谊2015-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