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教育信仰的现状调查与培育对策*

2016-09-01田友谊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信仰班主任差异

张 书 田友谊

(1.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江苏 徐州 221040;2.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教师园地

班主任教育信仰的现状调查与培育对策*

张书1田友谊2

(1.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江苏 徐州 221040;2.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教育信仰的确立,对班主任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调查显示班主任教育信仰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班主任对教育信仰的了解不够深入,教育信仰认知缺乏,教育情感麻木和意志不坚定,但对教育信仰有强烈的需求。进一步分析发现,班主任教育信仰在性别、年龄、所带班级、职称和学历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班主任教育信仰的培育,须树立教育信仰的共同愿景,确立教育信仰的学习榜样,建立以实践和反思为主的教育信仰方式。

教育信仰;班主任;高中

“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育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除此之外,是找不到教育的宗旨的。”[1]班主任作为一个职业群体,在教育界、学校内部构成有实质性和意义性的人际互动,促进班主任教育信仰更好地发展。[2]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和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都非常重视班主任的专业培训和专业发展问题,其中教育信仰的培育是班主任专业培训和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班主任教育信仰研究对于其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H省J市S高中为个案,运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选取S高中,主要基于以下考虑:S高中是H省的示范性高中,全校分为高一、高二和高三三个年级,每个年级18个班,这18个班又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1班为“宏志班”、2~6班为“双特班”、7~18班为“普通班”。“宏志班”是自2002年起经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批准承办的西部开发助学工程,面向全省招收品学兼优、有培养前途、家庭生活困难、无力完成高中学业的“宏志生”;“双特班”即特困特优生,是自1999年起面向全市发起的助学工程。该校的这样一个分类和布局使得班主任也有相应的层次分类,这为本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样本以及有效的、准确的数据支持。

问卷内容的编制是在搜集、阅读与研究大量关于信仰、教育信仰和教师教育信仰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借鉴以往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H省J市S高中的实际而设计完成的。问卷制订过程中,多次与专家研讨,听取宝贵意见,并进行多次修改。初稿拟定后,进行了试测,对试测结果进行认真统计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对问卷进行适当的调整与修改,最终形成正式的“班主任教育信仰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的统计,班主任对教育信仰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了解,班主任对教育信仰的需求状况,当前班主任教育信仰现状、原因及对策的调查分析,共有32道题目,问卷题目的制订采用封闭和开放相结合的方式,在封闭式题目中,设置了单选题和多选题,并将一些比较机动的题目设置为半开放题,要求选择“其他”选项的班主任进行补充说明,以便收集到更丰富的资料。

本研究以H省J市S高中54名班主任为调查对象,采用网络电子邮件对编制好的问卷进行发放和回收。共发放问卷54份,回收了54份,并且所有的问卷均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本研究使用SPSS17.0进行数据录入、处理和分析。

二、班主任教育信仰的现状调查

1.班主任教育信仰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1) 班主任对教育信仰的认知有待提升。要了解班主任的教育信仰现状,必须先要了解班主任的人生追求是什么。调查显示,46.3%的班主任将理想和信仰作为人生追求,这说明接近半数的班主任是有信仰的。87%的班主任认同教育信仰的崇高,且66.7%的班主任把教育信仰当作个人信仰来坚守。60.2%的班主任经常关注自身教育信仰的提升,但64.8%的班主任不满意当前班主任教育信仰现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班主任还是有很大的关于教育信仰方面的需求的。统计表明,70.4%的班主任表示没有学习过教育信仰方面的知识,在学习过教育信仰的班主任群体中,大多数是通过自学的方式进行,学习频率较低,这说明班主任对自身教育信仰的认知还有待提升。

(2) 班主任教育信仰不够稳定。在具体教育实践中,班主任教育信仰主要通过班主任对教育工作的态度和动机来反映。调查发现,70.4%的班主任是自愿选择担任的,且有72.3%“以当班主任为荣”。90.8%的班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中投入了最大的精力和热情,这是令人鼓舞的。但进一步分析发现,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可以拿到班主任津贴,或者是管理经验丰富才自愿担任班主任。可见,班主任虽有热情,但动机值得深思;虽有教育信仰,但并不稳定。

(3) 班主任教育信仰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从教育信仰意志来看,当面临“一份收入高但与教育无关的工作”时,选择接受(42.6%)和拒绝(42.6%)的所占比重一样。可见,班主任教育信仰并不坚定,易受外界的影响,这反映在他们非常在乎家人朋友对自己担任班主任的看法和态度(83.3%)。同时,榜样(92.6%)和文化氛围(100%)等外界因素对班主任教育信仰的确立和培育有重要影响。

2.班主任教育信仰现状的差异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对性别、年龄、所带班级、职称和学历等人口学变量与班主任教育信仰进行了差异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班主任教育信仰状况的人口学变量差异

注:*表示P>0.05,**表表P>0.01。

(1) 基于性别的差异。由表1可知,男女班主任在“人生追求”和“有一份收入高但与教育无关的工作如何选择”这两个方面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在“是否学习过教育信仰方面的知识”“如何看待教育信仰”“是否自愿当班主任”和“榜样的作用”这四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其他的方面差异不显著。在对班主任教育信仰的了解方面,虽然男女班主任对信仰的认知基本一致,但在是否学习过教育信仰方面的知识上差异显著。在对班主任教育信仰的需求方面,男女班主任人生追求和对教育信仰的看法不一样,47.4%的女班主任追求健康,而56.3%的男班主任追求理想和信仰;76.3%的女班主任倾向于把教育信仰当作个人信仰来坚守,而43.8%的男班主任认为教育信仰是一种崇高的信仰但不可能实现;但男女班主任都认同教育信仰是班主任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关注自身教育信仰的提升,都不满意当前班主任教育信仰的现状。在班主任教育工作态度和动机方面,男女班主任都以自己当班主任为荣,且都认为在班主任工作中投入了最大的热情和精力,但男性比女性更愿意当班主任。在班主任教育信仰受外界影响因素方面,当有一份收入高但与教育无关的工作摆在面前时,47.4%的女班主任倾向于接受,43.8%的男班主任会接受,二者的教育信仰意志存在显著差异,女班主任更容易受外界的诱惑,但二者都在乎家人朋友对自己职业的看法,重视文化氛围的重要作用。

(2) 基于年龄的差异。表1显示,不同年龄阶段的班主任在“对信仰描述的认同”“是否学习过教育信仰方面的知识”“人生追求”“如何看待教育信仰”“关注自身教育信仰的提升”“以当班主任为荣”和“有一份收入高但与教育无关的工作如何选择”这七个方面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在“教育信仰作为班主任专业发展必不可少一部分”“是否自愿当班主任”和“文化氛围的作用”这三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其他的方面差异不显著。分析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班主任对教育信仰的了解和需求有显著差异,年轻的班主任更倾向于了解得多,但需求没有年长的班主任旺盛;在教育信仰的动机和态度方面,年长的教师更愿意当班主任和以当班主任为荣,但都认为自身在班主任工作中投入了最大的热情和精力;在受外界影响方面,年长的班主任更能抵得住外界的诱惑,但他们都在乎家人朋友对自己职业的看法,重视文化氛围的重要作用。

(3) 基于班级的差异。表1表明,带不同班级的班主任在“是否学习过教育信仰方面的知识”“人生追求”“如何看待教育信仰”和“有一份收入高但与教育无关的工作如何选择”这四个方面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在“教育信仰是班主任专业发展必不可少一部分”“关注自身教育信仰的提升”“班主任工作中投入了最大的热情和精力”和“榜样的作用”这四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其他的方面差异不显著。S高中分为宏志班、双特班和普通班等三个层次,在对班主任教育信仰的了解方面,虽然男女班主任对信仰的认知基本一致,但宏志班和双特班的班主任都学习过教育信仰方面的知识,而普通班的班主任只有少部分学习过教育信仰方面的知识。在对班主任教育信仰的需求方面,宏志班班主任的人生追求是知识,双特班和普通班班主任的人生追求是健康、理想和信仰;宏志班和双特班的班主任都把教育信仰当作个人信仰来坚守,普通班的班主任只有少部分把教育信仰当作个人信仰来坚守,25%的普通班班主任表示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宏志班和双特班的班主任都认同教育信仰是班主任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关注自身教育信仰的提升,但普通班的班主任则不认同这个观点,他们都不满意班主任教育信仰的现状。在班主任教育工作态度和动机方面,无论是宏志班、双特班还是普通班,他们都是自愿当班主任,也都以当班主任为荣,但宏志班和双特班的班主任认为自己投入了最大的热情和精力。在班主任教育信仰受外界影响因素方面,当有一份收入高但与教育无关的工作摆在面前时,宏志班和双特班的班主任倾向于拒绝,能够抵住外界的诱惑,而且宏志班和双特班的班主任更倾向于认同榜样在教育信仰的建立和培养中的作用,但是他们都在乎家人朋友对自己职业的看法,重视文化氛围的重要作用。

(4) 基于职称的差异。表1显示,不同职称的班主任在“关注自身教育信仰的提升”“班主任工作中投入了最大的热情和精力”和“有一份收入高但与教育无关的工作如何选择”这三个方面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在“如何看待教育信仰”“家人朋友的看法”和“文化氛围的作用”这三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其他的方面差异不显著。分析发现,虽职称不同,对班主任教育信仰的了解却基本一致;在班主任教育信仰的需求方面,职称高的班主任更关注自身教育信仰的提升,有更多的需求;职称高的班主任更多地认为自己在工作中投入了最大的热情和精力;另外,职称高的班主任更不易受外界的诱惑和影响。

(5) 基于学历的差异。表1表明,不同学历的班主任在“如何看待教育信仰”“以当班主任为荣”“班主任工作中投入了最大的热情和精力”和“家人朋友的看法”这四个方面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在“是否学习过教育信仰方面的知识”和“教育信仰是班主任专业发展必不可少一部分”这两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其他的方面差异不显著。分析可知,学历较低的班主任倾向于以班主任为荣,并且认为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投入了最大的热情和精力,这是因为学历低的班主任都是年长的班主任,学历以中专和大专为主;学历高的班主任更加在乎家人和朋友对班主任这一职业的看法;在对班主任教育信仰的了解和需求方面,学历高低的差异并不显著。

3.班主任教育信仰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发现,班主任教育信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班主任对教育信仰的了解不够深入。有近80%的班主任没有学习过教育信仰方面的知识,虽然班主任在对信仰描述的认同上基本一致,但他们不知道到底什么样的班主任算是有教育信仰的班主任。

(2) 班主任教育信仰的确立不容乐观。这不仅是班主任缺乏对教育信仰的认知,更表现在班主任教育情感的麻木、意志的不坚定和实践与反思的不足。很多班主任虽自愿当班主任,但深究原因,多是因为班主任津贴和自己丰富的管理经验,并非钟情于教育事业;很多班主任,尤其是年轻班主任在面对外界诱惑的时候把持不住;70%的班主任缺乏与其他班主任交流和对自身教育实践的反思。

(3) 班主任对教育信仰的需求旺盛。90%以上的班主任不满意教育信仰现状,比较关注自身教育信仰的提升和认同班主任教育信仰是班主任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意味着班主任教育信仰的必要性得到班主任的普遍支持。他们能够意识到班主任教育信仰的重要性,这为班主任教育信仰的培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4) 由于性别、年龄、所带班级、职称和学历的不同,班主任教育信仰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在原因分析和对策培养方面基于不同的差异进行具体的、有效的分析。

三、班主任教育信仰的培育对策

班主任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每个个体因其性别、年龄、所带班级、职称、学历、成长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差异而导致信仰的差异,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班主任教育信仰的培育,须构建多层次的教育信仰体系。

1.树立教育信仰的共同愿景

教育愿景是一种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教育指导思想,是对教育发展寄予的期望和美好蓝图的描绘。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具体描绘了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愿景。对于班主任这一群体来说,树立教育信仰的共同愿景就是要确定未来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内,班主任教育信仰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层次,或者说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称之为一个有教育信仰的班主任。

笔者设计“请描述您心目中一个有教育信仰的班主任的形象”这一问题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有的班主任是这样描述的:“他身材短小,却有着崇高的精神;生活简朴,一双运动鞋、一身运动装就是他历来的装扮。每天你都与他见面,每天你都能看到他的笑容,因为他给我们带来的永远是快乐。”有的班主任认为,“任何情况下都以工作为主,视学生为己出”的班主任才是有教育信仰的班主任。还有的认为,有教育信仰的班主任应该是“心无旁骛、乐此不疲、善于交流和学习、有自己的想法”。虽然被调查者对一个有教育信仰的班主任的描述略有差异,但归纳起来,包括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精神崇高、学生第一等。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国家、社会、学校、教育专家和班主任的共同努力。尤其是班主任群体,要倾注对教育的巨大热情,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执行力,为实现教育信仰的共同愿景贡献自己的力量。

2.确立教育信仰的学习榜样

榜样对于教育信仰的确立具有重要的作用。当被问到“您最崇拜的班主任或者教育家是谁”的时候,他们的选择主要集中于孔子、魏书生、苏霍姆林斯基等,这些班主任或教育家是不同时代教育界的领军人物,有非常高的学术地位和广泛的社会影响,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坚定的教育信仰,班主任尤其需要这样的榜样引领。

作为班主任学习的榜样,至少应该学习他们身上的以下品质:一是具有坚定的教育信仰。如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创造性地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开创了北京大学办学和新文化运动的新局面。杜威称赞他说:“在世界校长中,某些学科领域,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领导一所大学办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之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3]二是具有丰厚的实践经验。如被称为“教育思想泰斗”的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的教育实践中,既当校长,又当普通教师;既教课,又当班主任;既做具体工作,又搞科学研究,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三是具有高瞻远瞩的视野。如叶澜教授是集教师、学者、官员于一身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长期坚持学术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由其开创和引领的“新基础教育”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所以,教育相关部门或者学校可以开展相关培训,提高班主任对教育信仰的认知,通过教育案例的介绍提高其积极性,增强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从而培育其教育信仰。

3.建立以实践和反思为主的教育信仰方式

教育信仰的培育有多种途径,但基本方式是不断实践和反思。教育信仰作为一种精神追求,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体现出来,即要把精神转化为行动,否则信仰就没有指导教育实践的实际价值。所以,班主任教育信仰的培育,既要不断增强对教育信仰忠诚的自觉性,又要不断提升对教育实践指导的有效性。

教育信仰指向的是教育的终极价值,它存在于班主任的内心。因此,班主任教育信仰的形成过程更多的是内省和反思。调查显示,班主任很少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这不利于教育信仰的确立与培育。可以通过开座谈会或者交流会等形式,尽可能涉及每位班主任轮流式的反思与分享,期望从自己或别人的反思中吸取经验教训,在对自身素质和能力进行提高的同时,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树立自身的教育信仰。班主任的反思重在对教育信仰忠诚度的检查和对教育实践行为的总结,所以,只有建立以实践和反思为主的教育信仰方式,才能确立与培育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信仰。

[1]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44.

[2] 李向平.信仰但不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41.

[3] 吴恒山.教师必须有教育信仰[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1):17-21.

[责任编辑:陈学涛]

2016-02-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CAA120103)。

张书(1988-),女,河北沧州人,硕士,职员;田友谊(1978-),男,湖北竹山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美国马里兰大学教育学院访问学者。

G465

A

1002-1477(2016)07-0101-05

[DOI]10.16165/j.cnki.22-1096/g4.2016.07.026

*本文系张书硕士论文部分成果。

猜你喜欢

信仰班主任差异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相似与差异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夸夸我的班主任
找句子差异
信仰
论信仰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