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旅游产业专业化指数分析

2016-08-30青海广播电视大学管恒善

中国商论 2016年21期
关键词:客源地区位商青海省

青海广播电视大学 管恒善



青海省旅游产业专业化指数分析

青海广播电视大学管恒善

青海省旅游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青海省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与发达省份旅游产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本文通过旅游产业专业化指数、区位商、行业结构、灰色关联分析对青海省旅游产业进行专业分析,通过对比分析,阐述青海省旅游产业的发展程度以及产业的内部结构关联性,以期找出产业发展结构中的短板,为青海省旅游产业提升整体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持。

区位商 产业链 依赖性

经过多年发展,青海省旅游行业已发展成重要的行业,但是与旅游发达省份相比,青海省旅游产业的总收入以及专业化程度都比较低。青海省拥有大量、类型多样、功能全、科学内涵丰富的旅游资源,在资源具备比较优势情况下,如何通过重建生态旅游资源的地位以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也是亟待考虑的一个战略问题。在做战略选择前,首先要了解青海旅游产业的发展程度,尤其是专业化发展的程度和产业的内部结构。

1 青海省旅游产业区位商及专业化指数

1.1区位商法(LQ)

区位商,是用来判断该产业是否形成专业化部门、是反映区域内该产业的专业化程度的指标,一般可以采用区域行业的增加值、行业的从业人数等与比对对象进行比较,通过区位商,可以比较区域内行业的专业程度,即专业化水平。如果区位商(LQ)计算的值大于1,表明区域该产业有较强的竞争力,具有比较优势,可认为该产业是区域的专业化部门,其值越大大,专业化水平越高;如果计算值小于或等于1,表明区域该产业竞争力不强,处于劣势或均势。

在进行青海专业化程度计算时,区位商采用的是从业人员的比对,而后文中的专业化指数采用的产值比对。区位商计算公式为:

其中ei表示某区域产业i的从业人员数;Ei表示整个国家或区域产业i的从业人员数。

1.2旅游业产值专业化指数法(TI)

青海国民经济与全国比较,服务行业比重较低,再者青海总人口较少,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较少,专业程度也低,单纯用区位商很难反映青海省旅游产业的专业化程度,因此,在进行青海旅游产业专业化分析时,同时采用了旅游产业专业化指数。

旅游产业专业化指数计算公式和区位商的公式相似,只是采用的数据为旅游收入和产值。产业专业化指数是用来评价比对区域内产业的专业化程度。如果专业化指数小于等于2,表明比对区域产业结构较相似;大于2,则表明不相似。指数越大,表明比对区域的专业化程度越大。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区位商还是旅游业产值专业化指数都是两个区域指标的结构比较,本文的比对区域均为全国,通过比对,看青海省的专业化水平是否超全国的平均水平。

2 青海旅游产业区域、结构发展状况

为了更好地反映出青海的旅游专业化情况,同时对青海省分区的旅游收入、旅游人数、人均消费、主要客源地、国内过夜游客消费结构情况进行了整理。

表1 青海省旅游行业区位商和专业化指数

2.1 青海省各地区旅游业发展情况

青海旅游行业统计时,除了市、州外,还单独分出一块:青海湖管理局,因为2010年的数据没有统计,故采用2011年~2014年的数据。分区域的具体情况见表2、表3所示。

从旅游人数、旅游总收入的数据上看,可以得出青海省旅游产业区域、时间整体发展不均衡:青海省旅游人口、旅游总收入主要集中在人口、经济、交通比较发达的西宁市、海西州、海东市,增长速度也相应较快,代表了青海省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其他5个州市,虽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交通、人口整体因素,整体占比和增速都较低。

从区域旅游人均消费上看,青海省各区域旅游人消费能力较低,均低于全国水平,对比2015年全国国内游人均消费937.5(2015年中国旅游统计报告)。其中西宁市的旅游人均消费最高,略接近全国水平,最低的区域不足全国的六分之一,与旅游收入排名有差别的是海东市、果洛州、玉树州,海东市的人均消费较低,主要原因是省内游客主要集中在该区域,交通费用花费较少;而果洛州、玉树州比较偏远,在交通费用上的花费较多。

2.2青海省游客主要客源地排名

从青海省旅游产业的客源地分布可以看出,青海省与西部省份互为主要客源地,而且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主要原因是青海省与这些区域经济文化交流较多,往来方便,会议、培训以及商务活动较多。占到总旅游客的30%左右。国际旅游收入2011年~2014年维持在2500万美元左右,主要客源地为日本。

2.3产业结构构成

表2 2011年~2014年青海省分区域旅游人数、旅游收入状况表

表3 2011年~2014年青海省分区域旅游人均消费状况表

表4 青海省游客主要客源地排名(2014)

表5 青海旅游产业要素构成

表6 青海省旅游产业要素与旅游总花费的灰色关联度

根据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5)中提出的旅游概念和旅游产业主要要素为:旅游业是指直接为游客提供出行、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等服务活动的集合;旅游相关产业是指为游客出行提供旅游辅助服务和政府旅游管理服务等活动的集合。

本文采用的产业结构主要指的是旅游业的集合,即旅游的“六要素:交通、购物、住宿、游览、餐饮、娱乐,青海省旅游产业的结构可见表5。

从旅游的要素构成上看,青海旅游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专业化分工,产业链中旅游核心行业“旅游六要素的花费占旅游收入的90%,此外还出现了迅速发达的延伸产业:房地产、园林绿化、种植养殖、代购、民俗展览、自驾游等行业。在横向上也出现了专业化细化,例如交通方面有公路、铁路、航空,浏览车、观光车等,购物有土特产,中心购物区,民俗馆、纪念品等,住宿有高等酒店,中档宾馆,招待所,客栈等,游览有山水、人文、民俗村落、主题公园等,娱乐有高尔夫、温泉、民俗表演等。从行业的纵向和横向看,青海省旅游行业均具有了比较齐全的产业链和完善的分工。

3 青海旅游产业灰色关联度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属于灰色系统理论方法,是用灰关联顺序来描绘因素间相关程度的方法,强调了因素间相互影响程度的顺序。本文采用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斌的GM(灰色关联分析)软件对青海省旅游产业主要要素的2011年~2014年变化以及省内外主要要素分别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在旅游收入变化过程中,其主要要素的变化对旅游收入变化的影响,确定依赖关系。

从分析结果看,整体上,青海省旅游产业对交通因素的依赖程度最大,依次为娱乐、购物、景区游览、住宿等;省内、省外的依赖程度又不同,省外对交通的依赖程度最大,依次为餐饮、购物、娱乐、住宿等;省内对购物方面的依赖程度最大,依次为交通、景区游览、住宿等。

4 青海省旅游产业专业化的思考

(1)青海省旅游专业化指数方面,区位商不明显,尚未形成比较优势,专业化指数方面,虽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专业化指数<2,也未形成明显的专业化发展趋势,这与青海丰富的旅游资源不对称,但是两项指标都在朝着专业化趋势发展。

(2)青海省旅游产业区域及行业结构方面,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少数交通方便、经济发达区域;客源方面,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其他地区的拓展尚待加强。

(3)产业要素方面,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产业分工完善;旅游总花费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其中在要素的灰色关联分析上,对交通的依赖程度较高,因为旅游的目的地滞留时间短,有效消费占比较少,对于整体经济拉动不强。

(4)旅游产业直接就业人口少,专业服务、培训不够,对形成较高专业的行业有很大的影响。

[1] 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中国统计年鉴2011—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 青海统计年鉴编辑委员会.青海省统计年鉴2011-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 林南枝.旅游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4] 管恒善.黄山市旅游产业集群的判定和识别[J].商场现代化,2015(13).

F530

A

2096-0298(2016)07(c)-127-03

管恒善(1983-),男,江苏连云港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远程教育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客源地区位商青海省
基于大数据的吉林省旅游国内客源地量化分析
基于区位商的合肥市产业结构分析及主导产业选择
我国邮轮游客满意度调查研究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文化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
基于区位商法的新疆现代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碳税征收标准评估
——以山东省长岛县为例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协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犁匆圈独砰审和勤加祛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届青海省质量奖的授奖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