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揉辅助治疗失眠临床观察
2016-08-29王冬梅
佟 玲 王冬梅
穴位按揉辅助治疗失眠临床观察
佟玲1王冬梅2
为了提高中医临床治疗失眠的效果,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选取肝郁血虚型不寐失眠病例30例,以入睡时间、睡眠质量、醒后精神状态为指标,在服用中汤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运用穴位按揉的方法进行辅助治疗。治疗中,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中医症状积分量表对比观察分析了中医汤药配合膻中穴、百会穴等穴位按揉和中医汤药配合口服地西泮中西医结合两种临床辅助治疗失眠的方法。观察分析表明,辅助穴位按揉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达到了疏肝解郁、调理阴阳、补益气血、安神宁心等功效,突出了中医特色优势,为临床改善失眠提供了一种简洁有效的方法。
失眠;穴位按揉;肝郁血虚型;膻中穴;百会穴;临床观察
失眠是现代社会的一种临床常见病症和多发病,因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而备受医学界关注,仅仅在我国,失眠发病率就在40%以上[1],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它妨碍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失眠还可能增加多种慢性病的严重程度,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痛苦。
失眠症是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形式,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睡眠失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断断续续不连贯,过早地醒来,醒后不能再继续睡,导致全身乏力,倦怠感觉,其病因大多由于健康情况不佳,疼痛、感觉不适,生理节奏被打乱,睡眠环境影响等,因此失眠可能是心理或生理上一种失调的现象。
顽固性的失眠,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又可引起医源性疾病。
失眠在《黄帝内经》中被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并认为失眠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其他病症影响,如咳嗽、呕吐、腹满等,使人不得安卧;二是气血阴阳失和,使人不能入寐。
中医认为,人的正常睡眠是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地转化的结果,如果这种规律一旦被破坏,就可以导致不寐的发生。而这种规律被破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外邪,如火、热、气、血之壅塞,干扰卫气的正常运行,内伤情志,使五脏气机失常、气血不和及阴阳失调而致失眠,病理因素多为气、血、痰、瘀、火、郁、湿、食等,故七情所伤之失眠尤为重要。失眠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或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为了提高中医护理技能在失眠治疗上的应用,结合中医自身的特点,利用现代医学的统计方法,根据中医辨证施治,按揉相应的穴位,从而明确穴位按揉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对疏肝解郁,调理阴阳,补益气血,安神宁心等的功效。以入睡时间、睡眠质量、醒后精神状态为指标,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在服用中汤药的基础上,运用穴位按揉的方法辅助治疗失眠30例,系统地观察失眠病人的临床疗效,以突出中医特色优势,为临床改善失眠提供一种简洁有效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用中医理论继承和临床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选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中医症状积分量表比较疗效,包括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和治疗后组间比较。采集病例60例,均来自我院各病房诊断为肝郁血虚型不寐的患者,其症状表现为情绪不宁、胸胁胀痛、多梦健忘、心悸头晕等,根据自愿原则,在口服中汤药的基础上,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21例,年龄在40~70岁之间,病程在4~16周;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龄在42~71例之间,病程在4~18周之间。两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患者既往用药情况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原则睡眠的正常与否与肝主疏泄的关系密切,疏泄正常,则气血调畅,神魂得养,睡眠正常;肝失疏泄则气血郁滞,神魂失养,少眠失寐[2]。现代医学治疗失眠一般采用综合疗法,主要包括病因治疗、睡眠卫生和认知行为指导等三方面。张天文老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肝郁血虚是失眠常见的类型,约占60%以上,并进一步拟定出解郁养血安神之法[3]。
所谓肝郁血虚型失眠,就是由于现代人生活方式改变,起居饮食不良,工作压力增大,从而肝气郁结、内伤心脾、阳不交阴、阴虚火旺、肝阳扰动影响心神而导致失眠。肝郁化火多由恼怒烦闷而生。表现为易醒多梦、难以入睡;胁肋胀满、烦躁易怒、头晕头痛、口苦、目赤;舌质红、苔黄、脉弦而虚等。
采用穴位按揉,重视经络应用,主穴选取膻中、百会;配穴为内关、神门、太冲、心俞、肝俞、足三里、三阴交。膻中穴主宁心安神,百会主清热开窍、平肝熄风,可以达到调整脏腑、改善睡眠状况的作用。
1.3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穴位按揉技术,选穴:主穴膻中、百会;配穴为内关、神门、太冲、心俞、肝俞、足三里、三阴交,每穴按揉5分钟,1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地西泮5mg,临睡前口服,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
1.4疗效标准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减分率结合临床症状(如入睡困难、胁肋胀满、胸闷太息、抑郁易怒、神疲食少、心悸、头晕)改善程度来表达疗效。临床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6小时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PSQI减分率75~100%,中医症候积分减分率95%;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在3小时以上,睡眠深度增加,PSQI减分率51~75%,中医症候积分减分率70~94%;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小时,PSQI减分率25~50%,中医症候积分减分率30~69%;无效:失眠无改善或反而加重,PSQI减分率小于25%,中医症候积分减分率30%以下。
1.5观察方法和统计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中医症状积分测试,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进行睡眠质量评定,时间间隔为10天,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2],结果用均数加减标准差描述。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病程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病程分布情况 (例)
注:两组治疗对照P<0.05,无显著性差异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各成分得分及总分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各成分得分及总分情况 ±s)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s)
2.4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注:经治疗10~15天,两组治疗疗效相对照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经治疗后,观察组30例患者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现象,而对照组在使用镇静安神药物后有6例困倦、乏力,3例头晕,2例嗜睡。
3 讨论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根据中医辨证施治,按揉相应的穴位,对于治疗肝郁血虚型失眠,收到了良好的成效。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总分差达到5.11,而对照组总分差为3.07,疗效的区别是明显的。各单项中尤其以睡眠效率和睡眠质量改善较大。而对照组中,催眠药物一项基本上没有改善,说明单独依靠中西医药物治疗的局限性,其睡眠质量一项虽然有所改善,但是其标准差值过大,说明治疗效果分散,好坏不一,对一些患者不起作用。
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表中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虽然在入睡困难、胁肋胀满、神疲食少等方面,两种治疗方法都能起作用,但是在头晕、心悸、胸闷太息等方面,穴位按揉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
失眠之证,根本在于心神失养,而心神有赖心血濡养,肝郁气机不畅,则心主血脉、肝主藏血失常,心神失养导致失眠。传统的中医疗法源远流长,以调整人体脏腑气血阴阳为本,治法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灵活多变,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好的优势,且极少引起药物依赖及医源性疾病[4]。本文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中医症状积分量表对比研究了中医汤药配合中医穴位按揉和口服地西泮两种临床辅助治疗失眠的方法。研究表明,服用地西泮对患者易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性,对身体损害大,可作为短时间的应急用药暂缓症状,但不适合长期服用;按揉膻中穴通过调节神经功能,松弛平滑肌,使气机顺畅,具有宽胸理气、解郁、宁心安神之效;按揉百会穴具有清热开窍、健脑宁神之效;配合按揉内关、神门、心俞、肝俞等穴可达到疏肝解郁,补益心气,安定心神,改善情绪不宁、胸胁胀痛、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眩晕等症状,有效缓解失眠,且无不良作用,为临床辅助治疗失眠的简洁有效方法。
[1]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220-221.
[2]申艳红.肝主疏泄与失眠的相关性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
[3]廉志军. 张天文教授治疗失眠的学术研究[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
[4]陈超.解郁安神汤治疗郁火内扰型失眠症的临床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
[5]刘革新. 中医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20-221.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Point Massage in the Adjuvant Treatment of Insomnia
TONG Ling1WANG Dongmei2
(1. Nursing Department, Dali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aoning, Dalian 116013, China;2.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Dali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aoning, Dalian 116013, China)
To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CM in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 and ameliorate sleeping quality, in this paper, 3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tagnation of liver qi and blood deficiency type insomnias were selected.The sleeping time, sleeping quality and mental state after waking up as the index, and patients applied acupoint massage in the adjuvant treatment of insomnias based on taking TCM herb tea. Using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and TCM symptom score scale, this paper contrastively observed two kinds of treatment insomnia cases as follows: one case was tak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rb tea cooperating adjuvant acupoint massage, and other case took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rb tea cooperating adjuvant diazepam. The observation result showed that adjuvant acupoint massage can disperse stagnated liver qi for relieving qi stagnation, coordinate yin and yang, benefit qi and blood, tranquilize the mind and calm the mood,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vantages of TCM, and provide a simple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insomnia.
Insomnia; Acupoint massage; Stagnation of liver qi and blood deficiency type; Danzhong (RN17), Baihui (DU20); Clinical observation
1.辽宁省大连市中医医院护理部(大连 116013);2.辽宁省大连市中医医院康复科(大连 116013)
10.3969/j.issn.1003-8914.2016.13.041
1003-8914(2016)-13-1923-03
(本文校对:沈桐201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