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16-08-26张玉堂

环球市场 2016年4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作品文学

张玉堂

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浅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张玉堂

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当今社会是素质教育的社会,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汉语言文学教育应该更加注重提高人文修养和锤炼人文素质,以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为主要目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汉语言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从而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汉语言实际应用的能力提升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应该均衡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教学中的内容安排,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汉语言文学的魅力。

汉语言文学;教学;审美教育

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高校教学中重要的教育课程,而审美教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中主要的理论课程,将审美教育充分融入汉语言的教学中,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将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作为汉语言教学的首要任务,实现人文教学,使学生日后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1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意义

第一,审美教育能够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实和完善,为提高学生的竞争实力有很大的帮助;第二 ,通过审美教育使学生可以感受到文学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有助于学生建立完善的心理结构,从而对学生自身人格的塑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三,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身的审美心态,不会被名誉和财富左右,在对美的追求上远离功利,保持健康愉悦的心态。

2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现状

汉语言文学是专业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专业,它不仅可以将传统的精华保持下来,还能够充分适应时代的发展步伐。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培养出能够对文学作品有强烈的感知力,且审美能力良好的专业性人才,还应该注重自身品格的塑造,使其能够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实现自身的价值,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做出贡献。但是,就目前而言,汉语言文学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与汉语言文学的教育目标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首先,汉语言文学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及教学课程的设置上不合理,授课时间较短且授课形式比较枯燥、单一,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教师在教学中受时间的限制只能将浅显易懂的知识讲授给学生,而较深层次的内容没有时间进一步讲解和挖掘,且对实践课程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安排的实践时间较短,从而造成学生缺乏专业技能,汉语言文学能力不能够全面发展。其次,目前很多高校汉语言文学课程在考核制度和考核形式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教学实践的重要性,造成学生缺乏实践应用能力。另外,很多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这门专业没有足够的兴趣,厌烦情绪越来越严重,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并没有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作为他们学习的使命,缺乏一定的光荣感和使命感,从而影响学生自身文化素质的提升。

3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的具体措施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会涉及到很多国内外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直接体现了文学大家自身的思想和人品,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很好的释放,也会使我们自身的思想得到一定程度的升华,这是一种美的享受。因此,在汉语言的文学教材中不乏有很多中外名家名作,这些作品浓缩了文学的精华,不仅有利于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美的存在,更有利于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3.1挖掘文学作品中的审美因素

中外文学作品中作者对于美的阐述及对文学艺术的感受,需要教师在汉语言教学中能够充分的挖掘出来,将文学大家的艺术境界向学生展示。文学作品中的精华教师要一一讲解,剖析到较深层次,另外,还要使学生的情感逐渐渗透到作品中,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知力,将作者意境美深入领会,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功能是文学作品自身具有的能力,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通过文学作品自身的审美功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感受作品中的美好,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2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的最大动力,因此,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在此过程中审美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新时代的学生都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他们好奇一切未知的事物,汉语言文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这一特性,充分利用文学作品自身的神秘气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神秘事物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不断挖掘文学作品的内在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作品都是有其自身魅力的,汉语言文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感染学生,使文学作品的真挚打动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作者所寄予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汉语言文化气息,激发学生的美感。

3.3探究文学内涵,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一般情况下,文学作品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或自身思想感情的真实写照,很大程度上阐述了作者的立场和情感,因此,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探究文学作品的内在,将学生引入到作者创作的意境中,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感受真善美,认清假恶丑,将作者的态度及想要表达的思想实质牢牢把握,领会文学作品的内涵,从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3.4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注重主次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应该根据目前的教学现状,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分清主次,重点内容认真讲授,次要内容可以一笔带过或直接省略。教师在汉语言文学授课过程中可以从审美教育的基础讲起,然后逐渐将审美教育融入到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学中的难点可以直接省略,将重点放在汉语言文学与审美教育内在关系的传授上,使汉语言文学教育能够合理、科学。

4 总结

综上所述,将审美教育融入汉语言文学教育中是非常有必要的,二者的有效融合不仅可以均衡理论和情感,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提升审美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更好的服务社会,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1] 王娇.浅析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J].才智,2015,(15):152-152.

[2] 王俊玲.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32(2):147-148.

[3] 李晶晶.论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1):118-118.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学作品文学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我们需要文学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