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016-08-23段红

速读·中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甲班甲数题意

段红

小学生学习了识数,计数并具备了一定的数学运算基础知识后,总是要利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实践与综合运用能力。小学生的计算能力随着年龄增长或通过长期训练,可以达到熟能生巧准确无误的目的。解决数学问题则不仅需要计算这一基本功,还需要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等的不断提升。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浅谈以下几点经验。

一、注重数学语言修炼,清晰理解数学思想

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解题时综合运用数学语言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简化文字语言,突出核心。文字语言有时描述起来不直观,需要较强的理解力,特别一些长句子,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较困难。一些学生通常读一遍就开始解题,错误率很高。老师往往要求学生反复读题,其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理解题意。我的经验是教会学生用笔圈出长句中的中心词,大大缩短语言的长度,提高思维速度。如:65与18的差乘18与12的和,积多少?教学中让学生养成圈出中心词的习惯,此题即圈出“差”乘“和”积是多少,小学生理解计算起来就容易了。又如:甲数比乙数多四分之一,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这类题学生容易混淆单位“1”。教师教学中要求学生先圈出前半句“比”字后面的“乙数”,把它看着单位“1”,算出甲数。然后用同样的方法知道要解决的问题中是以甲数为单位“1”。

(2)强调文字的精确性,让学生重视一字之差。比如:甲线段比乙线段长五分之一米,甲线段比乙线段长五分之一,这两道题一字之差结果迥异;又如: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增加了2倍,今年的产量增加到去年的2倍;再如: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数比乙数多5倍;9的3倍是多少与9是3的多少倍等等文字表述,一字之差而意思却大不相同,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教学中老师必须在让学生理解题意上去花功夫并针对训练。学生能否准确、迅速理解数学语言,决定了学生学习效率高低。

(3)重视符号语言,减少失误。运用符号语言可以清晰地表达数量关系,便于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去找未知元素。比如:学生在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往往很容易忽略底与高的积最后要除以2。解题时,老师要求学生使用符号语言S=ah÷2,将这一约定符号标于算式上方,计算过程中就不会忘记积要除以2了。同时,根据不同题目,使用S=ah÷2这一公式符号,就能明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去求出未知量,达到简化文字语言的目的。

(4)巧用图表语言,变抽象为形象。由于数学抽象性和逻辑性强,而儿童的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因此,针对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尤其要多注重形象性。比如:有一条鱼,鱼头长2厘米,鱼头长是鱼尾长的一半,鱼尾长是鱼身长的一半,求这条鱼有多长。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只须用三线段分别代表鱼头、鱼身、鱼尾,教会学生边读题,边画出三条线段,一条鱼的长度就容易算出来了。又如:有一仓库大米,第一天运走一半多2袋,第二天运走剩下的一半少3袋,第三天又运走剩下的一半多5袋,仓库还有20袋大米。问原来仓库有多少袋大米。这类题只要列一表格,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再如:二年级四班有45人参加绘画和舞蹈比赛,其中参加绘画比赛的29人,参加舞蹈比赛的32人,两样都参加的有多少人。这类题可用两个方框部分重叠的图形代表学生人数,使抽象的文字描述形象化,学生会容易理解从而解决问题。到了四五年级时,学生解决行程问题这一类数学问题,养成画出线段图的习惯,这样更能让学生容易理解题意,把较难的逻辑思维转变成较容易的形象思维。

二、巧设提问拓展思维

解决数学问题时多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只有当学生充分理解了问题,掌握了题意,才能提出问题。这样,学生思维会更加清晰,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比如:二年级四班有45人参加绘画和舞蹈比赛,其中参加绘画比赛的29人,参加舞蹈比赛的32人,两样都参加的有多少人。这道题学生会做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变换一下条件又如何解决。学生会说其中一条件变成“两样都参加的有16人”,问参加绘画的有多少人。还有的会说其中一条件变成“两样都参加的有16人”,问参加舞蹈比赛的有多少人。又如:一年级学生在解决下列习题时,教师稍微变换问法,学生很容易混淆究竟是用加法还是减法了。①甲班有45人,乙班有50人,甲班比乙班少多少人。②甲班有45人,甲班比乙班少5人,乙班有多少人。③甲班有45人,乙班比甲班多5人,乙班有多少人。教师只有通过一题多问,反复训练,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理解。

三、寻找规律举一反三

小学数学知识系统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不同年级只是难易程度有变化而已,有很多规律是一样的。教师头脑中要有整个知识系统框架,注重前后知识联系,让学生通过总结,寻找规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比如:教师教会学生解决如下习题。一项工程,甲独做要2天完成,乙独做要3天完成,丙独做要6天完成,三人共同完成需要多少天。当学生会解题后,教师马上又出示:小张去商店买布,所带的钱只买甲种布可买2米,只买乙种布可买3米,只买丙种布可买6米,如果三种布买的米数一样多,问每种布最多各能买几米。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发现规律,学会举一反三。又比如,在学习空间与图形时,低年级要求学会数角的个数,到后来要求学会数线段的条数,其规律是一样的。让学生明白角有两条边,线段有两个端点,所以,数的方法自然就是一样的。讲植树问题时,无论是环形路上植树,还是在公路上植树,老师要引导学生联想到锯木头问题和爬楼梯问题等等。讲乘出租车的计费问题时,教师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诸多类似问题。如:交水电费,寄包裹交费等等。

教师只有抓住儿童心理特点,了解实际生活经验,多思考多总结,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理解数学内容、思想、方法,才能帮助学生完成推理,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甲班甲数题意
笑笑漫游数学世界之理解题意
弄清题意 推理解题
审清题意,辨明模型
明确题意 正确解答
神兄神弟
拓宽思路 一题多解
分数除法的算理
“比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换个说法
如何使两班人数一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