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苗族学生英语写作研究
2016-08-23李菲
【摘要】研究关注苗族学生英语写作时的规律特点,研究方法以语料库为核心,包括心理语言学语料库,普通语料库以及常规SPSS数据统计方法。对苗族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语篇特点进行描述研究,研究证明双语不平衡学生的写作既受苗语又受汉语影响,双语平衡学生写作主要受汉语影响。据此,针对苗族学生的三语英语教学要考虑其特殊的认知特点,加强语篇教学中三种文化的对比教学,促进苗汉双语平衡的长期化常态化教学。
【关键词】苗族学生 三语习得 英语写作 语篇分析 语料库
【基金项目】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儒商人才”科研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6GZCJ0292)。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87-03
国际上以欧盟为主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至今逐渐形成少数民族的社会群体和少数民族学生的三语外语的语言习得研究,开拓出完全独立于传统二语习得领域的全新研究领域——三语习得,国际研究集中于英语同语系——印欧语系内部的三语研究。我国56个民族杂居或独居,少数民族社会群体和处于不同阶段和层次的学校教育环境下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主流外语)——英语的习得过程研究应该属于国际三语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不仅有利于各民族团结和制定有针对性的少数民族学生外语学习大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试大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全面重新认识少数民族学生三语学习的规律和认知心理特点、以及中国特殊多元一体语境中跨语系前提下少数民族学生在原初语言习得顺序和状态已经发生很大改变以及少数民族母语发生严重磨蚀的前提下的新的研究课题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方法和过程
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民族高中高二年级两个平行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60名学生组成随机样本群。平衡双语组和不平衡双语组的划分通过语言能力测试进行操作。苗语文能力测试卷属于自行设计量具,英语写作的题目、汉语文能力测试卷、Range 32、Coh-Metrix 3.0、BFSU Collocator1.0和Antconc 3.2.1、BFSU Colligator 2.0、Readability Analyzer 1.0等属于通用分析量具,Chi-Square、SPSS16.0 for windows 属于通用统计量具。
研究过程包括测试、写作任务、数据分析统计三个大部分。首先对随机抽取的60名苗族学生进行语言测试,分两次对60名苗族学生用同一套试卷预测试,之后进行正式语言能力测试,采用的试卷分别是自行设计的苗语文测试卷和高二年级汉语文科统一模拟试卷。60名苗族学生的成绩在测试后收集,苗汉双语平均成绩由苗语文和汉语文成绩之和相除2得到 。划分平衡的合格线确定为60分,双语平衡的学生分数划定为60(含60),双语不平衡的学生是不及格成绩(60分以下),两组学生(双语水平分组和英语写作)都据此进行。学生写作语料通过英语课时间使用高二年级模拟试卷的作文题进行收集。
学生写作语料库全面整体的特征提取分析通过心理语言学的语篇分析工具Coh-Metrix 3.0进行,其次,语篇中特点的提取分析通过语料库的一般工具进行,再次,SPSS中的多元回归统计分析语料库提取的变量,最后,运用Chi-square和SPSS16.0最后进行统计。
最后研究构建了两个学生写作语料库,学生写的书信体裁的作文作为语料库的语料来源,学生作文题目是表达对广电总局通知的认识。研究最后使用的语料库为苗族高中生英语书信写作语料库。
二、研究数据分析
1)语篇心理数据和语料库数据分析
Coh-Metrix3.0对收集的60篇学生作文参数进行评估,为使研究具有针对性基于输出的参数指标,选取其中5个参数指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分析,这些参数指标与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紧密相关,从多维层面对语篇深入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两者差异。语料库的数据统计也在其中进行。
意向性动词M1=14.5483
全文句子间语义相关余弦值M1=0.1503
参数实义词间的语义相似性M1=5.5950E2
参数语篇的深层衔接M1=0.7913 全文实义词重叠M1=0.4240>M2=0.1593,SD1=0.09084,SD2=0.06113。双语不平衡生在全文实义词重叠上要多于双语平衡生。方差齐性检验中Sig=0.021<0.05方差不相齐,双侧Sig值P=0.000<0.05,方差不齐,也说明两组的差异极其显著。名词重叠的指标与其相互印证。不平衡三语生语言迁移时借用实义词实现语篇在词汇上的衔接主要由于元语言意识差距。实义词(动词、形容词、名词和副词)的过度重复使用不仅证明语言心理类型和语言距离是影响L2迁移多少的重要变量,也说明双语不平衡时实义词的借用超过功能词,因为同属汉藏语系,所以学生弥补虚词和功能词的缺失通过使用实义词实现词汇上的衔接和迁移。在稍大一些的语言单位上服从于语系内部的强势语言的特点也体现在语言水平不平衡时。当然,平衡三语生也无法避免这条语言习得规律。大多数主位与述位的衔接推进模式由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重复实现,语篇的人际意义的传递由第一人称代词衔接的方式组成进而形成同属汉藏语系前提下的述位同一或主位同一的推进模式。语式(语言类型)衔接和词汇衔接的不一致在两组学生上都有体现,换句话说是意义迁移和语言形式上造成的结果,这与苗汉双语以重叠的方式表达某些实义词的使用相关。苗文本身没有书面文字系统更容易受汉语影响与特定口语化倾向的结构出现相关,不平衡学生的写作体现更明显。 全文句子间回指M1=0.3553 参数词义网M1=0.2303 2)多元回归统计分析学生写作特点 我们再提取12个能准确衡量衔接连贯的参数从已提取的语篇衔接的参数变量中,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表8 显示苗汉双语平衡的前提下12项参数在深层连贯中扮演什么角色。预测平衡组深层连贯的因素,以参数解释度R2值从高到低描述,排序如下;CRFANP1Pa=0.589>WRDHYPnv=0.534>CRFAO1AOa=0.518>LSASSISSP=0.514>SMCAUSlsa=0.479>SMCAUSwn=0.402>CRFCSOaSO1=0.382>CRFCWO1=0.237。
表9显示苗汉双语不平衡的前提下12项参数在深层连贯中扮演什么角色。预测不平衡组深层连贯的因素,以参数解释度R2值从高到低描述,排序如下:CRFSO1SOa=0.498>CRFCWO1=0.361>CRFANP1Pa=0.352>CRFAO1AOa=0.263>SMCAUSwn=0.257>WRDHYPnv=0.170>LSASSISSP=0.130>SMCAUSlsa=0.022。从以上可以看出学生心理表征的基本特点:(1)平衡生有较强的词汇触发启动能力。不平衡生类连接搭配印证线性等级语言是学生借助已有的语言记忆加工而成,意义不一定和线状过程匹配。(2)两组学生语言习得顺序都是L1苗语-L2汉语-L3英语,平衡生语言加工较大较深的语言单位,不平衡生反之。(3)不平衡生更多停留在词汇表征上,平衡生词汇、意义和概念三种表征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平衡生的认知模式在语言产出加工受汉语影响,在L1苗语和L2 汉语形成的双重正迁移的背景下。不平衡生母语和汉语在语言的不同层级发生作用,语言产出加工即受汉语影响又受苗语影响。相同双语场下,双语不平衡使语言类型的优势受到很大局限,而平衡发展使语言类型的优势得到最大的发挥。不平衡的学生体现对二语汉语文化、三语英语文化在适应和涵化上的不连续性,在母语文化损耗中断的背景下,导致苗语语言类型优势在相应结构和词上无法发挥。迁移和惰性负干扰也来自汉语影响。论点的推进、上下义词使用、回指、词语重叠、句子间的潜在语义相关性的语义相关性对平衡生造成影响。回指、词干重叠、词义网、实义词重叠、论元对不平衡生造成影响。
三、研究启示
1)对苗族学生语篇教学的启示
不平衡生的连接词使用要正确合理,加强词汇衔接深度。自建小型语料库加强语篇对比和苗汉英三语文化教学,三个民族中独特的习俗和文化更要加强对比。加强以意义为基础的教学,加强语法结构和搭配的准确性以及语义韵教学。加强相同文体在三种文化语境中的处理,重视英语行文中出现的独特语言或语篇标记,不过多也不过少使用语言标记,使用复合句和词块表达意义,提升运用词义网、句义网衔接的能力,提高语言形式输出的控制分析能力。
2)对促进双语平衡的启示
根据研究数据可以从双语教育、双语师资和双语教材等方面促进双语的平衡发展。首先,根据语言文化和民族分布特点以及教育情况,将双语教育延伸至高中,形式根据实际调整,注意当地布依语的影响,发挥其正迁移和积极影响,引导学生比较认知多语文化,互补促进,互通有无。注意苗语内部的双言现象。其次,加强教材编写及师资培养。教师应有三语教育科学知识,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尤其要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个性和特殊心理等知识,建立教学语料库将优势族际语汉语和民族母语和英语进行对比教学既保留民族母语文化,保证汉语作为教学主导语言的地位,又能多语间优势互补促进学习。通过多语对比将苗、汉、西方文化中的语言精致代码转换为语言受制代码,让学生认识民族母语与汉英两种语言系统中差异缺失的部分。合理分配教学语言,使母语文化发展成熟,为异质文化的顺利移入创造条件。教材内容要符合三语认知顺序,重视多语的渗透影响,自然双语教学考虑自然双语类型的影响,考虑贵州“民考汉”的教育布局。教材将原生,衍生和次生文化结合,三种文化形成对比。教师要促进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其发展对异文化的整合、适应、认同和接受。教师要具备扎实的双(三)语基本功,消除文化生态中的偏见和歧视。 据此结果,三(多)语习得的研究方向可以纵向课题的角度思考:母汉双语教育与三语外语介入的动态发展的关系是什么?贵州学生在双语教育处于减值模式或过度模式时,通过纵向观察探索转换的关键期比如小升初阶段学生的阶段语言特点,语言和心理影响的认同的发展也很有意义。同时也能解释二语地位,习得顺序,二语的近现率,二语熟练程度,心理语言距离和中介语际语在多语学习系统中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并最终形成门槛阈限理论中的平衡或不平衡的认知状态,对上述因素尤其是心理影响对三语习得的影响也能有较为明确合理的解释。对充分认识贵州减值或过度模式的双语教育的影响也有帮助。
参考文献;
[1]段袁冰.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景观研究——多语研究的新路径[J].湖南社会科学,2016,02:214-217.
[2]吴白音那.三语学习者语言观念、学习策略与成绩相关性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4:97-98+102.
[3]郑红红.新疆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研究[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6,01:98-105.
[4]李增垠.三语习得与二语习得之差异探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122-129.
[5]杨臻.藏族大学生三语习得中的障碍及归因分析——基于生成语法框架下的实证研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142-147.
[6]刘炜.中国民族高等教育领域“民汉外”多语共时教育研究——以中国少数民族语文专业语言教育为考察中心[J].前沿,2016,03:73-79.
[7]杨图雅.蒙古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的成因分析及其教育对策[J].河套学院学报,2016,01:43-46+50.
[8]凌红波.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能力的培养[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01:56-60.
[9]杨吉菲.内蒙古地区蒙古族英语教育的研究现状分析[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6,05:150-152.
[10]邓杏华.壮、汉、英三语环境下的口语迁移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155-160.
作者简介:
李菲(1984-),女,天津人,助教,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少数民族三(多)语习得,三(多)语教育,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参与多项学术课题。中国区多语教育与多语能力研究会会员,国际多语教育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