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创新发展研究

2016-08-23杨雪梅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1

河南社会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城镇化驱动协同

杨雪梅(北京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871)

地方高校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创新发展研究

杨雪梅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1)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地方高校转型在发展理念、利益追求、行动主体、组织平台、实施机制、文化创新等方面都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存在耦合关系。在创新驱动战略下,只有树立产教融合的理念,推进多元参与合作办学,深入开展创新人才交流,完善创新驱动的组织平台,健全“产—学—研—用”合作机制,不断培育创新文化,才能实现地方高校转型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协同,促进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

地方高校;新型城镇化;协同创新;产教融合;发展

一、地方高校转型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创新发展是时代要求和发展趋势

地方高校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创新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创新驱动既是一项战略,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及城镇化建设的一个发展阶段。根据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教授《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的分析模型,国家经济发展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4个阶段[1],“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一个主要特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任何事物、任何梦想只有融入这一改革发展的大潮中,才能彰显和实现其价值。建成世界一流的应用技术型大学体系,实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的战略规划下,也必须回应这一“宏大叙事”,将协同创新作为发展的新契机、新要求和新常态。

地方高校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创新发展是双方发展的趋势。过去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主要是依靠廉价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投入,但这种过度依靠要素驱动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8月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为6.91亿,城镇化率为51.27%,这是城镇常住人口首次超过农村,标志着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也意味着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劳动力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导致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变革及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另一方面,城镇化加速,对人力资本和先进技术的需求加大,高素质劳动者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地方高校千校一面、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脱节等问题,也导致了“用工荒”与“就业难”的双重矛盾。因此,引导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促进创新成果资本化和产业化,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支撑,这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政策文件的精神要求是相统一的。密切地方高校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联系,实现协同创新发展,将促进两者实现共赢的目标。

二、地方高校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创新发展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我国改革发展制定了路线图,也为地方高校转型、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通过对党的十八大报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政策文件的话语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地方高校转型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的耦合点,两者在价值理念、行动主体、实施过程、目标对象等方面都具有紧密的交互关系(参见表1),这为两者的互动合作与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紧密关系,研究思考两者之间的契合,有利于政府决策者、政策执行者、高校管理者和社会参与者明确自身在互动合作中的角色和职能,更好地发挥优势,实现共赢。

(一)地方高校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创新发展的理念基础

地方高校转型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两者在协同创新发展理念上有着高度的契合,即两者都关注“质量”“转变发展方式”和“人的发展”,注重促进内生增长与内涵发展。创新驱动的增长方式不只是解决效率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依靠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激励创新制度等无形要素促进要素的新组合,使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和商业上得到应用和扩散[2]。因此,地方高校转型的创新驱动是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的。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迫切需要回应地方经济社会的实际需求,做到有的放矢。而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从重数量的外延式扩张向重品质的内涵式发展转变 。因此,两者在发展理念上都是要突破既有的思想桎梏和思维方式,互为需求,互为条件,互为动力,树立创新共同体的理念。

(二)地方高校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创新发展的目标基础

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知识的积累、技术的进步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依据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4]。人的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对于经济结构升级和社会进步具有推动作用,高素质人力资本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力量,与技术进步内生化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动机”。地方高校的知识积累和知识创新,能够促进技术创新的内生化,从而成为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部力量。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高等教育的核心职能是人才培养,地方高校转型就是要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并且新型城镇化与地方高校转型及科技创新之间存在必然联系,高素质人才及科技进步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科技创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对城镇化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因此,两者在本质价值追求和最终目标上是高度一致的。

(三)地方高校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创新发展的主体基础

新一轮的地方高校转型是开放的、多元的,就是要求地方高校真正打开校门走出去和引进来,实现开门办学,并且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实现协同发展。因此,地方高校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主体不仅包括本校的师生员工,更需要最大限度地整合地方政府、企业、行业、科研院所以及其他地方高校的力量,形成创新驱动的合力,围绕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目标共同参与合作。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既是地方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所在,也是地方高校的新使命,其创新驱动的主体是一个战略联盟,而非某一个体或者组织。因此,地方高校转型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创新驱动主体是共同的。只有认清这一点,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地方高校转型从系统、联系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设计,才能推动两者的协同以及多元主体的协商合作。

(四)地方高校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创新发展的组织基础

协同创新发展需要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无论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还是地方高校转型,都离不开围绕各类目标、项目等构建的区域创新平台体系的支撑和互动。英国“七姊妹大学”的发展经验在于“与地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使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5]。地方高校转型意味着学校在内部治理机构和外部治理机构上的创新,吸收政府、企业、行业的参与。同时打破原有组织结构和教学体系,重构科研创新机制,建立与产业集群匹配的学科集群,建设“基于协同创新的大学—产业合作平台”[6],克服高校教学科研与企业生产脱节的问题。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创新驱动战略同样需要围绕具体的创新项目构建协同创新中心、科技攻关项目等,特别是为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供科技条件支撑,为地方科技和经济发展服务[7]。因此协同创新的组织平台可以同时为地方高校转型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减少创新成本,并实现资源的最大整合。

(五)地方高校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创新发展的机制基础

大学科学研究承担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同时,大学科学研究还承担着培育人才的重要职能,大学的科研活动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应该而且能够形成“正效循环”效应[8]。协同创新发展体现的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衔接与融合,需要产学研协同,推动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协同,特别需要提高知识创新能力[9]。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走的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路子。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创新驱动也需要产城融合,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城镇化。因此两者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路径中,具有直接和间接的耦合,直接是人才的交流与互动,间接则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链接。

(六)地方高校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创新发展的文化基础

地方高校转型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创新发展的核心是创新文化。当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遇到的最大的障碍是高校自身和社会思想观念上的误区,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不是“降级”和“自贬身价”,而是适应经济结构升级、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服务的迫切需求,是解决“用工荒”与“就业难”这一结构性矛盾的根本出路。因此,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迫切需要全社会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造的观念,需要“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新型城镇化是“有文化记忆的城镇化”,地方高校是地方社会的文化中心,其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与这一目标之间在价值追求上存在高度的一致性。

三、地方高校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创新发展的路径

(一)推动多元创新主体强化产教融合的理念

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有产业支撑,如果没有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就无法为人的城镇化提供就业和发展机会,将导致城镇“空心化”,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大力促进产业发展,并且是建立在高素质劳动者、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基础上的发展。科技创新、技术进步是推动城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动力,当前我国城镇正在进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地方高校的办学服务定位就是面向地方,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是“眼睛向下看”的,是更加“接地气”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国家大力倡导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对这一服务定位的深化要求。因此,在“高质量的城镇化”“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等一系列改革创新的语境下,实际上存在着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就是深化产教融合,通过地方高校转型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质增效”,借助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地方高校转型提供市场化的导向。政府部门、地方高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以及公民个体都是创新驱动战略的具体落实者,必须从思想、思维、观念上牢固树立产教融合的理念,只有思想上的共鸣,才能推进行动上的共同,实现创新发展上的共融。

(二)以利益共同体为目标推进多元参与合作办学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最大的障碍就是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校企合作往往是地方高校一头热,在范围和深度上都难以有所突破。这一矛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校企合作对于企业来说没有利益,企业发展是遵循市场规律的,其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校企合作如果单纯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实训实习机会,对于企业来说是没有动力的。创新具有“加速器”的作用,从城镇化的角度来界定科技进步,突出的是科学的应用,也就是库兹涅茨说的:“标志着现今这个经济时代的重大创新是科学被广泛运用于经济生产领域的问题。”[10]创新驱动型的新型城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区域创新体系完善,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创新人才的聚集和创造性有效发挥,知识创新对产业升级的贡献不断增强。因此,创新驱动型的城镇化至少应该包含两个层面,首先是知识的获取、积累和使用,从而产生出新的成果;其次是创新成果的应用和转化,促进生产力的提升,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而地方高校与行业企业分别是这两个层面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所以,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必须创新合作办学的利益分配机制,找准政府、企业、行业等参与办学主体的利益所在,以扩大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和动力源。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在“应用”上下功夫,针对新型城镇化以及地方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以培养能够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技能人才。

(三)围绕人的核心地位深入开展创新人才交流

创新驱动强调智力资源的重要性,在这一阶段人的智力成为第一生产要素,知识、信息等无形资产成为主要的要素投入[11]。创新驱动不是否定要素的重要作用,而是要以人为核心带动各要素实现集约、高质量发展。创新成果如果没有技术人才的传播与应用,就难以转化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实生产力。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主要定位和任务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将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包括管理能力、服务能力)”[12]。人力资本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学习性和流动性,促进地方高校与城镇之间的人才交流,是推动两者协同发展的纽带。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集聚大量的创新人才,地方高校是应用型人才形成的高地,因此,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以项目为依托,建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实行“人才+项目”的模式,建立校企合作育人、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在培养和使用创新人才方面与市场实现有效对接。同时,完善企业、地方高校以及科研院所人才交流和互聘机制,促进人才流动和共享,引导科技人才向新型城镇化建设一线聚集;在人才评价标准方面,建立以成果转化、科技应用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标准体系,发挥人才溢出效应和最大效能。

(四)通过集团化发展模式搭建创新驱动的组织平台

政府部门、地方高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以及中介组织都是创新的主体,但是长期处于“原子化”存在状态,多种要素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地方创新体系或创新生态系统,开放性、互动性、协同性不足,一方面导致科研创新脱离实际,而另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面临发展瓶颈,出现知识创新、科技创新、技术转化和应用等环节没有有效衔接的问题。一个有机的创新驱动系统应该包括科技创新主体、服务主体、激励机制、协同机制、推广机制等。创新主体和服务主体如何打破组织壁垒,建立系统化的协同组织体系,是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集团化模式是创新驱动可供选择的一条途径,通过教育集团、科技集团等形式,将多元创新和服务主体有机整合在一起,按照优势互补、功能优化、分工协作的原则建立以创新为目标的创新集群及战略联盟,从公共需求出发进行知识、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资源协同,建立一体化的资源共享平台(参见图1),并通过目标协同及过程协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通过区域网络、技术联盟、技术合作和人才流动实现知识转移,使组织创新行为在共同的体制机制引导下,始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跨组织协同创新。

图1 地方高校“科技集团+教育集团”模式图

(注:地方高校通过教育集团、科技集团发挥人才互补优势,以协同创新综合体为平台,打通人才队伍引进、配置和建设界限,建立相应的认定标准、管理办法和评价标准,为人才在地方高校与产业间流通提供组织平台和交流机制。)

(五)让“产—学—研—用”合作机制成为协同创新的突破口

协同创新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实生产力,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带动产业的升级发展。但目前我国创新成果的转化率较低,根据“中国经济年会(2013—2014)”公布的数据,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大量的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应用技术的问题十分突出。地方高校科研项目忽视开放市场及企业生产需求,轻视科技成果应用推广,制约着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是一个将科技与经济融为一体的系统概念,它不仅关注知识创造和技术进步本身,更加注重科技在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活动中的应用及取得的成效。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创新驱动已经从原来封闭的、单个的、技术的创新,向区域合作、生态自组织系统、非技术性创新模式演进。适应于此,须从三个环节入手推动协同创新,即按照知识发现与知识创新、知识与生产需求结合产生新技术、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的创新驱动路线图,促进产业、地方高校、科研院所以“用”为导向,建立协同创新的合作机制,共同为新型城镇建设发展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撑,同时增强地方高校的“应用型”属性。通过这种融合与协同,高技能、高教育水平的科技人员在区域内集聚,注重发挥基础设施、研发平台、高等教育及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促进规模经济、生产要素和科学技术的积累。

(六)在协同创新实践中不断培育创新文化

文化创新是一切变革和创新的思想准备、价值信念和动力源泉。地方高校转型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都是创新性的改革,离不开创新文化的支撑。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都是一种新的思想从形成到得以利用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过程。创新不仅包括制度、技术、管理等创新成果本身,而且贯穿创新和应用的整个过程,因此文化因素在创新驱动战略整个过程中是更深层次的内部驱动力。文化创新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需要在创新中打破既有的文化习惯,从而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打破信息壁垒和人文束缚,使知识、技术、人力等要素流动更加顺畅,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促进地方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及产业集群的自组织合理化发展。跨组织协同首先就是要从创新驱动的目标出发进行目标协同,通过组织文化整合、利益整合,建立一体化的组织文化和价值观,使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成为组织发展的共识,激发组织协同的意愿,实现更高层次的协同。

[1][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534—545.

[2]洪银兴.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J].经济学家,2013,(1):5—9.

[3]辜胜阻,刘江日.城镇化要从“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J].人口研究,2012,(6):3—9.

[4][美]舒尔茨.W.西奥多.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91—95.

[5]别敦荣,时艳芳.英国“七姊妹大学”的成功之道与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13,(1):89.

[6]张豪,丁云龙,杜兰.基于协同创新的大学—产业合作平台集成化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

(8):58—61.

[7]孙庆,王宏起.地方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3):16—17.

[8]钟秉林.推进大学科教融合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2,(5):4—6.

[9]洪银兴.关于创新驱动和协同创新的若干重要概念[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5):5—9.

[10][美]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7.

[11]张来武.论创新驱动发展[J].中国软科学,2013,(1):1—4.

[12]潘懋元.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趋势[J].临沂大学学报,2011,(1):6—10.

责任编辑宋淑芳

G64

A

1007-905X(2016)02-0114-05

2015-12-20

2013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CJY020);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4A880009);2016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重大项目(2016-YYZD-16)

杨雪梅,女,河南滑县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民办高校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城镇化驱动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家乡的城镇化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