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16-08-23周彤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6期
关键词:大众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

周彤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紧密,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适应新时代时代要求,与时俱进,肩负起不断深化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使命。在当前教育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较低,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堪忧,本文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创新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58-0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基于中国国情与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贴近实践,贴近人民群众,并为他们所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与教育内容。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希望,肩负着推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任。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较差,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视角,研究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来的问题,探索有效解决途径,这对于促进大学生青年健康成长,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升教育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观点,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将抽象变为具体,使其能够被广大群众所理解与接收,从而使人民群众掌握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于实践中,研究与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包含两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普及;第二,中国共产党通过社会主义实践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不断进行完善与丰富,并在此过程中,让马克思主义为群众所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在人民群众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所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具体化、生活化与普及化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是人民群众,青年一代占据较大比重。大学生是青年的组成部分,培养当代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念,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尤为迫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因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紧密。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具有计划性与目的性的实践活动,最终目标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并用于指导实际行动,该目标的实现程度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使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教育目标。然而现实情况并不理想,学生对于理论课程的学习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与考试所需,并未从根源上理解该理论。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解决了这一问题,让大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与生活进行关联,让大学生所接受与理解,并能用于实际行动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程度,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理念与思维方式

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对于高校中的大学生来说也不例外,大学生具有自己的个性与价值观,导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系列问题。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话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念与思维方式,发挥较大的启示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是人民群众,其目的是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体现了以大众为本的核心理念。对于高校来说同样如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在教育中,做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特性,改革现有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

(三)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标准与内容的优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标准与内容按照国家教育部统一颁发与实施,反映了教育的目的与要求,具有极强的规范性。然而,在实际实施中,统一的课程标准与内容存在诸多问题,如偏理论轻实践,忽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等。这些问题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鉴于这一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给以较大的启发。马克思主义不是封闭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与完善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为主要内容,在实际教学中要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源头与其特色,对课程标准与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当前教育所需。

(四)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体系。然而,当前的教育方式较为陈旧,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情况下,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掌握程度较差,其实际应用能力更不理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借鉴,在教学方法应进行改革,符合当代大学生所需,与时俱进,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共鸣。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

信仰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部分,对于人格塑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信仰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当代大学生持有的信仰,不仅关乎自身的发展,而且关乎国家的未来与希望。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不乐观,导致大多数学生政治信仰模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奋斗目标持怀疑态度。不少科研机构与学者针对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展开调研,其中中国社科院青年人文社科中心的调研结果显示,16.4%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说不清楚。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弱化,甚至出现多元化信仰倾向。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问题是大学生思想不成熟,辨识力较差,在思想认知上容易出现混乱,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停留在概念层面,导致出现盲目追逐西方的思潮。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欠缺

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内容较为枯燥,教学模式单一,且缺乏深度,除本专业外,课程学习仅限于“两课”或经典著作的教学,并未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与内涵进行深度讲解。这造成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较为浅显,在实际应用方面较差,这不利于在高校内普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的体制问题。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场所是在学校,但是当前学校采用的传统教学方法,不利于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缺乏反馈与实践环节,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展,另外,在教学深度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起源未进行深入教学,与实际生活也未进行关联。这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及。

(三)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主要是由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课教师或辅导员构成。高校授课老师的综合素质决定了教学效果,即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解与实际运用。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信仰,坚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念等。然而从当前情况看,思政老师承担了全校各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通常都是在大教室内完成,人数较多,老师很难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观念,导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较差。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强化信仰

大学生自我教育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挥重要作用。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强化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历史与未来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应及时与老师同学进行沟通,在相互交流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并积极运用该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大学生要能够进行自我约束,通过约束自己的情感、思想与言行,形成正确的信仰。时刻进行自我反省、自我剖析不断清楚认识自身的思想现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警惕西方思想的入侵。

(二)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发挥学生主体性

鉴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存在的不足之处,学校应该改革自身的体制,认识到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不能满足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课堂是教学的主营地,教师主导者,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让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更深层的理解,不再停留在前线的理解水平。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完善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保障。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参差不齐,面对此困境,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提升:第一,学校应完善思政教育者的机构,加强辅导员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第二,定期对思政教育者进行培训,掌握理论最新动态与教育最新理念,开展更有效的教学;第三,教育者要提高自身的能力,主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与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方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生的实际活动融合,解决学生面临的困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

五、结语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紧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发挥重大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马克思主义的普及程度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来自学校体制、学生自身与教育者三方共同努力,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用于指导实际行动。

参考文献:

[1]李昕.当代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考[J].商业文化.2014,(7)

猜你喜欢

大众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大众化时代的内在困境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用大众化方式推进理论大众化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