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观察
2016-08-20马贤哲杨德宝
马贤哲 杨德宝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 450001)
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核心知识点是染色体DNA仅复制一次,细胞连续进行两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有2n变成n。再经过受精作用,雌雄配子体融合,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2n。减数分裂是一个微观、动态、连续的变化过程,如果仅依靠教材中的知识,学生很难理解。本文以小麦幼穗为材料,制作花粉母细胞压片、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从而对减数分裂有个直观的认识。
1材料与方法
1.1 取材与固定 实验材料取自学校周边农田。在小麦孕穗初期,取旗叶距(旗叶与旗下叶的叶耳间的距离)0~4 cm的麦苗,剥离幼穗于卡诺氏固定液(95%乙醇∶冰醋酸=3∶1)中保存。
1.2 制片与观察 ①取出幼穗于清水中漂洗数次,去除固定液;②取幼穗中部的小穗,用解剖针剥离出花粉囊(图1A);③随机挑取2~3个花粉囊置于载玻片上,加入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1]1滴,染色5 min;④在染色过程中用解剖针挤压花粉囊壁,使里面的花粉母细胞释放出来;⑤用解剖针剔除肉眼可见的花粉囊壁,盖上盖玻片;⑥在盖玻片上加盖1~2层吸水纸,左手食指按住盖玻片;右手用铅笔的橡皮端轻轻砸盖玻片数次(切记勿使盖玻片移动),形成单细胞层便于观察。⑦镜检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再转换成高倍镜确定细胞所处的时期,数码相机拍照保存。
2实验结果
2.1 第一次减数分裂 第一次减数分裂持续的时间较长,进行同源染色体配对和基因重组,核的变化复杂,依染色体行为的变化,可以分为以下各小时期。
细线期:减数分裂的开始。此期最显著的特点是染色质开始凝集,染色质纤维折叠,螺旋化,包装成显微镜下可见的细丝状染色体结构。细丝状染色体绕成一团,呈花束状,所以有人也将细线期称为花束期。判断细胞处于此期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在纤维状细丝上出现一系列大小不等的颗粒状结构,称为染色粒(图1B)。
偶线期: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时期。联会初期,同源染色体端粒与核膜相连的接触斑相互靠近并结合,因此显微镜下靠近核膜的染色体增粗较为明显,且与细线期相比,染色体较为松散,位于细胞中央(图1C)。
粗线期:开始于同源染色体配对完成以后。显微镜下可看到染色体随螺旋化的加强而明显缩短变粗,染色体仍相互缠绕在一起并与核膜继续保持接触(图1D)。
双线期:染色体重组阶段结束。显微镜下可看到,染色体与粗线期相比进一步缩短,同源染色体开始分离,但仍保留一些交叉和联系,此时已经可以分清二价体的首尾(图1E)。
终变期:染色体极度缩短,形成“V”型、“X”型棒状染色体,无规则的分散于细胞内(图1F)。
中期Ⅰ:此期最显著的结构是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向细胞中部集中,整齐排列于赤道板上(图1G)。
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开始向两极移动,标志着后期Ⅰ的开始。染色体分为两组,分别到达细胞的两极,染色体数目减半(图1H-J)。
图1 小麦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观察
A 花粉囊;B 细线期;C 偶线期;D 粗线期;E 双线期;F 终变期;G 中期Ⅰ;H 后期Ⅰ(早);I 后期Ⅰ(中);J后期Ⅰ(晚);K 末期Ⅰ;L 胞质分裂Ⅰ;M 前期Ⅱ;N 中期Ⅱ;O 后期Ⅱ;P 末期Ⅱ;Q 胞质分裂Ⅱ;R 不同步分裂
末期Ⅰ:移至两极的染色体的个体性逐渐消失,聚集成不规则的团块,核膜开始重建(图1K)。
胞质分裂Ⅰ:与末期Ⅰ的显著区别是细胞质的中央形成细胞板,显微镜下可看到一条明显的裂痕,一个细胞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次级花粉母细胞,也称二分孢子(图1L)。
2.2 第二次减数分裂 二分孢子形成后,经过短暂的间期,染色体DNA不复制,细胞很快就进行第二次减数分裂。减数分裂Ⅱ的过程与有丝分裂非常相似,即经过分裂前期Ⅱ、中期Ⅱ、后期Ⅱ、末期Ⅱ和胞质分裂Ⅱ等几个过程。
前期Ⅱ:两个子细胞内的染色质重新凝集成“V”型、“X”型染色体(图1M)。
中期Ⅱ:两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中央,两个纺锤体平行排列(图1N)。
后期Ⅱ:姊妹染色单体分离,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图1O)。
末期Ⅱ:染色体去凝集,核膜重建,形成四个子核(图1P)。
胞质分裂Ⅱ:两个子细胞进行胞质分裂,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一个次级花粉母细胞形成两个小孢子。一个花粉母细胞经过两次分裂形成四个小孢子,此期也称四分孢子期(图1Q)。在第二次减数分裂过程中,经常可以观察到不同步分裂现象(图1R),导致该现象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3讨论
小麦是中国北方常见的农作物,学生只需要在小麦孕穗期(清明节前后)取材,材料固定后可长期使用,实验费用低,实验操作相对简单,因此,这个实验非常适合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①取材时间点的把握。观察小麦减数分裂过程,取材时间非常重要,取材时间过早和过晚,都不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取材时按照旗叶距的长短(如分为0 cm、1 cm、2 cm、3 cm、4 cm组)分组固定材料,可以避免错过减数分裂某一个时期[2];②一个整穗不同部位细胞减数分裂时间点的差异。通常一个整穗中部的小穗发育较早,向下和向上发育较晚。如果中部的小穗处于中期Ⅰ,那么向下和向上取材即可能找到前期的分裂相;③压片时勿使盖玻片滑动。可以用左手食指按住盖玻片的一侧来帮助固定,然后再压片。为了避免细胞重叠,可以用铅笔的橡皮头轻轻敲击盖玻片,使细胞分散。观察小麦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既能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又能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