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icco监测在危重烧伤患者早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

2016-08-19肖宏涛田社民魏莹查新建黄红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1期
关键词:烧伤

肖宏涛+田社民+魏莹+查新建+黄红军+李允+杨焕纳+夏成德

【摘要】 目的 研究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在危重烧伤患者早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方法 84例危重烧伤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picco监测,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监测。比较两组液体复苏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 比较观察组复苏前后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GEDVI)的变化。结果 复苏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18.48±5.59)分、HR(98.64±20.69)次/min低于对照组(22.48±5.38)分、(120.59±26.16)次/min(P<0.05), MAP(91.65±17.68)mm Hg(1 mm Hg=0.133 kPa)、CVP(10.49±2.64)mm Hg高于对照组(83.97±17.61)、(8.04±2.05)mm Hg(P<0.05);观察组复苏后EVLWI(5.24±0.94)ml/kg、ITBVI(738.64±125.68)ml/m2、GEDVI(734.61±125.29)ml/m2显著高于复苏前(4.31±1.34)ml/kg、(532.08±65.05)ml/m2、(417.94±92.64)ml/m2(P<0.05)。结论 picco监测技术在危重烧伤患者早期液体复苏中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 picco监测;烧伤;液体复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1.064

严重烧伤后创面大量渗出引起循环血容量减少或血液浓缩, 体液分布异常而导致患者受到侵袭性感染, 严重感染是造成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感染的最突出表现为血流动力学紊乱, 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能改善器官的功能损伤, picco是一种全新的能进行血流动力学准确监测的微创检测技术, 为判断肺水肿程度和心脏负荷状态提供实时资料, 尽早进行picco监测, 进行液体复苏治疗能有效改善危重烧伤患者预后[1, 2]。本次研究选取本院危重烧伤患者84例, 分别采用picco和常规方法监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危重烧伤患者84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2例。观察组中男30例, 女12例, 年龄15~67岁, 平均年龄(41.08±

10.69)岁;对照组中男31例, 女11例, 年龄16~65岁, 平均年龄(40.69±11.12)岁。两组患者的烧伤面积均达到60%~95%,

深度为Ⅱ~Ⅲ度, 均为火焰烧伤。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核, 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监测指导液体管理, 实时监控患者心电指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picco心肺容量监护仪器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行锁骨下或颈内深静脉置管, 置入双腔静脉导管, 连接CVP导联线, 监测患者CVP变化, 测量开始向导管匀速注入无菌生理盐水。

1. 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液体复苏前后APACHEⅡ评分和HR、MAP、CVP变化, APACHEⅡ分值为0~71分, 分数越高病情越严重;②比较观察组复苏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数变化。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液体复苏前后APACHEⅡ评分和HR、MAP、CVP变化比较 观察组液体复苏前APACHEⅡ评分和HR、MAP、CVP分别为(25.55±5.36)分、(143.64±37.28)次/min、

(60.18±12.54)mm Hg、(4.24±1.68)mm Hg, 复苏后分别为(18.48±5.59)分、(98.64±20.69)次/min、(91.65±17.68)mm Hg、(10.49±2.64)mm Hg;对照组液体复苏前分别为(26.15±5.16)分、(142.65±35.68)次/min、(61.65±11.11)mm Hg、(4.31±1.63)mm Hg, 复苏后分别为(22.48±5.38)分、(120.59±26.16)次/min、(83.97±17.61)mm Hg、(8.04±2.05)mm Hg。复苏后观察组APACHE Ⅱ评分和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MAP、CV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 2 观察组复苏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数变化比较 观察组复苏后EVLWI(5.24±0.94)ml/kg、ITBVI(738.64±125.68)ml/m2、GEDVI(734.61±125.29)ml/m2显著高于复苏前(4.31±1.34)ml/kg、(532.08±65.05)ml/m2、(417.94±92.64)ml/m2(P<0.05)。

3 讨论

危重烧伤患者常常合并严重合并症, 直接威胁到自身生命安全, 液体复苏管理是危重烧伤患者治疗的关键, picco监测能够准确反映患者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变化, 为临床提供血流动力学信息[3]。picco监测能为血管活性药物调节提供准确的指标, 患者能在早期进行液体复苏治疗, 恢复各脏器的血液循环功能。有研究表明, 及时的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可令危重烧伤患者死亡率降低26%[4]。

鲁海燕[5]认为治疗严重感染的传统液体复苏方法是大量的液体输注, 而不合理的输注量会对后续治疗带来不良影响, picco监测在复苏过程中能准确的显示相关参数异常, 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精准的参考依据。本次研究结果表明picco监测结果有利于早期准确把握输液速度和补液量, 有效改善机体内血气和炎症状况, 急性肺水肿发生率显著下降, 患者的各项指标逐渐趋于稳定状态, 生命体征更稳定, 病情得到有效缓解, picco的监测对危重烧伤患者的心肺管理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患者早期的循环稳定对组织灌注和器官功能的保护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 picco监测利于危重烧伤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 指标精准, 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伍义, 马月丹, 吴寿坤, 等. PICCO容量性指标在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临床应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1):16-17.

[2] 崔广清, 冒秀宏, 孙卫和, 等. PiCCO 指导重症患者液体管理及临床预后的评价. 东南国防医药, 2015, 18(2):122-126.

[3] 韦妍飞(综述), 曹莉(审校). PiCCO容量指标在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临床应用. 医学综述, 2015, 15(7):1223-1225.

[4] 王华东, 曹文杰, 张民, 等. 早期液体复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 13(25):4929-4931.

[5] 鲁海燕. 早期液体复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25(3):204-206.

[收稿日期:2016-03-17]

猜你喜欢

烧伤
纳米晶体银敷料治疗28例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氯乙酸烟雾吸入损伤中毒鼠肺超微结构改变
三次换药法在小儿头面部烧伤中的临床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全厚皮片移植及大张厚中厚皮移植对烧伤后手外形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
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及心理弹性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影响
应用磺胺嘧啶锌治疗烧伤模型的药效学分析
烧伤患者健康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烧伤后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探讨
曲尼司特防治小儿烧伤瘢痕增生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