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山天仙圣母灵应宝卷》漫录

2016-08-18车锡伦

民间文化论坛 2016年1期
关键词:宝卷娘娘圣母

车锡伦



《泰山天仙圣母灵应宝卷》漫录

车锡伦

本卷是一部以泰山女神为题材的明清民间宗教宝卷,编刊于明末清初。其版本和演唱形式,为研究明清宝卷提供了新资料。其内容描述了民间女神信仰和民间香会的活动,同时又展现了民间宗教家如何把民间女神纳入无生老母宗教信仰体系,宣传民间宗教。

宝卷;泰山女神;女神信仰;民间香会;民间宗教

一、本卷的版本、刊印时间和演唱形式的特点

《泰山天仙圣母灵应宝卷》是一部以泰山女神为描述对象的民间宗教宝卷,a此前已发现以泰山娘娘(天仙圣母碧霞元君)为题材的明清民间宗教宝卷有3部:明嘉靖刊《天仙圣母泰山源流宝卷》、明万历黄天教《灵应泰山娘娘宝卷》、清初南无教《泰山圣母苦海宝卷》。大字经折本,上、下卷二册,二十四品。上、下册封面瓷青纸书签题“泰山天仙圣母灵应宝卷(上、下)”。上卷开卷是瓷青纸泥金印七位娘娘神像,依次为“送生”“催生”“眼光”“泰山”“子孙”“斑疹”“注生”娘娘,每像一页(折),泰山娘娘居中为首;接 “皇图永固,帝道遐昌”“皇帝万岁”“六合清宁,七政顺序”三面龙牌。上、下卷正文卷首题“泰山天仙圣母灵应真经(上、下)”,卷末题“泰山天仙圣母灵应真经(上、下卷)终”。下卷卷末附空白莲花书牌、护法王灵官画像各一页。

上卷正文开题后即“举香赞”:“泰山真经,法界来临,诸佛菩萨降坛中,圣母显金身,眼光普照明,子孙赐儿童,救度众生,做会之家保安宁”。以下称颂菩萨名号,接本卷“缘起”:“泰山真经者,乃圣母化人之经。有人印造,请家宅供敬,获福无量。皆以善信忠孝圣母,威镇泰山,祝国救度大地。善男信女悉归于善”。 “缘起”结束,“信礼常住三宝”、两句七言偈,接白文(散说)“提纲”,简述天仙圣母“根原”,是南海观世音菩萨看到泰山下有毒龙作孽,“发愿救度众生”,临凡人间。后以七言四句偈结束:“六万余言七轴装,无边妙义广含藏。白玉齿边流舍利,红莲舌上放毫光。”

以上是本卷封面、开卷、卷末的情况。有几个问题可做探讨:

(一)本卷的卷名——本卷封面题签《泰山天仙圣母灵应宝卷》是正名,开卷、结卷题“泰山天仙圣母灵应真经”是异名。本卷“香赞”和“缘起”中又称“泰山真经”,是其简名,卷中唱句中也多次唱到“泰山经”。这类简名也出现在有关文献中,如明清查禁“邪教”档案中的审讯口头记录档案。众多的异名、简名,也会出现“异卷同名”的问题,如清咸丰五年(1855)河南开封聚文斋刊线装方册本《灵应泰山娘娘宝卷》,内封和书口题“泰山真经”,与本卷简名相同。初入宝卷的研究者,如不了解宝卷文献的这一特征,便摸不着头脑。

(二)“香赞”“提纲”中提到“做会之家保安宁”,说明本卷是在为信众“做会”时演唱的。“做会宣卷”的形式一直保留到现在,吴方言区的民间宣卷仍然是民众“做会”(又称“做佛事”)的组成部分。做会“请佛”,体现了做会的祈求,所请神道不一,所以本卷将“奉请十方神圣现坐道场(临坛)”放在下面“菩萨发愿品第一”开始,“设坛场手拈香启叩佛神”,请来以观音老母、圣母娘娘为首的众神。

(三)本卷“提纲”结尾四句七言偈,提供了几点信息:“六万余言”指本卷的字数(本卷实际仅三万余字),“七轴装”说明本卷曾有卷轴装,分为七轴。卷轴装是中国古籍的一种装帧形式,唐宋以来佛教经卷(抄本和刊本)多用卷轴装。中国宝卷早期文本留存极少,现存最早的元末明初金碧彩绘抄本《目连救母出离地狱生天宝卷》是包背装。今存明代民间宗教宝卷大量是梵箧装经折本和少量线装方册本,未见卷轴本。此处记载,说明明代民间宗教宝卷亦有卷轴本。卷轴装和经折装印刷(或抄写)相似,但卷轴本制作(托裱、加轴)、展开唱诵和携带不方便,这大概是卷轴装被经折装代替的原因。“白玉齿边流舍利,红莲舌上放毫光”,指演唱本卷的庄严:“舍利”是佛教供奉的圣物,是高僧大德功德智慧的产物;“红莲”在明代后期的民间宗教中代表未来,它们强调了本卷“无边妙义广含藏”。

(四)本卷开卷和卷末均无刻印时间、地点的题识。据其字体和版式鉴定,应刻于明末清初。“缘起”文末“他心宿住,圣心玄鉴”,不避“玄”字讳,应刻于康熙(1662——1722)以前;行文中多抄袭《灵应泰山娘娘宝卷》(本卷编刊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后)的文字,说明它刻印在明万历(1573——1620)之后。本卷编刊于北京地区,故卷中所述泰山圣母进香活动是以“京都”为起点;圣母“出巡三界”就到了行宫“歇马殿”,该处即京东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临运河马驹桥而建泰山娘娘行宫,是北京最早建立的碧霞元君庙。

本卷开卷“缘起”“提纲”之后,即按“品”叙述。明代民间宗教宝卷分品之演唱结构和演唱音乐形式,时贤互相抄袭,均未做详细、准确的解析。笔者在拙著《中国宝卷研究》第二编第四章四“教派宝卷的结构形式”中介绍,其主体形式是继承早期佛教宝卷格式化的说唱构成的演唱段落,在一个演唱段落末尾,另加唱时兴小曲(一般认为是“词、曲”,不确),称作一“品”(或称“分”)。具体说,每品包括(按顺序编号):⑴白文(散说);⑵两句或四句七言偈赞;⑶主体唱段,用七言或十言歌赞体,上下句,长短(双句)不一;⑷长短句偈赞一段;⑸五七言两句或四句偈赞(以上继承早期佛教宝卷);⑹时兴小曲,一般一曲重头联唱二只或四只;⑺个别宝卷在⑹时兴小曲后加唱五或七言偈赞(二句或四句)。每品在宝卷整体结构中既是一个演唱段落(俗称“一份佛”),在内容上又构成一个叙述(或叙事)单元,每品都有品名。

下面对本卷演唱结构和形式做些说明:

(一)本卷所唱时兴小曲曲牌(调)共16种:[金字经](第一、三品)、[金字海底沉](第七品)、[驻云飞](第二品)、[挂金锁](第四品)、[五更挂金锁](第八品)、[傍妆台](第六、二十一品)、[皂罗袍](第七、二十品)、[浪淘沙](第九、二十三品)、[耍孩儿](第十一、十二、二十二品)、[折桂令](第十四品)、[粉红连](第十五品)、[一封书](第十六品)、[驻马厅](第十七品)、[步步姣](第十八品)、[迭落金钱](第十九品)、[寄生草帯金纽丝](第二十三品)。其中[金字海底沉]是[金字经]和[海底沉]两曲的集曲;[五更挂金锁]是用“五更”形式联唱5只[挂金锁];[寄生草帯金纽丝]用北曲“带过曲”形式,轮唱[寄生草][金纽丝]两遍。“无子求子品第二十一”[傍妆台]4只,每曲后接唱七言四句歌赞,反复联唱4次,是宝卷中少见的演唱形式。上述“集曲”“带过曲”和“五更联唱”等形式,大致是在明万历后期的宝卷中才出现。其中五更联唱的形式,为清及近现代以叙事为主的民间宝卷继承下来,几乎是每部宝卷中的“贤人”(正面主要人物)在遭遇艰难时必唱的抒情唱段(用第一人称)。

(二)明末民间宗教宝卷出现的“打唱莲花落”,一般唱二三十句(双句),如《销释白衣观音送婴儿下生宝卷》《清源妙道二郎开山宝卷》。本卷“参禅莲花落品第十三”的唱词以“虔诚同打莲花落,来踪去路说分名”开唱,末有“莲花起来莲花落,莲花改作念佛音”,说明这种“打唱莲花”是宣卷人同听众“同打”——一起唱。这种唱法在当代江苏靖江做会讲经中有完整的保留。用佛教呗器手铃和木鱼伴奏,佛头领唱,全体听众合唱(和佛),曲调轻松活泼。它是靖江做会讲经中最受听众欢迎的演唱形式。

(三)本卷品名,也有的放在(1)白文前,有的放在(6)时兴小曲前。将品名放在(6)“时兴小曲”前,实际上将宝卷的叙述(叙事)结构上的一个段落割裂开了。如上卷“国王怒贬公主品第五”,以(1)白文 “却说”开始,如品题所示,述公主坚持修行学道,国王怒将公主贬在寒宫。后面“公主修行品第六”开始联唱[傍妆台]2曲,仍是简要重复上述情节,接下去的(1)白文“却说”开始,才是叙述公主在寒宫修行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在宣卷中并不唱品名,它只是宝卷文本的段落标志,研究者应当注意到这种实际情况。

(四)本卷结构形式也有一些问题,如,品序错简,上卷末“圣母放花品第十四”,下卷首又有“国王加封元君号品第十四”,并以此顺序编下去;下卷“神明察照善恶品”误作“第二十一”;在多数品的(6)“时兴小曲”后加(7)七言偈赞,有的段落则没有;有些品没有唱时兴小曲,有些品中缺其它偈赞。上述情况出现的原因,笔者认为是宝卷口头编唱者的演唱实践,同记录整理文本之间的矛盾所致。口头演唱宝卷每次可以有详有略,这种情况当代民间宣卷仍如此。本卷记录整理者文化水平不高,刊印本不仅有许多错别字,也多处有文句、文词不通;在演唱结构和形式上,既表现出演唱者口头演唱形式的多样性,也出现许多残缺不全、杂凑成文的现象。

二、本卷描述的民间女神信仰和民间香会活动

本卷以泰山圣母出身和到泰山修行的故事为纲,铺开全卷,主要故事情节如下:

佛祖在灵山会上讲说佛法,言:世界之中须弥山为大,此山乃太上老君所坐之处。四大名山(峨眉山、洛伽山、五台山、九华山)俱在此山之下,中有五岳(东岳泰山、南岳恒山、西岳华山、北岳衡山、中岳嵩山)永镇天下。南海观音菩萨在洛(珞)伽山紫竹林与善财龙女讲经说法,忽见东方五道黑气充满乾坤,震动山岳,遥观乃东岳泰山下有毒龙五百余条,意将泰山恍倒,变作汪洋大海,众生遭水劫。佛牒传到珞伽山,仰大士速降凡尘,亲到泰山,永镇毒龙。灵山众菩萨、天龙八部等众神都来送行。

时四月十八日,西国降至国王与苏国母在万花园玩花,见红光缭绕,天乐声声,异香遍园,国母满腹痛疼,回宫生下一女。君皇喜之不尽,起名安龙公主。公主三岁吃素,十四岁参禅修行。国王与国母商议,为安龙公主招驸马。公主跪求父王,愿修行学道,不受享荣华。国王大怒,去掉公主冠冕,贬在寒宫,差十位老宫女看守。公主在寒宫继续修行,宫女众人劝公主招驸马,个个嘴眼歪斜,奏于国王:寒宫内出了妖精。国王瞒着娘娘,火烧寒宫。灵山世尊知菩萨有难,差天王、金刚、护法诸神救助,公主乘上金毛狮子,云行到三千里外。一老人指引她到意猿山小洞安身。公主在洞中受魔,有王灵官护佑。山神、土地、五道呈报三官大帝,三官转申上帝。上帝命雷部神将护送公主到泰山桃花洞。公主在桃花洞继续修行,土地催猿猴献果,鹿女相伴。公主苦修十二载,自思难脱“四大”,舍身跳下山涧,真性归空。三官报奏上帝,上帝差金星前往泰山,敕封“天仙玉女”,并赐龙凤珠冠、辇舆銮驾等,掌管人间善恶,永镇毒龙。众神庆贺,将桃花洞改作金光殿,封王灵官为护道都元帅巡山太尉,山下设立森罗宝殿,立一十八狱七十二司。

国王焚烧寒宫后,不见公主踪迹。国母痛哭公主,震地惊天。圣母修行封神后在泰山思母,赞叹众生弃恶行善。忽闻功曹来报,降至国王被西国魔兵困住,祈祷天地求救。圣母闻听父王受困,点神兵到西国,放出金光,魔兵四下逃奔,圣母现云中。国王得胜回宫,君臣庆贺,回想云中所见似安龙公主。众官请国王降旨封神,国王对天焚香,加封“护国天仙圣母碧霞元君,各州县俱盖行宫,颁行天下”。

圣母坐泰山,慧照、广嗣两位娘娘参拜。圣母问执掌眼光的慧照出身。眼光回奏,乃纣王姜皇后。纣王无道,宠信妲姬,酷害忠良。因直言苦谏,被挖出二目,炮烙双手丧命。上帝垂恩,玉皇加封为急(慧)照元君,掌管人间眼光七十二症。圣母又问广嗣娘娘善抚幼嗣执掌子孙,因何修成?娘娘细奏,乃西岐文王皇后,抚育教训百子有方,上帝封为子孙广嗣元君。

圣母与二位娘娘亲自出巡三界,照察人间善恶。回驾泰山,念众生作孽深重,建“九莲圣会”。

京都张善人、妻董氏一家向善,无子嗣。诚信造请泰山天仙、眼光、子孙三位娘娘金像、一对银娃娃在家,焚香礼拜顶上娘娘求一子。又有金员外妻沈氏自绣袍旛,发愿求一女。京都灶王、土地、城隍呈奏,圣母令金童玉女下凡为张、金两家儿、女,同年同月日生。两家儿女十五岁,到泰山进香还愿。出了京都,一路串州过县到王家店相遇,结为亲家,同心发善,同到泰山还愿。圣母千灵万应,惊动天下众生进香随会,护国保民,风调雨顺。

上述五百毒龙恍倒泰山和眼光、子孙娘娘的出身故事,来自民间叙事文学。泰山圣母出身和修行故事,则模仿汉传佛教妙庄王三公主妙善出家修行、自割手眼救父成道为观世音菩萨的传说。这一传说最早见北宋元符二年(1099)经蒋之奇编辑整理的汝州宝应县(今河南平顶山市宝应县)香山寺《大悲菩萨传碑》,明代初年已被改编为《香山宝卷》,明代万历年间出现白话小说《观音出身南海记》和传奇剧本《观音修行香山记》。综合本卷故事,它所塑造的泰山圣母,既是一位民间信仰的俗神,同时吸收了佛、道元素,由民间俗神变成一位民间宗教的女神。后者,将在下一节论述,本节主要从民间信仰的角度来谈。

泰山女神信仰的来源,笔者早在1991年发表的《泰山女神的神话、信仰和宗教》文中便提出肇始于原始社会的始祖女神崇拜。进入父系社会,特别是进入宗法制的专制社会后,泰山已经成为国家祭祀“昊天上帝”的圣地,自然不会让一位女神来做山神爷。但是民间的泰山女神信仰一直存在,历史文献中也不时露出蛛丝马迹。a这一观念最早是何思敬《读妙峰山进香专号》(载顾颉刚编《妙峰山》,广州中山大学民俗学会,1931年)提出来的。拙文见《泰山研究论丛》第二辑,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1年。修改后收入拙著《中国宝卷研究》,第433——449页。

各个民族的始祖女神都是生育之神。本卷开卷以泰山娘娘为首和她衍生出来的六位娘娘:其中“送生”“催生”“子孙”“注生”都与生育有关;“斑疹”俗称“出痘”,是过去儿童生命历程中难过的一关;“眼光”主眼疾,也是过去常见而且难治疗的疾病。这些都是家族延续、兴旺的关键。开卷的“香赞”也特别提出了泰山圣母、眼光、子孙三位娘娘。在“菩萨发愿品第一” 开始设坛 “十炷香”所请诸神,除了观音老母、圣母娘娘为首的七位娘娘,第九、十炷香还清来“乳母奶母”“陪姑娘娘”,此后才请三官大帝等男性神。说明本卷突出女神信仰。泰山娘娘(圣母)等众位娘娘,在民众的信仰祈求中,主要是为了保佑子孙兴旺。

卷中对女神信仰的阐释,带了时代的色彩。在开卷“缘起”中即说明本卷的宗旨是“善信奉行,诸恶莫作”,“有人印造,请家宅供敬,获福无量,皆以善信忠孝”。“善信忠孝”是维护宗法制社会稳定、和谐的基本伦理道德。安龙公主修行得道为“天山圣母”的故事体现出来,也是卷中一再描绘泰山圣母和子孙、眼光等娘娘施恩于信众的道德标准。如眼光娘娘说:“若是世间男女善,眼不昏花二目明。假若男子无徒辈,冲犯三光邪看人,其心不善罚害眼,暴发火眼目难睁。不敬天地逆父母,云翳攀睛怒肉生。瞅公骂婆眼边烂,欺压夫主眼生疔。……信心男女回心善,忐忑神佛点金灯。改恶回善礼三宝,眼中浮云立时清。黑白分明云翳散,二目生光分外明”。 (“圣母受封品第十五”)

卷中不仅对信众提出道德要求,同时也对信众许以祈求可得到的善果:“有甚么不全的心中之事,禀圣母显灵圣随愿随心”,第一是“为父母宣真经父母安乐,现增福身康健寿享遐龄”,以下是“为儿女”“为过愆”“为无嗣”“为胎产”“为斑疹”“为还愿”“为功名”“为疾病”“为词讼”“为买卖”“为延生”“为出行”“为先亡”等等。(“圣母出巡品第十八”)这些都是以家庭、家族为核心的平民社会可遇到的各种生活和社会问题,祈求泰山圣母都可以“随愿随心”。

明代对泰山女神的崇信和祭祀,主要为两个层次:一是皇家,主要是后妃们,为女神修庙立碑,派官吏(主要是内臣太监)到泰山朝拜祭祀。万历、崇祯皇帝甚至把生母封为“菩萨”送到泰山,陪祀碧霞元君。他们对泰山圣母的祈求,主要也是为了求子嗣,保“江山”。另一个层面是广大民众,如上所述,它解决现实社会中困扰民众的种种问题,而通过群众性的民众信仰组织“香会”或个人的“朝山进香”活动来进行。在明代中叶以后,为泰山圣母进香的香会组织已经遍布北直(河北)、山东、河南和江苏等地区。本卷下卷多处提到的“会”,就是“香会”。如“神明察照善恶品第二十一”述董善人妻“一日从聚金会转回家”,这“聚金会”便是香会会众定期的“会茶”。会茶主要是“积聚钱粮”,筹备香会“进香”的香资、香税和进香过程中的各种费用,所以又称“聚金会”。一个香会的一次进香活动,往往筹备数年。

本卷“许愿还原泰山进香品第二十二”最后几品,详细描写了京都张、金两“善人”求得子、女后,到泰山进香还愿的活动(富裕人家还愿,可单独进行)。进香的过程、对泰山庙宇的描述等等。其中写到张善人求子还愿,打造了一对“银娃娃”到泰山顶献给三位娘娘,这种做法延续到近代,此处可能是见于文献的最早记载。关于“香税”的描述,也可做为民间的历史文献参考:“朱太祖朝泰山御驾亲征,立红门卦(挂)号税脂粉钱两”;“等山岭径上走红门挂号”,“回香亭讨脚力回山下盘,顺沟岸往下走红门销号”;“普天下府州县进香随会,报名钱收将来进与朝廷”。“脂粉钱”之说,现代仍在泰山地区民间流传。

三、民间宗教家如何利用民间女神纳入无生老母信仰体系宣传宗教

研究泰山宗教,一般都把泰山女神作为道教的尊神。宋代民间泰山女神信仰已经很普遍,所以才有宋真宗为泰山“玉女”修庙作“记”的事;a见(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90《郊社考》23“杂祠淫词”;又,《玉海》卷28“祥符东封圣制”引北宋晏殊《东封圣制颂序》也记载,宋真宗封禅泰山曾“有玉女石像之‘记’”。此“记”文今不存。金元时期,女神已被北中国各民族民众信仰。女神被道教“拉”去,是元代的事。为了摆平女神同已为官方肯定的泰山神东岳大帝的关系,将她说成是东岳大帝的女儿,b见(元)秦子晋编《新编连相搜神记》,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0年。甚至将她嫁给道教茅山派祖师大茅真君茅盈。c见(明)徐道《历代神仙通鉴》卷8“大茅君泰山获偶”。明代以来,民间盛行女神崇拜。成化年间在(1465——1487)政府查办山西“邪教”(白莲教)案,查获的经卷中便有《玄娘圣母亲书》《玄娘圣母经》等。d(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32。参见李世瑜《宝卷综录》(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收校点本。大概在嘉靖年间,民间宗教家终于在始祖女神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位创世女神“无生老母”,e关于无生老母出现在民间宗教经卷中的时间,研究者仍有分歧。笔者简单的考述,见拙著《中国宝卷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2页注释[2]。并吸收了佛、道教元素,建立起“无生老母、真空家乡”“三阳三劫”“收圆(还原)结果”等一整套信仰体系。许多民间信仰的女神(泰山女神为其一),也被纳入这一体系。所以,出现在本卷中的泰山圣母绝非道教的尊神,那些随手请来的佛、道众神,也都按照编者的信仰理念做了应手的安排。

将泰山女神设为佛教观世音菩萨下凡,护国佑民,永镇泰山,自然抬高了女神的神格。她奉“佛牒”下凡,“金刚祖圆觉祖来送老母,金揭谛银揭谛也送无生”“有文殊共普贤来送无生”,“又不知到何日才得还原”。(“大士临凡品第三”)这里已经暗示观音菩萨下凡的安龙公主,就是无生老母。她十四岁即“看经通玄”“参透无生,去赴龙华会”。她在泰山修道成功,由道教的尊神三官大帝奏请上帝,由“上帝敕封天仙玉女”,“永镇泰山”。(“公主泰山成道品第九”)接着,卷中直接道出,她就是“无生老母落凡间,千变万化度贤良”。(“圣母受封品第十一”)所以,也就不必再考虑摆平同东岳大帝的关系,她就是“辖都天管三界泰山圣母,上管着天宫里一切群仙,中管着兜率天天曹圣众,下管着幽冥鬼十万八千,辖天齐(东岳大帝)管十王监察善恶”。a“辖天齐管十王”之语,抄自《灵应泰山娘娘宝卷》“初展泰山宝卷品第一”。(“圣母思母品第十二”)

卷中使用了不少佛、道教资料来包装。开卷就请佛祖来“说法”,但佛说宇宙的中心须弥山却是道教“太上老君所坐之处”。泰山圣母同地藏菩萨商议,为众生“销释过犯赦罪衍”的“九莲圣会”,由圣母“传旨请东岳天齐仁圣大帝临坛,北极酆都大帝点名,十殿慈王掌案,随设七十五司、三十六曹,鬼王夜叉、判官鬼使、牛头马面集聚山下”。圣母另升牒“礼请世尊,佛旨已下,合行销释怨愆、解厄赦罪”。(“圣母泰山启建圣会第十九”)民间宗教家诸如此类的附会,佛、道教都不会承认,他们也无须佛道承认。

本卷不是专门阐释某教派教义和修持的民间宗教宝卷,它所属的民间宗教教派尚需考证。卷中直接提到“无生老母”仅一处,但从卷中安龙公主在宫中修道和在泰山修炼成泰山圣母的叙述中,一再强调了修炼内丹的功夫,可见这是一个外佛内道的民间教派。如,述安龙公主在宫中修炼:“安龙公主每日不放意,运转禅机,要把阎浮弃。九转还宫,黄庭安身位。白虎青龙,婴儿相合配。火内生莲,运转花池内。卷起珠帘,魔王不敢入,背走三关,要到安养地。才显修行磨净尘劳,是归向无为。安身立了命,参透玄虚,方知西来意。参拜无生,去赴龙华会。”(“皇宫降生公主品第四”[挂金锁]三)安龙公主在泰山桃花洞修炼:“锁心猿拴意马六门谨(紧)闭,调阴阳炼水火一处交参。卷珠帘运莲池甘露圣水,洗六尘十八返返本还源。把青龙共白虎押在左右,长黄芽生戊己锻炼灵丹。用九九转黄庭三花聚顶,产灵胎见了性五气朝元。炼婴儿和姹女归赴一处,凡合圣圣合凡一体同观”。(“公主泰山成道品第九”)而安龙公主修成泰山圣母后“普传大道”:“圣老母普传大道,男共女铅汞相交,无为体上盖金桥,失迷众生不能到。人人有醒,凡圣相交,清风明月,上下盘绕,一呼吸运转玄中妙。”“圣娘娘金光普照,度婴儿才出波涛,翻来复去几千糟,今生才遇着修行道。修成欢喜,无烦无恼,实时跟定,休要忘了,至今指破玄关窍。” (“神明察照善恶品第二十”[皂罗袍]一、二)

本卷主要宣传对象是信仰泰山圣母的香会信众。民间宗教家正是利用香会组织和香会会众对泰山圣母进香礼拜的行动,偷梁换柱,将泰山圣母嫁接到无生老母身上,组织和发展“道友”;通过信众对泰山圣母的崇拜,“去恶迁善、趋吉避凶”的祈求,利用信众喜爱的说唱形式,反复不断地演唱宣扬,不知不觉地使之接受无生老母信仰和修持仪轨的宣传,达到卷末“十报歌”的最后两报所唱:“报道友平心立会,报男女不脱会场”,“同证八十一劫,龙华(会)永团圆”(本卷结束语)。

车锡伦:《民间信仰与民间文学——车锡伦自选集》,台北:博扬文化公司,2009年。

车锡伦:《中国宝卷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车锡伦:《信仰教化娱乐——中国宝卷研究及其他》,台北:学生书局,2002年。

[责任编辑:马海燕]

I207.7

A

1008-7214(2016)01-0092-07

车锡伦,扬州大学中国俗文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研究员。

猜你喜欢

宝卷娘娘圣母
一线光阴入洞中
维多利亚圣母修道院
清末民国文益书局石印宝卷始末*
圣母大学:Fighting Irish
——战斗的圣母人
《香山宝卷》在越南的传播及流变
娘娘与唐宋的“恩爱”日常
南京图书馆藏珍贵宝卷掠影
夸张『娘娘』
酒泉宝卷:枯萎的莲花寥落的梵音
印度 圣母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