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自我认知的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心理机制研究

2016-08-17邓翔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心理机制网络道德自我认知

邓翔

摘 要: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全面推动了我国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在互联网的普及作用下,网络时代已经到来。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期的青年一代,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网络的最大用户群体。然而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认知的成熟度和理性化尚未定型,全球一体化进程又加大了网络当中多元文化的冲击力度,由此造成的网络环境下的多元化思潮则极其容易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致使大学生产生各种迷茫与困惑。以此为出发点,基于当代大学生自我认知视角解析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心理认知与困惑,进而提出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策略建议,以期为更多学者进一步深化此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自我认知;大学生;网络道德;心理机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7-0088-03

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促进着网络技术水平的提升,时至今日,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在信息化时代环境下,人们的生存方式实现了虚拟化,由此所引发的各种伦理道德问题成为了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网络,作为一种新科技景观,全面颠覆了传统时期的人际交往模式,尤其是在全球化发展的作用下,人人都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体,各种思想文化的发展态势呈现出明显的不可控性。当代大学生具有着新时代青年的特点,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极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也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接触网络的机会,同时互联网也凭借着其特有的优势不断提升着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然而随着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深化,网络传播与网络成瘾等等一系列问题随之出现,对大学生的思想认知与道德意识产生着极其多元化的影响,致使一些大学生网络道德出现危机。自我认知理论所强调的重点在于引发个体对自我的一种积极觉知与思考,能够通过自我概念的形成强化自我认同,从而更有效地排除过多的外界干扰,从此视角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心理机制,有利于更好地唤醒大学生的主体道德意识,最终实现网络道德水平的提升,具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自我认知理论概述

自我认知理论最初源于實用主义哲学领域,该理论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主我”和“宾我”,前者所指的是人们在自我认识过程中整个的心理过程,包括思维、记忆与知觉等[1];而后者则是立足于客观视角下对自己进行思考与感觉的过程。正是经由以上两个部分的综合作用,促进了人们对自己的看法与认知的生成,逐渐强化了人们的自我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陆续有学者提出过各种新的理论,包括“境像自我”理论以及“本我”理论等等,通过总结之后,笔者认为自我认知可以概括为个体在社会生活的成长过程中,通过对自身的观察逐渐形成的一种自我的认知与评价。

二、基于自我认知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深入与我国社会的发展,道德教育改革进程亦在不断加速,近些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越发明显,由此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点。网络道德教育是宏观道德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内容来看,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形象的塑造实为重要内容之一。

首先,网络的开放性特点决定了道德意识的多元化碰撞。网络环境同现实环境之间最明显的差异即在于其巨大的开放性特征,在网络中,大学生实现了身份的“自由”,面对网络环境下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大学生作为主体能够将自身定位随意转换,虽然对于自我的发展而言具有着一定的优势,但亦有可能同现实定位分离,使大学生的道德意识飘忽不定[2]。

其次,网络的虚拟化特点决定了道德行为的随意化发展。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特征已无须赘述,其中的所有交往主体均隔着网络面纱,同时网络的虚拟性又并非虚无,而是在科技构造的虚拟环境中所带给人们的一种非实在的体验,其功能的真实性毋庸置疑。在此环境下,大学生势必会出于多方面原因而对自身的真实身份进行隐瞒,在各种交流过程中直接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自我”的不真实境况也就成为了一种趋势。

最后,网络的自由性特点决定了道德认知的差异化提升。网络环境为人们创设了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有效地提升了人们的参与性,传统时期主体意志的中心化被消除,平等而自由的主体交往取而代之,无论现实生活中是何种身份与何种地位,在网络当中发表言论的自由度是平等的[3]。这种自我的隐蔽性直接推动着网络道德认知差异性的提升,使一些人可以无视传统道德伦理束缚而畅享网络的无边“自由”。

综合以上几方面来看,网络凭借其开放性和不可控的特点,为主体思想言论的自由发挥提供了舞台,对于由此而生成的道德意识的无尽扩散,依靠法律与行政体制进行约束必然具有着较大的局限性,大学生作为网络规模最大的用户群体,只有加强自我认知,实现道德自律,才是引导网络道德正向发展的最有效之举。

三、基于自我认知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困境

互联网的普及,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增添了无数新的色彩,多元文化的碰撞以及大数据的优势为当代大学生信息获取开辟了无限广阔的渠道,提供了丰厚的资源,不可否认,大学生良好的自我认知有助于使其在网络中引导正向价值观的发展进而树立良好的道德旗帜,不仅有利于借网络优势促进人格的健康与自我意志的提升,更有利于通过对自我的客观评价而形成对自我价值的正视。而与此同时,一旦大学生自我认知缺失,则亦有可能引发网络道德危机,其困境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自我同一性弱化导致网络道德标准失衡

自我认知理论认为,自我概念的心理作用具有着保持个体内在同一性的功能。在现实环境下,人们对于自我逐渐形成了一种认知,具有着完整的且统一的自我,人们能够在各种场景中精准地定位出自身的身份角色,进而展现出最真实的一面。然而,网络环境的特点决定了其极具隐蔽性,多中心化发展直接加大了网络当中多元文化之间相互碰撞的力度[4]。对于大学生来说,能够在虚拟的网络信息当中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不断切换角色,由此成就了网络当中个体的多面性。如此,大学生经由在现实同虚拟环境下的不断转换,很难实现良好的对接,“真实的自我”和“虚拟的自我”之间的矛盾必然会被不同程度激化,这种自我同一性也就随之弱化,即在现实中分不清自己。最终也就会失去对正向价值与标准的精确判断,使道德认知无处扎根,只能追随网络多元思潮的“大流”,使价值观偏离,道德标准失衡。

2公共自我意识衰弱导致网络道德行为失范

大学生身处现实社会,自我认知不仅包括个体性的自我意识,同时还包括源自于公共层面的自我意识。互联网为大学生架构起了一个便利的人际交往平台,在此过程中公共性自我意识的衰减已经被诸多研究所确认,与此同时,网络化的交流也筛除掉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各种线索,使人们的注意力被过多地放在文本本身,如此一来,社会的准则也就因此而被淡化。在网络中,大学生可以针对所有新闻进行各种评论,也可以以各种攻击性语言发泄对于一件事的不满,所发表的言论或者所承诺的语言并不需要去承担任何责任,道德的他律性顺势被弱化,大学生公共自我意识也随之衰弱[5]。长此以往,大学生便可能对一些社会规则视而不见,从而为道德行为失范埋下伏笔。

3自我价值的非理性化判定导致网络道德意识淡漠

人类价值观的发展源于人类的理性,从人类自我意识出现的那一刻起,人们就开始以价值观衡量自我并对自我进行评判,一旦自我的价值得到确立,人们便会从主观层面生成一种内在的自信。网络环境作为一个虚拟化社会,也同样存在着这种意识层面的自我价值判定,区别仅在于相对于现实社会来讲,网络社会对于自我的塑造更加理想化。比如大学生在网络中可以对自己的名字、生活背景、学历状况、职业发展等等信息进行虚构,对自身形象的塑造可以排除掉所有的不利信息,直接将有利信息为我所用。这样的现象,也就更容易将大学生带到理想的自我境界当中,一旦回归现实,则直接同网络社会对比出巨大的落差。如此,大学生也就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对现实生活生成强烈的不满,轻者抵触情绪激增,重者甚至将可能产生绝望的心理,道德意识的强化也就难以实现。

4个人功利主义膨胀导致网络道德情感危机

当前,奢靡主义、拜金主义等现象已经成为了热点,更成为了网络热词,在现实生活条件有限的前提下,大学生个人功利主义意识在网络中更是被不断刺激。一方面,各类网站的商业化运作直接“呼唤”着大学生对物化社会欲望的觉醒,各种流行化、低俗化的信息内容极容易对大学生的认知产生错误的引导,使大学生误入非自主的欲望消费当中;另一方面,网络文化已经发展至后现代,冗杂多元化的网络信息中充斥着各种不切实际的“梦想宣教”,同时将现实社会当中的物质与财富无尽扩大,比如各种网络热词如“白富美”“高富帅”等等,对于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强烈的刺激,这种对于享乐主义的宣扬,直接将大学生自我认知定位在了偏差的位置,使大学生形成了“崇钱媚贵”心态,财富成为了眼中的一切,致使道德情感陷入危机[6]。

四、基于自我认知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心理机制强化策略高校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主体,除了应做好基本的理论知识传授之外,更应当与时俱进迎合教育改革的形势,做好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并結合互联网的优势,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自我认知进行强化,通过积极的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强化网络道德标准意识。笔者认为,应侧重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1通过自我同一性的强化塑造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人格

首先,高校应当建立并完善大学生网络教育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以自我认知教育作为辅助,引导大学生正视当前网络的虚拟性特征。与此同时,高校网络教育以往的主要内容主要针对于网络犯罪等方面,笔者认为还应当结合当前的互联网形势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中虚拟自我的认识程度。具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对大学生上网情况进行全面统计,包括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偏好等,引导大学生认清现实与网络的虚拟关系,使大学生明确网络虚拟性特征的体验性,在现实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其次,网络对大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对于大学生在网络中虚拟自我的形成,高校应当给予积极的支持,即扶植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形成健康的虚拟自我,对于大学生良好的网络行为给予鼓励和支持;再次,要结合网络特征做好对大学生的伦理观与价值观教育。只有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现实和虚拟之间的差异,才能逐渐形成自我同一性人格,最终实现良好的网络道德人格。

2唤醒大学生公共自我意识约束网络道德行为

结合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根源即在于大学生公共自我意识的沉睡,为了有效杜绝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则需要唤醒大学生的公共自我意识,只有使大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行为在网络当中的作用,才能使大学生走出对自我隐匿性的偏执,从而形成自主的规范化约束。对此,笔者认为高校应当重点做好网络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使大学生不断提升责任意识,通过责任意识规制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与此同时,在宏观层面还需要社会履行好相应的职责,通过法律法规对一些具有恶劣影响的不良网络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净化网络环境。除此之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及时跟进大学生的上网行为,并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一旦发现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具有着严重的倾向性问题,则需要通过有效的教育引导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若有必要可适当放大态势,通过教育和处罚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以避免大学生走入歧途[7]。

3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评价体系以强化网络道德意识

大学生自我认知的觉醒最明显的体现在于自我评价意识,因此高校应当对大学生进行充分的教育,引导大学生逐渐建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评价体系,通过强化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来提升网络道德意识,从而形成一种内化的自觉。一方面,高校应当积极开展各类社会活动,为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并借此丰富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活动的标准则需要以能够满足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主,不仅能够有效扩展大学生的视野,更能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找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的自我观念,教师不应给予随意的否定和贬低,大学生对于他人的评价以及对各种事物的态度均是成长历程中的必经阶段。因此,教师应照顾到学生的自尊心,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人格。

4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夯实大学生的自控能力

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于大学生的自控能力,这种能力既包括对责任意识的控制能力,同时也包括其对情绪的控制能力。社会信息化发展至今,网络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加之全球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深入,多元文化的相互冲击与融合态势已势不可当,大学生思潮导向的多元化似乎成为了大势所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接触网络过程中所导致的自控能力弱化不容忽视。对此,高校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不断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实现自控能力的强化,如此才能使大学生更好地排除负面信息的干扰,不至于在混杂的网络中迷失自我。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网络时代,互联网成为了人们学习与生活的必需品,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的最大使用群体,极易因自我认知的弱化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网络道德心理机制失衡。高校作为大学生的教育主体,只有充分正视现存的问题,才能通过行之有效的教育强化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从而使其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为网络文化环境的创优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顺求.论大学生网络德育方法的路径选择——基于道德认知与商谈伦理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4,(4):101—104.

[2]郭中然,姜国俊.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干预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4,(5):150—153.

[3]杨继平,王兴超,高玲.道德推脱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3):311—318.

[4]周鸣鸣.当代大学生品德心理与品德教育现状的调查[J].青年研究,1999,(11).

[5]哈尔拉漠夫.教育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353.

[6]田东代,等.德育过程中大学生的自我教育[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8,(3).

[7]孙世民,陈先华.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与自我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0,(3).

(责任编辑:侯秀梅)

猜你喜欢

心理机制网络道德自我认知
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具”角度看国内外校服的变革
新媒体形势下网络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大学生悦纳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大学生自我认识偏差和整合分析
试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