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高等院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优化改革

2016-08-17李俊张青任悦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

李俊 张青 任悦

摘 要:本科院校专业实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能够更好地培养出科学素养和实践技能更强的毕业生。就目前本科院校专业实践的各个环节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一些关于本科院校专业实践环节优化和改革的方法。

关键词: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7-0057-03

1 本科院校工科专业实践的现状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的企事业单位对高等院校毕业的人才的数量以及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能迅速接受新事物的创新型人才变得越来越有优势。本科院校的学生会经过四年的理论和实践培养,最后进入工作岗位。在这四年中,学校和学院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理论教学从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着手,实践教学则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1]。实践育人指的是将本科院校的学生的教育和实践结合到一起,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2]。

发达国家在专业教育中,十分注重结合自身实际设置灵活的与社会结合紧密的专业,为了提升学生在工程方面的创新及实践能力,并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具体知识,而是用启发式、探究法和主动式等教学方法,培养他们具有独立学习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我国本科专业教育还停留在以培养学术型/理论型人才为目标的层面上,没有很好以结合自身实际设置灵活的与社会紧密结合的培养目标。在教学中,基础课程一般会在前两年的课堂上讲授,专业课则会安排在后两年,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了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结果是事倍功半。普通本科高等院学生的实习绝大多数都停留在观摩的层面,并不能参与实际的生产实践。虽然学校也会为学生提供各类实验机会,但是在实践中都大打折扣,实验多为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很难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4]。

2 本科院校专业实践存在的问题

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人才才是企事业单位需要的。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拥有扎实的实践技能则是基本的要求[5]。而目前,国内在本科院校专业实践教学中还存在诸多不足。

2.1 对实习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由于 实习教学投资较大,且管理的难度也较大,普通本科高等院通过“重理论、轻实践”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满足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企业普遍反映大学生新员工的实践能力较差。这也充分表明大学生在实践教育环节存在严重的教育缺失[6]。

2.2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明显不足

虽然近几年,全国各个本科高等院校均着力于打造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但是打造的这些实践教学基地相对于在校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并且校内的实践基地很难做到与社会生产接轨,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提供的实践岗位和时间有限[7]。

2.3 实习教学的效果不佳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也逐年增加。在参与校外实践之前,必须要很好地解决交通、食宿以及安全管理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会带来最为实际的花费问题,绝大部分高校的预算都不足以为学生提供以上涉及的实践条件。学生在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的企业单位实习时,各大仪器设备是由经过严格专业训练的操作工控制,因此生产环节所需的操作人员比较少[8]。这导致在为期不长的实习中,学生不太可能有实际动手的机会。

2.4 实习教学经费相对不足

近几年来,物价上涨,学生到外地进行实习所需的交通、食宿等方面的费用大大增加,但是学生的实习经费却还是维持在几年前的水平,这就需要学生承担一部分实习费用。因此,学校会选择压缩实习时间或者选择距学校较近的企业进行实习,这会减少学生实习锻炼的机会,使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受到影响。

2.5 考核方式单一

大部分高校采用只通过期末考试来评价一个学生在理论学习以及实践中的成绩,很大一部分学生并没有完全参与到实践学习中,最后提交一份摘抄的报告[9]。而学校只是根据报告给成绩,这导致学生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有些学生甚至觉得最终的成绩并不看是否动手参与到实践中,而是看最后谁的报告写得比较好,给学生留下了实践课只是要求交实践报告的印象,这对教师和学生都会带来极其恶劣的后果。

3 本科院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法

实践教学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常规的实验教学,另外一方面就是实际的企业实践。

3.1 配备仿真实验室,改革实验教学

本科学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之一。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种手段,具有很多其他方法無法替代的好处。然而,实验教学还存在着实验教学内容重复性高、验证性实验偏多、实验仪器设备缺乏、实验教学缺乏管理等问题[10]。因此,需要配备仿真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可以实现工科专业真实实验不具备和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对于一些在实验室不容易操作的实验,可以借助仿真软件与计算机结合的方式,模拟出接近真实的原理和操作程序。陈国辉[11]等人采用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与真实的实验相结合,构建了完整的本科人才培养实验课程体系。

3.2 建设和完善实践基地

近年来,各地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也在尽自己的能力建设专业实习基地,并且加强当与地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但是仍不能满足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需求。政府和高校可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建设相应规模的实习基地,高校应为学生创造与其所学专业的知名企业、大的平台进行联系的机会,使得学生能体会到真正的岗位需要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才,从而形成一种学校和企业双赢的局面[12,13]。

3.3 完善实验考核制度

实践课程应该成为一门单独的、毕业之前必须过关的课程。这样的一种强制手段能使学生体会到实践课程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而是一门进入工作岗位前的必修课。实践课程的总成绩应该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一方面是实习结束时的实践动手考试。应该综合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由带队叫师和实践单位工作人员共同给出成绩,并且以实习单位工作人员给出的成绩为主,带队教师给的成绩为辅[14]。

3.4 学习国内外工科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变革与综合能力培养的经验

3.4.1 应用项目教学法

朱晶等[15]详细介绍了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教育理论“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和评价方法,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16],并将其应用到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学院的《粮油品质检验》课程当中。最后通过总结得出:“项目教学法”能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彼此配合、团队协作的意识;提升学生顶岗实践能力,明显增强职业责任感。同时,也发现了缺乏与项目教学法相适应的教材及项目实施场地等问题。因此,需要结合学校本身的特点,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际的实践当中,而不能过于重视课堂教学。

3.4.2 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指的是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动手能力结合在一起来进行专业培养。校企合作则是指高等院校和社会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过程,能保证培养出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两者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为补充的。

张作勇[17]从师资队伍、特色课程、实训基地以及就业前景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方向性作用。还指出这样能使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得到充分展现;专业教学中理论的学习与企业实践技能的相互促进也能培养出社会与市场所需要的专业型人才。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优势互补,这样也能实现校企双方的资源互用和利益共享。

4 结束语

目前我国本科各个学科均在快速发展,但实践环节还相对薄弱,原始创新能力较弱,成果转化率与发达国家间的还有一段路程。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國,对社会新型人才尤其是实践型人才的需求在一段时间内会越来越多。然而,目前国内普通高校培养的大部分人才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必须采取创新手段,充分利用高校和社会企业的资源实现工科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从而培养出能够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优秀的人才,推动我国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欧胜彬,陈军.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0):161—165.

[2]王国亮,柳军剑.构建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方法与途径[J].考试周刊,2013,(43):158—159.

[3]王华,黄筱调,洪荣晶,等.爱尔兰理工类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发[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30):76—77.

[4]王超,毛高波,张菁,等.地方本科院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9,(23):65—67.

[5]刘翀,田建珍,郑学玲,等.“粮食工程专业”教学质量国标制定的原则探讨及建议[J].中国西部科技,2014,(8):110—111.

[6]潘明喆,李良,于殿宇,等.粮食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的改革探索[J].林区教学,2014,(1):3—5.

[7]朱闻亚.基于“专业—就业—创业”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2):107—110.

[8]陈海华.粮食工程专业建设的调研及改革思路[J].农产品加工,2015,(16):81—84.

[9]张雅娜,郭元新,杜传来,等.粮食工程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农产品加工,2015,(17):41—45.

[10]刘翠红,陈秉岩,王建永.基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1,(1):151—152.

[11]陈国辉,刘有才,刘士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体系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8):169—172+185.

[12]刘喻,洪志杰.美国社区学院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10,(2):155—157.

[13]王华志,王少明,徐鹏,等.基于粮食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0,(9):113—116.

[14]刘志刚,张新昌,卢立新.实验教学与包装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探索[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66—68.

[15]朱晶,涂向辉.项目教学法在工科本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577—580.

[16]徐涵.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J].职教论坛,2007,(6):9—12.

[17]张作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建设粮食工程特色专业[J].轻工科技,2015,(11):175—176+181.

(责任编辑:侯秀梅)

猜你喜欢

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浅析河南高等本科院校智力服务型旅游人才的培养
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究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