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宝道人”学者王佩芬

2016-08-16万泰华

贵阳文史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学校长国文师范学院

万泰华

王佩芬(1887—1973),号梦淹,贵州贵阳人,知名学者和教授。他5岁入家塾读书,1903年考入贵州大学堂英文班,1904年考取贵阳府学生员(俗称秀才),1905年考取贵州首批公派留日官费生。到日本后,先到东京弘文学院普通科学日文,期满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博物科。他的留学感受是:“只有科学才能救中国,中国要富强必须依靠科学,而提高科学水平则需从教育人手。”1911年毕业回国返回贵阳,从此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

他从事的教育事业从大学到幼儿园均有涉及:先后在贵阳模范中学、南明中学、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南京宪兵学校、大厦大学、贵州大学、贵阳师范学院任教;曾任贵阳模范中学校长、贵阳县立中学(由他创办)校长、贵阳私立程万中学校长、私立静波幼稚园董事会董事、贵阳师范学院教务主任等。

民国时期,他教授的课程有日文、英文、博物、国文等。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大学讲授过“国文教材及教法”、“中国语文教学法”、“历代散文选”、“历史文法”、“现代汉语”、“古汉语”、“专书选读”、“工具书使用法”、“日语”等多门课程。

他执教60多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博闻强记,学识渊博,讲课生动、诙谐,学生们给了他“活字典”、“多宝道人”两个绰号;他为人正直,心胸豁达,性格开朗、幽默,敢于讲真话、平易可亲,深为学生敬重。他衣着朴素,经常着一领蓝衫,随身携带两样东西,一是卡片,用于记录资料;一是双层废信封,用于吐痰(王先生曾患肺结核)。

他任贵阳县立中学校长时,提出的校训为“敬业乐群”,标语是“科学救国”。他对校训和标语的诠释是:“训以敬业,欲诸生养成责任心也;训以乐群,欲诸生养成其团结精神也。”以“科学救国”为标语,“欲诸生悉心研究科学,而应用于民生与国防也。”他主张“博闻而强记”。他认为“不博则知识面窄小;不强记过目即忘,等于不学。”

王佩芬精通日语、英语,还懂得俄语;他除了对中国文化研究具有深厚功底外,还对汉语音韵、训诘学及汉语语法有较深的研究。他对贵州苗语和汉语进行过比较研究,对矿物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门类也有研究;另外,对戏剧、尤其是川剧也有研究。他酷爱收藏书籍,遗嘱将全部藏书捐赠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其中工具书就有数百本。

他50余岁学习古典诗词;60余岁学习俄文;70余岁开始从事文字改革研究。伏暮之年,还在撰写《贵州省汉语语音的研究》一书。主要著作有《国文积句公式》、《识字法》、《贵州方言考》、《说文解字部首疏证》、《名学津逮》、《先秦名理探》、《和文猎要》、《英语构造及分析图式》、《结晶学入门》等,还翻译日本寺尾新博士《增殖生物学》,编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讲义,还有数百首诗词作品。

1973年,王佩芬因病逝世,享年87岁。正值“文革”时期,但贵阳师范学院仍为他举行了庄严肃穆的追悼会,这在当时是极不容易的。

猜你喜欢

中学校长国文师范学院
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中学校长领导力的路径探究
转弯, 也是人生的一种前进方式
打麦
送你一朵北部湾浪花
AnalysisoftheDifferencesbetweenwrittenandspokenEnglish
Current Situation of Counselling Service Availablefor University Students
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教育的反思
当前中学校长管理艺术研究
我行我秀
漫谈中学校长之管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