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城市文脉 传承阳明精神

2016-08-16吴道欢

贵阳文史 2016年4期
关键词:环湖阳明新区

吴道欢

城市的发展犹如一本书,每一页都记述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一座城市的历史文明是人创造的,无论城市大小,当一辈又一辈的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生产劳作生存繁衍,便会在发展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精神财富,而这种精神财富又会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滋养这里的人民,形成这座城市成长轨迹中独特的文化特征和城市精神,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后续动力。

一座城市的历史和人物,从某种意义上看是一种对应关系,城因人而名,人因城而灵,交相辉映不可分割。1930年,古邑开州之地设立开阳县,开阳之名,正是因一人而得。据史料记载,明武宗正德元年,王阳明上疏直言,触怒刘瑾,被杖四十,谪贬至贵州地界。在贵州期间,王阳明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创“致良知”学说,对彼时闭塞落后的贵州地区产生了巨大触动。在王阳明思想的影响下,古邑开州的文化有了很大的普及,生产有了很大发展,社会有了很大的进步,文明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因为倾慕一代心学大师王阳明的渊博学识,希望开阳地区能人才辈出繁荣昌盛,开阳明之学,故而取名开阳。

因了名人而有了名城,开阳的历史厚重而辉煌。开阳的发展是在大师精神的影响下,与阳明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中一路成长起来的,它离不开过去,绕不过未来,在如今更凝结成为“开明、开放、开拓”的城市精神,与历史遥相呼应,向未来迈步前行。

近年来,随着开阳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激增、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县城的发展。开阳县委、县政府经过大量调研、充分论证、高点定位,着眼长远、科学决策,提出“疏老城、建新城、扩大城市规模、拓展城市空间,为经济发展构筑更大的载体和空间”的发展思路,拉开了阳明湖新区建设的序幕。

山之敦厚,水之灵秀,阳明遗风在开阳特有的温度,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了城市的灵魂。阳明湖新区汲取着开阳地区由来已久的文化积淀,希冀在这块土地之上传承阳明文脉,用创新精神去追溯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文化记忆。

走进阳明湖新区,吊塔林立、车来车往,宽阔平坦的市政道路纵横交错。历史文化公园、优胜美地、环湖绿道、滨湖音乐城市公园、黔晋夏都五星级酒店、环湖一号、开阳快铁站、麒龙城市综合体、兖矿新城渐次而起……一个朝气蓬勃、依山傍水、富有文化特色的山水园林新城呼之欲出。

建筑大师贝聿铭说:“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建筑,而是规划。”新区的城市建设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紧扣打造“全省一流山水园林生态文明县城”的战略目标,结合资源禀赋,立足山地特色,以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总体规划为总揽,编制了开阳县城市总体规划、阳明湖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阳明湖新区城市设计规划,形成了完整配套的规划体系,为新区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

在具体的项目规划、建筑设计、景观打造等过程中,更加突出历史记忆与城市的融合,城市与自然的和谐,民族特色和现代功能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山、水、湖等自然资源,规划建设“大小不一、星罗棋布”的城市公园。让城市融入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道路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动脉,将新鲜的血液输送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新区全力加速对外交通网络建设,不断提升区位优势。抢抓国发2号文件及全省“5个100工程”等历史机遇,大力推进新区城市道路建设,逐步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景观靓丽的城市路网。全省第一条城际快铁贵开城际铁路开通运行,新区融入了贵阳市“半小时经济圈”,区位优势更加明显。紫江大道、环湖大道等一批市政道路相继建成,城市交通路网进一步拓展,让市民在享受新区便捷交通的同时,还可欣赏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景。

春来杜鹃花满园,秋至金桂满城香。

为打造一个山幽、林茂、水清、气净、景美的生态健康人居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拓展更大空间,开阳县强力推进环境升级,打造绿化精品,扩大新区绿化规模。高品质、高标准地打造紫江大道、水东大道、心学大道、环湖绿道等绿化景观。春天,阳明湖畔杜鹃绽放春意浓,草色青青柳色新。秋天,环湖绿道红枫浸染夕阳,心学大道上金桂香飘四溢。精心设计新区主入口、主干道夜景,对主要楼宇进行灯光装饰和文化元素点缀。使得城市景观更显独特,城市夜景绚丽多彩。每当华灯初上,漫步于阳明湖新区宽阔的街道上,观赏着高楼林立、霓虹闪烁的美景,如痴如醉仿佛梦中。

山水绕新城,公园是我家,人在城中走,如入画中游。

新区以建设城市公园为核心提升城市品位,注重打造精品,形成示范效应,加快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以县城阳明山及周边山体为核心,规划建设了白鹭湾荷塘公园、历史文化公园、阳明文化公园、滨湖音乐城市公园、阳明湖湿地公园、阳明山公园、老年活动山体公园。逐步构建新区“城在园中、园在画中”公园体系,让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同时,注重突出精品示范,精心打造滨湖音乐城市公园和阳明文化公园,形成示范效应,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待到公园建成时,春可闲看阳明湖新区“满园春色蝶恋花”;夏可坐赏荷塘公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秋可细品阳明湖畔“山映斜阳天接水”,冬可静观“环湖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如此,城市亦如此。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所在、魅力所在。开阳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具有大力弘扬国学和书院文化的深厚底蕴。开阳县在阳明湖新区的规划建设过程中,注重找寻自身历史记忆和文化个性,唤起市民对城市的文化认同。在阳明山上规划重建集建筑艺术、历史传承和教育文化为一体的开阳书院,打造开阳标志性文化建筑景观。以画舫、影壁、雕刻、塑像等为载体,融入阳明文化、开阳精神、水东文化等文化元素,让城市有活力、有温度、有记忆。徜徉历史文化公园,漫步环湖绿道,随处可以触碰这座城市久远的回忆。

世间事,知易行难,贵在实干。如今的阳明湖新区建设如火如荼,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新区今日的成就正是开阳苦干实干的结果。实干谱写了醉美开阳,文化造就了新区气质。新区的建成必将为开阳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成为开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放眼未来,无限美好可期。要让梦想照进现实,唯有务实勤勉、实干苦干。阳明湖新区已经做好了乘风破浪的准备。

(本文根据开阳县住建局靳卫同志《印象阳明 醉美开阳》一文所编撰,有增改)

猜你喜欢

环湖阳明新区
高中生物错题集建立的实践研究
国家级新区西部发展新引擎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武汉市中心城区环湖公园的非使用价值评估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生命的意义
加大内湖治理展示环湖城市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