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城市的记忆与个性文化
2016-08-16杨甜甜
杨甜甜
每一座城市都有着它独特的历史文化。500年前,王阳明先生造访贵阳,在此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500年后的今天,贵阳将他的“知行合一”作为城市精神。阳明祠作为承载了这份精神文化的传承地之一,显得尤为珍贵,它牵连着贵阳的城市生命气息和脉搏,是贵阳人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的象征体。在打造创新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大势下,阳明祠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指向,不仅要像历代守护阳明祠的前辈一样悉心爱护、传承发展,更要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于“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为贵阳这座城市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在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趋同度越来越高。中国用30年时间,完成了巨大的历史性跨越,但在这个跨越过程中,也使得城市之间独特的个性在物质建筑中迅速消失。
和许多城市一样,如今的贵阳也变得高楼林立、繁华拥挤……看着一幢幢逐渐消失的老建筑,在为城市的快速发展欣喜之余,恐怕也会越发感觉陌生,似乎这个城市在不知不觉中与我们渐渐疏远了一般。
诚然,城市需要发展,但如何在不失其本真个性的基础之上发展,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拆掉一座建筑,再建起一座建筑,是在规划书上用数字就可以预期的事情;但人们的精神文化世界却不是一时就能建构起来的。因此,依靠文化、特别是历史遗留的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理所应当地成为我们用以彰显城市个性的不二选择。
位于贵阳城东扶风山麓的阳明祠,是后人为纪念王阳明先生,于清嘉庆十九年依山所建。祠内殿堂中,有王阳明先生汉白玉坐像,祠内还有大量诗文碑刻和王阳明先生手迹。1814年建成至今,两百余年时间,阳明祠难免受损。新中国成立以来,市政府先后于1987年、1994年、2000年多次对阳明祠进行维修、整治、改造。
今天的阳明祠内路径逶迤,古雅的明清建筑群与参天古柏、百年银杏、丹桂、翠竹相映成趣。在游廊及庭院中,有各种名贵的花卉及盆景,周围辟有花圃、绿地,设有石桌石凳供游人休闲娱乐。古朴的建筑,优雅的环境,犹如一幅恬静的风景画让人品味,令人遐思,意境格外悠长。作为贵阳城市的精神文明承载体,阳明祠经常开展文化展览、讲座等。
1982年,阳明祠被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成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晋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尽管受到党委政府以及民间阳明文化者的极力保护,但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和发展,阳明祠区域已由最初的城郊逐渐融入城市中心,发展空间严重受限。
面对这种局面,云岩区成立了阳明祠历史文化街区项目工作推进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认真组织开展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研究。项目工作推进组积极与国内知名规划设计和研究机构合作,借鉴国内重点文物保护、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前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的实际,对阳明祠保护提升及周边区域建设开发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多方征求意见、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以阳明祠及周边区域为重点,通过传统文化融入和现代理念植入,推进阳明文化历史街区项目规划建设。
阳明历史文化街区项目以阳明祠景区为核心,延伸扩展至周边地区。项目东至中天世纪新城,西至文昌北路,南至蟠桃宫——月亮岩,北抵相宝山整个东山区域,总占地面积238.21公顷。利用项目规划范围内阳明祠、扶风寺、尹道真祠、文昌阁、华家阁楼等历史文化建筑汇集的绝佳条件,依托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和现代产业的融合,对文昌阁至东山片区进行整体改造提升。
规划围绕阳明祠核心景区、阳明文化广场片区、阳明大道、阳明历史文化街区、螺蛳山——东山寺——仙人洞自然生态系统等五大核心板块,重点建设阳明文化门户形象区、阳明文化广场、阳明祠、生态休闲综合服务区、东山寺景区、仙人洞景区等13个功能区。
其中,阳明祠核心景区在不改变阳明祠现有建筑风貌、布局和古建筑结构的基础上,对阳明祠整体进行修缮改造,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深入挖掘阳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现实价值,设立阳明纪念馆、阳明书院,在原武警总队招待所地块建设阳明客栈,进一步完善接待服务功能,使阳明祠真正成为朝拜、祭奠、学术研究和交流的场所、基地。
以“阳明文化”为主题,以“生态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时尚文化”为次主题,阳明祠历史文化街区项目将形成集休闲与文化聚集、生态与商业辉映、历史与现代结合的传统文化特色的商业休闲区,恢复和再现贵阳“城市记忆”和历史文脉,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阳明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以德治国、执政为民的一个重要文化源泉。王阳明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干,倡导的仁爱、民本、和谐、中庸、诚信等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念,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贵阳是王阳明先生的悟道传圣之地,是阳明文化的发祥地和传播地,与阳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但长期以来受地域交通、思想认识、对外宣传等制约和影响,知名度、传播力都远远不够,没有形成特有的、有影响力的“王学圣地”品牌。
阳明祠历史文化街区项目在对阳明祠文化遗址进行修缮保护、改造提升的基础之上,借文化产业之力,弘扬传统文化之美,把阳明祠打造成贵阳市集研究、传播和产业发展等为一体的传统文化宣扬平台,将大力促成贵阳市弘扬阳明文化的浓厚氛围,也为进一步深入挖掘贵阳城市文化脉络,丰富城市文化内涵起到重要作用。项目通过与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项目配套实施环境改造提升,还能有效改变周边市容环境面貌,改善市民生活、居住条件,推动中心城区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品位与品质。
每一座城市都有着它独特的历史文化。500年前,王阳明先生造访贵阳,在此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500年后的今天,贵阳将他的“知行合一”作为城市精神。阳明祠作为承载了这份精神文化的传承地之一,显得尤为珍贵,它牵连着贵阳的城市生命气息和脉搏,是贵阳人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的象征体。在打造创新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大势下,阳明祠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指向,不仅要像历代守护阳明祠的前辈一样悉心爱护、传承发展,更要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于“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为贵阳这座城市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感谢云岩区区委区政府、区文体局对本文撰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