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文学改编电影的现状与反思

2016-08-16张颖

电影文学 2016年15期
关键词:电影改编网络文学

张颖

[摘要]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网络文学的普及传播,导演们开始注意到网络小说所带来的强劲社会反响,并挖掘出网络文学与电影改编的契合点——成长叙事。网络文学改编电影大致涉及两类主题,即婚恋类主题和“事业+婚恋”类主题。在对原著进行改编时,会受到创作方式、环境以及语言表达模式的影响,进而需要进行适当的取舍与转换。所以,改编中既有值得称道的范例,亦有需要我们反思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文学;电影改编;成长叙事

网络小说的电影改编虽难免商业化和娱乐性,不过其多将关注点锁定在现代人,特别是青年人的成长之上。于具体的生存环境中展开一段特定的成长历程,将当代生活的真实感充分表现出来,正是网络文学改编电影的审美价值所在,所以其可以获得不菲的票房收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成长母题

网络小说拍成影视作品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文学著作为影视作品提供了原始创作灵感和素材,影视作品更是为文学著作提供了一种传播的途径,使得文学著作以一种新的“面孔”展现在观众面前。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中国的电影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令人可喜的是,随着现代化网络的应用和发展,以它为媒介进行推广,在历史悠久的文学家族中,随着互联网文学的加入,为这体系巨大的团队注入了新鲜活力,再一次带领其进入另一个辉煌。它们完成后会在第一时间发布在网络上,用多姿多彩的剧情、方便快捷呈现多元化的桥段、与读者互动的模式等吸引大众眼球,有的变为实体书后更是成为大众的“宠儿”。以电影作品诠释的经典思想、投资的客观条件、题材的创新为基本出发点,导演选择互联网文学进行影视创造,也与人民群众的审美、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契合。如2015年的《贵族大盗》(小说《莫特德柴三部曲》)等一系列家喻户晓的电影。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最原始的发展动力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有着无穷奥秘生命的憧憬以及对光明未来的向往。所以,对于家庭个体乃至文学艺术,进步和变化都成为不可逾越的话题。一个民族或者国家只有坚持发展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于个人同样如此,只有不断地丰富自己才能有所成就。对于叫做“人文”的话题,发展叙述一定是无论于哪个历史阶段都表现出勃勃生机的一面。经过新文化运动对于白话文的普及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现在的文学创作受到了国外新式文学的影响以及启蒙,在一定程度上答复了中国人是如何发展以及为什么要发展的焦点问题。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发展源泉,它们内部都像是一座金矿,等待着人们去挖掘,有着无穷的发挥空间,对于当今稍微浮躁的文学艺术事业的开展有着珍贵的借鉴样本。现在社会物质的丰盈与人们内心深处的迷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随着时代快节奏的发展,人们不知自己所向何方,仅仅为了活着而活着,人生一片迷茫。所以,针对这些作者就会从发展叙述的层面去寻找互联网文学电影化所要表达的深意以及对艺术手法的运用,憧憬这种互联网不但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要因势利导,担负起艺术发展的重担,任重而道远。望网络小说可以不断地充盈自己,成长自我。

二、婚恋题材网络小说的电影改编

爱情素材的影片目的是阐述当代年轻人的恋爱与家庭,这是剧情发展的主要线路和推力,因此波及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如电影《谈谈心恋恋爱》《失恋33天》《爱谁谁》等,都是由同名小说改编。在品评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前提下,通过上面所述的规则,作者将爱情类互联网文学的发展剧情分为主观性与客观性的两种形态,其中所包括的人生哲理也会有所差异,影片创作与文学中心有差异也有重合,审美层次的改变就会异彩纷呈。

主观性的剧情发展是指主角的婚姻恋爱情况和经历,主观地汇集在婚姻恋爱的自身,缺少深层次的探寻与传达出美的感觉,更有甚者则是出现大量没有必要的情色镜头,被普世商业文化的世俗气息熏染也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却不以为耻,真可谓是“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我的美女老板》小说刻画了年轻时期的主人公和魅力白领女主角的相知相遇以及波折的恋爱过程,对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描绘得绘声绘色,对于主要情节关于爱的讲述有画蛇添足来延续剧情的嫌疑;童话式而又不确定的剧情收尾是类似于通过欲望营造的精神虚幻世界为基础。影片大幅度地删改了本来就有一定对比性的贫民生活经历,大大加强了对女主角何雅音容笑貌的描写,对于她物质状况的彰显,还有两人在相知相遇过程中发生的浪漫故事,那些浪漫的细节刻画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产生共鸣,引起观众无尽的遐想。而且,《谈谈心恋恋爱》《我和一个日本女生》的叙述方式夹杂着更多的戏谑、寂寞、暴力的元素,虽然其中也有一部分元素的表现力提高了主角的自我修养,如《无私的爱》,像电影《谈谈心恋恋爱》中的女主角林巧对有疾病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意乱情迷》中忠心的女主角对男主角事业低迷时候的物质支持等,但是遗憾的是,制片人对于电影主观、戏谑叙事风格的处理不尽如人意,使得影片整体味同嚼蜡。

电影《爱谁谁》与前面几部电影的叙事不尽相同,讲述了一段婚外恋,即高仁杰与雅雯在咖啡屋邂逅的故事,最后高仁杰回心转意,重新回到了家庭中,与“糟糠之妻”吉吉破镜重圆。电影折射出了成长过程中对孔孟之道的继承与发展,是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最好阐释。电影对于这个话题的分析极其深刻,美中不足的是剧情中存在着较多情意绵绵的对白和环境场面,就连主人公天真无邪的孩子雯雯也会受到一定的不友好对待,中国的夫妻相处之道是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才会比翼双飞,但就是这种本应和谐相处的夫妻之道在戏中也充满着算计和功利色彩。对于高仁杰的变化是通过他人之口说出的,这样做未免让观众感到剧情木讷,眼前一片迷茫,缺少了以情说理的意味,无法让观众深入到剧情中,也无法与观众产生共鸣。电影还使用了基本的模式——爱情叙述和剧情铺展。该片存在着逻辑漏洞让人费解,讲道理的人是男主角的父母以及他的岳父,父亲对于儿子的这种罪恶的行为给予处罚,此乃情理之中。但是岳父的原谅以及劝解令人费解,因为每一个父亲都是心疼儿女的,而主人公的背叛对于他的女儿吉吉的身心伤害最大,这样轻而易举地原谅背叛自己女儿的人,让人费解。并且电影的感官接收效果不尽如人意,大部分角色的表演未能表现出原著中人物的特点,例如高仁杰之父,他演出的效果十分浮夸,没有把人物的愤怒等表现出来,不能够有效地传达给观众这些感情。反面人物复杂的心情没有通过眼神、动作、面部表情表现出来,这些缺点削弱了电影发展叙述的韵味,因为电影的叙述没有足够的预设内容。在影片的最后,高仁杰与吉吉的分离以及真心忏悔虽然有一定震撼人心的效果,但也仅仅是生硬地想赚人眼泪,仅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观众的内心深处。

客观性发展叙述也是以年轻人的爱情故事为主要的剧情,但是写作的立场变得以诚动人,娱乐性、游戏性减少,风格变得严谨。在电影中很少可以看到商业化的元素在里面,这样就有效地改善了人物感情的混乱,角色所经历的爱情变得多元化,含有更多的韵味在里面,改变了单一的感情线索,情感的多变和存在的意义更加深入人心。就像艾米的《山楂树之恋》,这种灵感来自于主人公真实情感的泛滥,女主角对以前恋情的美好记忆以及对男主角逝去30周年的祭奠,假如没有真实情感,又怎么会让那么多的观众潸然泪下,因为剧中之情传达给了观众,并引起了共鸣。

大导演张艺谋在电影制作的过程中删除了男二号与女主人公的剧情,加强展示了孙建新和静秋在相知相遇过程中丰富细腻的感情发展经历;山楂树的形象构思意味深长,丰富了主旨;在结束时,最后的送别并没有表现出依依不舍的感情,而是四下无声,以静来侧面烘托悲凉,更能表现出人物内心世界的无奈,这种来自于人类本性、在人类社会中成长的心理再次得到了升华,两人的情感已经超越生死,不受现实、世俗的约束。《山楂树之恋》可以称为电影界的“名门之后”。而《失恋的33天》可以称得上是“书香门第”了,它相较于《山楂树之恋》更加符合现实,素材来自于普通大众的情感世界。主人公以第一视角开始了与恋人分手后的故事,在感情没有得到甜蜜结局的阶段,她在这期间感受到了公司团体的乐趣,化悲愤为力量,转入工作中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回忆自己的情感过失,和另一半的情感缺失,并且得到了另一份爱情,与同事王益样恋爱,并以更健康的恋爱心理得到温暖。电影忠于小说,对于角色演技、对话、环境、画外音都把握得当。导演充分发挥了影视作品的优点,大胆地改写在风雨中一起奔跑的结尾,变成在楼顶灯光照耀下王益样的深情表白。

三、“婚恋+事业”题材网络小说的电影改编

与爱情类型小说相对比,爱情事业型元素发展剧情的价值观念更加具体,大部分是爱情事业双丰收,有的像齿轮一样,前轮带后轮,角色的发展前景更加丰富多彩,有着显而易见的立体感。值得特殊强调的是,交相辉映的多重型发展剧情题材,抓住了观众的内心,把握了制片人的脉搏,在拍摄具体的流程中也进行了一定的改编,把小说与影片的剧情对比,小部分演绎得差强人意,人物变得主观化;有的就像是神来之笔,为原本的剧情更添一笔色彩,表现得具体而富有张力。“客观—主观”的演绎模式既是来自于资金的不足,也受制于制片人的艺术审美观。像慕容雪村的成名作品《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讲述了现代情侣、同事生活以及反映的现实问题,通过主人公的个人世界观呈现给观众巴蜀的地域风情。在形形色色的人中,在欲望和希冀之间,在沉沦与奋发之间,文学风格冰冷悲凉,小说的主题讲述了现实的困惑和自身产生的无助,写出了青年的迷茫,引起了同时代青年的共鸣,这也是其受到欢迎的原因所在。美中不足的是,即使对巴蜀地区风俗的介绍非常成功,例如吃穿、方言、生活、民俗都是精彩绝伦的,但是导演却删除了道德的规则内容,因此丧失了更有深度的意义,降低了作品的格调。

悲剧让人感到悲凉,那么《杜拉拉升职记》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故事,讲述了杜拉拉爱情事业的故事,剧情中人物内心的刻画入木三分,有着较强的知识含量,在剧情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中西方文化结合的感觉,最后大结局男女主人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就像作者对于该书的评价:“这本书可以当作一本虚构的小说来看,也可以当成职场经验分享的实用手册。”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时代的宠儿,就是因为它兼收娱乐与实际,并且其中还有儒家的思想和当代年轻人的经验。但是影片在改编的过程中删除了实际的应用型经验,突出了男女主角的恋爱故事,同时也展示了不同角色的爱情。杜拉拉在成熟的过程中也删除了人性的自私与内心的纠结等,使得对杜拉拉塑造变得主观,虽然受到了大众的青睐,但是在影视界并没有新的突破。

四、结语

纵观21世纪网络小说的全局、影片改编的历史性创造以及发展叙事,就可以探寻出内在的经济和艺术价值的利弊,那些口碑好、票房高的影视作品都来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并且表现出客观性的形式,生活琐事的发展叙述成为时代的主流,也成为大众文化的家庭成员。加上导演的风格,使得改编的电影成为时代的宠儿。但是他们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努力提升自我,自身成长的剧情发展有利于灵魂深处的构建,给人创造的灵感。这一方面的名著都表现了人文情怀,和大众畅谈经验,携手走向光明的未来。另外,怎么才能让影视作品使观众觉得耳目一新?主要靠网络小说改编文学时的联想以及审美的洞察力。希望互联网文学与电影作品在发展过程中一起成熟。

[参考文献]

[1] 张敏.网络文学改编电影的核心价值观[J].电影文学,2015(09).

[2] 任传印.成长叙事与意义创造——论新世纪中国网络小说与电影改编的离合[J].当代电影,2015(06).

[3] 张书娟.网络文学与电影的互动性消费[J].当代电影,2015(06).

[4] 单小曦.“改编热”的虚妄与数字文学性的开掘——评网络文学的影视剧改编现象及其发展路向[J].艺术评论,2012(05).

[5] 薛胜男.核心价值观的疏离: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隐忧[J].电影评介,2014(12).

猜你喜欢

电影改编网络文学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揭秘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
网络文学的诞生
以《归来》为例探讨文学电影改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