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经济空间发展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

2016-08-16傅钰钟业喜冯兴华

世界地理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国

傅钰 钟业喜 冯兴华

摘 要:在Mann-Kendall方法基础上对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行突变点分析。结合传统数理统计方法及空间分析模型,在ArcGIS、GeoDA等软件支持下,以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关联性、驱动因子等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总体呈快速发展趋势,东中西部发展差异显著,但总体差异逐步减小;我国经济空间分布呈现出东北-西南格局,主半轴方向上表现为收缩趋势,辅半轴方向上则为波动扩张格局;我国经济发展高水平区不断增多,低水平区不断减少,最终消失,总体经济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根据关联性分析得出扩散型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坍塌型主要分布于中部地区,东西差异依旧明显;改革开放以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以消费为主、投资为辅的“双轮驱动”逐步转向由投资、出口、消费协调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势头良好。

关键词:Mann-Kendall;ESDA;经济格局;中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区域空间形态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组合及空间分异,称为区域经济空间格局[1]。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是区域生产要素、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类型、经济控制力等在一定地域空间上的综合反映[1],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区域经济空间开发及其优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2]。从早期的经典区位理论,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揭示了农业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提出了一般区域农业分布格局与法则;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揭示了工业经济空间活动规律与布局;再到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有佩鲁的增长极理论[3]、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4]、哈格斯特朗的现代空间扩散理论[5];80年代以来,以克鲁格曼、藤田昌九、维纳布尔斯等经济学家为代表创新了空间经济学理论。我国经济学家在吸取外国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立足国情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陆大道在“点-轴”渐进式扩散模式中提出社会经济运行主体大多位于点上集聚,通过线状基础设施连接成一个有机空间结构体系,用以反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组织及其演化规律[6-7];陆玉麒提出了区域“双核结构”模式,认为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核扩散是两个不同职能的“极”共同作用[8-10]。米楠以宁夏六盘山区县域为研究对象初步探索了山区经济空间结构、聚集格局的演化过程及其驱动力;谢磊等在结合统计学和ESDA方法的基础上对2000年以来长江中游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进行分析,并定量分析了其驱动因素;李小建等以河南省为例定量分析了欠发达地区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及其溢出效应[11];赵璐等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分别对中国经济格局[12]、东部沿海经济格局[13]进行了时空演化分析。现有结论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研究区域多元化,由传统的省(市)为研究对象逐步转变为政策区域或经济热点区域;二是研究时间序列渐长,由于计算机统计学发展数据的精确,研究时间序列静态研究逐步拉长至十年、甚至是更长年限,以反映出区域空间格局的演变状况;三是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在传统的标准差系数、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锡尔系数基础上引入ESDA、GIS、空间可视化等空间分析方法。从现有文献来看,结合气候学研究方法、以长时间序列为基础进行经济空间格局演变多视角分析的研究相对较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如今我国正面临着经济转型重要阶段,产业结构欠合理、资源约束力增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种种压力,这使得研究我国经济空间格局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我国省级行政区(港澳台除外)为研究对象,利用数理统计方法、Mann-Kendall方法、SDE、空间自相关等方法,综合性地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空间格局和驱动机理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弥补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研究数据来源于1978年~2014年省级行政区(港澳台除外)统计年鉴及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数据库,研究基本单元为中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级行政区,时间序列为1978年~2014年。

1.1 Mann-Kendall方法

区域发展存在着从一种稳定状态转变到另一种稳定状态,从一个阶段进入另外一个阶段的过程。突变点的划分方法较多,多数研究采用Mann-Kendall法[14]。Mann-Kendall法是一种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具有检验范围宽、人为影响小、定量化程度高的优点。该方法通过时间序列{x1,x2,x3,...xn}构造两个标准正态分布统计量UFi和UBi,绘制两条曲线的统计图来判断突变点和突变区域。若UF或UB值大于0,说明时间序列呈上升趋势,小于0则呈下降趋势;当超过临界值线(显著性水平线)时则呈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超过临界线的范围确定为突变时间区域;若UF和UB两条在临界直线间出现交点,则交点对应的时刻为突变开始时刻,即为突变点。

1.2 标准差指数及变异系数

一般把区域经济差距划分为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标准差指的是相对差异,常用于统计分布程度的测量,能够反映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15]。而绝对差异则指的是变异系数,当比较的两组数据测量指数相差太大时,则使用标准差与研究对象平均数之比也就是变异系数,同样也是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16]。使用标准差指数和变异系数可以从相对和绝对角度测量出区域间经济差距[17]。

1.3 空间自相关

空间自相关是一种空间统计方法,指研究要素在同一分布区内观测数据之间的潜在相互依赖性,往往用于测量某位置上的数据与其他位置上的数据间的相互依赖程度[18]。表示空间自相关最常用的是Morans I指数,Morans I指数是用来衡量空间要素间相互关系,数值在±1之间,若数值大于0则说明要素之间存在正相关,数值小于0则说明负相关,等于0则为不相关[19-20]。

1.4 标准差椭圆(SDE空间分析)

标准差椭圆一般用于揭示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尤其是能够精准地揭示经济空间分布特征[12]。SDE方法通过对中心、长轴、短轴、方位角的计算来描述研究对象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SDE中心反映经济要素在二维空间分布上的重心;方位角(正北方向顺时针旋转到长轴之间的夹角)反映研究对象在二维空间上显示的主趋势方向;长短轴表示地理要素在主要及次要趋势方向上的离散程度。

2 我国经济发展时间演化特征分析

2.1 经济水平呈上升趋势

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七五”计划正式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进行划分;1997年全国人大八届五次会议决定设立重庆市为直辖市,并划入西部地区;2000年国家制定的在西部大开发中享受优惠政策的范围又增加了内蒙古和广西。目前,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地区有8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的省级行政区共12个,分别是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以此为本文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划分依据。

反映区域经济差异内涵的人均GDP指标常作为发展区域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制约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21]。从图1可知,东部地区人均GDP曲线始终高于全国人均GDP曲线,地区人均GDP由1978年的724.2元,增长至2014年的71753.9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3.68%;中部地区人均GDP由1978年的335.0元持续增长至39753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4.27%;西部地区人均GDP年平均增长速度达14.58%,增速最为明显,与东、中部地区差异逐步缩小,人均GDP增长超过145倍。总体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处于迅速发展阶段,经济水平逐步上升,尤其是东部地区有着优越的政策、资金、地缘优势等因素,人均GDP增长迅速,经济发展水平急速提高,中西部地区受经济发展基础、产业结构欠合理等因素影响,人均GDP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由于近年来国家政策向西部地区倾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1978年至2014年标准差指数逐年上升(图2),由1978年的445.93增长到2014年的22078,增长了49.5倍,说明全国经济的绝对差异逐年扩大,并且呈加速扩大趋势。从相对差异来看,全国经济差异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1978年至2014年变异系数由0.97减小到0.44,总体而言变异系数不断减小,说明我国经济差异呈逐步减小趋势,趋于均衡化发展。

2.2 经济格局趋于分散

全国人均GDP的Morans I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由1978年的0.12增长到2014年的0.41,人均GDP呈现正的空间自相关,发展水平相似的省份在空间上总体呈分散的趋势。相关性呈阶段性变化,Morans I值自1978年的0.12升至1989年的0.30,增长了0.18,呈迅速增长的态势,这是由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由内向型经济转变为外向型经济,具有政策优势的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东部地区经济集聚明显;1989年到1992年,Morans I值由0.30略微减少到0.28,期间处于国内国际政治不稳定时期,苏联解体等政治因素制约我国东部地区的发展,经济分散作用开始显现;从1993年至2010年Morans I值迅速增长,由0.30增长至0.45,共增长0.15,呈稳步增长态势。20世纪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大大提高,充分利用外资发展制造业,成为“世界工厂”,使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向具有优越条件的东部地区不断集聚,这使得集聚作用更为显著;从2011年的0.45到2014年的0.41,Morans I值又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这说明全国经济进入转型时期,逐步形成多个增长极协调发展格局。

2.3 经济发展水平阶段划分

选取改革开放以来全国(除港澳台外)人均GDP年增长率作为时间序列数值,对其采取突变点检测,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绘制出1978年~2014年全国人均GDP增长率Mann-Kendall统计量曲线(图3)。根据UF和UB曲线的交点从图中看出2个突变点大致位于1984年和1999年,因此可以把研究时段划分为三段(1978年~1983年,1984年~1999年,2000年~2014年)。自改革开放到80年代初期,UF曲线下降,甚至UF<0,说明1978年~1983年全国人均GDP增长率呈下降趋势,由于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商品流通、内需受限,改革举步维艰,经济发展缓慢。1984年~1999年UF迅速上升,甚至统计量UF和UB的临界值大于1.96,说明全国人均GDP增长迅速,年平均增长速度达15.89%。由于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邓小平南巡讲话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使90年代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急速提高。2000年~2014年UF曲线依旧上升,人均GDP增长率增长明显也说明全国人均GDP稳步增长,年均增长率达14.31%,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加入WTO,为我国经济稳步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3 我国经济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3.1 经济重心迁移呈阶段性特征

从空间重心来看,重心移动轨迹先以南北向移动为主,后以东西向移动为主。四个时间断面下,全国经济重心均位于河南省境内;第一阶段时期,重心以0.93km/Y向西南方向移动;第二阶段时期,重心以2.28km/Y的速度向东南方向迁移,迁移速度明显加快;发展至第三阶段,重心迁移速度进一步提高、速度达2.37km/Y,为三段时间中重心迁移速度最快(表1,图4)。重心迁移轨迹及其迁移速度表明全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西部、南部经济好转;东部经济迅速增长;东西部经济趋于协调发展。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与我国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政策紧密相关。转角变化范围为66.48°~46.06°,全国经济空间分布呈现出东北-西南格局。1999年到2014年,转角从46.97°减小到46.06°,进一步强化东北-西南格局。从主轴方向上看,主半轴标准差显示出全国经济呈现出持续扩张-迅速收缩-持续收缩的态势,1978年至2014年主半轴标准差从1163km减小到1113km,说明在这期间全国经济在主要方向上呈迅速收缩的现象;其中1978年到1984年呈迅速扩张状态;1984年到1999年期间主轴标准差由1170km下降到1113km,年均下降3.8km,说明在此阶段全国经济呈现出迅速收缩的趋势;1999年到2014年数值变化不大,这一阶段全国经济在主要方向上呈持续收缩的趋势。从辅半轴方向上来看,辅半轴标准差1978年到2014年,从986km上升到1016km,平均年上升速度在前两个阶段分别为4.8km、1.4km,而在第三个阶段则以年平均1km的速度逐步缩小,表明全国经济在西北-东南方向上显现出迅速扩张-持续扩张-逐渐收缩的趋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猜你喜欢

中国
负面清单的管理研究
解析“一带一路”战略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贸易分析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