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居家照护服务的需求及对策研究
——以大连市为研究样本

2016-08-16刘金涛石晓萌

福建质量管理 2016年12期
关键词:照料居家养老

刘金涛 石晓萌

(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系 辽宁 大连 116024)



老年人居家照护服务的需求及对策研究
——以大连市为研究样本

刘金涛 石晓萌

(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系 辽宁 大连 116024)

文章依据在大连市的问卷调查,研究老年人居家照护服务的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大连市老年人具有普遍且较高的居家照护需求,但服务使用率和满意度却较低。究其原因,是因为老年人的照护需求并未得到满足。在影响老年人居家照护服务需求的因素方面,本文发现影响老人居家照护需求的因素根据不同的照护内容而有不同。

老龄化;居家照护;现状;影响因素;对策研究

一、引言

尽管受我国传统孝文化的影响,子女及亲友在老年人照护中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随着家庭规模缩小,劳动力流动性增强,家庭的养老保障功能却日益下降,我国适时推出新型的老年人居家照护服务极其重要。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老年人更加倾向于新型的居家照护服务[1]。学者研究发现,老年人对该项服务的需求目前正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2]。因此,要发展居家照护服务,就要满足老年人的照护需求。本文从该角度出发,依据在大连市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影响老年人居家照护服务需求的因素,并提出解决措施。

二、文献综述

目前,众多国内外学者都对老年人的居家照护需求进行了研究。Coyte(1999)通过在加拿大的实证分析发现75岁的老年人中选择居家照护服务的最多。国内学者刘成(2006)通过向上海地区的老年人进行调查,发现偏好在家养老的老年人达到的79.2%,只有9.7%的老年人偏好机构养老[3]。肖云等(2014)对城乡失能老年人所偏好的照护服务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不管是城市失能老人还是农村失能老人,他们在选择照护模式方面都倾向于居家照护[4]。

老年人对居家照护服务的选择,受多重因素的影响。Wong等通过在荷兰的调查研究,发现高龄、住院时间长和无配偶是使用长期照护服务的危险因素[5]。蒋岳祥等(2006)对浙江省5个城市进行调查,发现身体状况和学历成为影响老年人选择养老方式的显著因素[6];李伟峰、原翠娇(2015)随意抽取山东济宁的某街道为样本,发现年龄、健康状况,体育锻炼频率和经济收入来源是影响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的主要因素[7]。冯亚楠、王玉环等(2013)以援疆居家汉族失能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其照护需求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8]。

三、老年人居家照护服务现状

(一)数据来源及问卷设计

本文通过在大连市发放问卷,了解老年人对居家照护服务的需求程度以及接受和满意情况。调查对象为大连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主要来源于大连市各社区及部分养老院,共发放问卷332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为300份。问卷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老年人的基本情况调查;第二部分为老年人对居家照护服务的接受及满意情况;第三部分为老年人对居家照护服务的需求状况。

(二)居家照护服务的使用现状

尽管老年人对各项居家照护服务有一定的需求,但使用过这些服务的老年人口比例却很低。问卷结果显示,使用过打扫卫生、陪同看病服务的老年人比例相对较高,达到6%以上,体验过上门维修、日间照料、体检、文艺联欢服务的老年人所占的比例在3.5%以上,除此之外的居家养老服务的利用率普遍较低,均不满2.5%,甚至老年浴室服务的使用率为0。在需求较高的情况下,服务的利用率却极低,其主要原因为当前提供的照护服务与需求不相适应,服务供给方还未真正把握老年人的需求,许多服务的供给处于空白或短缺状态。

四、居家照护服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影响老人对日常照料服务的因素分析

本文按服务类别分别研究了7种类型的日常照料服务,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日常照料服务的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

注:***、**、*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总的来说,影响老年人对日常照料服务的因素主要有老年人的性别、年龄、教育状况、居住状况、子女的看望频率、月收入。对于体力需求大、活动不便的服务,女性及年龄较大的老年人对其有明显的需求。对于新型服务方式,受教育程度高的老年人明显更容易接受,对其的需求也较大。而老人的居住状态、子女看望频率及照护者对老年人的日常照料服务总体影响较大。

(二)影响老人对医疗保健服务的因素分析

本文对医疗保健服务的研究从6个方面展开,包括日间照料、上门看病、紧急救助、体检、健康护理和咨询及讲座,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医疗保健服务的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

注:***、**、*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从日间照料服务看,该项服务面对的多为自理能力较差或无人照护的老年人,老年人的性别、年龄、居住状态、健康状况、子女看望频率、照护者与其存在显著性关系。综合日间照料和医疗保健服务来看,老年人对其需求的影响因素大多集中在老年人自身的身体状况及老年人的家庭状况,这说明老年人在获取日常照料或医疗保健服务时,依然受传统养老方式的影响,“养儿防老”的观念深入人心。

(三)影响老人对休闲娱乐服务的因素分析

在休闲娱乐活动方面,本文从文艺联欢、文体比赛、健身和棋牌活动4方面入手,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研究老年人需求的影响因素,具体见表3。

表3 休闲娱乐服务的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

注:***、**、*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从休闲娱乐服务来看,老年人正从传统的老年生活转为更加多样化的老年生活,但对服务的需求仍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综合来看,在老年人的休闲娱乐活动中,老年人的居住状况是其共同的影响因素,老年人的居住状况一方面反映了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老年人的家庭结构。由分析结果可知,与配偶或子女同住的老人更倾向于参加休闲娱乐活动。

(四)影响老人对精神慰藉服务的因素分析

通过文献研究与问卷分析,老人的精神慰藉服务包括心理咨询、茶话活动、歌舞房和老年培训。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精神慰藉服务的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

注:***、**、*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由表4可知,较其他3项照护服务,精神慰藉服务的影响因素明显较少。在心理咨询方面,老年人的教育状况、居住状况、子女数量、健康状况及照护者对其具有显著性影响。当老人教育程度较高、身体状况较好、生活较充实时,往往不需要心理咨询相关服务,相反老人如果子女不在身边、教育程度又不高,对心理咨询服务有较大的需求。对茶话活动及歌舞房,老年人的居住状况及月收入水平、照护者都对其具有显著性影响。老年培训作为老年人的一种学习方式,主要受老年人的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月收入等因素的影响。

四、对策建议

(一)提高服务供给能力

从政府层面来看,居家照护服务作为一项有利于增加社会福利的公共产品,需在居家照护服务中理清自身的位置和职责,提高政府的服务供给能力。首先,政府要加强养老服务规划、建设以及管理能力。其次,坚持服务导向原则,强化在居家照护服务中的政府责任并转变政府角色。政府不仅需要整合内部各部门的力量,形成各部门通力合作的局面,还应积极培育发展社会公益性组织,形成更为广泛的合作局面。从社区层面来看,一方面,社区需加强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能力。在这方面主要加强照护人员和志愿者的培养。另一方面,社区需加强自身的网络化发展能力。根据老年人的需求,不断细分养老市场,吸引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其中。

(二)优化居家照护服务的对象和内容

在服务提供对象方面,我国目前虽然面对全体老年人提供服务,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服务项目的设置与补贴范围集中在高龄老人、独居老人及生活困难老人。因此居家养老服务除了重点聚焦高龄独居老人及生活困难老人外,还需统筹兼顾有普遍服务需求的其他老人,合理配置养老资源。在服务内容方面,从老人的需求出发,尽量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服务需求。首先,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其次,丰富居家照护服务形式。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为老人提供智能居家养老服务或发展互助养老机制。

(三)实现资金多元化、运营市场化

在资金筹集方面,首先要提升政府的财政投入水平。政府要加大居家照护服务的财政投入力度。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向社区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进行补贴,也可以利用财政税收政策,对社区内建立和经营的机构采取免税或抵税的做法来鼓励其经营。其次,通过政策上的引导,积极鼓励、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到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设中来。再者,通过市场化的形式由企业或社会组织为老人提供居家照护服务。

[1]Coyte PC,McKeever P.Home care in Canada:passing the buck[J].the Canadia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2001,2(33):11-25.

[2]Naruse T,Nagata S,Taguchi A,et al.Glassification tree model identifies home-Based service needs of Japanese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consumers [J].Public Health Nurs,2011,28(3):223-232.

[3]刘成.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上海老年人长期照护的模式选择[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6.

[4]肖云,邓睿,刘昕.城乡失能老人社区居家照护服务的差异及对策[J].社会保障研究.2014(05):24-31.

[5]Wong A.,Elderkamp-De G.R.,Polder J.,et al.Predictors of long-term care utilization by Dutch hospital

patients aged 65+[J].SMC Health Serves 2010(10):110.

[6]蒋岳样,斯委.老年人对社会照顾方式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浙江省为例[J].人口与经济.2006,13(3):8-12.

[7]李伟峰,原翠娇.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5(12):67-72.

[8]王玉环,冯雅楠,侯蔚蔚,吴复琛.援疆汉族失能老年人及居家照护者对长期照护需求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04):1268-1273.

猜你喜欢

照料居家养老
照料父母对子女健康福利的影响研究
——基于CFPS 2016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学中文
正式照料抑或非正式照料:照料模式对高龄老人临终照料成本的影响①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微生高的往事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