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关于绿色金融的研究综述

2016-08-16张雪彬

福建质量管理 2016年12期
关键词:金融绿色研究

张雪彬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国内外关于绿色金融的研究综述

张雪彬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绿色金融是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我国促进经济转型、优化金融结构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绿色金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总体而言,我国对绿色金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的政策性研究上,缺乏量化研究,有关绿色金融的研究体系还没有形成,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认为我国有关绿色金融的研究尚不完善,严重缺乏有关推行绿色金融发展的实践性研究及量化研究。因此,为了更好地帮助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我国学者应借鉴国外研究方法与经验,积极开展我国绿色金融量化方面的研究。

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赤道原则;顶层设计

在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的深刻变革,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而绿色金融,作为环境保护的一种金融手段,是实现绿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我国受到了越来越大的重视。绿色金融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成为我国的一个重大课题。而绿色金融也一直是国际上金融领域日益关注的内容,为此,国内外的很多学者对绿色金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一、国外绿色金融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问题开始爆发,逐渐触发了金融风险(以美国爱河事件(Love Canal Tragedy)为典型案例),环境保护问题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以及国际机构的重视。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化公约》,绿色金融逐渐开始发展。2003年6月,花旗银行、荷兰银行10家银行正式达成协议推动赤道原则,建立了国际项目融资的新标准,进一步推动了绿色金融的发展。目前,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国外学者对绿色金融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绿色金融”的定义最早是由José Salazar于1998年提出的,是指金融业根据环境产业的需求而进行的金融创新,主要是为了寻求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1]。之后,学者们对绿色金融又进行了不同的阐释,但核心都是通过金融机构实现环境的保护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对于赤道原则,国际经验证明,赤道原则不仅不会阻碍金融机构的发展,还能帮助金融机构建立信誉。

二、国内绿色金融研究

(一)“绿色金融”的概念

1998年国外研究者首次提出“绿色金融”的概念,以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内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内学者开始重视绿色金融这一理念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目前国内学术界对“绿色金融”的概念虽表述不一,但大多数是围绕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这两方面来阐述的。安伟(2008)认为绿色金融应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从绿色金融的实际发展出发,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导向,以证券、基金、信托和保险等金融衍生工具为手段,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他认为绿色金融是一项宏观调控政策[2];林欣月(2016)认为绿色金融是可持续发展性金融活动的一种统称[3]。曹和平(2015)从金融的角度出发,对狭义金融和广义金融进行了界定,指出绿色金融概念属于广义金融的范畴,是绿色金融资产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综合,即绿色金融资产动员和流转的综合[4]。

2016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环境保护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指导意见》,首次明确界定了绿色金融含义,指出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而与之相对应的绿色金融体系是指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支持经济向绿色化转型的制度安排。①

(二)国外绿色金融的经验借鉴研究

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尚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借鉴国际上的一些成功经验。发达国家在绿色金融方面的实践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赤道原则、绿色金融产品以及国际碳金融交易体系(见图一),这几方面的经验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并且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在赤道原则以及碳金融体系的设立上,李仁杰(2011)、李丽君(2015)认为赤道原则的采纳将有助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推动我国绿色金融的建设,同时,在采纳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做好赤道原则的“中国化”。张全兴(2011)认为碳金融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我国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设立的碳金融机制,完善我国的减排及其交易制度,同时发挥政府职能,构建我国的碳金融交易体系[5];詹小颖(2016)认为绿色债券是低碳发展和绿色金融重要契合点的载体,我国应借鉴国际市场绿色债券的发展经验,完善我国的绿色金融制度,积极推进绿色债券发展以助推我国经济结构改革[6]。

另外,在绿色金融产品设计方面,由于我国起步较晚,产品设计还不够成熟,国外的很多经验值得我国借鉴。翁智雄等(2015)指出我国的绿色金融产品存在针对性不强、覆盖面窄、融资资源配置不均衡、金融机构参与度不够等问题,与国外的绿色金融产品相比较,我国无论是金融产品的多元化还是针对性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我国的金融机构应该进行针对个人、家庭、企业、政府等的绿色金融产品的设计,提升产品多元化,从而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全方位发展[7];郭沛源(2015)多角度研究了发达国家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创新,认为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在金融产品、金融政策以及核算体系等方面的经验[8]。

图一

(三)国内绿色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我国的绿色金融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发展尚不成熟,不管是绿色金融发展本身,还是国家对绿色金融的支持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与障碍。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主要存在绿色金融法律体系不完善、覆盖面窄、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董捷(2013)指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绿色金融意识不强、绿色金融的市场体系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备、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导致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存在较高风险等[9];张藏领、王小江(2015)指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存在三大瓶颈:制度瓶颈、思想瓶颈和实施瓶颈。制度上,环境行为规范内容多年来未实现实质性上升,绿色金融政策发布的层级行业和部门化,缺乏国家层面的制度;思想上,对绿色金融和经济发展的认识不正确;实施上,形式大于实质,绿色金融责任和职能无法真正落实[10]。

(四)国内绿色金融的实施路径研究

针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及对策,总体来看,主要是从加强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创新产品、完善机制这几方面来着手。王兆星(2012)指出应当将实施绿色金融作为国家战略和政策,从国家层面出发,做好顶层设计。同时,提出以下建议来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制定和完善绿色信贷政策、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引导金融资源的配置、完善法制建设和建立监督机制[11];葛察忠等(2015)对于加快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提出要完善包括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等在内的绿色金融政策,探索并推出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相适应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并以新《环保法》为核心,加快我国生态环保法律法规体系建设[12]。

2016年,随着我国绿色金融开展的不断深化,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绿色金融被纳入了国家规划和生态纲领性文件,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行动计划,中国绿色金融的政策顶层设计得到了深化。其次,2016年8月31日,《指导意见》的印发将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上升到了国家高度,成为全球首个相对完整的以政府为主导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进一步深化了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为政府、社会资本各方参与提供了不同种类的绿色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搭建起了具有实际操作性的绿色金融基本要素体系。②鉴于此,翁智雄、葛察忠(2016)提出为加快推进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应强化金融、财政与环保相关政策的配套支持力度,丰富和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同时要主动把握“一带一路”发展契机,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绿色金融的创新融合[13]。

三、小结

虽然目前我国有很多学者对绿色金融进行了研究,但大多数研究都是宏观层面的政策性研究,缺乏量化研究,研究还不够深入。如我国学者都提出要丰富和创新我国的绿色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但关于如何开发我国绿色金融产品,如何对绿色金融产品定价,如何测度绿色金融产品的收益与风险等问题的定性定量的研究却很少,而且目前我国评估企业对环境影响的体系还没有建立,国家的很多政策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学者在绿色金融研究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经验,补充与完善对绿色金融的量化研究,在探讨如何开发适用于我国发展情况的绿色金融产品以及如何建立企业对环境的评估体系等方面积极开展研究,以更好地助推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

【注释】

①来源于互联网:《全球首个以政府为主导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初步形成-中国碳排放交易网》http://www.tanpaifang.com/tanjinrong/2016/1102/57421_2.html

②来源于互联网:《全球首个以政府为主导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初步形成-中国碳排放交易网》http://www.tanpaifang.com/tanjinrong/2016/1102/57421_2.html

[1]Salazar J.Environmental finance:linking two world[R].Brati-slava:Financial nnovations for Biodiversity,1998:27-42.

[2]安伟.绿色金融的内涵、机理和实践初探[J].经济经纬,2008(5):156-158.

[3]林欣月.我国绿色金融的内涵、现状和发展对策[J].金融天地,2016(7):305.

[4]曹和平.绿色金融的两级市场和三重含义[J].环境保护,2015(1):29-31.

[5]张全兴,丰秋惠,曲东.绿色金融:国际经验、启示及对策[J].浙江金融,2011(5):20-25.

[6]詹小颖.绿色债券发展的国际经验及我国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6(8):119-124.

[7]翁智雄,葛察忠,段显明.国内外绿色金融产品对比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6):17-22.

[8]郭沛源,蔡英萃.发达国家绿色金融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环境保护,2015(2):45-47.

[9]董捷.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2013(3):156-160.

[10]张藏领,王小江.关于绿色金融发展瓶颈期的思考[J].环境保护,2015(24):58-61.

[11]王兆星.积极实施绿色金融战略[J].中国金融,2012(10):13-14.

[12]葛察忠,翁智雄,段显明.绿色金融政策与产品:现状与建议[J].环境保护,2015(2):32-37.

[13]翁智雄,葛察忠.论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及创新发展[J].环境保护,2016(20):47-51.

张雪彬(1995.08-),女,汉族,山西人,研究生,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金融学。

猜你喜欢

金融绿色研究
绿色低碳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P2P金融解读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