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到延安去!
——中央和行业类编辑记者延安行侧记

2016-08-16王大璐

传媒 2016年13期
关键词:延安精神知青延安

本刊记者 高 方 特约记者 王大璐

到延安去!
——中央和行业类编辑记者延安行侧记

本刊记者 高 方 特约记者 王大璐

编者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根据全国“三教办”统一部署,2016年6月19日至6月25日,中国记协组织开展了“中央和行业类编辑记者延安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组织人民日报社、新华社等18家中央新闻单位,24家行业类媒体的64名编辑记者赴延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与当地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根据组织安排,本刊记者高方借调参与该活动的组织、联系、协调、服务、宣传工作。在7天的“三同”活动中,她与活动组织者用独特视角综观活动情况,体会革命精神,采写出了一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文章。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2016年6月19日至25日,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组织开展了“中央和行业类编辑记者延安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我们伴随着64名编辑记者的步伐,在革命老区延安接受洗礼,共同度过了与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的难忘的7天。

我们追寻着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走访枣园窑洞旧址、《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闻纪念馆等。在宝塔山下、延河水边右手握拳、庄严宣誓。我们观看、聆听历史现场教学,理解把握中共延安市委理论讲师团团长安振华解读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精髓要义,领悟《延安保育院》舞台剧生动再现的革命者人性光辉、牺牲精神和大爱情怀。深入农户,体验陕北农村生活,与乡亲们一同插秧。在窑洞里、在地头间找新闻写故事。采访特色农户、科技园区、延安新区等,把带着黄土气息的报道和有见解的观点信息传递给不同媒体终端的广大受众,助推老区发展。探访老红军老革命,共同缅怀改变中国命运的“苦难辉煌”,领会胜利的历史逻辑。在梁家河村追寻当年北京知青的人生足迹,体会他们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感召。这7天,我们做了很多,学了很多,想了很多……

从知青的“四关”到记者的“四关”

6月21日,是延安行活动的第三天,我们兵分两路,分别赶赴延安革命老区延川县、黄陵县学习考察。近4个小时的车程,34名编辑记者从延安市区抵达延川县梁家河村,三天半的时间与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领会延安精神,参观梁家河村史馆、知青故居,感受当年知青在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的青春砺炼,根系群众的光辉足迹。

知青要过哪“四关”?在当年知青上山下乡的大潮中,许多北京知青选择来到延安。据1969年8月延川县向北京慰问团的汇报材料中显示,当年共有1427名北京知青来延川插队,分别被安置在贾家坪、文安驿等7个公社的67个生产大队、142个生产队。站在知青长廊下,看着密密麻麻的红字组成的“1969年-1977年在延川县下乡的北京知青名单”,在其中找寻熟悉的名字,感受他们生活过的印记。

当天的报告会上,大梁家河联合村支书石春阳向我们深情讲述当年知青如何“过四关”。一是跳蚤关。石书记说:“这些北京来的娃娃从没见过跳蚤,在梁家河的夏天,几乎是要躺在跳蚤堆里睡觉的,被咬后奇痒无比,又挠得浑身红肿,实在难熬。但不久便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无论跳蚤如何叮咬,都会睡得踏实香甜。”二是饮食关。“吃惯了‘精粮’的娃娃们,刚开始来延川,被粗粮杂面噎的难以下咽,但不久便也觉得是美味了,多时不吃还会想念呢。特别是陕北的酸菜,很多知青深深爱上了它。”三是劳动关。石书记告诉我们,“刚开始知青们干农活不得要领,有些娃娃挑水一口气走了很久的路,也不懂换肩、用巧劲,他们学着乡亲们的样子,不久便都成了壮劳力,不少知青都能挣10个工分。”四是思想关。“过思想关是很重要的”石书记说,“知青们在梁家河学到了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也逐渐与乡亲们融为一体,与乡亲们一起打井、打坝、修公路,发展生产,改变家乡的面貌,不分彼此。”北京知青在延川的日子,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也磨练了他们面对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品格。

记者也要过“四关”。结合当年知青们在这片贫瘠的黄土高坡上闯过的“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这“四关”,新时期下的编辑记者又要过哪“四关”呢?

参观知青旧居

一是过“苦”关。记者是个“苦差事”,哪里有新闻,就往哪里冲,360天风雨无阻。我的同行《今日女报》记者潭里和身体残疾,需要拄着拐杖跑新闻,踏遍三湘四水,扎根基层,29根被用坏的拐杖,撑起了他的新闻理想。理想信念至高,是新闻工作者精神上的“钙”,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上,才能采写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入眼入心入脑入耳的好新闻。

二是过“累”关。新闻人“过劳而疾”,甚至“过劳而逝”不在少数。做记者,要吃得了苦受得了累,一旦选择,永不后悔。身边就有这样的好记者,《光明日报》记者郑晋鸣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基层,他说,“这条路很艰辛,但也很纯粹。和人民在一起,走基层的路,我踏实。”这样的精神时刻提醒我们新闻人要明确政治方向,坚持群众路线,扎根群众,眼睛往下看,从群众着眼着手,始终与群众在一起。

三是过“险”关。钻火场、闯战地、登高梯、爬煤窑……,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记者的身影。为人民奉献,为职业奉献,为理想奉献,这样的大爱,时刻激荡在我们心中。在刚刚过去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人民日报》记者焦翔走上主席台从中央领导同志手中接过“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证书。作为一名战地记者,他曾在战乱动荡的埃及、利比亚等国驻守1200天,采写100万字的文稿,战火的震荡使他右耳听力受损,却依然不下火线,坚持报道。身处“高危”的环境中,使我们感受到祖国强大的意义,了解百姓之苦、民众所急,也更加坚定了职业理想信念,这是坚持新闻事业的原则,也是底气。

与大梁家河村联合村支书石春阳一起交流心得

四是过“贫”关。“如果你想财源广进,冬暖夏凉舒舒服服的,就不要干记者”,入行前,许多记者都听到过前辈这样的告诫。北大才子、21世纪传媒公司CEO沈颢在短短几年从新闻圣徒变成新闻赌徒,最后沦为阶下囚,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干记者能认识不少人,也有不少“门路”,如果把握不准,容易被利益和金钱牵着鼻子走,迷失方向。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校正自己的得失观、荣辱观、苦乐观、贫富观,明晰自己的是非观、真假观、点面观、远近观,做一名铁打的记者,讲好中国故事。

三种收获——新闻人的获得感

记得在插秧时,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庞辉对我们说:“夏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水稻成熟之时,希望大家再回老家看看,共度收获的季节。”延安行是一次思想上、精神上的大收获,我们收获的是一次提升思想情怀的心灵洗礼,收获的是一次在最有代表性的广阔大地上贴近社情民意的基层之旅,收获的是一次固本培元、凝神聚气,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识的课堂实践。

理想信念获得提升。通过领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以及黄土文化的厚重魅力,学习老区军民艰苦奋斗、生生不息的勇气和对生活永远执着的热情,自己的理想信念获得了很大提升。《中国日报》记者胡飞飞是第一次到延安。联想起当年的歌曲“夜无眠,星月远,我要去延安”,思考是怎样的“魔力”吸引那么多“小资”放弃城市繁华步行一年奔赴延安?他说,革命胜利的真谛来自于一个个生动的细节,官兵平等,虽衣着粗朴装备稍差,人却个个精神,充满理想。《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张雪娇说,不知历史,便不知先辈的艰辛。参观枣园,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面对历史,我们需以敬畏之心,认真学习“延安精神”。作为新闻人,要用我们手中的笔,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做到新闻报道从群众中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中国组织人事报》记者谢鹏在黄陵县参观黄帝陵后表示,黄帝的遗产,不仅是物质财富,更是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财富。炎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魂。

价值理念获得飞跃。在枣园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等地,编辑记者们深切感受到老区人民衷心拥护共产党、爱戴人民子弟兵的光荣传统;在“三同”中老区人民的勤劳善良、朴实厚道,让大家深受感动、深受教育。当观看“延安保育院”大型红色舞台剧,看到小保育员为救孩子身受重伤,放羊老人为救院长女儿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时,大家深受触动。赴黄陵县的编辑记者们冒着烈日下到田间,老乡们手把手地教他们学插秧、种水稻。《光明日报》记者李晓参观路遥故居后说,文艺就是要源于生活,在寻常生活中记录百姓的喜怒哀乐。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新闻写作,好的新闻是靠脚底板走出来,靠田间地头聊出来的。多贴近生活,走进百姓,在基层的锻炼能够找到新闻写作的源头活水。《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冯松龄认为,用脚去丈量土地,从泥土里挖掘新闻,才是新闻人应该具备的品质。他决定要把田间劳作的难忘心得和成果带回北京,融入到自己今后的新闻作品采写中去,为消费维权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人民日报》记者耿磊同老区人民一起劳动,尽管泥巴沾满裤腿,内心却更加清澈,他说,切身的感受和近距离观察,让老区人民进入了我们内心;进入内心才能真正落到笔端,才能传到读者心中。脚上的泥土、身上的灰尘,是时代给予的馈赠,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章。

“走转改”获得新成果。延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新闻工作者采访调研的新闻富矿。编辑记者们在这次“延安行”活动中,继续弘扬“走转改”精神,抓住各种机会采访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火热实践,宣传中央惠农政策和扶贫攻坚进展成效,力求用手中的纸笔和镜头帮助老区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延川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记者们就现代农业、科技农业如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等问题采访了示范园负责人。《人民日报》记者王萱对示范园促进农民致富的情况很感兴趣,着重采访了关于扶贫政策、惠农补贴、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情况。她说,我们能做的就是把示范园成功经验向全国推广,同时,聚集各方力量,进一步推动示范园建设,让新闻助农真正发挥作用。《光明日报》记者史薇薇参观索洛湾村的乡村旅游时采访村党支部书记柯小海,感动于基层干部身上那股不畏艰辛、真抓实干、敢为人先的劲头。她感慨道:“作为一名新媒体编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延安精神为指引,不断学习各项先进技术,增强自身工作能力。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的背景下,多思考、多创新,丰富新闻报道的呈现方式,为党的新闻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烈日下,与老乡一起插秧

给玉米分苗,汗水浸湿了衣襟

三种力量——推动新闻人前行

在返回途中,大家谈到最多的,是收获了三种力量。

延安精神的力量。延安精神是什么?一是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抗大”精神;二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三是实事求是的整风精神;四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五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精神;六是甘为民仆耻为官的公仆精神;七是延安县的布尔什维克精神。新华社记者王卓伦说:“作为中央新闻采访中心外事采访记者,每天处理的新闻都与领导人的外事活动相关,采访的地点也都是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外交部等外事会见地点——虽算不上‘居庙堂之高’,但的确离田间地头很远。在知青旧址观察与聆听,才知是怎样艰苦的生活,将当年的一群城里的年轻人,塑造成了今天对社会有极大贡献的领导者;与村民聊天,才知政府给予农民诸多福利补贴的良苦用心;给玉米分苗,才知饭桌上香甜可口的玉米还需经过这样一道工序。这些感受和延安精神将会深刻影响着我的思维和行为。”

党性和人民性的力量。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姓党”就必然为民,做到党心与民心同频共振。《解放军报》记者刘建伟说:“这次延安行经历了人生中第4个女人给我洗衣服。第一个是我母亲,第二个是我妻子,第三个是我3岁多的女儿,给我洗过袜子,第四个就是这次住的房东家大嫂。她每天都追着我们问有衣服洗没,看到我们插完秧回去后衣服脏了,大嫂等在门外等着你换完后马上就抱去洗了。从军20年,从业16年,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第一次到延安,第一次以这样的身份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干农活。可以说,我把人生中众多的第一次留在了延安。恰恰因为是第一次,所以更让我深受触动,更让我刻骨铭心。这次延安之行,不仅让我加深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更让我深刻理解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知青精神的力量。讨论中大家谈到,梁家河村的参观和学习机会非常难得,特别是能聆听大梁家河联合村支书石春阳的报告,使得我们更加全面了解了知青们插队期间的工作生活的情况。我们学习知青精神,是要学习他们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结下深厚友谊,建立血肉联系的不懈努力,更加坚定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认认真真向人民群众学习,老老实实拜群众为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在实践中磨练,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回去后将继续在广阔的基层大地锤炼提升自己,从社会实践中汲取新闻力量,将延安精神作为心中的灯塔,采写更多的“泥土新闻”,讲述更精彩的中国故事。

特约记者王大璐系中国记协国内部

综合处干部

猜你喜欢

延安精神知青延安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延安精神照耀着我们
知青岁月
延安精神传万代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难忘知青岁月
青草风情
——献给知青的歌
走进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