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世界》栏目的特色解析

2016-08-16文/汤

传媒 2016年7期
关键词:民间舞栏目内涵

文/汤 娟

《舞蹈世界》栏目的特色解析

文/汤 娟

《舞蹈世界》是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一档以舞蹈为主要内容,集经典艺术展示于一体的电视文艺栏目。该栏目开办于1999年,为舞蹈和电视观众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桥梁,是舞蹈在电视屏幕上得以展示的重要窗口。《舞蹈世界》栏目创立的三个子品牌——“舞蹈全民星”“五彩缤纷夏令营”“青春梦想季”,开播以来也受到了观众的喜爱,进一步拉近了观众和舞蹈之间的距离。

将民族民间舞融入栏目创作之中

民族民间舞是一种体现相对柔和,且富于表现个性的舞蹈。舞蹈的技巧由于表演者性格的不同,理解的内涵也不同。比如对于“三道弯”这种傣族舞蹈,“婀娜多姿”的杨丽萍的表演就明显和“极尽柔美”的刀美兰有区别。另外,在民族民间舞表演中还包括一些特技绝活的展示,比如哈尼族《长街宴》舞蹈中就有嘴咬桌子进行表演的特技绝活,这个舞蹈一经展示就让观众大为惊叹。民族民间舞不同于爵士、芭蕾等舞蹈,它更能反映当下人民对生活的理解,《舞蹈世界》将民族民间舞引入栏目中能够有效拉近与受众的关系,增强栏目和受众的共鸣。

《舞蹈世界》为广大受众创造了一个学习舞蹈、欣赏舞蹈的平台。无论是否具有舞蹈功底和舞蹈专业知识,都能够在《舞蹈世界》栏目中感受到舞蹈的乐趣和观舞的享受,并在栏目中与同样喜爱舞蹈的朋友相互交流互动。通过电视媒介将民族民间舞的欣赏、教学、文化传播有效联系在一起,并借鉴国外优秀的电视舞蹈栏目的制作经验,将民族民间舞展现在大众的面前,加强了其舞蹈的大众化特点,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民族民间舞不断深入大众的心里,使其舞蹈文化内涵广泛传播,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抓住受众心理,以民族民间舞这种最为贴近人们生活的表演形式,吸引受众的目光。《舞蹈世界》在制作过程中为尽可能满足受众需求,不断对受众心理、市场动态、时尚元素等进行详细地调查和分析,在选材上不仅挑选具有国外特色的街舞、拉丁舞等舞种,也挑选了体现民族文化的民族民间舞。将民族民间舞选入栏目中是弘扬中国舞蹈文化的重要做法,在中西方舞蹈文化的碰撞下,能够使观众获得视觉上的享受,同时加深对我国传统舞蹈的认识。

将文化底蕴融入栏目的内涵之中

舞蹈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悠久的历史,它是从人们的祭祀、求偶、运动、礼仪等活动中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随着时代的变迁,舞蹈的内涵也在日益丰富。《舞蹈世界》将舞蹈搬上荧幕,展现出中西方不同的舞蹈文化,有效提升了该栏目的文化内涵,也促进了舞蹈行业的发展。人们在观看精彩舞蹈表演的同时,不仅能得到视觉上的冲击,还能够体验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舞蹈世界》每一期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展现不同地区的舞蹈及其文化内涵。每期30分钟的栏目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在展现舞蹈作品本身。比如在介绍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时,将哈尼族、彝族和佤族的特色民族舞蹈展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同一时间感受到不同族群舞蹈之间的差异和独特的律动之美。

如果只是将舞蹈表演展示给观众,没有其他的内容进行展示,那么就会使观众失去观看的积极性。《舞蹈世界》栏目的难得之处就是将舞蹈蕴涵的文化和舞蹈所处的背景等内容集中呈现在栏目中。在表演结束后,主持人都会请舞蹈的编导和表演者向观众介绍与舞蹈相关的知识,像介绍舞蹈音乐与舞蹈的关系,舞蹈的创作灵感等。比如在《红太阳照边疆》结束后,舞蹈的编导老师,就详细介绍了舞蹈中运用到的主要乐器小锣、大锣、圆鼓、长鼓等与舞蹈本身的关系。或者像佤族舞蹈《甩发舞》表演结束后,编舞老师讲述这个舞蹈来源于佤族妇女耕作时头发经常遮住的眼睛,为避免头发遮住视线,佤族妇女不断甩动头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在的《甩发舞》。

将舞蹈创作和表演的细节融入受众的感受之中

任何一档电视栏目都有与受众互动的过程,它们常常采取网络评论或者现场问答,又或街头采访的形式加强栏目与受众的互动,刺激受众继续关注这些栏目。《舞蹈世界》在录制过程中,选取几个具有一些舞蹈基础的观众,让这些观众跟着舞蹈老师学习,体验舞蹈的风格韵律和节奏动感,在观众掌握了所教的舞蹈动作后,再请这几个观众进行表演。因为受栏目时间限制,现场选取的观众都是具备一定的舞蹈常识的,这样观众就能够很快地学会所教的舞蹈,也能够达到活跃现场气氛,增加观众参与积极性的目的。而对于那些没有舞蹈基础并且不愿意参与表演的观众,《舞蹈世界》会通过采取集体舞的方式,邀请他们参与到其中,在台上展现他们的风采,不必担心不会跳的问题,积极引导观众树立自信心。

在观看《舞蹈世界》栏目时,我们会发现栏目经常邀请编导或者演员等专业人士登上舞台,向观众讲解关于舞蹈的专业知识。这样能够使观众在增长舞蹈常识的基础上,发现舞蹈的玄妙,减少纯舞蹈表演的枯燥。值得注意的是,编导、演员等专业人士在向观众进行讲解时,所用语言通俗易懂,且风趣幽默,并且采取讲练结合的形式,使观众能很快接受舞蹈的要领。比如金美月老师在讲解《瑶鼓谣》舞蹈中瑶鼓的作用时,特别放慢速度对其进行详细分段讲解,并且进行了演示,观众在下边随时跟着老师的讲解进行学习。由此,我们可以明白《舞蹈世界》给观众提供的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舞蹈知识补充,它更是将舞蹈的精髓之处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难动作的分解讲解,精心细致地进行设计编排出来的。观众在观看该栏目时,能够更加清楚更加明白地了解舞蹈内涵,不断加深对舞蹈的认识和喜爱。

将舞蹈以电视为媒回归到大众本体之中

舞蹈本就源于人们的日常劳作,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离人们的生产劳作越来越远。特别是像民间舞、古典舞等舞蹈,在生活中除了专业学习这些舞蹈的人了解外,大众对其了解的并不多。《舞蹈世界》将舞蹈艺术通过电视媒介的方式回归于大众本体,增强舞蹈在大众生活中的作用。之前,一般采取录像片的方式传播舞蹈,为人们学习舞蹈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如今,《舞蹈世界》在继承先前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电视和网络为媒介,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巧妙地将舞蹈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另外,当前针对舞蹈的研究主要关注于舞蹈的实践中,研究领域狭小,研究人员数量也相对其他艺术门类较少,并且研究成果深度不足。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对舞蹈感兴趣的资深研究学者过少。想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学校加强舞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并且跟随社会发展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极力避免重视实践轻视理论的现象出现。相对来说,舞蹈专业的学生在文化知识上薄弱一些,这也对舞蹈理论的研究造成了阻碍。因此,学校等教育机构应该多多加强舞蹈专业学生和教师的理论知识学习,逐步提高舞蹈研究的深度。另一方面,需要积极招纳拥有多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研究舞蹈所能发挥的社会作用。那些兼具文理学科专业的研究学者具有扎实的文化功底,拥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研究能力,对于拓展舞蹈艺术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舞蹈世界》在栏目中加入了讲授的环节。在讲授中,将一部分初级舞蹈美学、文化知识等内容教授给观众,能够增强观众对舞蹈的认识和了解,也能够增强观看节目的舞蹈专业教师和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为舞蹈理论研究增加动力,还能够使对舞蹈有兴趣的其他领域的研究学者关注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并对其展开深入的研究,最终积极推动舞蹈理论的发展和传播。

作者单位 西昌学院

本文系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2015年课题“凉山彝族民间传统舞蹈素材收集整理与开发利用的研究”(项目编号:YZWH15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民间舞栏目内涵
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发展——以“东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课”为例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晋中民间舞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策略
传统文化影响下民族民间舞表演新模式研究
挖掘习题的内涵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栏目问答精选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内涵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