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湖南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

2016-08-15郭蓉菊张华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专业设置高职院校

郭蓉菊 张华

内容摘要:分析了“十二五”期间湖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提出了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应进一步强化政府部门的统筹规划职能、建立信息交互平台、建立专业设置评估与预警机制、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等专业设置优化策略。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 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策略

一、湖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以下简称《目录》)和教育部核定的《湖南省高职学院2016年专业设置备案名单目录》,调查了湖南省65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截至2016年,湖南省高职院校所设的专业种类覆盖了19个大类,专业总数377个,专业点数共计1503个。得出以下结论(1)专业设置门类较齐全。湖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19个大类皆有覆盖,但377个专业总数只占到了《目录》中748个的50.4%。同时,湖南高职院校的专业点数为1503个,按目前高职院校65所计,平均每所院校的专业点数为23.1个,基本能满足湖南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多方面人才的需求。

(2)主体专业较为突出。从专业布点数来看,财经商贸大类、装备制造大类和电子信息大类专业分别以18.03%、16.30%和13.31%的比例排在前三,三者之和更是占到专业点总数的47.64%。目前,湖南省已基本形成了以财经商贸大类、装备制造大类和电子信息大类为主体专业体系。

(3)特色专业较为明显。近年来,湖南高职院校对接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打造出了一批特色专业。如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所设的电气化铁道技术、铁道信息技术与应用等专业;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所设的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化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这些高职院校结合产业需求所设的专业为湖南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了一大批技术技能人才,对推动湖南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湖南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1. 湖南产业结构现状

“十二五”以来,湖南省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仍存在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的问题,见表2所示。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湖南省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下降,由 2010年的14.7%下降至2015年的11.5%,下降了3.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由2010年的46.0%降低到2015年的44.6%,而第三产业的比重总体上是呈上升的趋势,由2010年的39.3%上升至2015年的43.9%,上升了4.3个百分点。目前,湖南已基本呈现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二、三、一”产业格局,但总体上仍处于“一产不强、二产不平衡、三产不优”。

2.湖南产业发展趋势

(1)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推进农业专业化、标准化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粮食(饲料)、畜禽、油料、果蔬、棉麻、茶叶、淡水产品、竹木加工八大主导产业。

(2)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工业向高端化、高新化、“两型”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抢抓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机遇,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大对智能电网、太阳能装备制造、风能装备制造、储能新材料、可持续建筑、3D打印等行业的扶持,实现湖南制造向湖南智造转变、湖南产品向湖南品牌提升。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大力推进传统服务业的经营创新和稳健扩张。

三、湖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分析

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为基础,能否根据产业结构的特点对人才的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对高职院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1.专业设置结构比例不协调。面向第三产业专业设置过多,与当前产业结构不相适应,面临人才培养过剩;面向第二产业的专业设置过于集中在部分行业,而面向第一产业的专业设置过少。如表3所示。湖南是农业大省,但目前湖南高职院校所设专业与第一产业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产品相关专业也太少,农林牧渔专业只占到总专业的2.4%,与教育部发布的《目录》相比,专业种数占有率仅为其28.85%,有超2/3尚属空白。

2.专业设置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协调。存在着专业门类齐全、覆盖面广,但专业设置趋同严重。从表1中看,湖南高职院校专业布点非常不均衡,财经商贸大类、装备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专业布点率分别达到18.03%、16.30%和13.31%。且从具体专业来看,通用性较强的专业设置比重过大,专业趋同现象较为严重。

3.专业设置上缺乏前瞻性。未来几年湖南在先进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文化创意及节能环保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对人才需求较大,而湖南高职院校除了在生物、信息和节能环保三大产业方面专业设置较为齐全外,其余所涉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甚少。这充分说明湖南省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超前性的原则,设置专业时没有考虑区域产业结构特点和未来重点产业的发展趋势。

四、湖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优化策略

1、强化政府部门的统筹规划职能,科学协调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专业重复设置现象严重,冷热专业差别明显,专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各个高职院校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设置专业,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因此,政府部门首先应该统筹区域内的高职院校,站在为合理规划区域人才发展战略的立场上,制定科学的专业发展规划,以促进地方高职专业设置的合理发展,为区域经济输送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

政府以地方产业结构的特色为出发点,以地方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为参考依据,统筹分析目前湖南省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状况,着力打造与湖南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高职专业体系。并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进行专业调整,可以采取整合优势资源的办法做强做大部分特色专业,而对于那些专业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建议取消弱势专业,扶持开发其他专业,从而合理布局湖南省的高职专业。

2、搭建信息交互平台,建立专业设置评估与预警机制

政府应积极搭建湖南高职教育与人力资源信息交互平台,使高职院校、企业学生和三者之间能够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促进高职专业设置进一步符合湖南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需要。如定期公布高职学校的招生情况,包括学校开设的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人数、生源报考和录取比例等情况,让学生在充分了解学校专业特色和办学优势的情况下进行自主选择专业报考。

建立专业设置评估与预警机制。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能,根据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规划,结合企业用人需求,建立专业设置的预警机制,对新开设专业严格把关,避免专业建设的重复与盲目。

3.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与诊断改进机制

(1)紧跟产业结构调整,积极调整专业结构

各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要了解地方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变化趋势,专业设置要与地方主导产业相匹配。同时,由于人才培养存在着滞后性,学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对于新兴产业要有较好的敏感度,能够根据高职学校自身的特点,在《目录》的范围内,适当开设与新兴产业有关的专业,这样才能保持与地方经济发展同步,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

(2)构建特色专业群,打造专业品牌与特色

各高职院校适应湖南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需求,面向装备制造、轨道交通、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等产业领域开设新专业,撤并人才需求低、市场饱和度高的专业,以重点建设专业为核心打造3-5个特色专业群。如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对接先进装备制造业,以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特色专业为核心,着力打造先进制造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汽车运用技术和现代生产服务等覆盖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的特色专业群。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对接航空产业,着力打造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服务等航空类专业群。

总之,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湖南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的发展与转型,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和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有效对接,促进湖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怡萍.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14,(1):19-22.

[2]刘炳良,肖前军.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的建立[J]. 教育与职业,2014,(7):33-34.

[3]张清雅.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滞后性之应对策略[J]. 江苏高教,2012,(9):154-155.

[4]缪宁陵.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 教育与职业,2015,(5):49-50.

[基金项目: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5BZZ202);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XJK013CZY135)]

一、湖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以下简称《目录》)和教育部核定的《湖南省高职学院2016年专业设置备案名单目录》,调查了湖南省65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截至2016年,湖南省高职院校所设的专业种类覆盖了19个大类,专业总数377个,专业点数共计1503个。得出以下结论(1)专业设置门类较齐全。湖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19个大类皆有覆盖,但377个专业总数只占到了《目录》中748个的50.4%。同时,湖南高职院校的专业点数为1503个,按目前高职院校65所计,平均每所院校的专业点数为23.1个,基本能满足湖南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多方面人才的需求。

(2)主体专业较为突出。从专业布点数来看,财经商贸大类、装备制造大类和电子信息大类专业分别以18.03%、16.30%和13.31%的比例排在前三,三者之和更是占到专业点总数的47.64%。目前,湖南省已基本形成了以财经商贸大类、装备制造大类和电子信息大类为主体专业体系。

(3)特色专业较为明显。近年来,湖南高职院校对接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打造出了一批特色专业。如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所设的电气化铁道技术、铁道信息技术与应用等专业;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所设的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化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这些高职院校结合产业需求所设的专业为湖南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了一大批技术技能人才,对推动湖南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湖南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1. 湖南产业结构现状

“十二五”以来,湖南省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仍存在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的问题,见表2所示。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湖南省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下降,由 2010年的14.7%下降至2015年的11.5%,下降了3.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由2010年的46.0%降低到2015年的44.6%,而第三产业的比重总体上是呈上升的趋势,由2010年的39.3%上升至2015年的43.9%,上升了4.3个百分点。目前,湖南已基本呈现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二、三、一”产业格局,但总体上仍处于“一产不强、二产不平衡、三产不优”。

2.湖南产业发展趋势

(1)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推进农业专业化、标准化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粮食(饲料)、畜禽、油料、果蔬、棉麻、茶叶、淡水产品、竹木加工八大主导产业。

(2)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工业向高端化、高新化、“两型”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抢抓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机遇,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大对智能电网、太阳能装备制造、风能装备制造、储能新材料、可持续建筑、3D打印等行业的扶持,实现湖南制造向湖南智造转变、湖南产品向湖南品牌提升。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大力推进传统服务业的经营创新和稳健扩张。

三、湖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分析

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为基础,能否根据产业结构的特点对人才的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对高职院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1.专业设置结构比例不协调。面向第三产业专业设置过多,与当前产业结构不相适应,面临人才培养过剩;面向第二产业的专业设置过于集中在部分行业,而面向第一产业的专业设置过少。如表3所示。湖南是农业大省,但目前湖南高职院校所设专业与第一产业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产品相关专业也太少,农林牧渔专业只占到总专业的2.4%,与教育部发布的《目录》相比,专业种数占有率仅为其28.85%,有超2/3尚属空白。

2.专业设置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协调。存在着专业门类齐全、覆盖面广,但专业设置趋同严重。从表1中看,湖南高职院校专业布点非常不均衡,财经商贸大类、装备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专业布点率分别达到18.03%、16.30%和13.31%。且从具体专业来看,通用性较强的专业设置比重过大,专业趋同现象较为严重。

3.专业设置上缺乏前瞻性。未来几年湖南在先进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文化创意及节能环保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对人才需求较大,而湖南高职院校除了在生物、信息和节能环保三大产业方面专业设置较为齐全外,其余所涉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甚少。这充分说明湖南省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超前性的原则,设置专业时没有考虑区域产业结构特点和未来重点产业的发展趋势。

四、湖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优化策略

1、强化政府部门的统筹规划职能,科学协调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专业重复设置现象严重,冷热专业差别明显,专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各个高职院校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设置专业,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因此,政府部门首先应该统筹区域内的高职院校,站在为合理规划区域人才发展战略的立场上,制定科学的专业发展规划,以促进地方高职专业设置的合理发展,为区域经济输送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

政府以地方产业结构的特色为出发点,以地方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为参考依据,统筹分析目前湖南省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状况,着力打造与湖南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高职专业体系。并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进行专业调整,可以采取整合优势资源的办法做强做大部分特色专业,而对于那些专业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建议取消弱势专业,扶持开发其他专业,从而合理布局湖南省的高职专业。

2、搭建信息交互平台,建立专业设置评估与预警机制

政府应积极搭建湖南高职教育与人力资源信息交互平台,使高职院校、企业学生和三者之间能够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促进高职专业设置进一步符合湖南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需要。如定期公布高职学校的招生情况,包括学校开设的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人数、生源报考和录取比例等情况,让学生在充分了解学校专业特色和办学优势的情况下进行自主选择专业报考。

建立专业设置评估与预警机制。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能,根据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规划,结合企业用人需求,建立专业设置的预警机制,对新开设专业严格把关,避免专业建设的重复与盲目。

3.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与诊断改进机制

(1)紧跟产业结构调整,积极调整专业结构

各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要了解地方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变化趋势,专业设置要与地方主导产业相匹配。同时,由于人才培养存在着滞后性,学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对于新兴产业要有较好的敏感度,能够根据高职学校自身的特点,在《目录》的范围内,适当开设与新兴产业有关的专业,这样才能保持与地方经济发展同步,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

(2)构建特色专业群,打造专业品牌与特色

各高职院校适应湖南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需求,面向装备制造、轨道交通、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等产业领域开设新专业,撤并人才需求低、市场饱和度高的专业,以重点建设专业为核心打造3-5个特色专业群。如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对接先进装备制造业,以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特色专业为核心,着力打造先进制造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汽车运用技术和现代生产服务等覆盖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的特色专业群。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对接航空产业,着力打造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服务等航空类专业群。

总之,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湖南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的发展与转型,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和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有效对接,促进湖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怡萍.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14,(1):19-22.

[2]刘炳良,肖前军.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的建立[J]. 教育与职业,2014,(7):33-34.

[3]张清雅.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滞后性之应对策略[J]. 江苏高教,2012,(9):154-155.

[4]缪宁陵.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 教育与职业,2015,(5):49-50.

[基金项目: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5BZZ202);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XJK013CZY135)]

猜你喜欢

产业转型升级专业设置高职院校
黑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促进中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与物流园区联动关系分析
关于职校生就业与学校专业设置的思考
江海联动开发与区域高职专业设置研究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