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中的比喻修辞
2016-08-15
内容摘要:《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品,是我国长篇小说的经典之作,其中的比喻修辞艺术处处都体现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功底和语言艺术修为。详细、透彻的研究本书中的比喻修辞手法对于今后的写作方式和写作手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钱钟书 比喻 修辞 《围城》
《围城》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步风格独特的讽刺型小说。这本书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武打场面,也没有扣人心弦的悬疑剧情,但却能让读者渐入佳境,久久不能忘怀,牵动读者的情感和思绪。《围城》之所以如此成功,不仅仅因为小说的题材较为新颖,而更重要的是作者所用的写作手法,作者巧妙的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手法,让读者通过妙语连珠的文字,对这本书产生无限的深思和遐想,使读者产生共鸣。
1、喻体广泛、新奇
在比喻这个修辞手法中,喻体是用来做比方的事物,是用来比喻本体的事物。在《围城》中,作者的喻体使用非常广泛,不仅有动物、生物、自然景物这些实体,还有一些抽象的概念,例如封建传统的礼仪、国家的政策、西方的文化等等。可以说,作者对喻体的使用并不仅仅局限于我们平时所常用的事物,而是思维大胆、写作手法新奇的运用了许多新鲜的喻体,让读者在读书的过程中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这本书中,本是讲一些30年代知识分子的生活琐事,似乎并没有写什么与国家政策、人民大众相关的政治问题,但作者却在书中巧妙的运用比喻手法,体现了自身鲜明的政治立场。例如,“鸿渐每见她一次面,自卑的心理就像战时的物价又高涨一次”。作者虽然并没有摆明说当时的人民群众深受日本人的欺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却间接的把主人公的心理比喻为战时的物价,巧妙的喻体表达出了作者对当时政府不满的情绪。在写到雨夜天赶路的那一段时,作者说“四个人脱下鞋子来,上面的泥就抵得贪官刮的地皮”,这里又恰到好处的讽刺了当时官僚的丑陋面目。
2、方式多样化
《围城》这部小说可以说是一本优秀的比喻修辞实例丛书,是学习比喻修辞手法的典型图书。书中用到的比喻手法有明喻、隐喻、借喻、博喻等等,钱钟书先生学识渊博,知识量大,运用各种比喻手法都如同信手拈来、恰到好处。书中的明喻数不胜数,仅仅是“像”、“好像”、“仿佛”等这些比喻用的词都在作品中出现了上百次。隐喻的手法更是让读者陷入深思、回味中,比如:“电话是偷懒人的拜访,吝啬人的通信,最不够朋友!”、“不管它鸟笼罢,围城罢,像我这种一切超脱的人是不怕围困的。”这些隐喻不仅让读者回味无穷,更深刻的说明了一些道理,让读者不断的回味思考。钱钟书先生的生活阅历也十分丰富,在使用借喻时也是十分的幽默风趣,在描写女胖店主时,“她手上生的无根香肠,灵敏得很”,不禁让人仿佛真的看到了胖店主的手一般,既恰当又不失风趣。博喻被人们称之为莎士比亚式的比喻,用各式各样的形象、事物来表现一件事情、一种状态或一种物品。
3、比喻效果独特
《围城》这本书中不仅仅比喻形式多样,喻体广泛、新奇,书中的人物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心理动态描绘的活灵活现,行为特点也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些都是作者在运用比喻修辞时所产生的独特的效果。比喻的修辞手法并不仅仅是用来描写事物,让事物更加的生动,而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要运用比喻的手法让文章想要表达的道理更加深刻,让文章的主题更加突出,让文章在比喻手法的渲染下更加的别致独特,使读者欲罢不能,这才是比喻手法运用的高境界,也是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运用比喻想要达到的效果。例如,作者在书中把婚姻比作鸟笼,“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去”,犀利的指出了婚姻的本质,让人看了之后不禁唏嘘感叹。书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各有不同,经作者利用大量的比喻来刻画过后显得人物性格对比就更加鲜明,不同的人运用不同的比喻手法和喻体,使各个人物的气质都各具特色。例如鲍小姐,“长睫毛下一双欲眠似醉、含笑、带梦的大眼睛,圆满的上嘴唇好像鼓着在跟爱人使性子”,在写苏小姐时则是“艳如桃李,冷若冰霜”,仅凭两句描写就可见两人的性格特色。
《围城》中的比喻修辞艺术博大精深,比喻修辞手法和用处也是各不相同,可以说此书是一座艺术的宝藏,需要人们不断的进行挖掘、研究。书中恰当得体又不失幽默风趣的比喻手法与小说的表现手法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淋漓尽致的描写了30年代我国的社会和人生百态。比喻的艺术是丰富多彩的,语言的艺术也是各具特色的,《围城》将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值得学者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