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冲击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发展分析

2016-08-15郑志民黄宁江杨红霞刘乐江申众辉

考试周刊 2016年62期
关键词:慕课青年教师高职院校

郑志民 黄宁江 杨红霞 刘乐江 申众辉

摘 要: 随着高校课改不断深化,课堂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也越来越科学。慕课的效果在高端院校得到验证的条件下,并伴随云技术的迅猛发展,慕课在众多高职院校中产生了重大且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慕课内涵与特征的介绍,提出了针对青年教师提升自我专业素养与教学胜任能力的有效途径。实现慕课在职业教育中的有效运用,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 慕课 高职院校 青年教师 教学胜任能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慕课在高校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众多高职院校已经在慕课运用中获得了成绩。但对于高职教育,慕课还处在初级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不仅要重视慕课,更应该注重提升高职院校年轻教师的教学胜任能力。在慕课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胜任能力途径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实现慕课背景下高职年轻教师教学胜任能力提升任重而道远。

一、慕课的内涵及特征

(一)慕课的内涵

慕课起源于美国,2008年慕课被提出,并在2011年受到了世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慕课指的是大规模的公开在线课堂,对于学生来说,慕课是学习的过程。对于教师来说,慕课是自我专业素养的展现,也是挑战。教师的课堂不再是单纯地讲,而是将教学、互动、体验及检测等众多环节在网络上得以实现。不同于公开课的教师课堂视频录制,慕课的不同点在于,学生观看教师录制的教学视频外,还要完成老师在线布置的作业,学生与教师一同探讨问题,最终拿到大学的认可证书。

(二)慕课的特征

1.慕课具有开放性

慕课学习中,学生不会受到上课地点的限制。尽管众多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经济与文化的差异,只要学生有学习意愿,并且有时间,在拥有互联网客户端的条件下,就能享受优质课堂。慕课不仅空间灵活,而且课堂具有客观性、自动化的学习评价系统,随堂测试和考试、互动与回应都可以得到科学的检验,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几分钟后就会得到反馈。

2.慕课的大规模性特征

慕课不受听课人数限制的特点非常突出。传统课堂中,很多优秀教师的课堂上很多同学因没有座位甚至挤不进教室而沮丧。对于慕课而言,世界各地学生都可以参与,上万人一同听讲的慕课屡见不鲜。

3.慕课的自主性特征

在课堂选择上,慕课显得更加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学习能力与时间的课程,并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对于教学视频,可以随意暂停与回放,学习内容可以反复探究,极大程度满足学生的学习意愿。

4.慕课的多样性特征

慕课平台由很多高校联合搭建,各校名师资源众多,主讲教师多数是名校名师,对于一门学科,学生可以选择不同名师的课堂进行听讲,这样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对一门课程得到了众多名师不同角度的点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立更明确的学习目标,并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胜任力在慕课冲击下的困境

(一)缺少实践知识

慕课通过视频讲解方式在短期内为学生传授全面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有强大的案例与学生一同分析,需要教师有极多的实践性知识作为教学支撑。高职院校的年轻教师多为高校毕业的硕士与博士学生,未有充分教学时间与经验将自己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切身感悟相当匮乏,最终结果是高职院校年轻教师在教学生涯初期的教学理论都是从书本上获得的。

(二)在众多慕课名师竞争中处于劣势

随着慕课在国内兴起,国内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受到了“明星教师”的冲击,这些名师往往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同时具备实践和教学经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多为硕士、博士,虽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知识掌握能力,但与名师相比,实践指导和教学方法还相当匮乏,在众多网络课程开放的当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与名师在同一学科中相比处于弱势。

三、慕课冲击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胜任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目前教育教学方式以“授”为主,教学设计和内容都是教师掌控。但慕课的教学模式以学为主,慕课具有的开放性让学生有了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怎样学、学什么内容都由学生决定,对教师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体现有着直接考验。所以,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需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分析学生,了解学生,让学生获得自主发展。

(二)提高传播知识能力

慕课的教学价值取向是以学生为本,在课堂中嵌入测试,与游戏闯关类似,只有回答正确的同学才能继续听讲,提高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自身传播知识的能力。想要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必须适应当下慕课环境,有效传授知识与技能。

(三)提高知识的更新效率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往往经验不足,知识掌握深度不够,在慕课要求下,往往不达标。所以,教师要在不断的自我学习中,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并提升知识更新效率,使知识融会贯通。

(四)提高创新知识能力

当慕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固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不断转变教学模式,提高自身创新精神。不断挖掘知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有着接受新鲜事物快的优势,所以,青年教师要抓住这一优势,实现教学课堂不断创新。

慕课不仅是教学理念的改变,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更是长期探索。中国的慕课还处于初级阶段,青年教师要将慕课本土化,在借鉴的基础上不断改革。

参考文献:

[1]田静.论慕课冲击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发展[J].大众科技,2015,02:108-110.

[2]张鹏,施桂兰.高职院校开展慕课教学的可行性调查[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305-306.

猜你喜欢

慕课青年教师高职院校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