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粉丝社区的建构机制

2016-08-15夏昕

现代交际 2016年14期
关键词:场域

夏昕

[摘要]互联网的出现是一次巨大的社会变迁。它带来了全新的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一种与现实社会相似又不同的“虚拟社区”悄然形成,其中就包括“网络粉丝社区”。当代的粉丝不似从前的“拥趸”,通过网络形成了相当大规模的群体,不仅在网络中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新生代力量,甚至对现实社会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网络粉丝社区建构机制的剖析,试图了解网络粉丝社区如何生成又何以运行和发展。

[关键词]网络粉丝社区 建构机制 社群身份 场域

[中图分类号]D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4-0138-02

一、研究缘起

2005年的“超级女声”火遍大江南北,在开播后吸引了中国电视史上最大的观众群,“粉丝”一词就是在2005年的超女后广泛流行。不论是百度贴吧还是论坛、博客,无处不存在粉丝团的身影。由此可见,粉丝社区已经成为网络时代的新型虚拟社区之一。当“粉丝”个体发展成相当大的规模,并以原子状分散式地渗入到网络虚拟社区时,志同道合的粉丝们为了相互之间的交流自发建立社会关系网络,在网络上开辟“粉丝社区”——即本文的研究对象。“粉丝社区”随着互联网对日常生活的渗透而快速发展,不仅鼓动着更多的粉丝参与群体活动,甚至对当今消费市场和主流文化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文献综述

尽管网络社会中的粉丝多以复数形式集中出现,通过互联网建立粉丝社区更是绝大多数粉丝的最终归宿和互动渠道,但是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多是以“虚拟社区”或“粉丝社群”作为研究重点。

要准确界定本文的核心概念和研究对象“网络粉丝社区”,必须先确定何为“虚拟社区”和“社区”。“社区”首先由德国社会学者滕尼斯提出,他对社区的定义中强调了“共同体”“地域性”“情感性”等特点。基于互联网的技术特性和社会属性的共同作用,新的虚拟社区产生,作为现实社区的延伸,形成了独特的人际关系和互动网络。

在复旦大学的学者楼天阳的著作中,他从社会互动的“身份”视角切入,建立了现实个体、虚拟角色和虚拟社群之间的联结关系,探讨了其情感联结纽带系统对社区成员参与行为意愿的影响与机制。在南京大学何柯的论文中,他以魔兽世界的迷群为个例,从网络粉丝社群的个体心理的角度出发,研究发现网络游戏群体在游戏活动中有“迷”行为,并对游戏迷群可能迷失在网络中的行为提出了建议。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网络用户的增加,学者们对虚拟社区的研究不断深入。白淑英在对校园 BBS互动过程中引入社会网络分析的技术,发现“通过网络交往形成的网上人际关系、是动态的、欠稳定的、弹性的结构”。何明升还发现,在BBS中,互动的结构主要包括单中心互动、多中心互动、跨网互动、两两互动等模式。同时,也有学者注意到虚拟社区中因为独特架构方式而带来的权力结构变迁。

三、正文

(一)身份建构机制

1.角色扮演

戈夫曼认为戏剧和舞台构成了个人的行动。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规范对各个位置上的角色的限定,将现实社会中的人们禁锢在一个舞台上,人们按照规定的脚本进行前台表演。对于粉丝来说,日常生活的环境就是前台,而粉丝社区就是后台。在现实社会中人们都带着假面具显示理想化的形象,但在粉丝社区中成员能够畅所欲言,虚拟的ID给个体提供了一个真诚沟通的环境。粉丝们在互动中主要进行情感和精神上的交流,比现实社会交往更为真诚,互动深度大大增强。但是也正是由于粉丝之间的人际互动是以“后台”为基础,一旦脱离网络这个虚拟环境,难以发展成现实相互关系。

2.身份建构

虚拟身份由对内的角色身份和对外的社群身份构成。一方面,网民在虚拟社区扮演的角色身份,是将自我类化成某角色,把角色及其表现相关的预期整合入自我之中,成为角色身份,彰显个性特征,其身份建立过程是一个虚拟角色的认同过程;另一方面,网民把自己归类于某个虚拟社群,通过比较,把与自己相似的群体归类为内群体,不同的归为外群体,从而拥有社群身份,这是自我类化的过程。比如,粉丝社区的互动是建立在内部成员才能理解的称谓上,特别的称谓区分了粉丝和非粉丝两种群体,通过对他群的排斥性认同加深了对本群的认同。

这两种身份的建立表现出了两种心理过程。对虚拟角色的认同反映了虚拟自我的认同过程。同时,如果这种角色身份获得社区成员的认可就会使本人获得积极的情感,也会对现实世界中角色身份的构建有所帮助;而对虚拟社群的类化反映了对社群的认同感,本质上是一种群体所属感。总之,虚拟身份一方面面对现实身份进行扩展,另一方面是对现实我的补充。它既包含了对当前自我的评价和认知,也包含了“理想我”的成分。

(二)联结机制

《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布迪厄如是阐述了场域的存在——“场域是以各种社会关系连结起来的表现形式多样的社会场合或社会领域,场域中有社会行动者、团体结构、制度和规则等因素存在,场域的本质是这些构成要素之间的社会关系或社会网络”。(布迪厄,1998)网络粉丝社区作为场域的一种,其最显著的特征,即过滤性:

第一,内容的过滤。“场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每一个场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则与逻辑,进入这个场域就必须去遵循这样的逻辑与规则”。(樊庆磊,2010)网络粉丝社区的发帖规则相比其他社区更严格,例如禁止宣传其他明星、禁止与偶像无关的话题等规定,由于这种规则的限制性,交流上的单一性和集聚性程度大大高于其他虚拟社区以及现实社区。

同时,关于某个偶像的正面信息高度膨胀,高度集中,加强了社区成员对本社群认同和自我认同,更易形成对社区的情感依恋。但参与虚拟社区互动的成员的认同是认知层面和群体意识上的,所以联系并不比现实社区的关系强度。

其次,过滤现实社会交往规则的约束。

基于文本的非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使现实面对面社区环境中的暗示如社会阶层差距被过滤。具有匿名性和自由性的虚拟社区使粉丝群不必顾虑不同阶级、不同背景,只要有共同喜爱的明星就可以成为群体,因此粉丝社区的互动更具有情感性和趣缘性。场域的这种过滤性使得社区的信任和认同成为可能,因为它形成了虚拟社区与成员之间的联结机制:

A.社区成员与社区整体之间的身份纽带,由于趣缘所形成的对社区的认同感。

B.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人际纽带,相互之间的情感依恋。

(三)心理机制

1.投射意向

A.理想形象。实质上,明星是一种商品,背后都有其专业的包装团队,贴上各种各样的符号。这些符号与粉丝们的内心向往或生活方式相吻合,投射出了粉丝自身的欲望,因此粉丝模仿明星以获得理想形象。

B.全新阶层。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或许是下层阶层,在粉丝社群里却获得了比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权力和自由。

2.情感补偿

A.在拟真环境下,通过人际关系的协商与调整、团队的凝聚力来克服现实的孤独感。

B.对虚拟社区进行管理的领导地位与给予让成员获得了一种满足感。

3.安全阀

网络群体活动多是服从于从众的心理,充斥着群体狂欢的愉悦感。因此,这样的心理机制下的群体活动具有非理性、情感性、非指向性、无目标性的特点,粉丝的群体活动规模越大,形式越正规,持续时间越大,越能发挥其作为安全阀的作用,为成员排解现实中的压力。

(四)组织机制

同现实社区相似的一点是,网络粉丝社区有着相对完善的组织机制和惩赏机制。粉丝社区内部有着较明确的分工,包括吧主、常务、小编、外交官等。想成为其中一员并不容易,只有资深粉丝才有资格竞争职位。与现实社区相比,网络粉丝社区有四点显著不同:

第一,社会交往规则的监督和约束的缺失,直接导致成员自由度过大,互相之间没有明确的责任和义务,角色分工简单;相互依存感相对较弱,所有吧规只能由成员的自觉性和凝聚力遵守。

第二,成员心理期望和活动目标不同。成员或为了宣泄压力,或为了寻求伙伴等,相互之间除了趣缘没有一致的目标,所以成员更新快。

第三,强大的网络动员机制,即在网络上进行的社会动员,在无组织的状态下集体开展的特定群体活动,并采取实际行动的组织过程。动员机制在网络社区的强大力量表现在以下几点:

1.动员主体。隐秘性和相对准确性。

2.动员对象。集中性和扩散性。

3.受时空限制少。自媒体时代实现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兼容。

4.动员参与者之间互动性强,感情色彩浓。

5.动员的迅速和高效。

由于强大的动员力量,使得网络粉丝社区的集体活动容易陷入无意识的狂欢中,忘记现实把虚拟当做现实,造成现实和虚拟的错位,影响网络健康发展和现实正常社会生活。

四、结论

从联结机制看,网络粉丝社群中成员互动的场域限定在一个特殊的网络交往环境中。这个特殊的场域过滤了他们的社会属性,形成了成员之间以及成员与社区之间的联结纽带,但是一旦回归现实,联结机制不再坚固。从身份建构上看,以掩饰真实身份的ID为主体使得网络粉丝社群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认知度和认同感较差;以符号互动为内容,明星是粉丝群情感投射的对象,加入网络粉丝社群是为了寻求社会认同,满足自己的需求。从组织机制看,无社会关系约束的角色分工使得成员之间相互依存感较弱;无法律约束力的群体规范使得网络粉丝社群难以统一有效管理;无共同目标使得群体凝聚力只是脆弱的表象而已,而强大的动员能力容易使人陷入无意识的狂欢中。加强对网络社区的管理,引导网络社区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是保证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关系到现实社会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毕天云.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J].学术探索,2004(01).

[2]蔡琪,欧阳菁.社会与传播视野中的“粉丝”文化[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

[3]蔡琪.大众传播中的明星崇拜和粉丝效应[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01).

[4]蔡琪,毛娜.社会心理学视野中的“粉丝”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9(02).

[5]柴晋颖,王飞绒.虚拟社区研究现状及展望[N].情报杂志,2007(05).

[6]樊庆磊.场域·符号·话语权——解读网络博客的新视角 [N].新闻世界,2010(04).

[7]葛涛.互联网上的“作家迷”虚拟社区研究——以“鲁迅论坛”和“金庸茶馆”为中心[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系,2005.

[8]高功敬.BBS虚拟社区的人际互动——对“泡网俱乐部江湖论剑”虚拟社区的个案研究[D].山东大学社会学系,2002.

[9]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0]郭海清.试述布迪厄关系主义视角下的场域惯习理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

[11]胡志利.虚拟社区何以可能?何以可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05).

[12]刘伟,王新新.粉丝作为超常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社群文化与心理特征研究前沿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07) .

[13]厉国刚.娱乐时代的“粉丝”文化解析[N].新闻爱好者,2010(04).

[14]米娜.从网络空间的特点谈道德的自律[N].成都晚报,2007.

[15](法)皮埃尔·布迪厄等.李猛等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场域
老师,你会使用场域效应吗
德育场域视域下中小学德育工作问题分析及优化建议
从个体雕塑出发看传统雕塑中场域构建的关系与呈现
场域理论下网络打赏现象分析
查无此人
刘晓玲:突破学校德育的场域困境
食物链
关于空间与场域关联性的探讨
基于“学习场域”的专业成长方式构建漫谈
如何构建基于“学习场域”的教师专业成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