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出版视角的众筹翻译出版的审视与思考

2016-08-15翟香荔

现代交际 2016年14期
关键词:数字出版盈利模式

翟香荔

[摘要]众筹翻译出版是随着数字出版而产生的一种翻译形式。本文试从众筹翻译出版产生的动因、比较优势分析以及从数字出版的思想对其进行审视与反思,并对众筹翻译出版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初步思考。

[关键词]众筹翻译 数字出版 盈利模式

[中图分类号]G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4-0059-02

一、众筹翻译出版产生的动因

随着数字出版的发展,一种与之相伴随的翻译模式应运而生:众筹翻译出版。促使众筹翻译出版兴盛的具体因素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科技技术是翻译出版模式转变的技术动因。纵观出版历史,中国古代翻译出版与当前的出版具有不同的科技含量。木板刻印、雕版印刷等技术被现代印刷技术所代替,现在数字化的印刷技术代替了传统印刷技术。周蔚华等认为,传统出版向现代网络出版转型会涉及到载体、媒体传播形式、传播手段、时空差异、功能变化、商业模式、客户导向及管理方式的转变。[1]其背后不外乎是传播媒介数字化的科技水平所驱动的。

消费者即时的、碎片化的阅读是众筹翻译出版产生、发展的主观原因。据《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2014年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继续增高,较2013年底提高4.8个百分点;2014年年底平板电脑使用率达到34.8%,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随着移动多媒体设备使用率的普及和社会化媒体的蓬勃发展,消费者的阅读习惯也在被数字化技术改变着。消费者的阅读表现出即时特征和碎片化趋势。简而言之,用户需求变迁推动了数字化阅读,并推动了数字出版以及众筹出版翻译的快速发展。

二、众筹翻译出版与传统出版翻译的比较优势分析

传统出版翻译的产生背景是大众传播,众筹出版翻译是数字传播时代的产物。通过两者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众筹出版翻译的比较优势。

(一)众筹翻译出版具有更高的效率

传统翻译出版形式可以分为独立翻译和合作翻译模式。在现代翻译实践中多采用了独立翻译模式。出版社在拿到版权之后会根据出版内容、风格以及对翻译者的了解来选择翻译人。通常情况下大多数翻译者都在翻译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合作翻译的模式主要用于规模较大的翻译,比如古代关于佛经的汉化翻译等。近代大规模的合作翻译当属《毛泽东选集》的英译工作,其整个翻译工作长达三年之久,参与翻译的人数众多且多为翻译大家。传统翻译出版的效率较低。数字时代翻译出版产业化发展,竞争日益加剧,以及人们对信息需求时间性的苛求,导致翻译的及时性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众筹翻译通过在翻译和出版周期的缩短两方面提高了效率。凯文·凯利的《失控》的翻译参与者有11人之多,若采用传统的独立翻译出版模式可能需要长达1年的时间,然众筹翻译用了几个月即完成。《乔布斯传》的大陆版本的翻译在5位翻译者的努力下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完成。

(二)众筹翻译出版生产组织方面具有更强的开放性、灵活性

数字化信息传播技术推动着传统出版行业的转型,也推动这些以数字出版为竞争优势的平台型企业的迅猛发展。它们与传统出版具有很大的差异化。传统翻译出版的模式是以出版社为主体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控制,具有较强的封闭性。从版权购买、译者选择、印刷到营销等环节都是在出版社的主导下进行。与之相比,众筹翻译在生产组织方面具有更多灵活性和开放性。众筹翻译的主导者可能是出版社也可能是互联网平台型公司。在翻译环节完全颠覆了传统翻译出版中确定翻译人的模式:海选方式。通过网络发布招聘译者信息,然后由其对应聘者进行选拔和考核,最终确定若干人参与翻译工作。从翻译出版的选题和后期营销来看,由于社区的存在,具有数量可观的人活跃在由这些公司构建的交流平台之上。这些用户具有自身的信息获取渠道及喜好等,从而能将更多的值得推荐的需要翻译的资料推荐给众筹翻译的主导者,并且会通过平台获得相应的图书的翻译等方面的信息。开放的交流模式形塑了众筹翻译出版的生产组织与营销模式。以译言网为例,凭借自身资源和先天优势构架了网络协作翻译平台,出版方和翻译者可以进行双向选择。众筹翻译出版在生产组织与营销的开放性、灵活性使其能更好地适应数字出版的发展从而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翻译出版新模式。

(三)众筹翻译出版形式的低成本

众筹翻译出版还有一个明显的比较优势:低成本。一方面主要表现在数字出版形式的低成本,另一方面表现在翻译者的酬劳相对低廉。与传统翻译出版相比较,数字出版的形式多样化,加之不需印刷、运输等使其成本优势明显。将翻译作品进行数字化处理加工使之与各种智能接受终端对接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形式。从译言网、果壳网等翻译实践活动来看,其采用数字出版形式的比例占了绝大多数。作为翻译者而言,大部分参与众筹翻译活动的人并不是为了赚钱而参与翻译的。酬劳只是他们参与翻译工作的第二动力。大多数翻译者是因喜欢、兴趣等参与进来的,并且他们大多都有自己的职业。译言网约有5000个译者,大多是非职业译者,他们凭借热情和非商业性的目的来参与翻译。因而,这些“业余者”对报酬的要求本身并不高,与专业的翻译者而言其报酬要低很多。

三、数字出版视角下的众筹翻译出版审视与反思

众筹出版作为一种新型的出版翻译形式,必须站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立场思考其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路径。

(一)众筹翻译出版的局限性与可能性

目前更多是在翻译层面开展众筹,其基本思路是利用集体智慧尤其是“业余者”的翻译热情来实现对翻译任务的达成。众筹翻译出版的主体主要是平台型科技公司,其利用翻译资源搭建了网络化翻译平台。译言网、果壳网大多属于此类。译言网的“古登堡计划”实施以来已有15000多名翻译参与翻译了500部书籍,其中200多部是以数字出版形式出版,真正形成印刷书籍的只有20多部。这主要是源于传统出版的严格管理体制,以及书号的难以获得等客观因素导致。译言网大多采取了与传统出版社合作的方式实现实体书籍的出版。因而,不能将其视为一种全新的出版模式而只能视为现有翻译出版的一种补充。众筹翻译出版的局限性就在于此。

当众筹翻译发展成一个开放的翻译平台之后就为出版方和翻译人之间提供一种交流、业务对接的虚拟场所。这意味着传统实体出版也可以通过众筹翻译的方式来加快自身对数字出版转型速度。但现实是众筹出版的实践主要是以众筹网、点名时间等以资金众筹为形式来运营。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整个众筹翻译出版人为地划分为两个领域,并不利于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因而,众筹翻译出版的平台及读者之间的开放性、沟通性等方面还具有更多的改进空间。这为未来众筹翻译与众筹出版的融合提供了一个可能性。因此构建众筹翻译出版的完整的产业链条就是未来的关键。

(二)众筹翻译出版公司的盈利模式不明与收益共享机制欠缺

译言网、果壳网等迅猛发展的诀窍在于培养和维护着大量忠诚的在线用户。以内容和平台的搭建聚集足够多的用户数量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但现实的世界是严峻而残酷的。从其早期的公益性运营到后期的商业化运作就显示出市场生存逻辑的强大作用。果壳网在这方面表现不错,在获得融资同时还加强了商业化探索。果壳网2012年开始与一些商业科技品牌合作并获得了500万人民币的收入。译言网盈利情况并不乐观,其主要收入来自于图书出版与翻译服务。经过九年运营在2015年才做到了收支平衡,离盈利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盈利模式不清晰也是困扰的问题之一。为此果壳网和译言网都开始进行重新定位并将目光投注到在线教育领域。“现阶段,我们的主业是出版和翻译服务,终极目标则是教育市场,比如英语学习市场。”[2]果壳网早在2012年年底就开始关注MOOC学院并与其展开合作。发挥自己的翻译优势将MOOC中的很多课程进行汉化翻译。果壳网将科学和教育作为其主打的产品,科学知识的普及与在线课程教育作为主要的业务内容进行构建。但目前在线教育业务功能等提供的盈利可能性仍然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平台的搭建已经成型,出版社与翻译者之间实现了无缝对接,但出版方与翻译者大多数的众筹出版翻译的利益共享机制并不完善。即出版方与翻译平台更多是将翻译人作为一种比较便宜的翻译资源加以运用。从长远来看,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解决作者、平台、翻译人员等之间的收益分配机制。一个科学、合理的收益分享机制将能更有效地提高各方主体的积极性,共同推动众筹翻译出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适当的激励是众筹翻译出版成功的关键。如众筹出版平台Pentian正是凭借独特的盈利模式和利润共享机制实现了各方利益的平衡。“书销售完之后,投资者拥有三年抽取50%版税的许可权,作者获得40%的版税,Pentian收取版税的10%作为运营管理费。”[3]

(三)众筹翻译出版的公众参与不足与社区营造

众筹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可以具有多种形式。按照其提出者杰夫·豪的理解,可以包括群体智能/大众智慧、大众创造、大众投票和大众投资等模式。[4]从目前来看众筹翻译出版主要是采用了在翻译内容方面的大众智慧这种模式。以出版为主要业务的众筹更偏重于采用大众募集资金的方式。众筹平台的构建需要培养足够多的用户和聚集足够旺的人气才能进一步发展壮大。因为众筹翻译出版的本质是一种“粉丝”经济。众筹翻译出版发展的路径应该考虑从翻译向出版领域拓展与延伸,进而强化自身在数字营销层面的业务,才能为以后的众筹出版鉴定基础。公众参与的缺位也是当前存在的问题。

资深出版人任翔认为“作为纸本印刷媒体,传统出版的传播本质是单向、封闭和静态的,内容、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关系是割裂的。这与开放、互动、参与、社交等互联网思维存在差别。如何提高读者参与度,并在社交化参与的基础上建立读者社群,进而构建商业体系,这是出版业数字转型的核心课题。”[5]不要问大众能为你做什么,问问自己能为大众做什么。众筹翻译出版的运营主体应该重点关注如何开展社区建设与维护,通过营造社区文化,强化社区内用户的认同感进而形成凝聚力。用户将会成为众筹翻译出版的主要决策者,通过用户的集体投票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主张,出版组织方将根据用户的信息来帮助自己实现出版主题、策划、宣传及推广等方面的决策与执行。社区的打造、维持与社区独有的文化精神和价值的塑造是营造社区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周蔚华等.数字传播与出版转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4-48.

[2]译言网CEO赵嘉敏:不要总想着去完全颠覆线下的模式http://www.infzm.com/content/111823

[3]张廷凤,徐丽芳.Pentian.实现共赢的众筹出版平台[J].出版参考,2015(Z1).

[4](美)杰夫·豪(著),牛文静(译).众包:群体力量驱动商业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226-227.

[5]智能终端将是文字最后的归宿?出版业试水众筹http://www.tmtpost.com/160507.html

猜你喜欢

数字出版盈利模式
体育用品制造业盈利模式分析
汤臣倍健轻资产盈利模式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方共赢的智慧城市聚合发展模式研究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结构
浅谈新媒体在美术类图书出版中的应用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国际图书出版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从“旅游英语网络一体化教材开发”探究数字化教材盈利模式
学术期刊云出版研究
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实施方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