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师生交往问题研究

2016-08-15王鑫马广超

现代交际 2016年14期
关键词:体制

王鑫 马广超

[摘要]师生交往就是师与生以语言为媒介进行全面的沟通,并从各自的生活世界出发,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及主观世界发生关联,从而达成理解的一致性。当前中小学师生关系存在师生交往机会不平等,师生交往过程内容单一、形式僵硬等现象。本文针对此问题从两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摆脱体制控制,回归交往的互为主体性;摆脱沟通僵化的模式,回归理解的一致性。

[关键词]师生交往 体制 交往理性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4-0121-02

师生关系是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师生关系在本体上是一种交往的行为。师生交往行为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师生关系的好坏,换言之,如果未能在本体上对师生关系的本体予以澄清,就如同在没有土壤的世界里追求丰硕的果实。这样的话,我们如今所追求的学生自由、教师权威及师生平等就无从谈起。因此,师生关系的合理构建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内涵

(一)交往行为概念

哈贝马斯把贾维从行为理论角度对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的社会学运用作为出发点,提出了四种不同的行为概念即目的行为、规范调节行为、戏剧行为及交往行为。目的行为是指“通过在一定情况下使用有效的手段和恰当的方法,行为者实现了一定的目的,或进入了一个理想的状态”。规范调节行为旨在要求个体遵循群体规范,不允许发生规范之外的个人行为,群体成员有共同的价值取向。戏剧性为是指“互动参与者相互形成观众,并在各自对方面前表现自己,行为者自己给他的观众形成形象和印象”。在哈贝马斯看来,目的行为过于强调行为者的自我目的,该行为仅限于行为者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规范调节行为和戏剧行为都强调某种共识结构,前者限于行为者与社会世界、客观世界的关系,后者限于行为者与主观世界、客观世界的关系。在哈贝马斯看来,这三种行为都导致了语言理解的片面化。交往行为的概念涉及到的是至少两个具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的互动,通过这种互动的交往形式达成理解的一致性,这种交往行为模式将语言作为交往的媒介,将理解作为交往的目的。

(二)交往合理性——重塑生活世界的有效途径

在哈贝马斯看来,解决生活殖民化的途径就是交往的合理性。通过上文对交往行为模式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其强调两个方面:其一,交往的主体性;其二,交往者正确、真实、真诚的沟通,最终达成理解的一致性。在哈贝马斯看来,沟通的有效性的实现必须遵循三个要求:“所作陈述是真实的(甚至于只是顺便提及的命题内涵的前提实际上也必须得到满足);与一个规范语境相关的言语行为是正确的(甚至于它应当满足的规范语境自身也必须具有合法性);言语者所表现出来的意向必须言出心声。”简而言之,其必须满足真实性、正确性及真诚性的要求。理解的一致性要求交往者充分的尊重对方主体性,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对方考虑,从而达成一种共同的语境。

二、中小学师生交往的危机现象

中小学阶段师生交往的独特性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相对于其他阶段,中小学阶段班级管理有着更为完善的体制,并且师生交往行为主要集中在学校的范围内,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之中,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占据最为重要的位置;其二,中学阶段比其他阶段更为重视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学习成绩。

(一)师生交往机会不平等

1.学生职务差异导致师生交往机会的不平等

教师与学生干部的互动明显多于普通同学,一方面学生干部与老师的交往范围更为宽广,其交往行为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之上,课堂之外的交往相对于其他学生更为频繁。另一方面,学生干部一般是选拔出来的一些较为优秀的学生,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更为自信,使得师生之间的交往更为顺利,间接地促进了师生交往的频繁。

2.学生的家庭背景差异导致师生交往机会的不平等

家庭背景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师生交往行为的发生。教师更倾向于与家庭背景好的学生交往,一方面,家庭背景好的学生其学习条件和周围的环境更为优越,相应的表现的更为优秀。另一方面,家庭背景好的学生家长往往与教师之间建立一些学习之外的联系,这就导致教师在交往的过程中,更为的关注家庭背景好的学生。

3.学业成绩差异导致师生交往机会的不平等

观现阶段的师生交往行为,我们不难发现成绩好的学生远比成绩差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往关系密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老师也更为关注成绩较好的学生,对成绩差的学生相对来说比较冷漠,这种对待学生的差异充分说明了成绩因素已经成为师生交往的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当然此处笔者并不否认成绩是评判教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相反笔者十分认同将考试成绩是评判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我们不能将考试成绩的好坏作为师生交往行为的一个标准。假如成绩的好坏成为师生关系交往行为的最重要标准,那么学生就不再是一个“鲜活”的个体,而是成为一个个成绩标签。

(二)师生交往过程内容单一、形式僵硬

师生交往的内容在认知方面的交往较多,而情意互动和实践交往较少。教师往往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师生情感的沟通。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知识的掌握占据主导地位,情感、实践的交往则是作为辅助性工具。师生交往一般都局限于课堂交往的形式之中,范围比较狭窄。师生交往是一个多维度的交往概念。这种多维度体现在:一方面这种多维度的交往要求师生要融入到双方之中,不仅仅要了解对方本身的特征,还要与客观世界、主观世界相关联,综合去考虑交往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又要求交往双方能够灵活地转换角色,不断组织调控交往行为,以达成理解的一致。

三、中小学师生交往的问题透析

在现今的中小学体制下,师生交往成为体制的工具,师生交往的目标变为学生成绩,交往的内容学科知识占据主导,交往的标准变为一些外在的因素,这使得交往丧失了其本身的意义。师生交往的行为被工具理性所控制是导致交往行为扭曲的根本原因。

(一)师生交往目标的工具性

师生交往的目标不应该是一个外在的规定性目标,而应该是达成交往理解的一致。而现阶段师生交往的行为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成绩取代了交往的理解一致性,成为了交往的终极目标。虽然成绩在整个学习生涯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一个好的成绩更能体学生和老师的价值,但是成绩好只是良好的师生交往的一个伴生品,而不是终极目标。师生交往的终极目标是理解的一致性,理解的一致性形成良好的交往行为,良好的交往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良好的成绩的实现。

(二)师生交往内容的工具性

当下师生交往的内容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导,情感、实践等方面则是作为辅助性工具。交往内容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交往,而不是一个服务于某种目标的交往。师生交往是一个多维度的交往概念。一方面这种多维度的交往要求师生要融入到双方之中,不仅仅要了解对方本身的特征,还要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及主观世界相关联。另一方面又要求交往双方能够灵活地转换角色,不断地组织调控交往行为达成理解的一致。

(三)交往评价标准的工具性

在考试体制下,师生交往的落脚点变成本意一些外在的评判标准,例如学生职务、家庭背景,这就使得工具理性控制了师生交往的行为,从而导致师生交往行为的扭曲。师生交往的标准应该是交往行为本身,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是否真实、正确及真诚,是否达成了理解的一致。在考试体制下,成绩成为评判师生交往行为的标准,必定会带来师生交往行为的扭曲。

四、中小学师生交往危机的解决路径

哈贝马斯认为体制和生活世界都具有调节人的行为的功能,体制是在功能层面上规定人类不同的生活目标和利益趋向,生活世界则是在价值层面上规范人的行为。考试制度作为一个评价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只应在其本身的领域内发生作用,师生交往应该摆脱工具理性的控制,回归交往理性。交往理性的实现依据两个方面:其一,交往的主体性;其二,通过沟通最终达成理解的一致性。

(一)摆脱体制控制,回归交往的互为主体性

回归交往的互为主体性包含两层涵义:一是回归交往的人性。这就要求师生交往行为是“鲜活的”人的行为,而不是一个体制中的人的行为。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必须保留人性,人性的鲜活要求师与生在交往的过程中能够获得自尊。一个自尊的人在交往过程中对其自己的价值有所感受。教师必须对自己身为教师有所感受,这种自我价值的感受并不是来源于教师职业角色为教师生存提供的一种物质生活的满足,而是在于教师本身的精神即教师本身所赋予教师的自我价值。学生对自己身为学生有所感受,这种感受并不是来自于学科知识的获得而是来自于在师生交往之中获得了充分的尊重。二是从“主体—客体”的行为模式转变为“主体—客体—主体”的行为模式。上文提到哈贝马斯将行为分为四种模式即:目的行为、规范调节行为、戏剧行为及交往行为。回归“主体—客体—主体”的行为模式,能够摆脱目的行为、规范调节行为及戏剧行为的片面性,从而实现有效的沟通。

(二)摆脱沟通僵化的模式,回归理解的一致性

全面的沟通交往杜绝以教师为中心的交往行为模式,这种教师控制的交往行为将会导致师生之间心灵的隔绝,以及学生个性的泯灭。师生交往应是一个多维度的交往概念。它要求师生要融入到双方之中,不仅仅要了解对方本身的特征,还要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及主观世界相关联。全面沟通的终极目标就是达成理解的一致性。理解拥有两层涵义:一是理解必须能够处于对方的处境思考。理解并不意味着放纵,也不意味着对某种本质上错的行为的辩解,而是处于对方的境地,以对方的思维来观察和解读行为,然后对其行为做出判定。二是理解蕴含着信任。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在做出信任的举动之前通常会先考虑后果,常常会考虑如果被骗了该怎么办,并认为被学生欺骗是一件耻辱的事情。因此,教师在交往的开端就持有怀疑的态度,总是以证据不充分的理由来驳斥学生。其实这是十分不明智的,是一种因小失大的举动。如果我们选择相信别人,那么也会得到信任的回报,反之,我们选择怀疑别人,那么也会得到别人的猜疑。如果老师一开始就持有怀疑的态度,那么师生关系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这只会导致师生交往的恶性循环。因此,师生交往必须以真实、真诚的语言沟通为渠道,在共同的语境中达成理解的一致。

【参考文献】

[1]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83.

[2]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姚纪纲著.交往的世界——当代交往理论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岳伟.交往理论的教育意义探索[D].华中师范人学,2002.

[6]徐剑.翻译行为合理性研究[D].华东师范人学,2002:46,100.

[7]李长伟.师生关系的古今之变[J].教育研究,2012(08).

[8]李培根.让学生自由发展——也谈教育的目的[J].高等教育研究,2010(11).

[9]邵晓枫.十年来我国师生关系观述评[J].教育学报,2007(05).

猜你喜欢

体制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最俗的创业故事是“离开体制”
体制成本是中国经济的决定性变量
经典来信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若干思考
对南方城市分流制排水体制的思考
发展不能建立在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贫困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