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复习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2016-08-15何明武
何明武
(四川省南部县大坪中学 637391)
高中生物学复习是整个中学生物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直面高考,为高考奠基,更应作为深化生物学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生能力素质的重要战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重知识获取,更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因此,高三生物学教学重在研究变化了的学生实际,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高考为契机,积极探索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在高中生物学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形成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抓住主线,归纳方法,形成技能技巧;侧重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解题能力的训练检测,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等诸多能力的训练,分类推进,全面提高学生能力品质与科学素质,促进学生整体全面发展。
1 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教师要认真研究《考试说明》《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以及“高考试题及高考试题评价报告”,提升复习的针对性、高效性。高考注重考查生物学主干知识,以能力为核心,能力的考查又须以知识为载体,若脱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生物学思想和方法”,能力乃“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生物学作为研究生命的自然科学,具有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知识体系的构成是由知识点通过内在联系形成线面,不同知识面相互链接形成体系。由点、线、面、体构成的网络化、整体化的知识体系方为真正的基础。例如,分散于不同章节关于染色体的知识:染色体的分布、染色体的成分、染色体的结构功能、染色体的类型、染色体的数量、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的行为、染色体与基因的平行关系、染色体变异与环境的关系、染色体变异与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等等。可以染色体为核心形成“染色质→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育种应用”的知识主线。用“彩线穿珍珠的方法”使零碎知识规范化,让学生再通过绘图解、列表格等方式对教材知识分类归纳、系统整理,使知识有序化、整体化,以达到由此及彼、融汇贯通之目的,为确保知识的迁移应用夯实基础,同时使学生归纳总结、整合建构知识的能力不断提升。
2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问题是开启思维活性的“阀门”。在复习过程中将教材内容问题化,对展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启迪学生的思维极有裨益。例如,在复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时,引导学生设计出问题:①生物体内能源物质有哪些?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最终能源是什么?②细胞呼吸方式有哪些?主要形式是什么?细胞呼吸场所在哪?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有哪些?③合成ATP所需的能量从哪里来?等等。通过创设诸如此类的问题情境,以问题激发求知欲,使学生把复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分析解决问题的活动,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学习质量显著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
3 建构实验模型,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高考生物学科考试说明》明确指出: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等,并能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由此可见,高考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已有大幅提高。因此,在复习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弄清教材中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仪器药品的使用、实验方法步骤、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及实验结论的得出等内容,更要引导学生站在全新的、审视的角度去分析每个实验,从中掘取应着重掌握的两个“模块”:一是实验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二是实验方法和技术。例如,在复习“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时,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此实验的设计思路: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设计实验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应该取什么样的材料才能完成此实验?完成此实验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怎样的处理才能把色素提取出来? 用什么方法才能把各种色素分离开? 其次引导学生从此实验中提取出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如研磨、过滤、纸层析技术等,这些实验方法和技术是进行实验设计时常用的,必须掌握其要领。例如,凡需要从细胞中提取某些物质时,就考虑是否要用到研磨和过滤;凡需要分离溶解在溶液中的某些物质时,则考虑是否要用到纸层析技术。通过这样的分析疏理,不但让学生领悟实验思想和设计原则,学会设计此类实验的方法,而且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术,使学生的实验分析和设计能力也得到培养。
指导学生对教材实验进行分类复习。例如,对照型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等;观察类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等;鉴定型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
在抓好实验的两个“模块”和分类整理基础上,引导学生建构实验设计的方法思路模型:①对照型(探究)实验:选材→分组编号→设置对照→同条件处理(培养)→观察比较→结论;②观察类实验:取材→制片→显微观察→结论;③鉴定型实验:取材→材料处理(制组织样液或装片)→加鉴定剂→观察→结论。
通过师生共同剖析教材中的实验案例,使学生掌握实验设计思想、分析方法、技能技术,并建构实验设计的方法思路模型,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4 加强训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训练。怎样才能正确地解题,除具备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具有审题能力和科学的解题方法。
解题前要认真审题,要思考、分析题干表达的信息是什么?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解答问题要满足什么条件?“题眼”是什么?知识切入点是什么?题意弄清了,能否顺利地把问题解决,还要具备必要的解题方法。大家知道,选择题有选择题的解法,简答题有简答题的答法,图表题有图表题的做法。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不仅需要教师设计专题强化训练学生解答各种题型试题的方法,而且要在讲评分析试题过程中,突出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教学,展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领悟解题时怎样抓关键点、突破口,使学生知晓解题的思维过程,体味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内化为学生的思维模式,在解题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在模式化中创新,只有这样,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