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语感机制谈外语的自主学习
——以大学英语写作为例

2016-08-15汤富华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翻译语感写作

华 敏, 汤富华

(武汉纺织大学 外国语学院, 武汉 430073)



从语感机制谈外语的自主学习
——以大学英语写作为例

华敏, 汤富华

(武汉纺织大学 外国语学院, 武汉 430073)

摘要:在大学英语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写作一直放在较为次要的位置。大学英语写作课程至今都没有一部清晰的指导纲要。课程教学目标、实施手段都比较模糊。教师究竟在教翻译还是在教写作技能?本文认为国内教师大部分不具备母语语感,英语的使用凭借的是后天习得的二语语感。而写作牵涉灵感,语感等因素,仅凭一点二语语感是不可能独立写作的,这时只能是用母语语感构思,将之译为目标语。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英语的二语学习环境中不能改变的现象。那么写作教学的本质就应该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母语尽量模仿英语母语者的写作构思方式,然后正确地把自己的母语翻译成英语。抓住了实质,大学英语写作的本质面貌就清晰显现。

关键词:语感;写作;翻译;自主学习

一、引言

大学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对于教与学的人来说,大部分都答不出。就业市场知道了四六级,就简单行事,过了级就可以招聘入职。这下诞生了一个错误的教学现象,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就是以通过四、六级为目的,这已经成了难以纠正的教学行为。由此大学英语写作课的开设也成了很大问题:教师害怕教,不想教,于是不去教。只讲应试写作技巧。大学英语学习者也不想写,没得写,不会写。在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几乎没有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大部分时间用在生单词的梳理和课文的讲解上,最后有时间就布置一篇作文作为家庭作业,之后上交;甚至如果教学安排时间紧张,就直接忽略写作这个部分。对于学生交上来的作文,教师也只是做简单批改,然后还给学生。学生很少能从课堂教学中获得有效的写作教学指导,课下的反馈更是少之又少。在四、六级考试依然是衡量大学英语学习者英语学习是否成功的标准的今天,我们的写作教学教的是应试写作能力,而不是英语写作能力。

二、大学英语写作现状

目前,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以精读课程为主,教师上课的过程就是熟悉生单词,分析课文,做课后习题的过程,写作只是教学环节中备选的一部分,教师可以选择性地进行讲授,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即使教师注重写作,在英语课堂上突出写作的地位,通常也收效甚微。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是教师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还是教学环节出了问题?本文的答案是都不是。在笔者看来,问题在于学习语言的环境。中国的英语学习环境就是一个外语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的英语学习者都是外语学习者,不具备母语者的语言能力。学生是这样,教师也是这样。作为教师,其本身一定不会具备母语者的语言能力,或者说母语语感,那么,他们又怎么能教出有母语语感的学生呢?答案是否定的。

三、大学英语写作现状分析

为了进一步弄清楚这个问题,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康德说:“我们的知识起源于感性,然后上升到知性,最后终于理性……”[1]1-3康德认为人类先天地具有这一套认识形式,也就是“感性”,是以空间和时间形式感觉事物的。换句话说,没有时间的浸润和空间的感知,是不可能把感觉材料组成知识的。如果没有这套主体的认识形式,我们就不可能得到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也就是说不可能认识客观世界。由此,感性的认知是掌握事物的前提,之后才是“客体知识”,再通过“概念加工”将知识综合成系统,最终达到“理性”。按照上述理论,对于在外语环境中学习英语的学习者而言,英语就是一门知识,没有母语的环境和对英语达到一定时、一定量的训练学习,是不可能对英语形成“感性”的认识,就不可能组成如母语学习者般的英语知识。教师本身不可能达到的水平怎么能指望学生达到呢?

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就是母语语感和外语语感的区别。母语语感这种感觉是语言使用者长年累月在社会语境中浸泡并通过参与各类社会活动而形成的感觉。也就是语言使用者在恰当的社会语境作恰当的语言表述的能力是一种直觉,甚至是一种语言反应的本能。[2]118外语语感是学习者多方位接触某种语言及其相关文化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的感觉。这种感觉是话语者(utterer)对目标语( target language)整体的综合感觉。[3]22如乔姆斯基所说的那样,一个第二语言学习者不可能完全达到本族语使用者的知识能力和水平,而是永远处在学习者的水平上,永远是一个初学者(beginner)。[4]F22所以,英语教师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其英语水平也只是一个初学者,远达不到母语者的水平,那么教出的学生也肯定不会有母语者的水平。

以上分析并不是在力证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学不好英语,而是想纠正现在的一个错误观念,认为学英语就要学得像母语者那么好,写作也是一样。既然是初学者的水平,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针对这个特性进行课程安排和训练,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成为一个高级的初学者。而不是不管不顾照搬国外写作教学方法或者揠苗助长,这样就会导致文章开头提到的问题,走不出现在的怪圈。

在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中也不乏优秀学习者,并不是因为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当中拥有了母语语感,而是通过反复不断的练习提高自己的二语语感。因此,只拥有二语语感不代表不能学好英语,写不好英语作文。在中国这样一个英语的二语学习环境中,如何通过反复操练提高二语语感,不断接近母语者的水平才是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出路。

四、大学英语写作课程的误区

1.大学英语:写作即翻译

我们必须面对一个这样的事实: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的过程就是翻译的过程。作为中国学习者,写英语作文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是中文,然后进行翻译,最后形成英文文章。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学习者的英文习作里面有支离破碎的句子和很多中文式的表达方式。因此,对于只有二语语感的语言学习者而言,写作就是翻译。笔者对八个普通本科班级的206名学生进行了随机采访,其中包括大学一年级会计专业的52人,大学二年级会计专业58人,大学一年级计算机专业45人,大学二年级家算计专业51人。调查的问题就是:你在写作过程中是直接用英文思考还是先用中文构思,再翻译成英语?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专业用英文构思用中文构思一年级会计专业(52人)2人50人二年级会计专业(58人)3人55人一年级计算机专业(45人)0人45人二年级计算机专业(51人)1人51人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是使用中文进行构思的,在提问过程中还发现学生对用英文构思英语作文觉得是很难达到的水平,基本不可能实现。少数几位可以用英文构思的学生都是在之前的教育阶段和外教接触较多或者有短暂出国经历或者对英语有特别浓厚的兴趣并且有浸入式英语学习经历的。比如长期坚持听英语新闻,看英文原版电影,电视。

这是因为中文作为母语在学习者的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文的母语语感占有绝对的优势,一切知识的获得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包括英语。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而言,写作只不过是将他们在大脑中构思的一篇中文作文用他们所掌握的英语知识翻译成英文,而不是如母语者般直接用英语生成。文章成败的关键就在于他们掌握的英文知识的多少以及质量。既然这是一个事实,也是拥有二语语感的英语学习者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那么作为写作教学的教授者,要思考的问题也许应该是怎么样提高学习者英文写作方面的知识和技巧。这就要从语言学习者本身来谈起。中国学生的思维模式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思维模式显然是不同的,那么构思文章的方式自然也是不一样的。中国式思维是形而上的,而英文的思维模式是形而下的。一个是从抽象到具体,一个是从具体到抽象,所以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在本质上就是二语的学习,没有一致的思维模式是不可能构思出和母语者一样的文章的。大学英语写作要直面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量让中国学习者模仿英文的思维模式,模仿的过程就是大学英语课程要教授的内容,模仿谁,怎么模仿。解决了这个问题,剩下的就是翻译了。

2.二语语感与二语写作

在中国现行的写作教学方法中,较有影响力的是王初明教授于2000年提出来的“写长法”。[5]207-212写长法主要通过鼓励学生写长文章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认为通过写长文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并且帮助其提高英语水平。研究者们认为这种教写作的方法忽略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只具备外语语感这一事实,即使学生能够写长,也只是其母语水平略高或者是已经获得的英文知识水平不错,对于那些母语水平较低,英文知识缺乏的学习者,这种方法不仅不能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反而是一种打击。对此,文秋芳教授也提出了质疑。文教授指出:“写作文应用的知识熟悉或者不太熟悉的语言技能,已掌握的或新学的百科知识”,但不能增加“未学过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百科知识”[6]309文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指的是教师所能教授的英语知识,而百科知识应该是学习者的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是以母语即中文为基础建立的。这个毋庸置疑。要靠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写作文,对于写作者本身的水平要求就高了,那么本身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缺乏的学习者怎么办呢?王初明教授提出影响英语学习的两大因素是情感和母语,[7]8他认为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克服这两个因素的障碍,试问母语的障碍怎么克服?母语是一个本来就存在的事实,是母语者知识结构框架的基础,如果跨越了这一步,所有的知识搭建都失去了基础。所以并不是要跨越母语障碍,而是要利用母语知识获取更多的英语知识,从而提高英语学习者的水平。因此“写长”的前提是要能写,会写,是针对具有母语语感的人,只有二语语感的人是写不长的,达不到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目的。

五、写作的基础框架

1.写作课程的任务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写作课程的任务就是要让语言学习者的习作水平尽量靠近母语者的水平,但是永远也不可能达到,所有的外语学习者永远都是初学者。写作课的教授就是要让学生提高二语语感,不断靠近母语者水平。二语语感是一种知识,是通过不断学习操练养成的。这种知识的灌输是写作教学课程中需要做到的,操练也是写作教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任务。

外语学习者习作所使用的语言只可能是“中介语”。中介语(interlanguage)是外语学习者语言学习的一种状态,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将英语作为目标语用于实际交际中而演变成一种有别于目标语的异文化语境的一种变体。写作课程的任务就是让中介语无限接近母语,但是永远不可能重合。

2.任务的完成

要完成写作课程中知识的灌输,写作的操练以达到使中介语向目标语无限靠近的任务,必须明白一个前提:二语写作仍然是知识课程,不可能是母语写作那种教法。不能像教中文写作那般让学生把脑子里面想的东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二语写作首先注重的是写作知识的输入。

根据Krashen的i + 1 理论,[8]学习者的学习过程通过理解含有略高于他们现有水平(i)的结构的输入沿着自然顺序进行。该理论的前提就是输入要是可以理解的。首先,教师的讲授必须是学习者可以接受的,所以教师应该以学生的水平为教学起点,找到相应水平的母语者的文章给学习者模仿,通过不断练习使知识内化(internalized),从而到不断接近母语者水平的目的。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往往以精读课文为模板来教授写作,而那些课文通常是熟练的母语写作者的优秀文章,并不适合初学者的写作教学。对于他们,理解课文已经是很费劲的事情。所以写作教学要寻找另外的教学资源,而不是仅限于精读课本的使用,给学生他们能够模仿的母语者的文章,不断操练以达到知识内化的效果。

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为了应付某个考试。写作是终身的学习任务,初中毕业,高中,大学,研究生阶段,甚至工作以后,都需要用到写作。在掌握方法以后,写作学习乃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是为要义。写作教学课堂是传达给学生的是二语写作知识,二语写作就是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翻译是不可避免的,过程将终生陪伴二语写作。写作课程的教学任务就是怎么样提高写作过程中翻译的质量,即母语向目标语转化的质量的提高,使中介语向母语无限的靠近。

六、结言

大学英语写作课程从一开始就不可太有指望,也不宜将写作课程的要求订得那么高。写作这种语言输出形式注定是和写作者的语言知识水平相联系的,作为二语写作者,和其母语的水平更是与之息息相关。尽量培养学习者的二语语感,使其能够在语言转换的质量不断提高,不断缩小与目标语的差距。

大学英语课程的课时是有限的,如果要面面俱到分的那么细,是不可能达到要求的。这时智慧的做法就是面对现实,问清楚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我们要培养的学生不是如母语者般用英语听说读写,而是将英语作为工具和媒介达到工作和学习中的交际目的。如此,选择合适的材料,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培养实际语言能力可谓是一条捷径。

参考文献:

[1] 单纯.康德的认识论[J]. 东方论坛, 2007,(6).

[2] 汤富华.功能主义视角下的语感辨析[J]. 嘉应学院学报,2007,(2).

[3] 汤富华.语感范畴与语言策略[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2).

[4] 马越,汤富华.语言发展与语言习得关照下的语感辨析[J]. 惠州学院学报, 2008,(5).

[5] 王初明.以写促学——一项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实验[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5).

[6] 文秋芳.评析外语写长法[J]. 现代外语, 2005,(8).

[7] 王初明.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与外语教学[J]. 外语界, 2001,(6).

[8] Krashen,S.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 London: Longman,1985.

责任编辑:彭雷生

收稿日期:2016-05-18

作者简介:华敏(1979-),湖北武汉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翻译理论。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2016)07-0090-04

On Writing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Sense— How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Begins

HUA Min, TANG Fu-hua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430073, China)

Abstract:Writing has often been set inferior to other subjects in college curriculum in China. More importantly, there is no clear guide to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courses whose teaching object and teaching measure are both quite vague. The problems to be discussed in this essay will be as follows: 1. what is the core of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as a course? 2. What is the real purpose of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Translation or Writing Skill? In order to solve those problems, this essay insists that the majority of Chinese English Teachers do not have native language sense so that they cannot teach English writing like native people, much less can their students write English articles like native speakers. In fact,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begin their writing with translating their mother languages and this is proved by an interview conducted by the author. Therefore, the core of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is to teach students how to translate their language into English and the purpose is to ask the students to try their best to imitate the native writing rather than create by themselves.

Key words:language sense; writing; translation; self-study

汤富华(1962-),湖南邵阳人,中山大学博士,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武汉纺织大学外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翻译诗学、二语习得。

猜你喜欢

翻译语感写作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