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储望华早期与近期中国民歌钢琴改编曲比较研究
——以《浏阳河》和《茉莉花》为例

2016-08-15杜青兰苏欣昕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浏阳河比较

杜青兰, 苏欣昕

(泉州师范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 福建 泉州 362000)



储望华早期与近期中国民歌钢琴改编曲比较研究
——以《浏阳河》和《茉莉花》为例

杜青兰, 苏欣昕

(泉州师范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本论文的研究范围是储望华的主要钢琴独奏改编曲,通过对储望华相关资料的搜集、阅读和梳理,对其钢琴独奏改编曲开展总结和研究,并根据以下几条思路进行研究:第一,通过对储望华生活和创作历程的了解,总结其钢琴作品的创作背景,剖析各个创作阶段的创作特色。第二,以浏阳河和茉莉花钢琴改编曲为例,进行了早期作品和近期作品创作风格的对比分析。从旋律装饰上、和声结构上、作曲风格上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早期作品和近期作品的创作风格的变化。

关键词:储望华;钢琴改编;比较

自上世纪初,我国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钢琴作品就踏上了一条探究之路,我国一代一代的作家不畏困难、奋发进取,编创了一首首高质量的钢琴作品,也打造了很多出色的作曲家;储望华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储望华是出色的澳籍华裔钢琴作曲家,从上世纪60年代创作的第一手钢琴作品《海淀是个好地方》开始,在他几十年的钢琴创作历程中,创编了一大群卓越的钢琴独奏改编曲目。储望华早期改编创作的《浏阳河》,是在上世纪70年代,使用简洁的技巧、丰满的和声非常好地保留了原歌曲想要表达的境界,艺术贡献巨大。在近期改编的钢琴曲《茉莉花》中充分凸显了钢琴较好的音色,成为我国近期钢琴编创经典之作。这两首作品是储望华早期和近期改编民歌作品的典型代表,对这两首作品的对比分析,能够很好地看出储望华改编作品的变化和成长,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储望华作品提供了依据[1]。

一、储望华钢琴作品的创作背景

储望华是著名的澳籍华裔作曲家、钢琴家,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其钢琴音乐创作历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一)坎坷人生方见才华展露:1958年—1978年

20世纪50、60年代,我国的钢琴音乐创作处于繁荣时期。1958年,他跟随老师到地方劳动,于1959年编写创作了《前奏曲》和《江南情境组曲》两首地方音乐,这个阶段他的作品多以改变为主。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1958年的声乐改编曲《海淀是个好地方》、《江南情景组曲》,1961年的声乐改编曲《音乐会练习曲——舞曲》,独创曲《筝箫吟》、《隔江相望》、《摇篮曲》,1963年的声乐改编曲《解放区的天》,1964年的器乐改编曲《翻身的日子》,1970年的戏剧改编曲《甘洒热血写春秋》,1972年的器乐改编曲《二泉映月》,1973年的声乐改编曲《码头工人歌》,1974年的声乐改编曲《红星闪闪放光彩》,1975年的声乐改编曲《南海小哨兵》,1976年的声乐改编曲《浏阳河》,1978年的声乐改编曲《新疆随想曲》。

(二)逐梦历程尽显民族本色:1978年-1987年

20世纪70、80年代,储望华追求自身的音乐梦想,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了第一场专场钢琴音乐会,弹奏了20年来的经典作品《二泉映月》、《浏阳河》、《新疆随想曲》、《前奏曲两首》等。这一时期的作品有1979年的独创曲《悼歌》、《纪念碑》、《幽谷潺音》,1980年的独创曲《春江舟影》和改编曲《情歌》、《猜调》,1981年的独创曲《变奏曲》、《奏鸣曲》,1982年的独创曲《随想组曲——灵隐之声》,1984年的独创曲《第一钢琴协奏曲》,1986年的改编曲《太阳出来喜洋洋》和《刘海砍樵》。

(三)循旧求新再述华夏情怀:1987年一至今

毕业以后,储望华的创作热情不断攀升,从1988年至今基本每年都有新的作品。储望华把传统音乐和现代作曲相结合,打造出具有时代特点的新作品。如1987年创作的《正月新春》中使用了卡农的创作方式[3]。这一阶段的创作作品有1988年的独创曲《第二钢琴协奏曲》,1997年的改编曲《正月新春》,1998年的独创曲《小奏鸣曲》,1999年的改编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和独创曲《前奏曲与托卡塔》,2000年的京剧改编《即兴曲》,2001年的改编曲幻想即兴曲《一条大河》,2002年的戏曲改编钢琴左手前奏曲《满江红》和独创曲《第三钢琴协奏曲》,2003年改编曲钢琴独奏曲《茉莉花》,2006年独创曲《第二钢琴奏鸣曲》,2007年钢琴四手联弹《城市舞曲》。

二、浏阳河和茉莉花钢琴改编曲对比分析

(一)《浏阳河》和《茉莉花》简介

1.《浏阳河》改编简介

钢琴独奏改编曲《浏阳河》编创于1976年,并在2000年重新修改。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一时期对文艺图作者打压,市文艺图作者不能开展正常的创作。阻碍了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在这种艰苦条件下储望华不忘创作音乐作品,这一阶段主要以钢琴改编为主。《浏阳河》就是诞生在这个时期,储望华编曲的《浏阳河》编织清秀、婉转、隽永、秀丽,和声丰富,发扬了钢琴琴声优美的音色,充分体现了《浏阳河》的内涵[4]。

2.《茉莉花》简介

储望华于2003年编创的《茉莉花》。主要依据江苏版的《茉莉花》进行改编,并且融进了西方杰出音乐家契尼在歌剧《图兰朵》中的《茉莉花》的优美作曲。在这一编创过程中,意大利歌剧版的《茉莉花》主题反复出现了三次,而江苏版的《茉莉花》却单单出现了一次,这样改编的用意是将中国元素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同时还能够利用西方乐曲平台来展示我国的民歌编曲[5]。

(二)旋律装饰上的比较

1.相对于《茉莉花》来说,《浏阳河》则更善于利用装饰音中的单倚音、复倚音、琶音等装饰音来表现音乐的绵延悠长以及旋律的修饰润色。装饰音的使用是储望华钢琴音乐的主要特征,在它近期作品表现为:

(1)单倚音。在钢琴独奏曲《浏阳河》里,多次运用了单倚音装饰旋律,该曲目通过二度倚音来表现这首曲子的柔和与美好。

(2)复倚音。复倚音指具有两个以上音的倚音。如在钢琴独奏曲《浏阳河》里,第1节的复倚音在节拍上弹奏出,不能讲其中某个音节独立出来,应将力量传递到主装饰音符上(见谱例3-1)。谱例1:钢琴曲《浏阳河》第1—3小节,第10、12小节中出现的复倚音应在被装饰音前弹奏出。

谱例3-1

(3)琶音。琶音有上行和下行琶音两类,琶音通常使用五声音阶的特征来模仿古筝、古琴等民族乐器的声音。在 《浏阳河》中大多运用了上行琶音,这需要下键干净利落,依据音乐的特征,把用力和触键相互结合,使得弹奏效果不能太柔软,强调声音丰满、有力(见谱例3-2)。琶音在《浏阳河》中运用了29处、均匀用了五声音阶的特性来效仿古筝、琵琶等民族乐器的演奏,进而营造温婉流畅的氛围[7]。

谱例 3-2

2.和《浏阳河》相比,《茉莉花》在旋律装饰上更善于使用装饰音模仿古筝,并在旋律上善于利用五连音音型、三连音隐形、二度音程等方式表现作品中色彩、画面感。引子一开始是一个十六分音符音阶下行的装饰音,模仿古筝的演奏效果。高八度的双音回响也表现出古筝上泛音的效果。随后的五连音音型的双手交替高低旋律,仿佛能看到一朵朵洁白的茉莉花迎风微微摇晃。(见谱例3-3)

谱例 3-3

第一段为徴调式,右手延续了引子的五连音音型,旋律在左手中音区缓缓奏出。左手是规整的四拍子旋律,右手为绵延不断的五连音,从第小节开始,右手转为六连音,仿佛一阵阵微风吹来,茉莉花更加迎风摇晃身姿。曲调带有一丝丝的惆怅和向往。连接部分采用了第一段的旋律材料,进行自由展幵。这时候左手变成了伴奏,三连音音型,右手为旋律,音乐绵延不断,又从容不迫。双音大量采用了四度、五度音程,这些中国传统色彩和声,为旋律增添了浓浓的民族风味。

第二段是第一段的变体,回到原速,采用相同的旋律素材,只是第二段的音调相比第一段要明朗一些,尤其是小节的华彩乐段洒脱而大气,乐曲在这里出现了一个小高潮。接着又是一个连接部分,音乐开始变得安静下来。第三段采用了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为徴调式,音乐变得活拨,奔放。补充部分,第三段主题的第三,四句再次出现,全曲的两个主题首次交融,完美地过渡到结束段。结尾一开始采用了第一段的主题,只不过是缩减的,只有个小节;最后在徴调式上结束,实现了首尾呼应。在此改编曲中,储望华还是不例外地使用了大量的二度音程。不得不说,储望华的二度用得实在巧妙。[8]。

(三)和声结构上的比较

1.和《茉莉花》相比,《浏阳河》在和声特点方面更加善于使用西方传统和声系统的前提下加入民族特点的和声语汇,也就是添加和声的色彩性,用和弦的方法来表现作品的温婉流畅的特点和曲风,促使作品的和声语言富有民族特性。方法如下:使用四五度叠置的和弦,辅助以附加音和弦(附加二度、四度、六度等),五度相生律的纵向叠置构成的“五声性和弦”,外加高叠置的九和弦及十一和弦的使用。加入我国民族音乐调式特色的侧材性和声,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和声语汇。储望华在研究“和声的民族化手法”层面把这种方式使用到自身的作品里,体现了民族特色。如在《浏阳河》中第51-52小节中的“降E—降A—降B”和弦与“降A—降D—降E”和弦。

2.和《浏阳河》相比,《茉莉花》在和声特点上更善于利用和声织体的配合方式体现该作品的曼妙、灵动的作曲风格。在储望华老师改变的《茉莉花》中,和声织体的配合是影响我们听觉的关键。他艺术地运用了和声织体的有效配合,让整个曲子在听觉上更加曼妙、灵动。如在谱例3-4中,为了强调民族特色,作者大规模地使用了一二度、四度、五度音程以及三和弦加六音、半减七和弦、九和弦等多彩的和声技巧,尤其是二度音程,经作者初步统计,整个曲目约有180个不同品种的二度音程,这些多次二度音程辅以五连音的节奏,浮动在钢琴的高音区,呈现了东方神韵[9]。

谱例3-4

储望华老师还在《茉莉花》的编创中使用了四度、五度叠置和弦,如谱例3-5。

谱例3-5

谱例3-5中,这是一段富有激情的即兴华彩音乐,作曲家创新性的使用了不同的九和弦的转位以及再往上高叠出来的和弦,把他们分开,用琶音的形式开展,这样不但不会因其自身的不和谐性而受约束,反而还会增加音乐的灵动性,使得和声变得更加饱满。

储望华的钢琴改编曲《茉莉花》除了运用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素材之外,还采用了一段河北民歌《茉莉花》的旋律进行改编。储望华在改编曲中,不是把两首《茉莉花》旋律照搬呈现,而是别具匠心地结合,使之成为既相对独立密切联系的主题,巧妙地组合成整个乐曲。在这首作品中,储望华通过独特的和声创作,将中国五声民族调式与西洋大小调式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并通过钢琴这件音域宽广和声丰富的乐器,把《茉莉花》的旋律演绎出特别的情趣[10]。

(四)创作构思

第一,和《茉莉花》相比,《浏阳河》在作曲风格方面更加善于大规模地使用“民族调式风格强的色彩性和声”的方法来表现该作品的民族特色。《浏阳河》的改编主要来源于民族民间音乐,他的旋律创作具有民族特征性。储望华的这首钢琴改编曲,笔法精炼,织体明晰,和声丰富,比较真实地保留了原歌曲的境界,改编的艺术价值极高。

全曲共53小节,由引子、主题和尾声组成(见谱例3-6)。

谱例3-6

储望华在为《浏阳河》选择钢琴织体时,大规模地使用了“民族调式风格强的色彩性和声”,使用了很多倚音体现旋律的润腔和乐器的演奏方法,伴奏织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它使用了民族调式前提下的长短琶音,效仿民族乐器中的拨奏来体现水的流动。

第二,和《浏阳河》相比,《茉莉花》 在作曲风格上更善运用三步性结构的回旋变奏曲式来体现该作品作曲风格悠扬婉转的特点,充分调动了钢琴的优美秀丽音质,隽永、柔美、和声颜色多彩,赋予了《茉莉花》更多内涵[11],其曲式结构谱例3-7。曲式结构图如下:

谱例3-7

《茉莉花》作曲风格独特,在第一部分引子部分使用了古筝的声音意境,充分展示了中国东方风韵的音效。第二部分,通过轻盈流动的五连音过渡主题,左手就是茉莉花的主体开始。第三部分,延展前段主体情绪。第四部分通过恢复初始的速度,旋律变为右手的高音声部,直抵听众内心。第五部分,通过即兴的华彩乐章,使得情绪得以完全释放。第六部分,文章的主体变奏增加了全篇的气势。第七部分,尾声通过旋律回访,使得所有情绪回归平静,与全篇的引子构成呼应。

三、总结

在中国音乐的发展进程中,不乏许多卓越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他们借助音乐的独特领悟,采用独特的演绎方式,凭借多式多样的演奏技巧,将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融入现代音乐的创造中,为听众和世界贡献了一部又一部经典乐章,为听众创造了一场又一场的听觉盛宴。从传统音乐出发,感悟其独有的魅力,再漫步到现代音乐中,体会时代发展所带来的灵动感和跳跃感。每一部乐曲都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它不仅仅是音乐形式的代表,也向世人传颂了一个又一个故事,向世人告知着历史发展的轨迹,向世人告知作曲家所经历的冷暖故事。

储望华在其早年通过独特的改编形式,丰富并延伸了《浏阳河》的内涵,该曲目意境优美,具有各式各样的和声方式,和声与乐曲也极为协调,没有突兀之感。而近几年又对一曲耳熟能详的名曲进行改编,即《茉莉花》。除此之外,储望华还采用钢琴的形式将这首歌诠释得惟妙惟肖,仿佛可以闻到茉莉花清新的芬芳,采用钢琴的表达形式,又赋予了《茉莉花》不一样的生命力。这两首作品是储望华早期和近期改编民歌作品的典型代表,对这两首作品的对比分析,能够很好地探究储望华改编作品的变化和成长,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储望华作品提供了依据。本文研究希望能够通过对这两首作品的对比分析,反映储望华编曲风格的变迁。本文从《浏阳河》和《茉莉花》两首改变曲目的旋律装饰、和声特点、作曲风格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希望能够通过研究探寻储望华编曲风格的变化以及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变迁,为钢琴音乐编曲研究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潘一飞. 他的音乐永远属于中国一储望华“华夏情怀”钢琴作品独奏音乐会侧记[J].人民音乐,2002,(2).

[2]张前.为了发展中国的钢琴音乐一储望华钢琴创作交谈录[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1).

[3]王军.储望华钢琴音乐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论文,2003.

[4]刘楠.储望华钢琴音乐创作特色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5]郭姗姗.论储望华独奏改编曲中的中国民间音乐因素[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6]王军.储望华钢琴音乐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论文,2003.

[7]刘楠.储望华钢琴音乐创作特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8]单亦宏.储望华钢琴独奏改编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9]黄芳.储望华钢琴作品在中国钢琴音乐发展中的地位[J].音乐研究,2005,(4).

[10]吴修林.中国传统乐曲钢琴改编作品的演奏特色[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5).

[11]于青.中国钢琴作品〈浏阳河〉的演奏与教学[J].中国音乐,2003,(2).

责任编辑:胡栩鸿

收稿日期:2016-05-13

作者简介:杜青兰(1977-),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音乐学。 苏欣昕(1994-),女,福建泉州人,研究方向为音乐学。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2016)07-0042-05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u Wanghua’s Early and Recent Chinese Folk Songs— A Case Study of Liuyang River and Jasmine Flower

DU Qing-lan, SU Xin-xin

(College of Music and Dance,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 Quanzhou Fujian 36200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researches on Chu Wanghua’s main solo piano transcriptions through collecting, reading and analyzing related materials of Chu Wanghua and studies his solo piano transcriptions by several methods as below: firstl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reation background of his piano works and analyzes of his creative features of each stage by understanding of Chu Wanghua’s life and writing experience. Secondly, this paper draw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creating style of his early and recent works by a case study of piano adapted works of Liuyang River and Jasmine Flower. In addition, the change of early works and recent works style will be discussed from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laying techniques, harmonic structures and composing styles.

Key words:Chu Wanghua; piano adapted works; comparison

猜你喜欢

浏阳河比较
浏阳河的气质与灵魂
大自然思维下的小学屋顶花园设计探究——以开福区浏阳河小学屋顶花园设计方案为例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浏阳河穷途末路 停产或为借壳上市
浏阳河酒:“弯过几道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