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中医证型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016-08-15滕绘敏
滕绘敏
胃癌中医证型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滕绘敏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医院国医堂(洛阳 471000)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中医证型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单因素相关性。方法对366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中医证型、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病理分型等,将所得数据经专业分析(统计学)后获得结论。结果对366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可知,肝胃不和型患者以女性较多(70.37%),且临床分期大多为I期(55.56%);脾气虚型临床分期分布情况以II期(30.64%)、III期为主(31.99%);气血两虚型、瘀阻胃络型患者大多处于IV期(分别为50.00%、55.00%),但气血两虚型患者年龄偏大,其中60岁以上患者所占比例高达77.27%,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胃癌中医证型与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等单因素相关性,接诊后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关键词:胃癌;中医证型;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1, 2]。本文为提高胃癌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特选取我院于2014年1—12月期间收治的366例胃癌患者给予临床研究,探讨胃癌中医证型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单因素相关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66例胃癌患者中男性239例、女性127例,年龄39~88岁,平均年龄(64.45±2.72)岁,中医证型分布:肝胃不和型27例、脾气虚型297例、气血两虚型22例、瘀阻胃络型20例。
1.2方法对366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制定的胃癌诊断标准。分析内容包括中医证型、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病理分型等,分析方法为查阅本次就诊相关病历资料、咨询当事接诊医护人员本次就诊情况、询问患者本人及家属等。将所得数据经专业分析(统计学)后获得结论。
2 结果
对366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可知,肝胃不和型患者以女性较多(70.37%),且临床分期大多为I期(55.56%);脾气虚型临床分期分布情况以II期(30.64%)、III期为主(31.99%);气血两虚型、瘀阻胃络型患者大多处于IV期(分别为50.00%、55.00%),但气血两虚型患者年龄偏大,其中60岁以上患者所占比例高达77.27%,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366例胃癌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分期、分型情况 (例)
注:1)与其他中医证型所占比例对比P<0.05
3 讨论
临床资料表明对大多胃癌患者首选外科根治性手术治疗,但对于晚期胃癌及术后复发或转移胃癌患者大多给予化学药物治疗,提示尽早诊断并给予积极治疗是保障胃癌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因素[3]。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环境因素、压力等)不断变化,胃癌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随着临床医学水平不断进步,中医理论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医学工作者高度认可,根据不同的中医证型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临床治疗,可有效避免因患者间存在个体差异所致疗效欠佳等情况以保障其治疗及预后效果[4, 5]。本文对366例胃癌患者研究可知,脾气虚型是胃癌患者主要中医证型,所占比例高达81.15%(297例),不同中医证型具有相应的临床特征:①脾虚型:中医理论认为脾虚是导致胃癌的主要病理基础,同本文中此证型所占比例最高研究结果相符,本文中脾虚型患者临床分期分布较为均匀,提示预后效果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判断;②气血两虚型:患者大多身体机能较差,本文中60岁及以上患者所占比例高达77.27%,提示可能与年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密切相关,且患者大多处于IV期提示治疗及预后效果较差;③瘀阻胃络型:本文临床分期为IV期所占比例高达55.00%此类患者多处于中晚期状态,大多无法接受根治性手术或化学药物治疗,病情恶性程度较重,病死率较高;④肝胃不和型:与情志密切相关,而女性具有“以肝为先天”的生理特征,因此女性人群大多情绪不稳定、易怒、易郁,提示女性是此类证型的主要发病人群,但临床分期多处于早期,其疗效及预后较为理想。
综上所述,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胃癌中医证型与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等单因素相关性,接诊后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蒋璇. 中医饮食调护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 安徽医药,2014, 18(1): 157-159.
[2]王祥麒,史晓伟. 胃癌的中医治疗策略浅析[J]. 中医学报, 2012, 27(4): 394-395.
[3]高倩. 中医药对胃癌微环境免疫效应的研究进展[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28(6): 1115-1118.
[4]刘尚香,田耀洲. 中医药对逆转胃癌癌前病变的研究[J]. 吉林中医药, 2010, 30(10): 849-851.
[5]郑伟达,郑东海,郑伟鸿. 胃癌的中医治疗体会[J]. 世界中医药, 2011,6(6): 497-498.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8.032
文章编号:1003-8914(2016)-08-1117-03
收稿日期:(本文校对:李富生201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