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证型辨证治疗帕金森的临床分析
2017-02-28邢栋
邢栋
【摘要】 目的:总结帕金森患者中应用中医证型辨证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以2013年2月-2015年3月进入笔者所在医院的65例帕金森患者为对象,运用综合回顾法探究所选患者的特征,并进行分组。西药治疗组有患者31例,治疗工作中选择西药对症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患者34例,治疗工作中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证型辨证治疗,对两种治疗手段应用价值进行客观对照。结果:经观察、治疗,两组帕金森症状(Webster)评定分数、帕金森氏病综合量表(UPDRS)评定分数均已改善,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改善水平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41%(27/34),西医治疗组为58.06%(18/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一步优化帕金森患者救治措施,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证型辨证治疗,有助于提升患者临床救治效果,使其帕金森症状(Webster)评定分数、帕金森氏病综合量表(UPDRS)评定分数得到进一步改善,推荐推广。
【关键词】 中医证型; 西医对症疗法; 帕金森患者; Webster; UPDRS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0.0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0-0027-02
中医证型辨证治疗方案应用于帕金森患者时,可有效提升其治疗效果,是进一步改善帕金森患者预后质量的重要手段。为总结帕金森患者中应用中医证型辨证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本文以2013年2月-2015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患有帕金森病的65例患者为对象,回顾调查其疾病信息,并分为西药治疗组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分别施以兩种方案治疗,探究两种给药方法的相关情况,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2月-2015年3月进入笔者所在医院患有帕金森病的65例患者为对象,全部病例由主治医师按UK脑库中PD诊治标准进行病症鉴定[1]。且MMSE(初级精神状态评估量化表)得分超出23分。对65例患者进行分组:西药治疗组患者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56~88岁,平均(69.8±7.43)岁,病程2.6~7.1年,平均(4.1±1.49)年。疾病分型:痰浊阻滞型13例,瘀血阻络型11例,肝肾不足型7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55~87岁,平均(70.4±7.55)岁,病程2.2~7.0年,平均(4.0±1.57)年。疾病分型:痰浊阻滞型
15例,瘀血阻络型12例,肝肾不足型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西药治疗组 本组治疗工作中选择西医对症疗法,所用药品涉及美多巴、普拉克索、息宁及泰舒达等。
1.2.2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本组在应用上述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中医证型辨证治疗:(1)药方内所用药材有:全蝎1.5 g、桑寄生20.0 g、蜈蚣1.5 g、天麻15.0 g、生南星15.0 g、钩藤15.0 g、白芍药20.0 g、枸杞12.0 g、莪术9.0 g、地龙12.0 g、僵蚕9.0 g、川芎12.0 g及熟地黄10.0 g等。(2)对于痰浊阻滞型帕金森患者,其治疗重点是疏经通络及祛风化痰,因此需加用五味子10.0 g、枳实9.0 g、淮小麦9.0 g、生大黄12.0 g及炙甘草10.0 g。(3)对于瘀血阻络型帕金森患者,需加用鸡血藤10.0 g、生地黄9.0 g及当归12.0 g。(4)对于肝肾不足型帕金森患者,需加用山萸肉10.0 g及龟板12.0 g。(5)对上述药材进行煎煮,将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取汁后给予患者服用,2次/d,早晚2次分服,用药量为1剂/d,1个疗程为3个月,用药总时长为2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选择Webster表对患者救治情况进行评定,并计算其好转率:(用药前评定分数-用药后评定分数)/用药前评定分数×100%。如果患者好转率介于90%~100%为显效;如果好转率介于50%~89%为有效;如果好转率介于20%~49%为进步;如果好转率不足20%为无效[2]。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Webster评定分数、UPDRS评定分数比较
两组帕金森症状(Webster)评定分数、帕金森氏病综合量表(UPDRS)评定分数均已改善,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改善水平均优于西医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救治效果比较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41%(27/34),西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8.06%(18/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临床中的帕金森病为神经系统出现病变的慢性疾病,其英文简称是“PD”,通常伴随着认知障碍、失眠以及便秘等现象发生,不仅会使患者锥体外系结构的日常运动功能出现障碍,而且在疾病晚期还会有残障现象发生,严重影响其日常生存质量[3]。一般而言,帕金森患者需要终生接受治疗,而此疾病的病征表现包括运动、非运动两种情况,且两种情况各有表现差异,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根据患者疾病特征及表现进行对症治疗[4]。对于帕金森患者,临床上多以西药方式进行救治,常见药品涉及美多巴、普拉克索、息宁及泰舒达等,尽管上述药品均可改善帕金森患者临床表现,但是用药后极易引起不良症状,而且还可能出现异动症、晨僵少动及剂末现象等指征,不利于患者恢复,而选择中医证型辨证治疗,即可避免不良症状出现[5]。
中医学将帕金森细分为不同类型,具体涉及痰浊阻滞型、瘀血阻络型、肝肾不足型等,一般而言,疾病初期时,其病情以痰浊阻滞型为主,但疾病发展到中期后,以瘀血阻络型为主,发展到晚期后,则以肝肾不足型为主,患者治疗的重点是疏通经络及祛风化痰,因此本次研究选择辨证方案展开治疗[6]。方剂中,全蝎、天麻、钩藤及僵蚕都有平肝熄风的效果;白芍药有益阴抑阳及养血柔肝的效果;当归有补血的功效;川芎有活血通络的效果,上述药材联合应用,即可实现滋补肝肾及补血活血等功效[7]。此研究选择两组方法对帕金森患者进行治疗,经观察、治疗,两组帕金森症状(Webster)评定分数、帕金森氏病综合量表(UPDRS)评定分数均已改善,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改善水平均优于西药治疗组。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41%(27/34),西药治疗组为58.06%(18/31)。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进一步优化帕金森患者救治措施,选择中医证型辨证治疗,有助于提升患者临床救治效果,使其帕金森症状(Webster)评定分数、帕金森氏病综合量表(UPDRS)评定分数得到进一步改善,推荐推广。
参考文献
[1]裴文慧,刘继馨,吴嘉瑞,等.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治疗帕金森病方剂组方规律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3):205-208.
[2]雒晓东,文晓东,连新福,等.帕病2号方对肝肾不足型早期帕金森病中医证候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3,54(1):32-34.
[3]魏维,蔡晶.帕金森病的中医证型分布及中医药治疗方药文献分析[J].中医杂志,2013,54(20):1778-1782.
[4] Ou J G,Liang Q H, Chen J,et al.Different syndrome types of TCM Parkinson's patients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in proteomics research[J].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on, 2008,54(6): 10-13.
[5]沈冰洁,符茂东,李化强,等.补益肝肾方对治疗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成药,2015,37(10):2136-2142.
[6]徐金辉,伦九红,徐月秀,等.益气补血法对气血两虚型帕金森病中医证候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1):82-83.
[7]陆征宇,赵虹,汪涛,等.补肾疏肝方药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伴发轻中度抑郁障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4):324-328.
(收稿日期:2016-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