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末魏仲远交游考论

2016-08-15张建伟

张建伟 毛 均

(山西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元末魏仲远交游考论

张建伟毛均

(山西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摘要]元末隐逸诗人魏仲远将亲友赠答诗篇81首,编为《敦交集》一卷。通过考证诗作与诗人生平,可以得出交游的时间在至正六年到二十五年(1346~1365)之间,延续了二十年。魏仲远的交游与社会地位、政治立场关系不大,而是和共同的文人雅趣和对高尚品格的倾慕有关。魏仲远的31位友人有28位是浙江籍,他们构成元末明初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地域性诗人群体。

[关键词]魏仲远;《敦交集》;元代文学

《敦交集》一册,由元末文人魏仲远编录而成,但在流传过程中有所散佚,清朝竹垞老人朱彝尊在查阅王冕,唐肃,释宗泐的诗集之后对《敦交集》有补充。笔者以艺风堂藏旧抄本(罗振玉《元人选元诗五种》)为底本,参校相关元诗别集、总集,整理点校该书。在此基础上,对发生于元末至正年间的这一文人交游活动进行研究,探讨其特点与意义。

一、魏仲远家世及交游考

关于魏仲远的生平资料很少,只散见于元末诗文之士的诗歌文章之中。清朝朱彝尊在《敦交集》拾遗之后有过简单介绍:“仲远名未详,郡县志皆不载,惟丹崖作《孝女朱娥诗序》有上虞魏士达。”朱彝尊据唐肃(即丹崖)所作之文猜测魏士达可能是魏仲远的名字,这一说法证据不足。元末明初文学家、史学家宋濂在《见山楼记》中介绍:“仲远名寿延,郑国文贞公二十四孙群从子。姓皆彬彬嗜学,文章钜公多集其门,而仲远尤号翘楚,且工于诗,有和平冲淡之趣。濂盖闻之丹崖先生云。”[1]宋濂是与魏仲远同时代的文人,亲身到过魏仲远所建的见山楼,并且“魏寿延”一名是他听丹崖先生说的,丹崖先生就是《敦交集》中的诗人之一唐肃,所以魏仲远即魏寿延,而不是朱彝尊提到的“魏士达”。

魏寿延的家族也许在浙东地区颇为著名,所以能够吸引宋濂去考察他的家世,并留下了《上虞魏氏世谱序》。“濂居淛河东,尝闻上虞魏氏为簪缨大族,其先盖出于唐郑国文真公徵之裔。”[2]在这篇文章中,宋濂介绍了魏寿延是一代名臣魏征的后裔,还详细叙述了魏氏先祖从钜鹿迁到上虞的历史,而《敦交集》的很多诗作都可以证明宋濂的说法,唐肃的《上虞魏氏尚古亭》中有“兰风山中两抔土,云是唐朝九弟墓。唐朝九弟郑公孙,远自钜鹿来兹所。”[3]这几句诗中就交代了上虞魏氏的家族渊源,魏寿延的先祖“唐朝九弟郑公孙”,是从钜鹿迁到上虞的,之后便世世代代在此定居。李延兴《福源精舍》曰:“魏氏之子文贞孙,玉树临风色瑳瑳。”戴良《题夏盖湖魏氏福源精舍》曰:“伟兹郑国裔,弥广李唐年。”凌彦翀《福源精舍为魏仲远赋》也说:“魏公笏在多遗泽,夏盖山高尽白云。”这些诗句都强调了魏寿延是一代名臣魏征的后裔。诗人们对魏仲远家世的大量咏叹,说明悠久厚重的家族历史是魏仲远吸引这些文人与自己来往的原因之一,文人们通过与贤德之后的交往,表达着他们对耿介孤直的文士高格的敬仰与推崇。

魏寿延有一兄一弟,三人皆隐居不仕,兄长字仲仁,其名待考。弟弟魏弜,字仲刚,在《敦交集》中留有七首诗作。魏氏三兄弟并没有太多参与到当时的社会变革中,而是如历史上的魏伯阳、梅福、管宁这些隐士一样选择在乱世中纵情山水,治学修道。“见山楼者,上虞魏君仲远之所建也。仲远居县西四十里所……仲远之去乱离仅四三载,乃能抗志物表,厥修故事如承平时。此无他,皇化神速,有非前代所可及。”[1]据宋濂所说,明朝建立之初魏寿延还是居住于上虞的,并且还修建了见山楼。

除魏氏三兄弟之外,魏寿延的其他亲眷也参与到魏寿延的诗歌酬唱之中。《敦交集》所收就有徐士原《奉和竹深亲长暮春过余姚诗韵》、徐以文《奉次舅氏暮春过余姚诗韵》、徐本诚《谨和竹深舅氏诗韵》、徐则文《奉答尊舅见示高作》。从诗题中对魏寿延的称呼可以知道,四位诗人与魏寿延是甥舅关系。可见,这个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的家族虽然没有如先祖一般称闻于世,但是仍以诗礼传家,家族成员“彬彬嗜学”通过姻亲,诗文互答,保持着浓厚的文化氛围,正如宋濂在《世谱序》中所说:“虽不与仕籍,而能修明礼仪,蔚为乡之望宗。”[2]

交游的对象中,除魏仲远的亲眷魏仲仁,魏仲刚,徐士原,徐本诚,徐以文,徐则文几人之外,还有负名当世的学者,如李孝光,朱右,李延兴,戴良等人,有多才多艺的文人雅士,如工于篆刻的王璛、唐肃,善画兰竹春草的郑彝,有一代名僧释宗泐,有耿介孤高的隐者王冕,也有特立独行的滑稽之士潘纯,另外像陈谟、陈敬、于德文、沈惠心、严贞、张克问、毛翰、俞恒、赵俶等人生平资料较少,多如魏仲远一样是隐逸山林的文人。

这场以诗歌为媒介的交往活动,虽然参与者的身份可谓相当驳杂,但是政治因素的影响却比较淡薄。《敦交集》中的诗人,除去难以考证生平的16人,其他15人有9人有仕途经历,但是所任官职几乎都是“教授”“山长”之类的学官,例如,陈廷言被授上蔡书院山长、庆元路教授、集贤侍讲等官职,朱右至正末年司教萧山,宋禧中浙江乡试之后,补繁昌教谕。戴良曾短暂依附张士诚,知其不足与谋后离去,且终生不食明禄。但是像释宗泐就曾受明太祖的指派去往西域求遗经,唐肃、宋禧、朱右等人明朝建立之后就被征召修《元史》,这些诗人并非是完全与世隔绝的文人,他们与当时的社会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但是很少深入地参与政治,体现了元末隐逸的普适化。“元代后期文士隐逸的普适化,扩大了隐逸的范围,对于增加在仕的和在野的广大文士之间的互相认可与联系,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也促进了元代隐逸之风尚在社会上的流行。”[4]对于魏寿延这一群文人来说,志趣相投,皆可为友,人格与学识的吸引更为重要。在元末明初这个特殊时期,政治立场并没有影响魏寿延与友人的交往,他们的诗歌活动体现了元末文士对独立品格的追求。

二、 魏仲远交游时间考

魏寿延的生卒年不可考,但是从《敦交集》所录诗歌作者及其诗作中可以大概推测出魏寿延的生活年代和活动时间。《敦交集》中有明确生卒年的诗人有李孝光(1285—1350),高明(1305?-1359),王冕(1287-1359),唐肃(1328~1373),朱右(1314-1376),释宗泐(1327~1407),戴良(1317-1383),以上诗人都是元末明初诗人,在诗集中一些诗作也有明确的时间记载,其中写作时间最早的是陈士奎《奉次仲远丙戌新正之作》,丙戌年是至正六年(1346),最晚的是王璛《至正廿五年季夏望日燕寿堂分韵得高字》与郑彝《乙巳春三月八日和仲远近作二首》,都是写于至正二十五年(1365)。

从《敦交集》可知,有明确写作时间的诗多写于至正十五年(即公元1355年)以后,只有陈士奎的诗写于至正六年(1346),较其他诗早。陈士奎,字起章,暨阳人,其生卒年,生平资料难以考证。李孝光因为是去世于1350年,他与魏仲远的来往应该发生于至正十年(1350)之前,另一位诗人陈谟有一首《和李五峰先生韵》,说明陈谟至少在1350年之前是与李孝光,魏仲远都有交往的。高明在《丁酉二月二日访仲仁仲远仲刚贤昆季别后赋诗以谢》中直呼魏仲远兄弟为“隐君”,并在诗中说“隐君家在越江边,烟雨江村绕舜田”,“何日重来伏龙下,参同契里问神仙”,在《子素先生客夏盖湖上欲往见而未能因赋诗用简仲远徵君同发一笑》也写到:“吴门乱后逢梅福,辽海来时识管宁。伯阳旧有参同契,好共云孙讲《易经》。”①说明至晚在丁酉年(至正十七年,1357),魏仲远三兄弟已经隐居于上虞。潘纯在至正十二年(1352)因两淮兵起,移家避地于越,诗集中留有潘纯的《秋日与仲远昆季饮有怀李季和先生》一首,可见李孝光,魏仲远,潘纯之间有很深的情谊,潘纯在避地绍兴后不久就因得罪权贵而遭遇不测,所以他与魏仲远之间的交游应该就在公元1352年之后的几年间。

另一位诗人朱右,在元至正末司教萧山,徙居上虞。至正元年为1341年,至正末年为1365年前后,朱右应该在1360年之后司教萧山,徙居上虞,《敦交集》中收集的朱右的诗有9首,皆是宴会上互相唱和之诗,其中有一首诗题为《新居既成重辱竹深识趣二先生下访就见贻之韵以答来意》,说明朱右已在上虞定居,故魏仲远与朱右的交游应该发生在1360年至1365年间。在朱右和王璛的诗歌中,还涉及一位重要诗人“王五云”,王璛的《王五云宿识趣轩值连雨暴涨竹深赋诗余亦次韵》、《席上次王交山韵》(王交山与王五云是否为同一人待考),朱右的《访竹深贤昆玉观与五云拙守诸君倡和诗因次韵》、《席上次王交山韵》,可见王五云是至正后十年与魏仲远交游的重要诗人之一。以王五云、王交山为线索,又可发现《敦交集》中诗人严贞、张九思也是这一时期与魏仲远来往的,严贞仅存一首《和拙守王先生竹深轩赏杏花诗韵兼呈上尊眷叔》,张九思有一首《五云宿识趣轩值连雨暴涨竹深赋诗余亦次韵》。朱右,王璛二人的《席上次王交山韵》,王璛、张九思的《《王五云宿识趣轩值连雨暴涨竹深赋诗余亦次韵》,这两组诗不仅诗题相同,诗歌主题、所压的韵字都是相同的,它们应该是朱右、王璛、张九思同时与魏仲远唱和之作。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确定在1350年之前与魏仲远交游的有李孝光(李孝光去世于1350年),陈士奎,陈谟。在1350年至1360年与魏仲远有交游的有高明、潘纯、王冕、陆景龙。在1360年至1365年与魏仲远有交游的有王璛、郑彝、朱右、张九思、严贞、王五云。这说明在1350年以前魏仲远与当时文人的交游活动比较少,而在1350年至1365年(即至正十年到至正二十五年)这二十年间交游活动较为频繁,交游范围也更为广阔。

三、魏仲远交游的特点与意义

以元末隐逸诗人魏仲远为中心的交游活动,与文学史上那些著名诗人的诗歌酬唱,文人雅集相比,只能算是浩浩荡荡的文学江河里的万千水花之一,但是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与意义。

首先,魏寿延的活动范围较小,和外界的接触并不多,因此以他为中心的诗文唱和内容都紧紧关联着隐居之地上虞的山水与文化,《敦交集》中如赵俶的《奉和入邑感怀三首其二其三》这种现实性较强的诗篇确实有,却很少,绝大部分的作品都只局限于吟唱文人高格,隐逸情怀,时代的动荡与晦暗更像是他们诗歌所铺设的淡淡的背景。

其次,虽然来往的诗人经历大不相同,政治追求不同,但是他们在诗歌中所展露的情怀却是相似的,也就是说,魏仲远的交游,是非常单纯的,仅仅是文人雅趣的共同追求,把他们联结在一起。诗人们,进入这个地区之后,似乎就自觉忘记曾经在世上经历的颠簸无奈,以期得到短暂的安宁。最后,通过已经确认的交游时间,可以发现,魏仲远与文人们的诗歌唱和,跨越了数十年,这也许是魏寿延作为一个隐逸诗人所参与的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他并没有完全处于封闭状态,至少在至正三十年间,他不断地与不同来历的文人往来,大部分文人只是暂时在此停留,而魏寿延自身却一直驻守着自己的夙愿。

元朝末年,正是是文士独立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文士脱离传统的功利追求而关注自身的本质。文士这种共同的对普适性的美学追求集中表现在雅集交游之中,魏仲远的交游与诗歌活动,正体现了文士的这一特点。②

最后,《敦交集》的诗人总共31人,有28人是浙江人,元明之际浙江的文化继续保持繁荣,魏仲远的交游与《敦交集》就是这一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据笔者统计,浙江在元代诗人的地理分布中名列第一位,根据《全元词》,元代浙江籍的词人有28人,在词人的地理分布中同样独占鳌头。③浙江不但诗人数量众多,而且名家辈出。魏仲远的友人中不乏诗坛名流,比如李孝光以诗文知名天下,著有《五峰集》,高明工诗善曲,他的《琵琶记》被称为“南戏之祖”。戴良是著名的元代遗民诗人,有《九灵山房集》三十卷传世。王冕诗画俱佳,在元明之际享有盛誉。江南地区的文人雅集至清代更为兴盛③,元末是江南地区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考证魏仲远的交游,对于我们研究文化重心的变迁历程,研究文学与区域特色的结合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敦交集》中的诗人,大多已湮没不闻,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阅读他们在诗集中留下的这一点点的历史遗迹,去感受那个特殊时期,文人们在时代重压之下的执着与追求。

[注释]

①高明诗中提到的魏伯阳,是东汉末年的黄老道家、炼丹家,其所著的《周易参同契》,是现存系统阐述炼丹理论的最早著作。梅福是西汉末年著名的隐士,炼丹家。管宁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学者。三者皆是身逢乱世为坚持自身操守而隐逸山林的名士。

②参见牛贵琥先生《玉山雅集与文士独立品格之形成——金元文士雅集的典型解析》之《前言》,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③参见张建伟、殷昆《试论元代词人的地理分布》,未刊稿。

④罗时进先生根据周振鹤《释江南》(《中华文史论丛》第49辑),把江南界定为环太湖地区,即吴文化地区,包括明清苏、松、常、镇、嘉、湖七府一州,其经济、文化中心在苏州。参见其《在地域和家族视野中展开清代江南文学研究》,《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明]宋濂.文宪集(卷二)[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明]宋濂.文宪集(卷七)[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元]魏仲远.敦交集[M].元人选元诗五种本.

[4]牛贵琥.玉山雅集与文士独立品格之形成——金元文士雅集的典型解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32,437.

[责任编辑:李春辉]

Criticism of Wei Zhongyuan’s Friends

ZHANG Jian-wieMAO Jun

(Studies,ShanxiUniversity,TaiyuanShanxiChina030006)

[收稿日期]2016-04-1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元代北方文学家族研究”中期成果,项目编号:10YJC751116。

[作者简介]张建伟,男,山西大学国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毛均,男,山西大学文学院学生。

[中图分类号]I206.21.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597(2016)02-0038-04

DOI:10.16161/j.issn.1008-0597.2016.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