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咽食管后壁厚度的尸体研究

2016-08-15NamKH,KimDH,KimHS

关键词:前路肌层分段

骨科快讯

咽食管后壁厚度的尸体研究

由于咽食管部与上颈椎之间存在闭合的解剖关系,因此颈椎前路手术有导致医源性咽食管损伤的风险。尽管发生率很低(0.03%~1.62%),但一旦发生,其致死率可高达20%。既往研究表明,咽食管壁的厚度是颈椎手术发生咽食管损伤的危险因素之一,但目前甚少资料研究其厚度对上颈椎前路手术咽食管损伤的影响,人们也不明确水平面咽食管壁厚度的变异情况,以及颈椎植入物应否放置在中线或外侧区域。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咽食管后壁在不同颈椎水平上的厚度变化,以减少上颈椎术中牵拉或内固定操作招致的医源性损伤。

13具尸体均为男性,年龄42~56岁。自会厌至胸骨上切迹取下咽食管标本并轴向切割为4段(图1A):甲状软骨上缘(1段)、甲状软骨下缘(2段)、环状软骨(3段)和环状软骨下2 cm(4段);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将咽食管后壁分为3个水平区域(中区、旁正中区、外侧区,图1B)。测量各纵向分段及水平分区的咽食管后壁厚度及肌层厚度。

从垂直面测量角度,不同纵向分段标本的咽食管后壁厚度和肌层厚度有明显不同(P<0.05)。咽食管壁在3段,即环状软骨段最薄(P<0.05),其平均厚度几乎是1段的一半,但3段和4段在外侧区的数据无明显差异;3段中区咽食管肌层平均值最小。从水平面测量角度,无论是咽食管后壁还是肌层,在中区的厚度均小于其他区;从外侧区到中区,厚度平均值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但这种趋势在4段(即食管上部位)表现并不明显;3段的厚度明显薄于1段和2段,尤其在中区明显更薄,肌层厚度更加明显;外侧区咽食管后壁和肌层的平均厚度比中区大2至4倍(P<0.001)。

测量结果表明,咽食管后壁在环状软骨段的中区最薄,肌层厚度是咽食管后壁厚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环状软骨段及中线区域厚度较薄提示此处发生咽食管损伤的风险较高,实施颈椎前路手术的切开、牵拉、内固定置入等操作时需特别小心。

图1 咽食管后壁厚度测量位置 1A垂直分段 1B水平分区

(摘自Nam KH,Kim DH,Kim HS,et al.Cadaveric analysis of posterior pharyngoesophageal wall thickness:implications for anterior cervical spine surgery.Spine,2016,41(5):E262-E267.白朝晖摘译,王建华审校)

猜你喜欢

前路肌层分段
前路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前路漫长,但值得期待
生活中的分段计费
子宫内膜癌的ADC 值与肌层浸润深度的相关性研究
分段计算时间
分段函数“面面观”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3米2分段大力士“大”在哪儿?
逐梦记·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