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肃北蒙古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策略

2016-08-15满都玛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育策略

满都玛

摘 要:本文以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为例,探究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蒙古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困境,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出发,认为从学校教育层面为民族学生提供文化心理工具,可以使民族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策略;文化心理工具;少数民族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7C-0016-02

城镇化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边疆少数民族的城镇化对传统文化传承和教育发展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变化和适应发展,值得我们深思。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是甘肃省唯一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边境民族自治县。该地区蒙古族的族源为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落。肃北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全县总面积66748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4.8%,周边与一个国家(蒙古国)、3个省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10个县市接壤。2010年,全县总人口11503人,其中蒙古族4384人,城镇率已达到57.6%。在20世纪50年代建县前,肃北蒙古族游牧在今河西走廊北端和马鬃山地区。1950年建县后,肃北蒙古族地区逐渐从纯畜牧业为主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游牧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

一、肃北蒙古族教育基本情况

肃北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是靠寺院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来完成。现代学校教育起始于1951年,原土尔特部头人杜格尔办了第一所蒙古包寄宿制小学(也称马背学校)。截至2014年肃北县有中小学4所、幼儿园2所。其中:蒙汉双语教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肃北县蒙古族学校)、汉语授课完全中学1所、汉语授课完全小学1所、蒙汉双语完全小学1所(肃北县马鬃山镇)。肃北县蒙古族学校作为唯一一所蒙古语授课的完全学校,发挥着全县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功能。据2015年调研,该校分设中学部、小学部,目前共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87人,教职工75人。其中专任教师72人,高级职称教师6人,中级职称教师19人,初级职称教师42人。2010年,全县实现了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中职教育的十五年免费教育。

二、肃北蒙古族学校教育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

从教育人类学视角看,教育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承的过程。文化传承不仅是文化的传递与继承,也是文化的创造和发展。城镇化趋势中,肃北蒙古族受惠于边疆民族经济文化优惠政策,获得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机遇,但面临着传统文化传承困境。归其原因,主要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嵌入后,还未完全发挥出传统文化传承的功能。民族传统文化的困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游牧生产生活知识的传承困境

随着现代学校教育的移入,蒙古族年轻一代进入城镇,学习现代科技文化知识,逐步脱离游牧生产生活实践,有些优秀的游牧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面临着失传危机。调查发现,牧区中祖母或母亲亲手教女孩做民族服装、手工艺品,祖父或父亲教男孩制作马鞍等场景已很罕见。传统狩猎知识和技能被遗忘,集体性较强的擀毡、自制弹药的传统技艺等已失传。

(二)蒙古族语言文字传承的困境

肃北蒙古族操持着蒙古族卫拉特方言中的德都蒙古次方言。在建国以前,除了部落中的文书和部分德高望重的喇嘛懂蒙古文或藏文,普通百姓中懂蒙古文的人极少。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双语教学为蒙古族语言文字传承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因升学需求和就业压力,现在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空间越来越窄,使传承受到严重冲击。如蒙古语授课学生的生源日益减少;越来越多的蒙古族学生蒙语和汉语混着说,甚至遗忘母语;蒙语授课学校的语言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不高,文化创新功能较差。

(三)传统人生礼仪习俗文化传承的困境

肃北蒙古族的人生礼仪习俗主要有“洗娃娃礼”“剪胎发”“婚礼”“八十大寿跨年礼”“丧葬礼”等。这些人生礼仪习俗不仅丰富,而且保留相对完整。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使有些传统文化有了发展的机遇,但人生礼仪仪式越来越简单,内涵缺失。如在“剪胎发礼、婚礼”等仪式上,以前必有地域特色鲜明的唱长调的“卡”、颂“巴音颂祝词”的“颂其”等专职艺人,有一整套教育意义重大的规则。但现在熟知这些文化的老人相继去世,这一丰富的口承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文化内涵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流失。这些人生礼仪习俗文化,使孩子对真善美有所感受。

(四)宗教信仰文化的传承困境

肃北蒙古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在习俗中有着浓厚的萨满教文化遗存。从历史上看,因为该地区蒙古族常年迁徙流亡,再到后来受“文革”影响,寺院教育已不如往日那样具有影响力。现肃北党城寺只有4个喇嘛操持寺院的活动,满足广大信徒各种佛教活动需求。寺院面临着僧源短缺、喇嘛老龄化等困境。如今肃北蒙古族年轻一代对大自然的崇拜和佛教信仰已不如祖辈那样虔诚,但他们的内心某些观念性的东西依然存在,并没有完全弱化。他们仍然参加宗教活动,在重大节日到寺院烧香拜佛。但限于学校环境有些宗教信仰坚定的民族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出现文化不适应的现象。

三、学校教育的文化传承策略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主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指导原则、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等做出明确规定。但调查发现,大部分民族地区在具体实施中,仍然存在资金短缺、成本高、效果低等问题。因此,我们应重视少数民族教育,给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保障的同时,加强学校、家庭、社区的有效互动和不同民族文化互动,确保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常态化,从而推动和谐城镇化。要挖掘和整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给民族学生提供一种以民族语言为主的文化心理工具。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具有中介活动的功能。中介有三个层次:物质工具、心理工具和有经验的人。后来,阿莱克斯·科祖林提出了“中介学习体验和心理工具间相互作用模型”。他强调:“认知先决条件的两个主要决定因素是:概念的理解力和熟练运用符号性的心理工具;以及能使学生把这些工具结合进认知系统的中介学习经验。心理工具和中介学习的获得都不是自发出现的,学习必须是有组织的,并且是以系统的方式进行的。因此,在教育少数民族学生时,必须特别强调发展他们的学习策略、元认知功能和概念性的理解。只有当这些少数民族学生有了认知的先决条件,我们才能期望他们顺利地学习新的学习材料。”这一理论观点,强调只有把认知跨文化不同的社会文化观点和中介学习观点,建立一个工具性提高认知干预方案才能解决好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会技能时的特殊困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双语教学。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最主要的文化心理工具。所以,现阶段,加强双语教育是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政策,要加大投入加强双语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要多渠道培养有多元文化涵养的民汉兼通的双语教师,为民族学生的认知发展提供保障。

2.加强地方性特色的校本课程和乡土教材建设。乡土教材是实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丰富素材,校本课程是直接传承的有利途径。因此,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容引进学校,开发突出本地历史文化、人文地理、民俗文化的校本课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文化创造力,从而有效地传承民族文化。

3.强化民族学校自然科学教育建设。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同时,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追寻人类文化中一些普适性的因素,在数理化等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中,探索和研究一些基于民族学生传统生产生活的中介学习策略,促进民族学生概念的形成,让其轻松愉快地学习和生活。

4.优化评价体系。民族教育改革中,要重视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纳入“双语兼通”能力、多元文化素养、传统文化应用与创新等文化贡献率方面的指标,避免因评价中的不公平而导致民族学生厌学、自卑等文化心理上的不适应问题和老师的职业疲倦。体现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和学校环境的多样性,要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和反馈作用,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苏德.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与文化传承[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

[2]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2014.

[3] A·柯祖林著,黄佳芬译.心理工具:教育的社会文化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周依.文化断层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4,(11).

[5]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2).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
探究学校内如何开展亲情教育
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政治信仰及教育策略研究
幼儿健康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品德教育的策略探析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浅探